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棉秆还田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麦盖提县每年种植养地作物苜蓿和麦田套种草木樨绿肥约占耕地面积的18.18%.90年代末以来,棉花播种面积扩大到耕地面积的69.01%,而养地作物特别是苜蓿和草木樨绿肥面积逐年减少到耕地面积的3.5%左右.为了培肥地力,实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开展了棉秆还田培肥地力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在生产实践中,采取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方法培肥土壤,首先要有合理的耕作制度和一系列的养地措施,来完成土壤中各成分的协调性,从而达到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比例。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产是一个非闭合性的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系统,土地生产力的利用和培养是这个系统中极其重要的方面。本文从有机质和养分上阐述海城县农田的用养状况和改进途径。文中对海城县农田肥力、施肥状况及其与粮食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该县粮食产量的增长与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趋势基本一致;而与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前期趋势一致,近三年显得氮肥用量偏高,效益下降,肥料氮磷比仅为1:0.20。同时,该县无机肥料增加得快,有机肥料增加得慢,作物残体返回土壤的量少,以致有机、无机物质返回农田的碳氮比仅为9.46:1。文中列举三个典型大队农田养分的氮磷收支状况。龙凤峪大队农田养分输入全部大于支出,属于地力上升型。东柳大队当年施入的有机态氮、磷全量略高于当年作物吸收量,但施入农田的当年可利用氮量略低于当年的作物吸收量,可属于地力基本保持型。张仙屯大队施入农田的有机肥少,无机肥多,磷少氮多,形成地力衰退,产量不前,可属于地力下降型。 相似文献
6.
长沙县开慧镇上华村范园家庭农场,从2009年开始筹建,到2019年,已发展到如下规模:以油茶为主的林地6公顷,年产茶籽450千克,林中种植南方苹果、梨、黄桃、杨梅、葡萄、板栗等多种水果,年产3吨多果品,林间圈养鸡、绿头雁等300多羽.稻田2公顷,种植优质水稻、有色稻,油菜,绿肥(紫云英与兰花苕子混播),年产稻谷近10吨... 相似文献
7.
充分用地,积极养地是农业增产的中心环节。万物土中生,土地是农业生产資料,地力是农作物产量的基础。合理的用地养地,必須与气候、土壤、水利、肥料、劳畜力等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相适应,做到用中有养,养中有用,使土壤肥力不断提高,农作物能够保持大面积均衡稳定增产。为了提高土壤肥力,不断地发展农业生产,最近省农学会与土壤学会联合召开了一次稻区用地养地学术討論会。会上交流了“八百斤地区”稻田用地养地經驗,鑑定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养地措施,探索了今后用地养地的发展方向和进一步研究的方法。会議一致認为,合理的輪作換茬制度是用地养地的关键,而发展綠肥則是关鍵的关鍵。現将会議对稻区輪作換茬与发展綠肥問題的意見綜合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产是一个生物过程,它包括农、林、牧、副、渔等许多部门,主要是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和自然资源作为基础进行生产,並受到它们的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过程,就是在农林牧副渔与自然环境之间进行能量与物质的转化过程,或者说是生物转化的过程。所以,要使农业生产搞得好,必须使农业的各个部门之间的能最与物质循环的循环量要大,动转要迅速。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轮作倒茬,是我国传统的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宝贵经验,也是我国农业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轮作倒茬这种农作制是在原始的抛荒制(包括生荒制和熟荒制)休闲制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据历史记载,从轮作倒茬的萌芽起到现在,大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作者对泗县的輪作制进行了調查。以小麦为主体,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泗南地区:泗县南部草沟、长沟等区,地势低洼。地多畜弱,每人負担耕地十亩以上,是广种薄收地区。实行二年三熟和一年一熟制,以二年三熟为主。1.小麦——山芋——体閑——高粱;2.小麦——玉米或豇豆、綠豆——小麦——休閑;3.小麦——休閑。第一种是在一个輪作周期中山芋茬休閑,不种麦;第二种是在一个輪作周期后休閑,实行夏季大晒垡,以恢复地力;第三种是因为地势低洼,秋作不保收,且劳畜力弱,而实行的一麦一水。二、泗北地区:泗县北部大庄、黄圩等区,一般劳畜力較强。实行一年二熟和二年三熟制,以一年二熟为主。1.小麦——黄豆或玉米間作豆类;2. 相似文献
11.
白土约佔我省耕地18%以上,以江淮丘陵地区分布最广而且集中。白土旱地約佔白土总面积30%左右,它的輪作制度有山芋——麦类,玉米——麦类,以及部份棉花——豆类(豇豆、绿豆、大豆),而以山芋——麦类(小麦)为主。由于山芋、小麦生育期长、耗肥多,在目前施肥较少、耕作较粗放和地面逕流较重的情况下,采用这种輪作制度易加重旱地“白土化”,影响稳定增产。因此,如何找出合理的白土旱地輪作制度就成为土壤研究上的一个重要课題。作者从1961年秋季作物开始,在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試驗采取三种輪作制度:第一种是,小麦——大豆——小麦——山芋——小麦——大豆;第二种是,小 相似文献
12.
13.
水稻与旱作物輪换栽培,在湖南省各地有悠久的历史。其栽培面积,解放初期仅占稻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現在已約占稻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水旱輪作对提高土地利用率、經济利用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收入,有重要作用。这是群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充分用地和积极养地的优 相似文献
14.
1964年銅陵县城郊公社,一千三百亩油菜,因遭菌核病的为害減产約两成。这一年作者在該公社調查,証明采取不同輪作换茬的油菜,菌核病发生情况是不同的。1.1960—1963年連續四年秋种油菜,发病普遍率高达50%,严重度为三至四級。2.1961年秋种大麦,1962—1963年連續二年秋种油菜,发病普遍率达21%,严重度为二至三级。但是油菜、大麦隔年种,如1961年秋种油菜,1962年秋种大麦,1963年秋种油菜的,发病显著減輕,发病普遍率为3.5%,严重度为一级。3.1961年秋种油 相似文献
15.
16.
武进县位于江苏苏南太湖流域,它的南部有太湖和滆湖,北有长江,京杭大运河贯穿其间。地势平坦,气候温暖,年平均温度达15.4℃,稳定通过≥10℃的始日致≤20℃的终日,水稻安全生长季有162天左右,年辐射总量有120千卡左右/厘米~2,年雨量达1,000毫米,水源充沛,气候资源比较优越,素有渔米之乡之称。是太湖流域江苏著名产粮基地县之一,历来以多熟种植提高单位面积生产力为重要途径。六十年代,复种指数160%左右,以稻、麦 相似文献
17.
18.
一、輪作换茬制度是用地养地的关键培养和提高土壤肥力,保証作物稳收高产,是作物栽培的根本任务。培养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办法很多,包括合理耕作、改良土壤、作物輪作换茬,以及施肥、灌溉、消灭杂草等等。而其中,以作物輪作換茬最为重要。因为在作物輪作換茬过程中,包括有土壤耕作、作物施肥、灌溉和其他田間管理,只要作物布局合理,其他的培养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便可迎刃而解。 1961年通过在桐城稻区的調查,发現有两种类型的生产单位,一是粮食产量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9.
提高农业总产量,有两个方面:一是扩大耕种面积(包括提高复种指数);一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气候条件优越地区,能够一年多熟,采取正确的作物安排,进行复种轮作,既能扩大种植面积,又能提高单产。这对实现多种多收高产多收的方针,完成农业生产计划,具有战略上的意义。 群众在长期生产实践小,利用自然特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