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田条件下,以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当地花生品种“Tala1”为对照,通过比较我国22个花生品种成熟期的植株、荚果产量和产量性状,筛选适宜当地气候环境的花生品种。结果表明:从植株性状看,“四粒红”主茎节数、主茎高和侧枝长显著高于对照;白沙1016、湘花2008、花育23和对照差异不显著,其他品种均显著低于对照品种。不同花生品种的荚果产量差异显著,通过对荚果产量聚类分析,筛选出6个高产花生品种、8个中产品种和9个低产品种。从产量性状看,不同产量水平花生的饱果率、双仁果率差异不显著,但中高产花生品种单株结果数和公顷果数显著高于低产品种。产量与其他植株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荚果产量与实收株数、单株果数和公顷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花生荚果产量聚类分析,筛选出6个适于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气候环境的花生品种;通过栽培措施提高单株和公顷结果数是提高花生荚果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吉花4号、吉花19花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密度对花生成苗情况、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两品种的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和单株荚果产量均相应下降,饱果率、果重、百果重和百仁重呈先增加后降低变化趋势,出苗率、保苗率、主茎高、侧枝长和出仁率则表现相对稳定。本试验利用密度—产量回归方程得到珍珠豆型吉花4号最高产量是4838.26kg/hm~2,相应密度为13.69万穴/hm~2;普通型吉花19最高产量是6247.59kg/hm~2,相应密度为16.15万穴/hm~2,较吉花4号高产且适合密植。  相似文献   

3.
增施钙肥对酸性旱地幼龄果园间作花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性旱地幼龄果园间作花生是南方常见的花生栽培模式,但因酸性土壤难以满足花生荚果发育对钙元素的需求,其荚果常出现空秕问题。本研究以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品种桂花1026为材料,研究增施不同钙肥对间作花生植株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钙肥可提高花生功能叶的叶绿素SPAD值,除每公顷增施1 500kg钙镁磷肥外,其他钙肥处理对花生地上部植株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施钙显著增加单株饱果数、减少单株秕果数并显著提高出仁率、百果重和单株生产力,显著提高荚果产量,其中每公顷增施1 125kg钙镁磷肥和每公顷增施1 500kg钙镁磷肥产量分别比不施钙肥增产99.55%和100.45%。钙肥处理除了显著提高籽仁脂肪含量外,对籽仁蛋白含量、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无显著影响。酸性旱地幼龄果园间作花生增施钙肥以钙镁磷肥更为合适。在本试验条件下,每公顷增施1 125kg钙镁磷肥,花生荚果饱满、产量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相关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湖南红壤旱地两种不同水肥条件下,花生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单株结果数与饱果数对产量影响最大,适宜的分枝数和生育期、中等荚果和籽仁是我省红壤旱地花生高产选育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果型花生品种及其种植方式对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果型品种出苗整齐,出叶速度较快,荚果发育较早;大果型品种的苗壮,分枝数、果针数、荚果数和干物质积累多,产量较高,小果型品种产量较低。覆膜栽培比露地栽培的植株发育快,长势旺。覆膜花生的株高、分枝数、果针数、结荚数、荚果重、植株重、根瘤数以及叶面积等均明显高于露地花生,且覆膜栽培的花生产量也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其中大果型品种增产幅度较大,达44.0%,小果型品种增产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6.
周可金  许承保 《花生学报》2003,32(Z1):356-360
比较了不同果型花生品种和不同种植方式对花生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果型品种出苗整齐,出叶速度较快,荚果发育较早;大果型品种的苗壮,分枝数、果针数、荚果数和干物质积累多,产量较高,小果型品种产量较低.覆膜栽培比露地栽培的植株发育快,长势旺,覆膜的株高、分枝数、果针数、结荚数、荚果重、植株重、根瘤数以及叶面积等均明显高于露地花生,且覆膜栽培的花生产量也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其中大果型品种增产幅度最大,达44.0%,小果型品种增产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7.
利用R型团子分析,对45个珍珠豆型花生品种11个性状进行分类,结果依次分成单株荚果生产力、植株高矮、分枝数三个性状群。在育种实践中对珍珠豆型花生品种进行产量选择时,按性状群依次进行,简化了对综合性状优良基因的鉴别,提高育种效果。  相似文献   

8.
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80个花生栽培品种和品系为材料,对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饱果数、秕果数、单株结果数、单果重和单株荚果产量8个农艺学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分析。并以单株荚果产量为目的性状,利用与其它7个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具有一致性;对表现型的选择就可以获得理想的基因型;果多、果大的荚果饱满度好的性状选择是花生高产育种的主要选择目标;并且在注重荚果性状选择的同时还应协调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21个花生地方品种的数量性状分析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郭贵敏 《花生学报》2004,33(3):29-31,40
对贵州省21个花生地方品种和主要农艺性状的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数据的平均值进行性状比较、相关系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有效枝长、分枝数、单株荚果数、百果重、单株荚果产量变异系数较大,可用于杂交和选择育种,单株荚果产量与百果重、单株结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21个地方品种可分为3大类。  相似文献   

10.
单粒精播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原理,研究了适宜湖南种植的高产优质花生品种‘湘花2008’不同密度下单粒精播对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花生出苗率有下降趋势,主茎高、侧枝长在21万株/hm~2下最大,分枝数、结果枝数、叶龄数、单株荚果数均随着密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单粒精播高密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个体生产力;产量和品质均在18万株/hm~2时表现最佳,且高于常规生产上双粒穴播30万株/hm~2。因此,花生单粒精播在一定程度上可达到减少用种量,提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是实现花生高产高效的一项切实可行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郭贵敏 《花生学报》2003,32(Z1):162-165
以贵州省黔西南州21个花生地方品种和主要农艺性状的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数据的平均值作性状比较、相关系数的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有效枝长、分枝数、单株荚果数、百果重、单株荚果产量变异系数较大,可利用于杂交和选择育种单株荚果产量与百果重、单株结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21个地方品种可分为3大类.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南方红壤旱地不同施氮量下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变化,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以高含氮肥料为材料,设置8个处理:不施氮肥(N0)、200%施氮量(N200%)、150%施氮量(N150%)、100%施氮量(N100%,纯施氮180.48 kg/hm2)、80%施氮量(N80%)、60%施氮量(N60%)、40%施氮量(N40%)和20%施氮量(N20%)。结果表明:与N0处理相比,施氮肥提高了花生荚果产量,增产幅度为12.94%~24.62%;荚果产量、单株果重和饱果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分枝数和百仁重随施氮量变化不明显;株高和百果重以N80%效果最佳。土壤碱解氮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花生荚果产量与饱果率、有机质和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碱解氮与饱果率和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而与pH呈显著负相关。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第1主成分性状,即产量因子,如荚果产量、单株果重和百果重对花生生长有重要的作用。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百果重和饱果率通径系数较大,所以在提高花生荚果产量中应重视这2个性状。综上所述,从花生产量、农艺性状和成本考虑,以N80%处理(纯施氮144.38 kg/hm2)的荚果产量、株高、单株果重、百果重、百仁重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3.
多效唑和海藻肥对不同品质类型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进花生高产优质生产技术,选用花生高蛋白品系KB008、高脂肪品种花17(简称H17)和高油酸/亚油酸品种农大818(简称818),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叶面喷施多效唑(PBZ)和海藻肥(SM6)以及两者配施对不同品质类型花生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喷施多效唑能显著增加3个品种荚果产量,原因是显著增加了单株结果数和单株果重,但降低了3个品种的出仁率和蛋白质含量,降低了H17和818的O/L值。单独喷施SM6对H17和818的荚果产量影响较小,但能显著增加KB008的单株结果数和荚果产量。SM6能显著提高不同品种花生的出仁率、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以及O/L值。PBZ与SM6适当配施能显著提高不同品质类型花生的荚果产量、公顷蛋白产量和脂肪产量,增产的同时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4.
用6个抗青枯病花生品种,分析了株高、总分枝数、总果数、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荚果产量等8个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力,各性状对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和相关选择效果。多数性状的遗传变异较小,选择效果不大.各性状的单株遗传力普遍低,群体遗传力则相对较高。因此,以高产为目标的抗病育种应以集团选择为主。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钙、钼肥对花生干物质积累、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以商花18号为试验材料,设常规施肥(CK)、增施钙肥(T1,75 kg/hm2)、增施钼肥(T2,0.45 kg/hm2)、钙钼配施(T3,Ca 75 kg/hm2+Mo 0.45 kg/hm2)4个处理,分别在河南省花生主产区正阳县(豫南)和武陟县(豫北)开展试验。结果表明,在正阳增施钙肥或钼肥可以提高植株的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单株结果数和单株双仁果数。其中增施钙肥处理不仅提高荚果占总干物质的分配率和氮素分配率,还能降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减少无效分枝发生,显著提高千克饱果数、百果质量,降低千克秕果数,比对照增产8.45%。在武陟增施钼肥的处理效果优于增施钙肥的处理,其中T3处理的效果最佳。与CK相比,T3处理的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分别增加22.85%、12.64%,千克饱果数、百果质量和荚果产量分别提高22.67%、5.28%和6.85%。以上结果表明,增施钙肥和钼肥能够不同程度提高花生成熟期荚果的干物质分配率和氮素积累量,提高花生千克饱果数...  相似文献   

16.
花生钙营养效应及其与磷协同吸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挖掘土壤耕作对花生钙素的供应能力,基于三个典型棕壤土大田耕作试验,研究了免耕、浅耕、深耕和深松下花生钙营养效应及其与磷协同吸收特征。结果表明:(1)深耕和浅耕花生荚果及植株地上部(茎、叶、针)的钙吸收量比免耕和深松增加12.8%~41.8%。(2)耕作措施下土壤钙供给与植株钙吸收并非呈直线关系,土壤交换性钙低于临界值2.7g/kg时,植株钙吸收量随着土壤交换性钙增加而显著增加。(3)花生对钙(Ca~(2+))与磷(H_2PO_4~-/HPO_4~(2-))吸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荚果钙与磷的协同吸收效应大于植株地上部分。(4)花生钙吸收量每增加10kg/hm~2,荚果产量增加610kg/hm~2,粗蛋白增加108kg/hm~2。总之,通过耕翻20~30cm措施可维持适宜的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有利于花生对钙磷的协同吸收,促进花生产量、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花生是广东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与油料作物之一,然而该地区酸性低钙土壤环境严重制约了花生产业的发展.为筛选适宜广东地区低钙土壤生长的高产优质花生种质,于2020年选用32份花生品种进行大田试验,分别在不施钙与施钙(CaO)1200 kg/hm2水平下观察花生收获期的产量构成,以荚果产量耐低钙系数及秕果率耐低钙系数为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应用DPS统计软件对18个花生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的考种数据进行变异性、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茎高、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荚果数变异系数较大。主茎高与侧枝长、百果重与百仁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荚果产量与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均呈正相关,与出米率呈负相关。18个花生品系因参与聚类的性状组合不同而聚类结果各异,综合性状的聚类在D2=5.91水平下分为4大类,其中第一类(1号和13号品系)和第四类(8、11、18)表现良好,值得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高产条件下,以大花生品种海花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提早化控对花生主茎高、分枝数、节间分布等植株性状,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等叶片生理特性以及荚果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确定了高产花生离地10~13节间是生长最快、节间长度最大、最容易倒伏节点,据此提出优化"节间分布"的技术策略,将正常化控时间在第13节间时(主茎高35cm,PBZ-1)提早到第11节间(主茎高28cm,PBZ-2)。PBZ-2处理显著降低了成熟期植株主茎高、侧枝长、主茎节数和植株倒伏率,显著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SOD、POD和CAT活性,延缓了生育后期植株早衰,成熟期主茎绿叶数显著高于CK和PBZ-1处理,促进了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向荚果的分配。提早化控优化了节间分布,改善了群体结构,显著增加了单株结果数和单株饱果数,从而使荚果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在盐碱地单施及配施土壤调理剂和有机肥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常规施肥+有机肥+土壤调理剂(T3)与常规施肥+有机肥(T1)、常规施肥+土壤调理剂(T2)和常规施肥(CK)处理之间对花生结果性状、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显著,T3处理的单株荚果数、主茎高、第一侧枝长、有效分枝数和产量比CK处理分别增加13.09个、8.2cm、4.21 cm、1.49条和116.7%;T1、T2处理与CK处理之间对花生结果性状和荚果产量的影响也达到显著差异,但两个处理之间对各性状无显著影响.总之,土壤调理剂和有机肥配施能有效促进花生生长发育,提高花生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