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枯梢病是樟子松人工林主要病害之一,本文从樟子松枯梢病病原菌及为害症状、发病及流行规律、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樟子松枯梢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樟子松枯梢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2.
樟子松枯梢病菌的潜伏侵染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应用森林病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病区和非病区不同时期健康株针叶、芽、梢、枝、果等不同部位的组织进行分离培养、接种和套袋隔离试验,测定樟子松估梢病在病区和非病区健康株上的潜伏侵染带菌率,并对照病区和非病区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健康组织的分离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以得以樟子松枯梢病的潜伏侵染规律,为此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1999年,在黑龙江省尚志市一面坡林场进行了樟子松枯梢病综合防治试验。2003年根据防治试验林标准地的调查结果,经计算得知:防治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显着,同时也说明樟子松枯梢病综合防治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4.
樟子松枯梢病损失估测与防治指标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黑龙江省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樟子松枯梢病发病区内,分别病情率级和立地条件,采用均匀分布、典型整群抽西半球的样地调查和树干解析的方法,明确了各病情等级对高生长、径生长、材积生长的影响,从而确定了病情指数与材积损失量、损失率的相关数律,建立了樟子松枯梢病对材积损失的估测模型。并以此推导出了相应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和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外生菌根菌提高寄主抗病性的机理,以3年生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实生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樟子松枯梢病原菌(Sphaeropsis sapinea)侵染对接种点柄乳牛肝菌(接SG×接菌组)与不接种点柄乳牛肝菌(接菌组)和单独接种点柄乳牛肝菌(接SG组)3个处理组的病情指数、叶绿素质量浓度、抗病相关酶(CAT、PPO、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种病原菌30 d后,接菌组病情指数明显高于接SG×接菌组;叶绿素质量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接SG组、接SG×接菌组、接菌组;PPO和SOD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接SG组、接SG×接菌组、接菌组,且变化趋势不随时间改变;CAT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接菌组、接SG×接菌组、接SG组。综上,在枯梢病病原胁迫下,点柄乳牛肝菌根可以有效提高樟子松叶绿素质量浓度、PPO和SOD活性,降低樟子松枯梢病的病情指数及CAT活性,且大部分指标差异显著(P0.05)。在枯梢病病原菌的作用下,点柄乳牛肝菌根能够正向调节樟子松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而提高樟子松对枯梢病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随着华北、西北、内蒙古等地区樟子松的人工引种和造林面积的逐年的扩大,樟子松病害的种类、面积也逐年增加,枯梢病便是其一.松枯梢病自70年代后期在东北地区的樟子松中发现后迅速蔓延危害.目前,该病在辽宁、黑龙江樟子松人工林栽培地区大面积发生和流行,轻者影响树木的高生长,茎生长变慢,重者全株死亡,造成严重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论文重点就该病害的发生、症状、病原菌、寄主、侵染循环、流行因素、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樟子松枯梢病的侵染规律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对樟子松枯梢病、健组织病菌的分离、孢子萌发和接种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枯梢病是一种寄主主导性病害。引起该病的松壳色二孢[Diplodia pinea(Dem.)Kickx]可在历年病树上的针叶、芽、梢、枝和果鳞上越冬,又可在健康树上的针叶、芽、梢、枝和果鳞上潜代侵染。其潜伏侵染带菌率:健康樟子松越冬各部位比当年生各部位潜伏带菌率高,分别为20%-70%和6%-30%,其中以针叶、梢、枝和每年4,5月份、9,10月份潜伏带菌率最高。病害的初次侵染源主要来自历年病树上病菌子实体飞散出来的分生孢子,借风和雨水淋洗传播,种子上不带菌。病菌可直接侵入当年嫩梢和嫩针叶,也可通过伤口、气孔侵入针叶、芽、梢和枝。潜伏期7-14d,繁殖期23-28d。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苗木枯梢病的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有效控制樟子松苗木枯梢病的发生,进行了连续2a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苗木枯梢可以通过药剂有效地进行防治。在甲基托布津,菌核净,三唑铜,朴海因,代森锌、多菌灵,可杀得,退菌特,百菌清和苯持等10种药剂中,多菌灵,苯来特和工布津3种内吸性杀菌剂效果良好,稳定,应被视为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枯梢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和樟子松枯梢病流行规律为依据.提出了防治樟子松枯梢病的主要途径:营造混交林,及时进行抚育伐和透光伐.是防治该病发生的根本措施;应用0147抗生细菌含菌量10^8 /mL抑菌效果达82.1%,林间防治效果达54.1%,该抗生细菌可以定居良樟子松针叶上,成为针叶叶围微生物群落,起到抑制病菌的作用;在6月病菌孢子飞散前;对苗囤和重病林分喷75%百菌清1000x液、65%敌克松1000x液、70%甲基托布津1000x液、65%代森锌500x液.其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0%以上和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枯梢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波  何生龙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6):117-117,155
根据落叶松树枯梢病发生的情况,介绍了落叶松枯梢病的症状交发病规律,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私法公法化"的现象。商法的边界出现了模糊化的趋势,经济法发展起来,商法的地位进一步受到挑战。但在民商合一体制下,商法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它既区别于民法又区别于经济法。  相似文献   

12.
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关系——兼论乡村社会法治秩序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府推进型"的法治道路上,我们往往忽视另外一套在乡村社会发挥调控、规制作用的规范----民间法。而民间法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通过论述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四种关系情形,认为民间法与国家法共同构建着乡村社会的法治秩序。乡村社会法治秩序建构的关键应当是实现民间法与国家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张卉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88-17690
农村的成文法数量不断增加,立法质量有所提高,内容上覆盖农村组织法、农村土地法、农村环境保护法、农业科技法等多个种类,形成了以《农业法》为中心,初具规模的农业法律体系。但是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法律移植中存在的弊端,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以及硬件建设和配套制度的滞后与缺失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当前农民法律意识落后,对成文法内容的不了解和对其功能的漠视,成为成文法在农村面临的困境。为了摆脱农村成文法的困境,需要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扬弃,促进法律与农民的对接,促进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完善法律硬件建设和配套制度,加快农村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4.
法治文化是推进农村法治建设的灵魂和根本内驱力,但因受法治文化环境、农村法治主体、制度设计和农村执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相对滞后,阻碍了农村法治化进程。因此,可通过改善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环境,重塑农村法治主体,严格规范农村执法,完善"三农"立法来促进农村法治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法制思想是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小平同志长期革命经验理论的总结 ,萌芽于解放战争时期 ,成熟于 2 0世纪八九十年代 ,由经济立法思想、经济主体法律思想、经济调控法律思想以及市场经济法律思想等内容组成 ,对我国的法治建设、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业行政执法是代表国家行使行政管理权,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依法治农的重要手段。而农业执法档案是执法工作的主要业务内容,是农业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上看,民法从来是法哲学的发祥地,法哲学的观念和理论皆以民法为本。我国的民法哲学是关于民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民法哲学主要研究民法的本质、价值、地位、理论、体系及其建构方法等。民法哲学从属于法哲学,它是民法学和民事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的灵魂。民法哲学决定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市场经济的公理必然在民法哲学中得到反映。“公平”和“规范”应是民法哲学中一对最基本的范畴。  相似文献   

18.
适用除外制度是反垄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除外制度的生成对反垄断法协调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具有特殊的意义。我国反垄断法在借鉴各国经验的基础上规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适用除外制度,但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存在不足。对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作出评析并就立法和执法提出若干建议,对于有效地实施反垄断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创新成为法学界及教育界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当前法学教育模式下,法科学生创新力适用性差、实务能力严重不足,法学教育同质化,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严重脱离。近年来,以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法学教育界对法学教育模式进行了创新改革尝试,彰显出对职业教育的终极追求;同时理论上,各界对法学教育尤其是法学本科教育模式的思考也逐渐形成了统一认识,即法学本科教育属于素质教育(包含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基本职业技能教育)。二者并不矛盾,而是法学教育不同阶段培养目标的区别,我们的法学教育机构必须首先明确自己在整个法学教育链条中的位置,以准确界定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文章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缺失及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从加强法制教育、强化法律实践、营造法治环境等方面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