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南湾湖     
<正>南湾湖茶岛以中国茶文化,以信阳茶文化为载体,通过游客亲身参与茶文化体验、茶文化展示、茶文化观赏互动、茶文化产品销售的方式,充分满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知觉的享受,使游客入茶岛、近自然、亲山水、品文化、怡心情,使茶岛成为具有特异性的主题文化  相似文献   

2.
茶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倍受世人青睐。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当代的茶文化休闲旅游风行国内外。岳阳君山岛茶生条件优越,茶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观光休闲茶业的有利条件,但必须立足全岛资源,进行整体开发。实施精品发展战略,进行茶资源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中国茶文化研究、茶文化传播、茶文化活动发展很快,这对普及茶事、弘扬茶精神和推广茶叶生产均有很大的意义,这是一种积极的文化活动.可以这么说,中国是茶的故乡,我们的祖先发明了茶,造福人类,其可贵之处在于以茶为媒介升华到与文化精神相融合,使茶象征了一种精神,强调了与道德修养和人格铸就联系起来,这就是上千年来茶所赋予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优良传统.寻求这种民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文化,探讨以茶文化为载体,作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邹勇  何舒婷 《农业考古》2015,(2):210-213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作为中国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茶诗数量多,内容广泛,而茶诗中对于茶艺、茶道的描写,又有助于我们了解、研究中国古代茶文化,因此,在现代茶文化旅游开发中,可以将茶诗及其文化蕴涵运用进来,在营销宣传、旅游产品设计等方面发挥茶诗的作用,使茶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从而促进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秋华 《农业考古》2015,(2):225-228
广东省英德市处于南岭山区向珠江三角洲、亚热带向热带、客家文化向广府文化过渡的位置上。其自然生态环境宜茶且多名茶,茶业种植历史悠久,茶文化沉淀深厚,茶业市场广阔,使其发展成为一个名茶名品荟萃、茶业及茶文化特色很浓的高品质茶区。其休闲茶业与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发展成果突出。但在茶旅游的结构上,以茶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有待加强,茶旅客源市场必须进一步细分,其茶旅品质级别亦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6.
茶文化旅游正在成长为一种极富发展潜力的文化旅游形式.黄山市茶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茶文化旅游的优越条件,但仍然存在游客对茶文化认知度不高、茶农及茶艺工作者与旅游活动的契合度不够、旅游购茶乱象丛生等现实问题.因此,需要从保证茶叶产品质量、加强茶文化的作用、宣传普及茶文化知识、做好利益分配、进行关联产品的开发等方面推动黄山市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茶文化旅游是一项新兴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通过探索和研究它对茶业经济的影响,以进一步促进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方法】从生态农业旅游中的茶文化旅游的背景、内容及其实践,探讨与分析茶文化旅游与茶产业的关系。【结果】茶文化旅游是将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以物质性实体文化为载体.包括茶的发现、茶的历史、茶的生产、茶的习俗、饮茶艺术、茶的礼仪、茶的科技成果等,集茶叶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等为一体的新兴旅游项目,同时也是茶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结论】茶文化旅游使茶业带动旅游.又以旅游促进茶产业,提高茶产业的附加值,向人们普及茶的知识、促进茶消费.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1庐山茶文化解读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附带出多种与之相关的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庐山特色茶文化体系立足于九江深厚茶文化底蕴,集佛家禅茶文化、道家仙茶文化和儒家雅茶文化于一体,融汇贯通,也由此奠定了庐山茶文化的历史文化根基,形成并丰富了"三教一体"的庐山茶文化体系。在庐山"三教一体"庐山特色文化前提下的庐山独有的"好茶、好泉水、好茶具、好人、好环境、好心情"之庐山特色茶文化体系[1]。  相似文献   

9.
以茶文化促进茶品牌建设研究——以洞庭碧螺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作为一个绿色生态的健康饮品,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消费,但在国际市场上,我国是茶叶大国,却不是茶叶强国,没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茶品牌,这就需要我国进行茶品牌建设。品牌是商品的灵魂,而文化是品牌的灵魂,文化可以使品牌建设更为持久。以洞庭碧螺春茶为例,立足于其品牌建设的现状,分析茶品牌的内涵以及知名度和美誉度,阐述茶文化内涵及其对茶品牌建设的作用,并从茶文化角度针对洞庭碧螺春提出相关茶品牌建设的建议:结合茶文化进行包装设计,提升品牌认知度;利用茶文化进行茶艺设计,塑造品牌形象;利用茶文化开展旅游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  相似文献   

10.
中华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历史茶文化尤其是历史典故,大多需要重新解读,只有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有针对性且有说服力地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才能扩大其在世界范围的价值认同。基于此,本文以“以茶代酒”为例,将其置于茶和天下的语境下,在重温这一历史典故的基础上,从增加中华茶文化魅力,促进历史茶文化的传播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了以茶代酒的当代价值或中华茶文化核心价值的当代体现,并根据全球化与茶文化传播的需要,从增强自信性、构建“同型性”、抢占先机性、设计备选性等方面,提出了如何通过以茶代酒,推动中华茶文化核心价值实现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武回忆 《农业考古》2006,3(5):220-225
我国是一个茶的国度,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在这个万紫千红的茶苑文化中,回族茶文化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回族人饮茶、赏茶、喝茶、卖茶,开发茶产品等等,创造了极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本文以西北回族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赏析了回族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茶文化研究、茶文化传播、茶文化活动发展很快,这对普及茶事、弘扬茶精神和推动茶叶生产均有很大的意义,这是一种积极的文化活动,但也有值得我们进一步审视的现象和问题。可以这么说,中国是茶的祖国,我们的祖先发明了茶,造福人类,其可贵之处还在于以茶为媒介升华到与文化精神相融合,使茶象征了一种精神,强调了与道德修养和人格铸就联系,起来,这就是上千年来茶所赋予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优良传统。但也应看到近年来有些茶文化活动往往是刻意追求奢华的形式,“缺乏精神提携”,一味着眼于商业策划而少了些高雅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不光包含了物质文化层面还上升到了精神文化的层面。基于本民族对茶文化的喜爱,促进了以茶文化为中心的消费市场的蓬勃生长。为了符合时代的步伐,紧凑的生活节奏和市场的需求,袋茶产品应运而生。以市场上的袋茶产品为研究对象,参照TRIZ技术创新理论的40条发明原理,创意袋茶设计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更好地实现了"软性功能主义"设计,在满足功能性的前提下体现人文关怀,在人性化的同时更具趣味性,实现了交互设计的理想化境界。这种理想化境界也将作用于中国茶文化发展,使中国茶文化发展至至善至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与旅游关系密切,茶文化有很多靓丽之处吸引着广大游客,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茶文化的普及。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底蕴深厚的茶文化是现代旅游的重要资源,这些资源包括茶产地的名山名寺、茶文化的历史遗迹、茶区的美丽风光和怡人的气候环境、有观赏价值的各种名茶采制技巧和各具特色的茶道茶艺以及各地区建立的一些以茶文化为内容的旅游参观点等。  相似文献   

15.
为使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一年胜一年——试论把闸北公园建成茶文化公园上海市茶叶学会刘启贵(一)茶是健康饮料、文明饮料、奇妙饮料。茶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客来敬茶、茶道、茶艺、茶仪、茶礼、茶会,已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象证。饮茶能使人健康长...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古典园林活动的茶文化研究不仅是对茶文化和中国古典园林研究的丰富和重新诠释,更是从茶和茶文化这一角度深层次挖掘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文人园林生活的精神内核。通过分析茶文化与茶类植物、园林泉水、园林建筑、园林活动等的密切关系,结合种茶、采茶、制茶、泉水、煮茶、品茶、茶诗、茶画、茶联、茶类景题等文人园林活动,发掘茶文化对古典园林、文人气质、文人生活的影响,来延续园林精神和茶文化传统,彰显园林文化和茶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性,创造出富有禅意的园林茶景观。进而提升园林意境,提炼文人气质,扩大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播效应,以达到名茶与名泉、名园互相影响、共同发展、互相促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河南省信阳市"环南湾湖百里茶廊"茶文化旅游线为例,从游客满意视角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游客满意度影响因子进行研究,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二者差异,在此基础上构建茶文化旅游线游客满意度IPA分析模型。结果表明:(1)除"特色茶食及风味小吃"外,其余影响因子的重要性均值均大于满意度均值;(2)"解说引导系统"、"可进入性"、"公共厕所休息设施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茶文化活动与其他休闲体验活动组合情况"4个因子位于"高重要性、低满意度"的急需改进区。  相似文献   

18.
茶香四溢情系五洲——′97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活动纪实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陈铭华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是以茶为载体,以茶会友,以友辅仁,以茶传情,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盛大节庆活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经文化部批准举办,自1994年以来已梅开四度,成...  相似文献   

19.
一茶文化系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关于茶文化的定义历来是众说纷纭,然而"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优秀文化,是茶与文化的高度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在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这一定义还是比较恰当的.作为特定的中华文明氛围下产生的茶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与儒释道皆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0.
董慧 《农业考古》2012,(5):215-222
禅,是中国禅宗的一种思维方法,禅茶,是以茶参禅,以茶悟禅的一种人文境界,是茶与禅在精神层面的契合。茶文化与禅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相互浸润相互交融而最终成就"茶禅一味"之境界,是中国茶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也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茶文化在大陆复兴,禅茶文化的研究也随之展开。近些年以来,禅茶文化的研究逐步升温,受到了佛教界和茶文化界的重视。本文将对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