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缺株的原因:我场现有茶园1963亩,其中投产茶园1600亩。57年建场,59年开始种茶,由于缺乏经验,当时整地粗放,基肥不足,土壤尚未熟化就种上了茶苗。幼茶管理不善,加上在茶园行间大种粮食作物,如玉米、芝麻、山芋等,与茶树争肥料,争阳光,争水份,结果使茶园大面积缺株。占总面积一半的茶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会昌县石壁坑水库茶场,1990~1992年发展了500亩茶园,其中330亩冬播茶地采用稻草覆盖。调查发现,盖稻草的茶地,茶籽可在3月上旬出苗,出苗率高达98%,比露地直播出苗早,出苗率高,出苗整齐,便于管理。长出的茶苗叶色青绿,茎杆茁壮,根系发达,白根多,对提早定型修剪、采摘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3.
浙江是我国最大的茶叶生产省份,1993年,全省茶园面积已达218万亩,其中采摘茶园面积195.5万亩,茶叶总产量12.2万吨,平均亩产62.4kg。茶叶生产之所以能得到蓬勃的发展,总的来说,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其中茶树良种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1988年以来,由于重视茶树良种优势的开发,名优茶产量大幅度增长,茶叶生产效益明显提高,使生产者从单纯追求产量转变到“品种、质量、效益”并重。目前,全省各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的积极性普遍高涨,1991年全省种植无性系良种茶苗3000余万株(其中本省出圃1100万株),发展无性系良种3600亩,占全省当年新发展茶园总面积的45%;1992年种植茶苗6200万株(其中本省出圃4300万株),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8500亩,占当年新发展茶园总面积的89%;1993年冬至1994春出圃无性系良种茶苗9600万株,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近2万亩,基本淘汰了茶籽直播建园,良种的优势在生产中逐步得到体现与发挥。  相似文献   

4.
正一、茶产业现状1.茶叶生产潘家湾是个少数民族乡,全乡9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5364户,15522人。茶叶是全乡的主导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至2012年底,全乡共有茶园面积30000亩,人均1.9亩,面积达到3000亩的村有6个,超过4000亩的有2个,其中可采茶园24090亩,当年产量11000吨,产值6000万元。从品种上来看,约90%的茶园属于茶籽播种种植的,以福鼎大白为主,茶树品种比较杂、鲜叶质级与无性系相比有差距;约10%属于无性系茶苗移栽,以乌牛早、鄂茶7号为主,品质较好、产  相似文献   

5.
我市现有茶园38万亩,有性系品种的茶园占80%以上,无性系良种茶园则占我市茶叶种植面积的10%左右,严重制约了名优茶的发展和机械化的进程.有性系的茶园大部分在我国建国初期种植的.品种杂乱,树势老化,茶园管理难度大,产量低,鲜叶加工难度大,产品上市迟等缺点,经济效益差.而无性系良种茶树具有品种纯度高、抗性强、成园早投产快、发芽早、发芽整齐、产量高、品质优、适制性强等特点.特别适宜名优茶生产和机械化作业.为了充分发挥茶树良种高产优质的特点,将无性系良种茶苗的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新建茶园中,由于种种原因,缺株断行现象极为多见,人们在补植时,通常采用移栽和播籽法。随着茶苗的长高、根系长粗,特别是直播苗,主根长,给移栽带来了困难。能否进行压条补植,提高茶园成苗率呢?笔者受桂花砍颈压条技术的启发,对茶园进行了压条补植试验。从1986年在湖北咸宁市龙潭茶场对8.3亩三年生幼园的试验看出,此法具有发根多、生长快、补植效果好等优点。压苗能使一株变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庆元县近年来发展良种茶园,幼龄期的定到修剪,采取移栽后第二年一年剪两次的快速修剪方法,加快树冠的形成,早投产,早得效益.安南乡黄平村许毓宝农户,1992年春移栽2.5亩迎霜良种茶苗,翌年2月离地15cm开剪,6月底又行第二次定剪,年底树高45~50cm,树幅40~45cm.1994年春茶以采代剪,共产毛茶23.5kg,收入576元,平均亩产值230元.春茶后(5月24日)离地34cm进行第三次定剪,夏秋茶留养不采.1995年春茶(5月25日止)已产毛茶43kg,其中名茶6.5kg,优质茶17kg,共计金额1015元,平均亩产值406元.目前,树高已达65~70cm,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