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之一.本文采用了;种调查技术与方法,分析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社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务件和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这个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其目的就是探索在自然保护地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生计状况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引入到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中,并据此构建可持续生计的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利用该模型选取多项能够反映现实生态位与最佳生态位之间耦合度的单项指标,构成经济生态位、社会生态位、环境生态位三大类独立的评价指标,用以评价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生计的可持续性。以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周边2个社区为例,通过计算生态位适宜度,判断居民生计状况和生计的可持续性,并综合当地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条件,验证了生态位适宜度方法在评价居民生计状况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林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农村快速评估方法,对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土地利用、社区林业现状、资源传统利用与管理方式、保护区现行管理体系及与周边社区的关系作了全面系统地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周边群众对森林资源的依赖性高、利用方式多样,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和消耗严重,周边社区参与保护区管理的能力低,随保护力度加大和经济技术的发展,各民族人民在建房用材上对森林资源的依赖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引入社区林业理论,提出改进保护区管理的方法,提高周边社区参与保护区管理的意识,将保护区管理与乡村群众的经济条件改善结合起来是实现保护区有效管理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周边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态度是决定自然保护区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浙江与陕西2省8个自然保护区周边24个社区,192个农户生计状况的实地调查数据,在对保护区管理和农户生计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Ologit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保护区管理、农户生计状况对农户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对周边社区提供就业帮助和建立针对社区的补偿机制,有助于提高周边农户支持意愿,但目前的社区共管和旅游开发等对周边社区农户支持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在当前周边社区农户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薪柴为主的情况下,农户能源消费水平越高对自然保护区发展支持程度越低;农户收入水平对支持态度的影响与预期判断相悖,但实际作用有限。建议进一步完善社区共管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共管模式的效果;建立多元长效补偿渠道,改善农户生计方式,降低周边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的直接依赖。表6参16  相似文献   

5.
试论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该文针对我国保护区的发展与管理现状研究了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保护区为社区服务、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相关资料的收集,结合国内外有关保护区的定义、功能、分类、动态管理及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认识,论述了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实现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辨证关系,提出了我国保护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保护区有效管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等.并且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包括处理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的CIFM方式、加强保护区的分类与分级动态管理.同时在对保护区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在目前条件下解决贫困和发展经济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在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同时,如何使其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是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也是保护区管理工作探索的核心问题之一.以云南绿春黄连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在分析自然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协调发展问题,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PRA调查等方法对安西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对保护区开展自然保护宣传教育的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居民只具备浅薄的环保基础知识,对保护区功能和作用的认识相对清楚,对周边生态环境状况有正确评价,对环保及宣教工作支持,但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还不十分正确和清楚,对于生态破坏带来的危害缺乏长远的因果认识,对周边生态资源的依赖思想还较重.针对社区居民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的现状,提出了社区宣教工作要常态化,内容要丰富本土化、形式多样化和以“双赢”的取向开展宣教工作等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冲突和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天日山自然保护区为对象,通过对天日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天日乡政府、周边社区不同类型村民代表及科技人员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12个小组访谈,及104个衣户和59个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天日山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主要冲突:①野生竹笋抚育经营受限,社区居民经济收入减少;(9补偿措施不到位,社区居民预期收益未能兑现;③保护区总体规划滞后,当地项目投资开发受限;④限制采薪烧炭,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不便;⑤旅游开发后.环境质量和社会治安状况变差。并就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成因进行了分析:①自然保护区的外部性是客观基础;②保护理念和模式落后是认知原因;③产权交易机制不健全是制度原因。  相似文献   

9.
黄山市自然保护区周边区域生态农业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黄山市境内自然保护区周边区域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区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并立足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基本内容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评价方法对黄山市自然保护区周边区域发展生态农业的适宜性进行了分区评价。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参与性乡村评估(PRA)等方法对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与周边社区发展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自然保护和周边社区发展存在冲突,一方面,自然保护给周边社区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如限制资源利用、制约发展空间、造成经济损失、剥夺旅游创收机会,补偿措施不到位等;另一方面,周边社区发展对自然保护造成威胁,如盗伐森林、违规采矿、过度采集、过度放牧、旅游开发非生态化等。最后得出科学合理规划功能区,加大经济损失补偿力度,发展生态旅游,实施社区共管是解决冲突的有效对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姚忠臣  陈涛  陈德成  朱学灵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6044-16047
利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进行调查,了解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贫困特征、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结合我国扶贫整体工作的开展情况,选定我国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保护区周边社区贫困的特征、成因,阐述了这些地区扶贫工作的开展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意义,并给出了解决这些地区贫困问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林君 《北京农业》2013,(27):202-203
着重介绍了福建省莆田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发展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社区共管、解决补偿问题、社区帮扶等方面提出建议,从而实现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的可持续发展,以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为基础,结合草海周边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与访谈资料,对农户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5种生计资本进行界定,分析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的生计状况。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户生计总体水平较低,各项资本差异大,农户生计资本脆弱。基于此,对农户生计的改善和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为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周边农户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社区生态旅游有利于增强保护区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的生态旅游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中,社区参与程度较低,旅游收益不明显,保护区缺少引导群众自觉参与资源保护的激励机制。鉴于此种情况,提出一些有效措施,以促进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广西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睿  李星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151-6152
在对广西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居民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社区居民与保护区主要存在3大矛盾,即资源保护与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被动管理与民主参与之间的矛盾、群众责任具体与权利抽象之间的矛盾。分析认为保护区内及周边少数民族村寨众多、社区大量集体林被划入保护区范围和社区居民贫穷落后是造成自然保护区与社区不和谐的主要因素,并从保护区内居民搬迁、发放林权证、解决补偿问题和社区帮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广西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中的冲突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芳  周庆生  郑雪莉  齐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664-7665
从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中存在的环保观念、管理体制、资源利用、资金投入以及技术扶持等方面的矛盾冲突,从保护区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明四川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环境状况,对蝶类群落结构进行研究.[方法]于2018年7—8月,在四川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每个社区设置1条样线,共10条,进行蝶类群落调查.[结果]共发现蝶类8科70属125种,其中蛱蝶科种类最多,有21属42种,占总种数的33.6%.多样性分析表明,该区域蝶类...  相似文献   

19.
结合传统的路线法、小样方法与固定样地法调查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在群落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铜鼓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640种,隶属136科544属。其中,蕨类植物20种,隶属14科17属;裸子植物1种;被子植物618种,隶 属120科525属。640种药用植物中包括4种海南特有种植物,8种濒危珍惜、国家级保护植物。经过调查分析发现,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在植物群落中占有重要地位,如贡甲、海南大风子、赤楠蒲桃等在铜鼓岭保护区的分布广泛且数量众多,其中海南大风子是国家级珍稀保护植物,但在铜鼓岭保护区内却是优势物种,这是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20.
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是一种新型的自然资源管理模式,本文对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基于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社区共管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提高居民生态保护意识、合理利用资源、健全共管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