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油用向日葵主要性状的变异系数与产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对油用向日葵7个主要性状的变异系数与产量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7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与产量问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其中全叶数、生育期的变异大小与产量相关较密切。在育种和大田生产中.降低主要性状的变异系数是夺取高产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油用向日葵部分性状与籽实含油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39个油用向日葵杂交种F1代材料的9个性状与籽实含油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籽实含油率的主要因素是籽仁含油率和籽仁率。籽仁率和籽仁含油率与籽实 含油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7711和0.7766;株高与籽实含油率虽呈正相关但不显著, 有利于选育矮秆油用向日葵杂交种。  相似文献   

3.
浅谈新疆油用向日葵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新疆油用向日葵育种于伯成,王兆木,王燕飞,向理军(新疆农科院经作所,乌鲁木齐,830000)油葵自1976年引入新疆以来,生产发展很快,至1994年全疆油卖种植面积已达12.34×104hm2,总产达25.0×104t,成为新疆总产第一、面积第二...  相似文献   

4.
5.
6.
7.
为探讨油用向日葵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对20个油用向日葵杂交种(组合)的生育日数(X_1),株高(X_2),茎粗(X_3),叶片数(X_4),花盘直径(X_5),单株粒数(X_6),百粒重(X_7),籽仁率(X_8),结实率(X_9)和单株产量(Y)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单株粒数、生育日数、籽仁率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依次为:百粒重结实率单株粒数株高籽仁率花盘直径生育日数茎粗叶片数。因此油用向日葵新品种的选育应首先考虑结实率、百粒重、单株粒数、花盘直径、籽仁率等主要性状,同时兼顾生育日数、叶片数、株高和茎粗等其它性状。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向日葵杂种优势利用始于1975年。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育种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在80年代初就实现了三系配套,育成了我国第一批杂种向日葵:辽葵杂一号、白葵杂一号、沈葵杂一号等。目前又有新的杂种用于生产。杂种向日葵以其强大的产量优势和优于常规品种的综合性状,一经投入生产即倍受青睐。特别是早熟杂种向日葵,由于生育期短(85~90天左右),产量高,适于在无霜期160天的小麦产区复种,变一年一茬为两茬,既不与粮食作物争地,又能发展油料生产,深受农民的欢迎。特别是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更有大发展的趋势。新疆已把推广和生产辽葵杂二号列入了自治区的“星火计划”,预计在“八五”期间全疆种植面积可达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谷子9种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及各性状与小区产量的遗传相关等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小区产量的遗传变异系数最高(14.96%);;抽穗期的遗传力最高(93.84%),其次是千粒重(90.59%),小区产量的遗传力最低(12.55%);;抽穗期、秆高与小区产量呈极显著的遗传相关,千粒重与小区产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对抽穗期、秆高的间接选择可以提高对产量的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油用牡丹主要表型性状和单株产量的变异性及相关性,以产油量较好、观赏性较佳的36份牡丹种质为供试材料,对25个表型性状进行变异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油用牡丹表型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为9.1%~83.1%,其中,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较高,为17.3%~83.1%;25个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介于-0.67~0.96;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量达到74.816%,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植株的产量性状和果实性状。表明单株种子产量、有效聚合蓇葖果数、单株种子粒数和单株花朵数应作为选育油用牡丹的首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黄瓜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个不同遗传型的黄瓜自交系为试材,研究了9个与产量有关的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以及利用这些相关性对单株产量实施间接选择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群体中,利用总平均单瓜重、座果率、节间长、主蔓20节内雌花节数、再生雌花节数5个与单株产量相关极显的性状进行妆选择,效果较好。利用单一融性状对单株产量进行间接选择,最高相对效率为106.12%,利用不同性状构成9种选择指数对单株产量进行间接选择,最高相对效率为130.71%。  相似文献   

12.
食葵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75个食葵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对食葵的15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①弯曲度、单盘粒重、产量、单盘粒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9.3%、19.5%、19.2%、19.0%;②在相关性上,食葵产量和结实率、单盘粒重是密切相关的,而长势情况对产量的影响也非常大,结实率与籽粒长呈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单盘粒数、籽仁率为极显著负相关;③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7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为84.90%,主成分1的性状均与食葵的产量性状有关,可称为食葵产量构成因子。主成分2的性状均与食葵的商品性状有关,可称为食葵商品质量构成因子;主成分3主要说明叶片越长,花盘直径越大;籽粒越长,但是结实率越低。因此在食葵杂交种和亲本选择时,应注意产量高、株高适中、植株生长健壮,籽粒较长、宽度适中,商品质量好的组合或自交系,所以在食葵杂交种选育过程中,要着重对第1、2、3主成分进行综合选择。  相似文献   

13.
向日葵9个主要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相关分析对20个向日葵杂交种的9个主要性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产量显著相关的性状是单株粒重、叶片数和株高,它们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0.670 3和0.602 7;与含油率显著相关的性状为出仁率,其相关系数是0.717 2。因此初步认为向日葵产量育种应把重点放在增加单株粒重上,并选择高大的多叶片类型,而在高油的品质育种上提高出仁率应成为重要的育种指标。  相似文献   

14.
花生数量性状遗传差异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5个常用作亲本的国内外花生品种的7个性状进行了试验观察,运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用主成份分析法选出8个综合性状好的品种,育种中可选做亲本。测定了反映数量性状遗传差异大小的遗传距离,用聚类分析法把25个品种按遗传距离大小分成7大类群。异类者视为“远缘”,在育种中以异类选配亲本,有利于发挥远缘杂交优势,可减少杂交育种工作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5.
灰色关联分析在马铃薯育种数量性状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数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以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马铃薯室近几年选育的表现较好的11个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马铃薯产量的7个数量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与主要数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收获株数、单株块茎重、主茎数、株高、冠幅、干物质含量、单株块茎数。  相似文献   

16.
油葵杂交种美葵562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油葵杂交种美葵562生长整齐,适应性广,抗旱,耐低温,抗向日葵霜霉病和叶斑病。并着重阐述了适宜美葵562丰产的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主要性状的典型性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试验针对食用向日葵育种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其主要性状进行典型性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食用向日葵产量性状与形态性状、生育期之间的相关主要是由产量性状中的单盘粒数、籽实产量和形态性状中的株高、叶片数及生育期的相关引起。以上结果可为食用向日葵杂交育种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保护地黄瓜主要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保护地黄瓜主要数量性状进行相关遗传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早期单株产量,单株结瓜数和早期单株结瓜数间接选择单株产量的效率大于直接对单株产量选择的效率;早期单株结瓜数和早期单株产量对单株产量的遗传变异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19.
食用向日葵产量与主要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食用向日葵杂交种的12个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并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单盘粒重株高茎粗单盘结实数百粒重单盘总粒数结实率籽仁率叶数粒宽盘径粒长。产量与盘径呈不显著正相关,与粒宽和粒长呈不显著负相关,与另9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百粒重、单盘粒重和单盘结实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效应较高。  相似文献   

20.
以30个芹菜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芹菜单株质量与株高、第1节叶柄长、第2节叶柄长、叶柄宽、叶柄厚、小叶长、单株叶片数和蘖芽数都存在正向相关,单株叶片数对单株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367 7,其它性状的直接作用大小依次为小叶长(0.233 1)、叶柄宽(0.231 8)、第1节叶柄长(0.129 0)、第2节叶柄长(0.104 9)、蘖芽数(-0.056 7)、株高(0.056 3)、叶柄厚(0.049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