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连胜 《海洋渔业》1987,9(6):277-277
<正> 远东拟沙丁鱼是小型中上层鱼类,全球分布面较广,但局限于年平均水温10~20℃的温带水域,亚洲主要分布在日本周围,我国只是近几年才出现于黄海水域,始成为群众渔业捕捞的对象。远东拟沙丁鱼于4月下旬从黄海南部向山东南  相似文献   

2.
远东拟丁鱼是西北太平洋的重要渔获对象之一,近年来渔获最持续增长,成为世界上单种鱼类渔获最最高的鱼种。据1983年的统计,在西北太平洋各海区,中、上层鱼类的渔获量已达7,077千吨,其中远东拟沙丁鱼独占4,222千吨,约占59%。目前,这一资源主要为苏、日两国及南朝鲜所利用。八十年代以来,远东拟沙丁鱼的异军突起引起了有关国家的关注,苏日两国开始合作研究远东拟沙丁鱼的洄游和分布。调查首先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和千岛群岛,北纬35°~47°,距海岸100~120海里的范围内展开。在调查海区的最南端,靠近房总半岛和偏北的金华山半岛,远东拟沙丁鱼  相似文献   

3.
王勤 《水产科技情报》1994,21(4):159-162
以日本长崎县沿岸海域捕捞的远东拟沙丁鱼作为鱼糜制品的原料,测定其凝胶形成能,结果如下:随着冰藏时间的延长,凝胶形成能迅速降低,采用碱盐水漂洗可使产品的凝胶弹性显著增强;凝胶化温度在60-70℃间是劣化温度带;另外,原料鱼的捕捞季节对产品质量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外简讯     
远东拟沙丁鱼资源量可望得到恢复远东拟沙丁鱼是太平洋西北部重要的捕捞对象之一,多年来,它的资源量一直存在大的波动,年捕获量在2~3万吨至2~3百万吨之间。1936~1941年间年捕获量超过2百万吨,从1943年起长时期的处于衰退期,直持续到七十年代。近十几年来,远东拟沙丁鱼渔获量,从1960年的4.06万吨增到  相似文献   

5.
沙丁鱼是人们对沙丁鱼类的习惯通称,在我国已有记录的有远东拟沙丁鱼、金色小沙丁鱼、短小沙丁鱼、中华小沙丁鱼、鳞小沙丁鱼等。远东拟沙丁鱼属鲱形目,鲱科,远东拟沙丁鱼种(Sardinopos melanosticta)。一、鉴别的主要特征(一)远东拟沙丁鱼的主要特征是:体形侧偏,体  相似文献   

6.
沈瑛 《海洋渔业》1987,9(4):178-178
<正> 山东省荣成县水产研究所承担的远东拟沙丁鱼捕捞开发技术研究,历时3年,已获得重大成果。1986年9月,在荣成石岛正式通过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日本沿海的远东拟沙丁鱼资源呈不断上升趋势,年产量保持在350万吨左右,成为近海主要的捕捞品种。我国机轮围网和群众渔业流网七十年代在黄、渤海兼捕到一定数量的远东拟沙丁鱼,进入八十年代,该资源明显增多。今年4~5月,山东省组织两艘群众渔业流网船,分别携带不同规格的网具,在黄海的大沙、连青石、石岛、青海渔场进行了两个航次的生产性试捕,共投网37次,总渔获量32,500斤,其中远东拟沙丁  相似文献   

8.
东海外海远东拟沙丁鱼摄食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世勤  胡雅竹 《海洋渔业》1993,15(4):151-154
<正> 一、前言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melanostic-tus)系集群性中上层鱼类,主要分布于日本沿海、南库页岛、苏联滨海沿岸、朝鲜半岛东南。通过三年来的调查、试捕和开发,东、黄海也有较大数量。它的经济价值已日益引起渔业界有关各方的重视和关注。为了解与掌握该鱼的生物学特性,以便能就其行动规律、洄游路线和生长状况作出科学的判断,开展摄食习性的研究是一项必  相似文献   

9.
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mdanosticta)是小型中上层鱼类,生活于水温10℃~20℃的温带水域,亚洲主要分布在日本周围,在我国只是近几年才出现  相似文献   

10.
国外简讯     
远东拟沙丁鱼资源量可望得到恢复远东拟沙丁鱼是太平洋西北部重要的捕捞对象之一,多年来,它的资源量一直存在大的波动,年捕获量在2~3万吨至2~3百万吨之间。1936~1941年间年捕获量超过2百万吨,从1943年起长时期的处于衰退期,直持续到七十年代。近十几年来,远东拟沙丁鱼渔获量,从1960年的4.06万吨增到1976年的120万吨(据估计)。在主要产卵场(即黑潮流域),从1966年起,1~4月分对该海域经济鱼类的后代进行了调查,统计数字表明,从1971年起在浮游鱼类中沙丁鱼幼鱼的数量不断地增长,渔获量由2~3龄鱼组成。把所得到的远东拟沙丁鱼的幼鱼数量,与实际渔获量作了对比,可以看出,产卵结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近年来日本开发利用远东拟沙丁鱼的新技术,通过新的工艺及有关设备的开发,使远东拟沙丁鱼成为冷冻鱼糜的主要供应原料。  相似文献   

12.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统计资料,1984年日本渔业总产量为1.279万吨,首次突破1,200万吨,比1983年增加82.6万吨.各类渔业的渔获情况如下: 1.海洋渔业:渔获量为1.148万吨,比上年增加78.4万吨.其中远洋渔业226万吨;近海渔业693万吨,沿岸渔业228万吨. 从渔获构成看,远东拟沙丁鱼  相似文献   

13.
几乎世界渔获量的一半是由小型中上层鱼类组成的,小型中上层鱼类包括太平洋鲱鱼、西鲱、远东拟沙丁鱼、沙丁鱼、鲥鱼、油鲱、印度鲭鱼、鲭鱼和毛鳞鱼等。这些小型中上层鱼类的显著特点是鱼群密度大,在全世界各地渔场均可捕捞。  相似文献   

14.
《现代渔业信息》2009,(5):35-36
日本本州东北部以东水域分布有沙丁鱼、鲐鱼、秋刀鱼、鲕鱼、鲣鱼、金枪鱼等中上层鱼类,这些中上层鱼类都具有周期性的变动(低产——高产——低产),周期长的有20~30年,短的有3-4年,其中特别是斑点沙瑙鱼(即远东拟沙丁鱼)和鲐鱼的周期变动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 日本农林水产省不久前公布了渔业生产速报产量,据此,1990年渔业总产量为1088.7万吨,比1989年减少约9%。这是因为远洋渔业的狭鳕、乌贼类和近海、沿岸渔业的远东拟沙丁鱼、鲐类等减产的缘故。海水养殖业产量为124万吨,也比1989年减少了3%,这里虽然鱼类养殖产量增加了,但海藻类和贝类减少了。  相似文献   

16.
<正>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情报部最近发表的产量统计速报,1991年渔业总产量为987万吨,比1990年减少11%,20年来第一次降到1000万吨以下。主要原因是远东拟沙丁鱼歉产,11年来第一次不足300万吨。养殖业维持在1990年水平,其余远洋、近海、沿岸和淡水渔业均减产。具体分类产量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远东拟沙丁鱼和鲐鱼属洄游性中上层鱼类,主要分布在日本沿海以及我国的东海、黄海一带。过去由于这类鱼的脂肪含量高,血合肉比例大,鲜度下降快,所以在加工利用方面未受到应有重视。近年来,传统性捕捞的底层经济鱼类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捕获量也日趋减少,而远拟沙丁鱼、鲐鱼等中上层红色肉鱼类的捕获量又不断增加,因此,对这些鱼类的有效利用问题引起了水产加工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和关注。下面就国内外的利用途径及加工技术谈些意见。  相似文献   

18.
<正> 远东拟沙丁鱼是一种小型中上层鱼类,近年来正处在丰产期.主要产于日本东海岸,我国东海外海及其毗邻海域也有一定的资源量.日本1972年产量为2万吨左右,1976年达到100万吨,1978年上升到200万吨,1981年突破300万吨大关,1983年猛增到400万吨左右.此后,日本的拟沙丁鱼产  相似文献   

19.
在远东诸海,三十年代,总渔获量为400-430万吨。当时,在日本海,各国渔获量达到300万吨,其中,远东拟沙丁鱼约为200万吨。1960年以后,在苏联远东沿岸毗邻水体,各国渔获量超过300万吨,  相似文献   

20.
远东拟沙丁鱼是世界主要鱼类之一,其营养成份的组成是:水份64.6%,蛋白质19.2%,脂肪13.8%;碳水化合物0.5%,矿物质1.9%。与一般海水鱼类相比,沙丁鱼水份含量低,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较高。这种鱼的消化道中存在着活性极强的分解酶,鱼捕捞上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