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后心率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 123例平板运动试验检查患者,按照试验后心率恢复情况分为正常组(67例)和异常组(56例),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及运动试验参数.结果 异常组男性、超重、静息心率及合并糖尿病、冠心病、焦虑症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而运动心率峰值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男性、超重、糖尿病、冠心病、焦虑症、静息心率增加、运动心率峰值降低是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后心率恢复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myocardialischemia,SMI)临床上易造成漏诊及误诊、已证实动态心电图上的ST段降低确属心肌缺血[1]、因此对易患对象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可大大提高SMI的诊断率。本文就我科1993~1995年诊治的172例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2例中,男116例,女56例,年龄60~84岁,平均67.3岁。其中,无冠心病组112例(占65.1%),冠心病组60例(占34.9%),冠心病的诊断依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的冠心病诊断标准[2]诊断。全组病例中,吸烟131例(76.2%),有高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向量心电图(VCG)、立体心电图(SECG)等检查对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性,评价SECG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156例行冠脉造影(CAG)的患者,其中冠心病组103例,非冠心病组53例,分析其于同一心电工作站所做的ECG、VCG、SECG资料,观察比较这三种方法的检出结果。结果 SECG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方面,检出率高于VCG、E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CG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方面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指数、诊断符合率均高于VCG、ECG;SECG在诊断冠心病冠脉多支病变上与ECG、VCG无差异,在一支病变及两支病变上与EC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率较ECG明显增高,而与VC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CG在诊断冠心病Ⅱ~Ⅲ级狭窄组中检出率较ECG明显增高(P<0.05),但与VC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完全闭塞组中,虽然SECG检出率较VCG、ECG高,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CG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优于VCG、ECG。  相似文献   

4.
心电图运动试验QRS时限延长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QRS时限延长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照观察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至少一支狭窄≥50%的冠心病患者32例(冠心病组)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5例(对照组)的心电图运动试验前后QRS时限值.结果冠心病组运动后QRS时限延长,对照组运动后QRS时限缩短,对照组运动试验后QRS时限均值明显短于冠心病组[(76.8±8.0)ms vs (85.0±11.4)ms, P <0.01].ST段明显压低者,QRS时限延长更显著.结论运动试验后QRS时限延长是心肌缺血的标志之一,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正王阿姨最近总是出现胸闷、憋气的症状,去医院做了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正常,她才放下心来,认为自己的心脏没有问题。但医生提醒她,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患有冠心病的可能,切不可掉以轻心。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并不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方法,如果冠心病在非发病时期,其心电图检出  相似文献   

6.
动态心电图可长时间连续记录病人的心电生理状况 ,捕捉心律失常和一次性心肌缺血疏而不漏 ;平板运动试验可记录到心脏负荷状态下的心电改变 ,是评定心功能的重要方法。为观察两者在协助诊断冠心病中的意义 ,本文就 6 0例病者作一分析。1 对象与方法选择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 6 0例 (男 41例 ,女 1 9例 ,年龄2 1~ 73岁 ) ,在 2周内先后做 Holter与平板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 ST段记录 m V5,m V1 ,ma VF其阳性标准判断 :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 0 .1 m V持续 1 min以上。ST段下降恢复后经过 1 min以上再次下降≥ 0 .1 m V为另一次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一种在上肢握力负荷的同时再增加下肢等长运动负荷方法即增强的等长运动负荷,并结合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CAD)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其检测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等长运动心脏负荷试验机对一组临床上疑似CAD的胸痛病例(45例)进行增强的等长运动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及冠脉造影检查,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上述45例患者分为CAD组和正常组。结果:(1)负荷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心率、动脉收缩压、心率-收缩压乘积显著性增加;(2)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3%、81.3%、88.5%、57.9%;(3)CAD组在负荷后左室舒张、收缩功能指标二尖瓣口血流E峰/A峰、LVEF明显低于负荷前以及正常组的负荷前、后(P<0.05)。结论:增强的等长运动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方法对于CAD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并可有效评价CAD患者舒张、收缩功能的变化,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ST段水平延长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T段水平延长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150%的冠心病患者和34例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50%非冠心病者的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当ST段水平延长≥0.128,两组间冠心病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ST段水平延长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91.2%,准确度为91.0%,阳性预测值为93.0%,阴性预测值为88.6%.阳性似然比为10.33.阴性似然比为0.10。结论:ST段水平延长≥0.12s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常规心电图无ST段偏移的冠心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50例冠心病和50例随机做平板运动试验(TET)者作频域心电图(FCG)对比分析探讨F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单纯根据FCG异常诊断冠心病有较高假阳性(65.22%)。如将FCG的阳性指标作综合判断,虽然敏感性降低(88.00%降至70.00%)。假阳性都明显降低(65.22%降至26.00%)。认为TET的特异性较FCG高。若两者均为阴性,则冠心病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与单纯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不同疗效。方法:以常规西药配合益气活血化瘀、疏肝健脾补肾中药汤剂(自拟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1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随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用量变化、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电图、硝酸甘油用量下降、血脂调节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单纯性肥胖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增加趋势,因本病而并发的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疾病也日益受到重视。单纯性肥胖症的治疗以药物为主。脂必妥是一种降脂新药[‘j,笔者试用脂必妥治疗单纯性肥胖症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亚临床资料1.l对象成年单纯肥胖症患者95例分两组:治疗组60例,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23~79岁,平均456岁;伴高脂血症40例、高血压24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6例、胆石症9例;对照组35例,其中男12例,女23例,年龄25~70岁,平均44.5岁,伴高脂血症25例、高血压12…  相似文献   

12.
自从动态心电图广泛应用于临床后,检出较多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及室性心律失常。SMI与心肌梗塞、心性摔死有密切关系。但SMI与定性心律失常的直接关系如何?目前尚有争议。本文通过对355例SMI和517切非无痛性心肌缺血(NSMI)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进行分析,以探讨如何判断和评价SMI定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我院1994年1月至1996年3月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共872例,其中SMI355例(SMI纽),男性230例,女性125例,年龄28~sl岁(平均568岁),NSMI517例(NSMI组),男性256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定期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早产儿120例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60例和常规育儿组60例,同时选择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早期干预组从出生后1个月起结合抚触、婴儿操等综合方法对其进行早期干预。结果:纠正年龄12个月时早期干预组早产儿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接近正常足月儿组(P〉0.05),而高于常规育儿组(P〈0.05)。而常规育儿组的MDI和PDI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常规育儿组有2例智力低下.早期干预组无1例智力低下。结论:定期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可以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有利于防治智力低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心电图T波改变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小儿心电图T波低平或/和倒置的临床资料。结果:器质性病变36例,占75%,其中心肌炎15例,先天性心脏病8例,低血钾5例,药物作用3例,中毒3例,心包炎1例,心肌病1例;功能性T波改变12例,占25%,其中β受体功能亢进症9例,过度换气、惊恐3例。结论:小儿T波改变需结合心电图改变特征综合判断,心得安试验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患者出现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较常见。诊断植物神经病变的方法如测定呼、吸气时的心率,立、卧位时的心率及血压等均易受患者精神因素的干扰,重复性差[1]。本文采用动态心电图观测糖尿病患者24h总心跳数(THB)、最低心率、最高心率平均心率及心跳数的日内变化来评价植物神经的功能。1材料和方法1.1病例糖尿病患者(DM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8.2±8.2岁,平均患病时间8.4±4.6年(l~19年)。全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及类型按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诊断标准及分类标准。根据文献报道预想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出…  相似文献   

16.
上消化道内镜诊断疾病的分析文献已有报道,但大量病例分析且来自亚热带者文献报道不多,本文是对2662例上消化道内镜诊断结果及慢性胃炎的内镜分类问题、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的特点以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检出率等所作的分析。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自1995年6月至1997年1月,来消化内科内镜室检诊的26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1.2Hp的检查方法在上消化道内镜诊断过程中,从胃窦部取粘膜活组织进行快速尿毒酶试验。2结果2.l受检的2662例患者中,最小年龄12岁,最大年龄82岁,其中男1555例、女1107例,综合分类、性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中老年猝死患者心电图表现,对其猝死病因、发病表现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1980~1999年32例35岁以上中老年猝死患者猝死前心电图并结合病史进行分析。结果:这些猝死患者68.7%有冠心病史.猝死前记录到的心电图均表现异常且多为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结论:冠心病是中老年猝死发生的主要病因,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是其心电图的主要表现,一旦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应警惕猝死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日前西医治疗脑震荡多为对症治疗,但效果欠佳。而用中药治疗者目前文献报道不多,为此我科运用自拟的中药活血通脑汤治疗脑震荡61例,效果较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选择和诊断标准选择我科1983~1995年脑震荡住院患者120例,均符合《实用神经病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533)的诊断标准。头颅X光或CT检查阴性。脑电图检查:治疗组23例异常,对照组19例异常。1.2病例分组将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问例,对照组59例。其中治疗组男43例、女18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14岁、平均33岁;伤后至眼药时间:sd以内37…  相似文献   

19.
心电图各导联所测 Q- T间期存在着差异 ,它代表心室肌复极的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程度。各导联 Q- T之最大差值就是Q- T离散度 (Q- Td) ,经心率校正则称为 Q- Tc离散度 (Q- Tcd)。本文对本校 30 0例教工体检的心电图 Q- Td及 Q- Tcd进行了分析 ,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30 0例均选自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教工常规心电图检查者 ,分为正常组和心肌缺血两组。正常组 2 6 0例教工平均年龄 (41.43± 13.6 2 )岁 ,其心电图检查正常 ,无器质性心脏病史及体征。心肌缺血组 40例 ,平均年龄 (5 8.5 8± 11.0 8)岁 ,与5 0岁以上正…  相似文献   

20.
硝酸酯类药用于治疗心绞痛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长期单纯应用硝酸酯类药能使硝酸酯抗心绞痛效果下降[1],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应用卡托普利以增强硝酸酯抗心绞痛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根据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确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7~64岁;并排除糖尿病和器质性肾、肺、脑疾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1.2 方法消心痛组服用消心痛10mg,联合用药组服卡托普利50mg联合消心痛10mg。两组患者分别在用药前和用药后2、3、6h进行踏板运动试验,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