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们在四个牧场的黑白花乳牛中,不断地发现一种以肝病症状为主的疾病。在非急性发作情况下,多数病牛临诊上较为温和,长期间歇性食欲减退,消瘦,可视粘膜转黄,被毛蓬乱、枯焦和小便深色。个别病例有明显肝浊音区后移和肝区触痛症状。牛群中临产母牛乳房发育不良,以及受胎率下降和早期流产。在饲料配方合理情况下,产乳牛群的泌乳量比发病  相似文献   

2.
乳牛繁殖力的高低,不仅影响牛群的增殖,而且影响牛群的产乳水平、乳牛的种用价值和牛场的经济效益,所以,提高乳牛繁殖力,是养牛者和畜牧工作者共同企盼和追着的一个"目标"和"课题"。  相似文献   

3.
免疫扩散试验用于牛白血病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免疫扩散(ID)和改良的微量免疫扩散(MID)试验,对宁沪地区13个乳牛场的1402头黑白花乳牛进行牛白血病病毒(BL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13个牛群中有3个为无BLV感染牛群;1个为低感染牛群,阳性率为2%;5个高感染牛群,阳性率为21.73%—61.70%。另2个群—血检隔离群和血检追踪群,其阳性率为89.79%和90.09%。所有高感染牛群均有白血病病史,但出血淋巴肉瘤的发病率差异很大。这主要与是否存在对BLV易感的遗传家系有关。ID阳性牛分布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愈大,阳性率愈高。18个月以下的未育成牛阳性率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4.
流产是由于胎儿或者母体的生理过程发生扰乱,或它们之间的正常关系受到破坏,而使怀孕中断。一般认为,妊娠奶牛有3%~5%的流产率是正常的现象。但近年来,牛群的流产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对养牛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探讨引起奶牛流产的几个因素入手,提出预防措施,以便能在饲养中加以应用,尽量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5.
对于乳牛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国内外均有不少记载,但对高产优质乳牛群的系统测定,尤其是在年产6,000公斤以上的黑白花奶牛群的报告不多。为了掌握高产牛群的部分生理特性,作为今后进一步提高牛群品质和为疾病诊断提供基础依据,我们在1979年秋和1980年春,对南京钟山乳牛场的全牛群进行22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探讨不同的饲养管理方式对乳牛行为的影响及闭路电视监视乳牛行为的作用.从而为研究、提高散栏奶牛生产性能和牛群的生产管理水平,进一步改进设计,完善散栏饲养管理规范,促进乳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工授精是改良乳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国内外已广泛推广应用。实行人工授精,由于充分利用良种公牛,既可加速牛群改良,提高牛群平均产乳水平,又能提高受胎效果,减少疾病传染,节约费用.有力地促进了乳牛业的发展。本人结合实际谈几点人工授精技术要点,供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8.
作者发现,S_2菌苗,口服接种乳牛既未引起临床反应,又未导致流产和泌乳量减少。服苗后的SAT阳性反应,与文献上记载的19号菌苗在接种后维持阳性滴度1—2年相比较,它却在接种后6个月全部转为阴性,这对牛群布病检疫是有利的。应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作者发现,服苗组的淋巴细胞PHA转化率在1年内均比对照组高。  相似文献   

9.
精子性别化对乳牛性别控制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于1991年在华南农业大学实验乳牛场进行,初步成功地获得乳牛雌性控制率达到81.8%的国内外先进水平,计有十头乳牛产犊:二雄、九雌,其中一头产异性双椟,研究试验结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研制成具有一定的纯度和工作效价的H-Y抗血清;二是这种H-Y抗血清IgG确实存在有抑制牛Y染色体精子的基因抗体;二是掌握H-Y抗血精IgG与牛精液发生“感作”和导致正常受胎的技术方法。试验应用免疫遗传学原理,进一步证明H-Y抗血清IgG有抑制牛Y染色体精于的受精能力而获得较高的雌性控制率,具有很大的生物科学与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妊娠奶牛有3%~5%的流产率是正常的。但是,近年来牛群的流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饲养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掌握兴庆区奶牛流产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对策,自2004年以来,笔者对兴庆区10个规模养殖场的奶牛流产情况进行了跟踪与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分娩后患子宫内膜炎奶牛和健康奶牛血清及子宫黏液中IgA、IgM和IgG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对奶牛血清和子宫黏液中IgA、IgM和IgG的质量浓度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患病奶牛血清中的IgA和健康奶牛子宫黏液中的IgA持续降低,子宫黏液中IgA先降低后升高,健康奶牛血清中IgA变化不大;患病奶牛和健康奶牛子宫黏液和血清中IgG均先降低后升高;健康奶牛血清和子宫黏液中IgM先降低后升高,患病奶牛子宫黏液中IgM先升高后降低,后又升高,患病奶牛血清中IgM逐渐降低;患病奶牛血清中IgG始终高于健康奶牛的,说明IgG在全身体液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患病奶牛子宫黏液的IgA和IgM高于健康奶牛,说明IgA和IgM在子宫局部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围产期奶牛对细菌性疾病的易感性升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 Nod-2 受体在围产期奶牛中性粒细胞(PMN)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 PMN 细胞呼吸爆发功能的影响,以揭示 Nod-2 在围产期奶牛免疫机能改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RT-PCR 法检测围产期和非围产期泌乳奶牛外周 PMN 细胞中 Nod-2 mRNA 的表达变化;全血分别用佛波醇酯(PMA)和 Nod-2 受体特异性配体胞壁酰基二肽 MDP 刺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PMN 呼吸爆发功能。【结果】围产期奶牛 PMN 细胞 Nod-2 mRNA 表达量显著低于非围产期奶牛(P<0.05);受 PMA 刺激后,围产期奶牛 PMN 呼吸爆发功能显著低于非围产期奶牛(P<0.05);受 MDP 刺激后,围产期奶牛 PMN 呼吸爆发功能亦较非围产期奶牛下降。【结论】围产期奶牛对细菌性疾病易感性升高可能与 Nod-2 mRNA 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对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进行溯源,对乳房炎奶牛和正常奶牛的乳头擦拭子和牛奶中细菌的16S rRNA基因的V4-V5高变区进行扩增和高通量测序,使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分析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乳房炎奶牛乳头和牛奶中微生物组成呈现明显差异:在门的水平上,乳头丰度最高的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牛奶则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乳头样品均含有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细菌,而牛奶中几乎没有,梭杆菌门(Fusobacteria)细菌仅存在于乳头中;在属的水平上,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仅在乳头上检测到,牛奶中丰度最高的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细菌,其仅存在于2个乳头样品中,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细菌在两类样品中都有,但乳头的含量高于牛奶。奶牛患乳房炎后乳头和牛奶的微生物群落与正常奶牛也有差异:梭杆菌门(Fusobacteria)仅在乳房炎奶牛乳头中检测到,正常奶牛没有,乳房炎奶牛乳头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丰度高于正常奶牛,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仅在乳房炎奶牛牛奶中检测到,正常奶牛没有。奶牛乳头与牛奶中的微生物群落差异极大,奶牛患乳房炎后乳房外和乳房内微生物组成都会发生变化,外源病原菌和内源病原菌都可能引起乳房炎。  相似文献   

14.
荷斯坦奶牛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我国南方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特定阶段荷斯坦奶牛生长发育及体态结构的变化。[方法]对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的279头荷斯坦奶牛(49头犊牛、35头青年牛、195头成年牛)进行体尺测量,将测量所得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各个生理阶段的体尺指数,用SPSS 15.0软件分析体尺指数在各生理阶段、成年牛胎次间的变化,并绘制散点图对场内犊牛和青年牛的体高、体长、胸围指标进行拟合。[结果]牛只年龄越大,体型越长;犊牛生长发育均衡;青年牛不同月龄体尺发育不均衡;成年牛因胎次的不同其体态结构呈现出无规律性,但要注意对产胎多的母牛加强补充骨骼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结论]为奶牛场的犊牛饲养管理、青年牛培育及饲养管理、成年牛的选种选配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的目的是应用兽用天花粉蛋白对胎衣不下的奶牛达到降低不孕率和提高受胎率。通过311头胎衣不下的奶牛试验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提高受胎率13.87%,降低不孕率13.87%,一次受胎率比胎衣正常下落的奶牛提高15.44%。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萍乡地区土壤氟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萍乡地区土壤氟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萍乡地区主要通过燃烧土壤,释放出大量氟化氢气体,从而污染大气和农作物。  相似文献   

17.
18.
两个不同来源的齿果酸模种群对铜吸收与抗性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浓度的Cu^2 处理下,在实验室内对种子分别来源于污染区与非污染区的齿果酸模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来源于污染区的齿果酸模种群根长、生物量受铜的抑制作用均小于非污染区种群,且在相同浓度条件下,污染区种群地上部分的铜含量均低于非污染区种群。这表明来源于污染区的齿果酸模对铜的抗性比非污染区齿果酸模强,而其根对铜的滞留作用对它耐受铜污染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A total of 90 cows from two farms (farm A 30 cows, farm B 60 cow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Bospro on milk production, milk quality and subclinical mastitis incidence. The cows in the test group were supplied with 20 g of Bospro per head per day and meanwhile, the percentage of milk fat, protein and lactose and moisture of the milk samples were analy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lk yield of both high production and mid-to-low milk producting cows increased by 3.3% to 5.3%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ir control group of cows, but there was no changes on the milk content between the treated and the control cows. The treated cows also showed an increased body weight (P>0.05)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cidence of mastitis,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 dcmonstrats that Bospro can increase milk yield, but not at the expense of milk quality and body weight.  相似文献   

20.
金华富硒区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富硒区菜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对金华市蒋堂镇富硒区9个主要菜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Cd>Pb>Zn>Cu;39%的样点土壤是较清洁的,31%的样点土壤重金属为轻度污染,18%的样点土壤重金属为中度污染,有12%的样点土壤重金属达到重度污染程度.建议该区合理使用生活垃圾肥料,并加强城乡主要蔬菜基地环境的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