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紫芝的子实体、担孢子形态及其营养成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描述了原木栽培的紫芝的子实体形态,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紫芝担孢子形态。分析结果表明:紫芝子实体含水分12.49%-13.02%,粗蛋白为11.98%-13.87%,粗脂肪为0.81%1.96%,粗纤维为44.0%-47.6%,总醣为7.34%-8.10%,灰分为1.06%-1.33%;其多糖含量为1.06%-1.33%。紫芝含有钙1550μg/g、镁483μg/g、锌44.7μg/g及磷37.5μg/g等人体必需的常量或微量元素。比紫芝中检出18种常见氨基酸,总量为6.07%-6.38%,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E/T=0.528-0.545);其脂肪酸构成以油酸(35.4%)、亚油酸(43.5%)等不饱和脂肪及饱和脂肪棕榈酸(18.5%)等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红菇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浸提法分别处理红菇子实体干品以获得提取液,并研究其抑菌作用。[结果]红菇子实体的超声波提取液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随超声时间的增加而增强。红菇子实体的微波提取液对不同菌种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较弱。以无水乙醇为提取剂时,红菇子实体提取液对细菌、霉菌、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但以无菌水为提取剂时其仅对黑曲霉有抑制作用。红菇子实体的浸提法提取液只对黑曲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超声波提取法所获得的提取液对不同菌种的抑菌作用较其他提取方法要强。  相似文献   

3.
4.
正红菇菌丝液体培养及其与子实体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红菇(RussualvinosaLindbl)液体培养条件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选用1%葡萄糖,0.5%黄豆粉,0.1%KH2PO4,0.05%MgSO4.7H2O配制培养基,在pH6.2的条件下发酵6d,可达到最高菌线产量2.989g/L,对正红菇子实本,液体培养所得菌丝体化学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菌丝体的粗蛋白,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子实体接近,但水溶性粗多糖的量只有子实体的1/10。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子显微技术,观察、分析不同硒钙配施水平对姬松茸子实体形态及数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中浓度(30mg.kg^-1)硒钙配施处理,姬松茸孢子长、个数分别比对照增加4.42%和64.24%(P〈0.01);囊状体最小直径比对照减少24.61%(P〈0.01)。囊状体形态改变最为明显,有的由正常的球形变成锥形;有的向内糜烂;表面黏着细小结晶;部分组织呈树根状。随着硒钙配施浓度的升高,菌盖皮茵丝形态改变的程度逐步加深,有树根状、火把状;有的菌丝较大瘦弱纹饰粗大,向内凹陷,大小不规则。  相似文献   

6.
实验从培养基成分、光照、培养温度、传代次数上对茯苓菌株在实验室条件下形成子实体的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茯苓菌株子实体产生的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7±1)℃,光照强度60%,培养时间18~30 d,传代次数5~7代,空气相对湿度75%左右,产生的子实体形态和数量各不相同,可形成蜂窝状、山状、迷宫状、小菊花状或针状的子实体,单生或群生。  相似文献   

7.
香菇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态特征与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香菇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与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香菇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转色前的菌丝疏松,而菌膜、菇蕾的菌丝相对比较致密。菌膜、菇蕾中的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及蛋白质含量高,而幼菇、成熟菇、退化菇蕾中的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及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随着子实体的生长,还原糖、总糖、可溶性蛋白及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糖分供应量减少、蛋白质含量降低、代谢活性下降可能是造成菇蕾退化的原因。退化菇蕾的总抗氧化能力降低、丙二醛含量高、膜损伤程度加大是菇蕾退化的生理表现,也可能是菇蕾退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法测定草菇蛋期至成熟期子实体不同部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表明蛋期子实体有1~2条酶带,伸长期和成熟期有2~4条酶带。菌柄是子实体衰老历程中 SOD 同工酶酶谱变化最敏感的部位。还观察了不同期子实体及其提取液于4℃低温贮藏4天后 SOD 同工酶的变化,并对草菇衰老机制及其与贮藏过程中 SOD 同工酶变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 我们用子实体作菌种直接栽培平菇试验,于1994年11月开始大面积栽培已获得丰收。现介绍如下: (一) 栽培方法 1、选种(选子实体) 选择118菌株和1012菌株平菇子实体作种。选用出菇早,丛生健壮,朵形大,肉质肥厚,色泽纯正,六七成熟,刚采下来  相似文献   

10.
11.
在真菌分类中,菌丝和孢子的显微特征是区分种的一个重要依据。本研究对绣球菌担孢子和菌丝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菌丝白色,粗细比较均匀,菌丝直径为1.40~2.12μm ,双核菌丝有明显的锁状联合现象;孢子近圆形至椭圆形,孢子大小为(3.1~4.4)μm ×(3.8~5.5)μm。此研究有助于绣球菌属的鉴别和分类。  相似文献   

12.
猪附红细胞体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感染附红细胞体临床症状典型的10头猪的10个样品分别进行新鲜血液压片、瑞氏染色、姬姆萨染色镜检,进而对其电镜扫描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大小不等的链球状、卵圆形、杆状的附红细胞体单一或成团寄生在红细胞表面,使红细胞膜表面出现皱褶、突起、凹陷,红细胞失去球形立体形态,有的呈齿轮状或星芒状,有的呈不规则的多边形,红细胞结构和功能均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碧蛾蜡蝉若虫的行为习性,为其防治提供参考,通过电镜扫描对碧蛾蜡蝉若虫的触角、感觉陷和前足跗节的外部感受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碧蛾蜡蝉若虫的触角上存在毛形感受器和耳形感受器;前足跗节着生毛形感受器;感觉陷内侧边缘有1凹窝,凹窝基部着生棒状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两种野生食用菌子实体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种野生食用菌的子实体进行了显微解剖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双环林地蘑菇子实层中具有褶缘囊状体和侧囊状体,菌褶边缘的子实层主要由褶缘囊状体构成,菌髓中菌丝的排列方式属于混淆至不规则型,菌肉中的次生菌丝之间具有联合现象;红蘑菇的子实层中无囊状体,其菌髓和菌肉均由菌丝和髓球囊胞共同构成。  相似文献   

15.
6种野牡丹属植物叶片表面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中国野牡丹属植物的分类存在较大分歧,为了弄清各个种之间的关系,对野牡丹属6种植物叶片表面形态特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叶表面形态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除地菍叶片上表面外,其余5种植物叶片上、下表面均有表皮毛;野牡丹和多花野牡丹下表面中脉上均有锥形和鳞片形2种形态的表皮毛,不同之处在于野牡丹为长锥形,多花野牡丹则为短锥形;细叶野牡丹和毛菍中脉上的表皮毛均为锥形,但细叶野牡丹表皮毛基部后延,毛菍则不后延;展毛野牡丹中脉上的表皮毛为长鳞片形。通过聚类分析发现细叶野牡丹、展毛野牡丹、多花野牡丹三者的亲缘关系较近,聚为一类;野牡丹、毛菍和地菍则与其亲缘关系都比较远,各自聚为一类。结合花期观察结果,推断野牡丹和多花野牡丹为2个不同种,该结果与《中国植物志》中文版基本一致,由此表明野牡丹属植物叶表面特征可为本属植物的分类与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怀地黄不同主栽品种花粉形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8个怀地黄不同主栽品种花粉粒形态及表面纹饰,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根据花粉粒大小可分为大型花粉粒(长34.33~36.02μm,宽18.12~19.05μm)包括85-5、怀地2号和怀地3号,中型花粉粒(长36.93~37.80μm,宽17.14~17.40μm)包括北京1号、生津和北京3号,小型花粉粒(长31.38~36.06μm,宽16.02~16.23μm)包括沁怀和怀地1号;根据花粉粒网眼密度可分为高密度(1.5~1.52个·μm-2)包括北京1号和怀地3号,中密度(0.73~1.20个·μm-2)包括生津,北京3号,85-5和怀地1号,低密度(0.61~0.62个·μm-2)包括沁怀和怀地2号.表明不同主栽品种怀地黄花粉粒的大小、网眼的密度、大小和深浅等均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冰浴鸡为试材,研究在寒冷刺激条件下对其膝关节软骨显微结构变化的影响。将20只健康蛋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正常饲喂,试验组在正常饲喂的情况下每天对其膝关节进行2 h冰浴,持续30 d。取其膝关节软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试验组关节软骨结构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差异。对照组软骨基质中胶原纤维排列呈拱形结构和薄壳结构,软骨细胞则顺胶原纤维方向排列于其间,结构致密;试验组软骨出现明显的退行性改变,软骨表面波浪状结构低平,拱形结构消失,软骨表面断裂,有胶原纤维及软骨细胞裸露,结构变得明显疏松。  相似文献   

18.
比较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es)、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榆黄菇(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和红平菇(Pleurotus diamor)6种侧耳属(Pleurotus)食用菌子实体的抗氧化作用,通过FRAP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评价6种食用菌多糖对Fe3+的还原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检测6种食用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鲍鱼菇抗氧化活性最高,总抗氧化能力为327.60μmol/g,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活力为1 111.85 U/g,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达到66.13%,具有深度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人工培养中国被毛孢Ophiocordyceps sinensis过程中出现的3种形态菌丝(基内菌丝、菌丝团与气生菌丝)的差别及产生机理,以分离自单子囊孢子的菌株为材料,分别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3种形态菌丝的显微与超显微形态.结果发现:菌丝直径和形态不同,表现为菌丝团>基内菌丝>气生菌丝;气生菌丝排列疏...  相似文献   

20.
四种虎凤蝶翅面斑纹特征及鳞片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中华虎凤蝶、太白虎凤蝶、乌苏里虎凤蝶和日本虎凤蝶成虫翅面斑纹特征及鳞片超微结构。前翅外缘黄色斑,后翅外缘半月斑、亚外缘红色斑、亚外缘黑色斑、中室黑带及前翅外缘形状和后翅尾突长度等特征在种间有明显差别,是种鉴定的重要依据。鳞片按其形状和结构可分为4种类型,后翅外缘处的青色鳞片具金属光泽,为结构色,其余各色鳞片的结构相同,为色素色。四种虎凤蝶的鳞片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