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行性淋巴管炎是由于流行性淋巴管炎囊球菌所引起的、单蹄兽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皮下淋巴管及邻近淋巴结发生化脓性炎症。  相似文献   

2.
1溃疡性淋巴管炎溃疡性淋巴管炎是慢性传染病,以皮下淋巴管发生慢性进行性炎症,形成结节和溃疡为特征。病原为绵羊棒状杆菌,本病除发生于马属动物外,牛也可感染发病。马属动物多为散发,主要通过含有本菌的垫草、粪便、土壤、鞍具,经皮肤伤口,尤其是后肢球节部伤口感染。病原菌经球节部皮肤伤口,首先进入皮下淋巴管,引起化脓性淋巴管炎。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淋巴管炎是由流行性淋巴管炎囊球菌(Cryptococcus farciminosus)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很少见到梅花鹿感染本病的报道。2003年4月吉林某鹿场的鹿发生了疑似本病的疫病,头颈部皮下可见到串珠样大小不等的结节、脓肿和溃疡。经临床及病理学诊断、细菌学检验和鉴别诊断,最后确诊为梅花鹿流行性淋巴管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概况:花溪奶牛基地2000年至2005年lO月,年均奶牛600头,先后发生淋巴管炎8头。治愈7头,占发病牛只的87.5%。淘汰1头,占发病牛只的12.5%。根据以上数据显示,奶牛淋巴管炎给农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笔者对基地奶牛发生淋巴管炎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诊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黄庙、三官庙两乡发生的耕牛“皮肤疙瘩疮”进行了调查。初步弄清了该病的流行情况和临床基本特征,从病牛中分离到流行性淋巴管炎囊球菌,经回归牛试验及变态反应诊断证实为耕牛流行性淋巴管炎囊球菌病。  相似文献   

6.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影  高岩 《养殖技术顾问》2011,(12):127-127
流行性淋巴管炎,又称假性皮疽。是由皮疽组织胞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多为散发或呈地方流行。以皮下淋巴管及其临近淋巴结发炎、脓肿、溃疡和肉芽肿为特征,是人、畜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淋巴管炎——馬、驢、騾的沉重慢性疾患,病原为流行性淋巴管炎組織胞漿菌Histoplasma farciminosum(Cryptococcus farciminous)。到目前为止,對於發生流行性淋巴管炎的農場的處理辦法,還是主要在於隔離藉診斷以發現  相似文献   

8.
正马流行性淋巴管炎(epizootic lymphangitis,EL)是由伪皮疽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farciminosum)引起多种动物以形成淋巴管和淋巴结周围炎、肿胀、化脓、溃疡和肉芽肿结节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2014年8月18日,靖远县高湾乡农户家出现马、骡、驴等马属动物发病情况,发病动物初期出现跛行,四肢、颈部等皮肤出现豌豆大或核桃大的硬性结肿,后破溃流出黄白色或淡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淋巴管炎是马属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皮下淋巴管及其邻近的淋巴结发生化脓性炎症,形成结节和溃疡。本病治疗方法虽是很多,疗效总是不能使人满意。多年来临床实践感到验方易得,医效难求。特别是病灶布满全身,病情严重的往往治疗困难,造成病马死亡。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文献记载:“溶血性黄疸”发生于传染性贫血、马紫癜病、血红素血症、焦虫病、纳脱原虫病、肋膜炎、肺坏疸、溶血性毒物及各种中毒等。又据苏联兽医杂志记载:流行性淋巴管炎患马以另一同病患马血液治疗,7匹患马中发生中毒死亡1匹,本文所述的“溶血性黄疸”就发生在流行性淋巴管炎以患马血液治疗的一组马群中,该杂志  相似文献   

11.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治疗苑文,刘广文,史兴山,王,关士杰,王殿斌经治58例流行性淋巴管炎病马骡,治愈54匹,迫杀4匹,治愈率93.1%。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在皮下、皮下组织及粘膜上发生结节和溃疡。在皮肤表层时,呈现略高于周围皮肤扁平圆形豆粒大至鸽蛋大的丘...  相似文献   

12.
脑膜脑炎是由于羊受到传染性或中毒性等因素的侵袭,软脑膜及整个蛛网膜下腔发生炎性变化,此后经过血管和淋巴管转移到脑实质,引起脑实质的炎性反应,也可以是脑实质本身的原发性炎症。脑实质和脑膜往往会同时发生病变,呈现脑膜脑炎的现象。临床上以脑膜刺激症状、一般脑症状和灶性症状为特征。  相似文献   

13.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病是马属动物慢性接触性创伤性传染病,其症状为皮下淋巴管和淋巴结发炎、化脓形成结节、溃疡,病原为囊球菌。轻者役畜不能使役,重者死亡,严重影响农业生产。2004年某乡三村发生传人性马流行性淋巴管炎,经确诊后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控制扑灭了疫情,未见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14.
中药在奶牛乳房炎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奶牛乳房炎主要由致病菌侵袭乳头管、淋巴管或血管而致病,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一方面影响奶牛产奶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影响乳的品质;乳房炎病牛乳汁中的大量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或经治疗后产生的大量抗生素残留,可直接危害人类健康。中药是纯天  相似文献   

15.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由致病菌侵袭乳头管、淋巴管或血管而致病,是影响乳牛业生产的主要疾病。一方面产奶量减少,另一方面病牛的乳一旦被人饮用,将可能导致人群发生食物中毒。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奶牛乳房萎缩,丧失泌乳能力惨遭淘汰,严重时可因败血症而死亡。近年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淋巴管炎的临床症状,与某些传染性及非传染性疾患相类似。某些传染病(如鼻疽、腺疫)以及侵犯皮肤与皮下组织的疾病,可能误认为流行性淋巴管炎。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淋巴管炎是单蹄兽(马、骡和驴)的慢性传染病,特征为表面淋巴管和淋巴结脓性发炎,维而形成结节和溃疡,病原体为假性皮疽囊球菌,这种疾病往往由于采取防泛措施和治疗的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引起单蹄兽大量感染发病,严重地影响了生产工作,甚至造成死亡的损失。根据我县某农场于1961年9月1日起有三个生产队在一个月内先后发生了本病,病畜共29头,其中南坡生产  相似文献   

18.
马淋巴管炎是一种传染病,畜群内发现有一匹、很快传染。近年来我场发生几次,曾采用黄色素、过锰酸钾、烧烙等治疗方法,均无效。于1979年3月下旬于分场马队,发生四匹马中有两匹遍布全身,治疗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9.
牛肺疫又称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引起的牛的急性或慢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肺小叶间淋巴管浆液-渗出性纤维蛋白性炎、肺实质不同期的肝变和浆液纤维蛋白性胸膜炎。  相似文献   

20.
牛肺疫又称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引起的牛的急性或慢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肺小叶间淋巴管浆液一渗出性纤维蛋白性炎、肺实质不同期的肝变和浆液纤维蛋白性胸膜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