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03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经近两年试验示范及大面积推广应用,表现为高产优质,耐肥抗倒,抗白粉病、赤霉病。2005年我镇种植“扬麦13号”19980亩,在旱灾、虫灾严重情况下,平均亩产355.4kg,其中两块千亩丰产方亩产达3814kg,比相邻的大面积“扬麦13号”单产增7.4%,比常规品种增21.7%。  相似文献   

2.
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6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扬麦16(原名扬00-12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以扬91F138和扬90-30杂交育成的春性中熟中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2005年被列入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的品种。2005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证  相似文献   

3.
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麦13号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200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农家致富》2007,(16):24-24
扬麦15(原名扬00-118)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以扬89-40和川育21526为亲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2004、2005年分别通过国家和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定名,2005年11月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证书,品种权号为CNA20030409.7,公告号:CNA000662G。适宜在长汀中下游冬麦区的安徽、汀苏省淮南地区,河南信阳地区及湖北部分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田块种植。  相似文献   

5.
“扬麦13”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是2005年我县我镇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主推品种。2005年全镇推广该品种3万亩,建立了一个百亩丰产方,经测产,每亩有效穗29.8万,每穗实粒数37.6粒,千粒重38.5g,亩实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在海安县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种、播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扬麦15号(原名扬00-118)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高产抗倒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2005年被列入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的推介品种.被农业部列为超级小麦.我市2004年开始引进种植,三年的示范及大面积种植表现为:矮秆、穗大、粒饱、高产、抗倒伏.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及调优栽培技术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扬麦16号”(原名“扬00-12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和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用“扬91F138”和“扬90-30”杂交育成的春性中熟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审定。我站于2005年秋引种示范,获得亩产382.5kg的高产。  相似文献   

9.
优质高产弱筋小麦宁麦1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地龙 《农家致富》2009,(18):26-26
一、品种来源 宁麦13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宁麦9号中经系统选择育成的优质、高产、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小麦新品种,2001-2003年度参加江苏省弱筋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2003-2004年度通过江苏省小麦良种生产试验,并推荐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区域试验。2005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正式定名。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弱筋小麦宁麦13号的特征特性,并从统一供种、矮壮苗拌种、适期播种、沟系配套、配方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宁麦13号的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其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扬麦13号(原名97—65)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采用综合育种技术路线育成的优质弱筋专用小麦.2002年1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姜堰市于2002年秋播引进试种,经2年的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为优质高产、稳产、抗病力强的优点,适宜淮河以南小麦区种植。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及调优栽培技术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扬麦16”(原名“扬00-12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高产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适宜江苏淮河以南地区种植。我市于2005年引种试验,2006年示范面积达1万余亩。该品种表现穗大粒重,分蘖力中等,抗倒伏,抗病性一般,产量高,因而深受示范户欢迎。2007年秋播,“扬麦16”作为我市小麦主栽品种推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扬麦13号”(原名97—65)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采用综合育种技术路线育成的优质弱筋专用小麦,2002年1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我市于2002年秋引进试种,经2年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为优质高产、稳产、抗病力强的优点,适宜淮河以南小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濮麦10号系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1996用周口所选育的小黑麦后代周8425B作母本,河北省的冀稀90-404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多年单株选择,于2000年选育而成。2003~2005年度参加河南省高肥冬水组区试,2005~2006年度参加河南省小麦生产试验。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  相似文献   

15.
<正> 扬麦13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熟期较扬麦158早熟1-2天左右,系春性,幼苗直立,长势旺盛,株85厘米,茎秆粗壮,大穗大粒,一般每亩有效穗28万左右,每穗结实粒数40-42粒,千粒重40克,容重800克/升左右。长芒、白壳、红粒、粉质,灌浆速度快,熟相好,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高抗白粉病,纹枯病轻,耐寒,耐湿性较好,耐肥抗倒,亩产量340千克左右。适宜在长江中下游麦区沙土-沙壤土地区及皖西地区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06,(16):25-25
扬麦16(原名扬00-12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春性中熟中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苏审麦200407).2005年被列入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的品种。同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证书。品种权号为CNA20030436.4。适宜江苏淮河以南地区种植。在扬麦158种植区均可推广应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周麦17号是河南省周口市农科所利用三轮阶梯聚合杂交技术创造的核心亲本,采用三交方式选育而成。2003年获得国家新品种权保护,20014年分别通过国审和省审。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4008号。其突出优点是:高产、早熟、矮秆、抗倒、抗病、穗层整齐、落黄好,适合加工馒头。  相似文献   

18.
《农家致富》2006,(16):24-24
扬麦15(原名扬00-118)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抗倒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定名(国审麦2004003)。2005年被列入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的推介品种。品种权号CNA20030409.7。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安徽省淮南地区、河南信阳地区及湖北部分地区种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扬粳糯l号”(原名“香粳糯041”)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泰州市种子公司联合以“香粳糯91-21”/“广陵香糯”杂交,于2000年育成的迟熟中粳糯稻新品种。2001、2002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被列为江苏省新品种展示品种.适宜在江苏、安徽、河南和上海等省市迟熟中粳稻区推广种植。经近两年试验、示范和推广,该品种表现出产量潜力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农艺性状优、稻米品质好、综合抗性强等特点,是一个市场前景较好的糯稻品种.  相似文献   

20.
“扬辐粳8号”属迟熟中粳水稻品种,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粳94-18”/“镇香24”"(辐照当代)杂交,于2001年育成,2006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我镇2006年引进、示范、种植,表现较好,该品种适合在我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