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翅目害虫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多种同翅目害虫已对不同化学杀虫剂(包括新推广药剂)产生明显抗性,且交互抗性与多抗现象较为普遍。化学药剂的大理不合理使用以及同翅目害虫抗性机制的多样性,是导致该类害虫产生严重抗药性的主要原因。同翅目害虫的抗性机制主要包括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其中前者在分子水平上多涉及酯酶基因扩增。对同翅目害虫的抗性治理应包括抗性监测、新型药剂使用、杀虫剂轮用与混用、抗药性天敌培育与释放以及抗虫作物推广等。  相似文献   

2.
纵观历史,害虫抗药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1)40年代以前无机杀虫剂时代,农药种类很少,农药靶标很广,抗性发展缓慢.(2)40~80年代,有机氯、有机磷时代,农药靶标明确,作用机制单一,农药种类相对较少,抗性发展较快.(3)80年代后,拟除虫菊酯、生长抑制剂等农药出现,农药靶标单一,抗性发展十分迅速.但当前农药药剂种类多,新品种不断开发研制,增加了轮用、换用、混用的机会,对害虫抗性治理出现转机.人类可战胜害虫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3.
杀虫剂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但由于长期连续使用后,害虫抗药性日趋严重。据报道,目前世界上至少有14个目500种以上的昆虫和螨类产生了抗药性,涉及到几乎所有的杀虫剂,害虫抗药性已成为杀虫剂应用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抗药性是因杀虫剂连续大量应用而产生的,是一种“瞬间进化”现象(Oppenoorth,1985),要终止其发展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只要合理地施用杀虫剂,降低抗性发展速率及防治抗性害虫还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昆虫的抗药性是一种遗传性状。昆虫对杀虫剂发生抗药性是由于大量反复使用杀虫剂,逐渐把抗药力弱的个体淘汰,使具有抗药力强的个体比例逐渐增加,因而群体对杀虫剂的抗性明显增高。通过这种选择作用,使个体中的不定向变异逐渐成为群体遗传结构的定向变异。因此,选择作用和抗性稳定性是研究抗药性机制、预测抗性发展和进行抗性治理的工作基础。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已有80多个国家报道了该虫的为害,并且可能在所有十字花科植物的地区均有分布,对小菜蛾的防治一开始就依赖于使用有机杀虫剂。由于小菜蛾生活能力强、…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由于连续大量使用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使害虫不断增加抗药性,而其中一些害虫如小菜蛾(吊丝虫)、红蜘蛛、茶黄螨、蚧壳虫等的抗性已发展列失控程度。这种现象不仅在世界各地相当普遍,在我国亦相当严重。使用生物性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杀虫植物提取物等,虽  相似文献   

6.
一、害虫的扩散与抗性进化 害虫的扩散对于抗药性的发展有显著的影响,因为感性个体的迁入能够使种群的抗性基因得到稀释,从而种群对杀虫剂的抗性程度降低,延缓了抗性的发展;反之,抗性个体的迁入,则使抗性程度提高,促进抗性的发展。如果有两个小区用同一种杀虫剂防治,则在这两个小区间种群的扩散交换就不能降低害虫的抗药性,而在这两个小区施用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产上由于长期、单一使用或滥用杀虫剂,害虫对杀虫药剂产生了抗药性,甚至发展为交叉抗性和多抗性,使得许多农药品种失去效用。而新农药的研制开发周期长,往往又接济不上,这是农业保产的重大障碍。近来农药研究的进展表明:要克服和延缓害虫的抗药性,延长老的农药品种的使用寿命,进行农药复配使用,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国外棉花害虫抗性的综合治理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戴小枫80年代以来,棉花害虫特别是实夜蛾属诸虫种(Heliothisspp.)对常用杀虫剂抗性的出现,引起主要产棉国的高度重视,实施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为核心的“害虫抗药性治理”(IRM)策略,已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9.
菊酯类农药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新一代杀虫剂在全世界已被广泛使用。我国从70年代末期也引进和合成了这类农药。然而一种杀虫剂被长期使用后,害虫必然要对其产生抗药性。Famham(1986)报道,全世界抗菊酯类农药的虫种已超过70种;慕立义等(1986)和刘润玺(1987)也先后报道了我国棉蚜对菊酯类农药的抗药性。这是一个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我省从70年代开始使用菊酯类杀虫剂,为及时了解我省棉铃虫对菊酯类农药的抗药性,作者于1985~1988年连续4年对我省棉区的棉铃虫进行抗速灭杀丁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烟粉虱抗药性及其治理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粉虱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虫,大量杀虫剂的使用,特别是80年代以后B生物型的出现,烟粉虱对杀虫剂的抗药性迅速增强。文章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烟粉虱对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抗药性变化状况、主要抗药性机制以及所采用的有效的抗药性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螺虫乙酯是一种以乙酰辅酶A羧化酶为作用靶标的新型季酮酸类杀虫剂。由于其良好的杀虫活性及环境相容性,该药剂已在防治农作物害虫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随着螺虫乙酯的广泛使用,部分害虫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介绍了靶标昆虫对螺虫乙酯抗药性发生监测情况、交互抗性研究情况以及抗药性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农业害虫抗药性治理现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防治棉花害虫的新复配剂─—棉丰灵1号顾中言,韩丽娟(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南京210014)90年代以来,棉花害虫对菊酯类农药及其它一些常用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沈晋良(1991)报道,山东、江苏等6省21地的棉铃虫对菊酯类农药已达高抗性阶段(4...  相似文献   

13.
吡虫啉是第一个新烟碱类杀虫剂,于1991年面市。吡虫啉对防治同翅目害虫(蚜虫、粉虱、飞虱)和部分鞘翅目害虫(甲虫)及其抗性种群有特效。但随着吡虫啉的大量应用,很多害虫产生了抗药性问题。就同翅目害虫对吡虫啉的抗性发生概况、交互抗性、抗性机理以及抗性治理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病菌对杀菌剂抗性的发展和为害 微生物对杀生药剂的抗性大约有30年的历史,发生最早的是细菌对医药(如磺胺和抗菌素)的抗性。1950年后,发生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过去长期使用多作用部位的保护性杀菌剂,在生产中未曾因抗性的发展而使防治失败的。但自1970年内吸杀菌剂发展以来,抗药性问题已成为农业植病防治和杀菌剂研制工业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化学农药使用数量的增加和使用范围的扩大,害虫对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并且发展很快。害虫抗药性已成为农业保产的重大障碍。而合理使用农药,则可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一、影响抗药性产生的主要因子 适应了杀虫剂的有毒环境而生存下来的  相似文献   

16.
小菜蛾抗药性研究及其治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菜蛾是一种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巳报道小菜蛾对50多种杀虫剂产生抗药性,包括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及苏云金杆菌(Bt)类等杀虫剂。本全面阐述了国内外小菜蛾抗药性研究概况,包括小菜蛾抗性发展、交互抗性、抗性稳定性、抗性机理及抗性遗传等方面的研究,并对小菜蛾抗药性的治理策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正>1害虫产生抗性菜农所说的害虫"进化",也就是其产生了抗药性。菜农如果对一种害虫总是用一种药剂防治,刚开始效果很好,可是慢慢就不管用了,这就说明该害虫对该药剂产生了抗性。为避免害虫产生抗性,要注意将各种杀虫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8.
<正> 棉花害虫的抗药性是害虫对特定范围的杀虫剂表现非常低的药剂敏感性,而且这种敏感性具有遗传性。只要有杀虫剂的使用,就有药剂的选择作用,选择压越大,抗性形成越快,反之则慢。所以说抗性的形成,实质上是昆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过程。Jeppson(1960,1962)确认叶螨对内吸磷和三氯杀螨砜只要经过3~5次处理即能产生抗性,对三氯杀螨醇经7~12次,杀虫醚经14次即可产生抗性,但杀螨特经19次处理,叶  相似文献   

19.
<正>一种杀虫剂,开始使用时,效果往往很好,但随着用量的不断增加和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害虫抗药性上升的案例不断出现。其实,自然界害虫种群中本来就存在对农药敏感程度不同的个体。杀虫剂的使用过程,实际上是杀虫剂对昆虫种群起选择作用的过程。每使用一次杀虫剂,就会留下相对抗药的个体,杀死相对敏感的个体,这也就使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在同一个地区长期连续使用同一种药剂防治某种害虫而引起害虫对药剂抵抗力提高,就出现了害虫的抗药性。产生这种抗药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有效预防抗性害虫侵袭。文章从抗性害虫的形成及其形成原因入手,提出病虫监测、物化结合、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控制使用化学农药、正确选择用药时间等预防抗性害虫侵袭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