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报道了近年在山东莱州市小麦上新发现的害虫——Crambus sp.在当地小麦田的发生为害情况.对该虫进行了室内饲养,结合田间扣网观察.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鉴定,初步观察了其生物学特性.经过田间防治和药剂筛选试验,对其防控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目前关于该虫尚不明确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板栗蛀干害虫3目6科27属44种.对其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作了简介.每种害虫确定了其区系成分,部分种类记载了在我国东部地区最北或最南采地.  相似文献   

3.
柑橘炭疽病发生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炭疽病是我国柑橘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陕南柑橘炭疽病,有其特殊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症状.为此,笔者对其发生成因及防治对策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稻纵卷叶螟是施秉县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为了进一步摸清其发生规律,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有效地控制其危害.从2000年开始对该虫进行了系统地观察,基本掌握了其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5.
烟草甲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Fabricius)]为世界性仓储物害虫,也是储烟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其分布广、繁殖量大、为害严重,国内外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综述了国内外对烟草甲生物学特性研究概况,以期为烟草甲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广州橘园发现庞达巢粉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广州柑橘果园害虫种类时,初次发现了庞达巢粉虱.在室内对其识别特征、各虫态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同时在果园对其危害性进行了抽样调查,以期为该害虫的检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贵州苏铁白盾蚧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铁白盾蚧(Aulacaspis yasumatsui Takagi)是苏铁类植物最具危险性的害虫之一,最近发现其危害贵州苏铁.通过观察试验,对其为害状况、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进行了总结报道.  相似文献   

8.
寄生蜂毒液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寄生蜂毒液蛋白具有抑制寄主血细胞免疫、调控寄主生长发育、抑制寄主生殖系统发育、调节寄主内分泌等功能,但一直以来对其组成成分知之甚少.近年来,不仅研究了寄生蜂毒液蛋白的生化特性,而且通过分离纯化、酶活测定、基因克隆等方法明确了寄生蜂毒液的部分蛋白组分.根据这些毒液蛋白性质和功能,可将其分为麻痹毒素、抗菌活性物质、酶类、酶的抑制剂等,它们在害虫生防、药理学和生理学研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作者就国内外对寄生蜂毒液蛋白组成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
湖北郧西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非常适合魔芋栽培,但随着魔芋的大面积种植,其病害也呈逐年加重趋势.分析了魔芋病害的发生种类、为害症状和发生规律,提出了其常见软腐病、叶枯病和白绢病的防治措施,可为郧西县魔芋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茶皂素杀螺活性及对3种水生生物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全球100种最具破坏性的外来入侵物种.茶皂素是一种杀螺效果良好的植物源农药,但关于其环境安全性评价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测定了茶皂素对福寿螺的室内活性,评价了其对3种水生生物的安全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茶皂素对福寿螺具有良好的室内...  相似文献   

11.
番石榴果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correcta (Bezzi)]是多种热带、亚热带水果和蔬菜的重要害虫,被我国列为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本文概述了该虫的地理分布、寄主范围及危害特性,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番石榴果实蝇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未来番石榴果实蝇种群遗传与起源、扩散问题的研究提出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警惕危险性害虫草地贪夜蛾入侵中国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的重要的毁灭性农业害虫,目前已经入侵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及亚洲的印度,对我国构成入侵威胁。本文综述了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特征、为害、分布区域及入侵性、形态及分子鉴定方法,以及防治措施,并对其入侵中国的风险进行了预测分析,同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块茎蛾是马铃薯上重要的世界性害虫,会对马铃薯造成毁灭性的危害,该害虫目前已成为影响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了马铃薯块茎蛾的抗药性增强,使用单一的化学防治并不能对该虫进行长久有效的控制.因此,近年来生物防治逐渐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从马铃薯块茎蛾的天敌种类、昆虫病原物、昆虫性信息素和植物...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内、外有关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HIVs)的研究成果,概述其在植物-害虫-天敌三重营养关系中的作用、性质、诱导机制及植物分子调控机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药用植物地下害虫为害日益突出,严重降低中草药的产量和品质。由于地下害虫在土壤中活动,取食药用植物的地下部分,给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农药的过度使用也给中草药安全带来了隐患。本文对药用植物地下害虫的主要种类、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和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不同药用植物上常见的地下害虫种类,并提出了相应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Many insects, especially nocturnal insects, exhibit positive phototaxis to artificial lights. Light traps are currently used to monitor and manage insect pest populations, and play a crucial role in physical pest control. Efficient use of light traps to attract target insect pests is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 Phototactic responses of insects vary among species, ligh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hysiological status of the insects. In addition, light can cause several biological responses, including biochemical, physiological, molecular and fitness changes in insects.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 several hypotheses on insect phototaxis, factors affecting insect phototaxis, insect‐sensitive wavelengths, biological responses of insects to light,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conserving beneficial insects and increasing the effect of trapping. In addition, we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he different sensitivities to wavelengths causing positive phototactic behavior in > 70 insect pest and beneficial insect species. The use of advanced light traps equipped with superior light sources, such as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s), will make physical pest control in IPM more efficient. © 2019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7.
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浙江的风险分析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悬铃木方翅网蝽是浙江新发现的一种林业危险性害虫。采用国际植物检疫措施实施标准(ISPM)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程序,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风险分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风险值R为1.95,在我国属于中度危险的有害生物。结合本省悬铃木属寄主植物的资源状况及气候特点,对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浙江的潜在危险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浙江大部分区域具有定殖、扩散的可能性。据此,作者提出了检疫管理及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8.
褐足角胸肖叶甲正逐渐成为北京地区夏玉米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害虫。本文简要描述了成虫的形态特征和为害特点,介绍了2014年北京地区褐足角胸肖叶甲的发生为害情况。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有机苹果园和常规苹果园的系统调查,调查分析了果园释放性诱剂对园内目标害虫、天敌及中性昆虫的诱集作用。结果表明:无论在有机苹果园还是常规苹果园,性诱剂均对天敌昆虫和中性昆虫具有一定的诱杀作用,且益害比在有机园中为2:1和2:3之间,在常规园中则在3:1和1:10范围内。水盆式性诱剂诱捕器的使用对自然天敌在果园中的控害作用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记述了在广东省廉江市荔枝上发现的一种新害虫——榕树粉蚧Pseudococcus baliteus Lit的形态特征、寄主和分布。这是榕树粉蚧在中国的首次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