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探讨鸡新城疫、禽流感(H9N2 HP株)二联灭活疫苗在商品蛋鸡和商品肉鸡上的免疫效果,以鸡新城疫、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免疫7日龄商品蛋鸡与商品肉鸡,在免疫后第7,14,21,28,35天分别采血检测新城疫与禽流感抗体水平;并于免疫后第14天和第21天分别进行禽流感病毒(H9N2 HP株)攻毒,观察其攻毒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商品蛋鸡免疫组在免疫后第7天新城疫抗体与禽流感抗体开始快速上升,第14天时抗体水平高于4 lb,且抗体峰值高;商品肉鸡免疫组免疫后第14天新城疫抗体与禽流感抗体才开始快速上升,第21天时抗体高于4 lb,抗体峰值低于商品蛋鸡组的峰值。商品蛋鸡免疫组第14天与第21天的攻毒保护率均达到100%,而商品肉鸡组免疫组第14天的攻毒保护率达到了90%,第21天的攻毒保护率也达到了100%,两者均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灭活疫苗(HN1201-ΔgE株)免疫后对PRV流行毒株和经典毒株的保护效果,本研究对试验猪分别免疫PRV灭活疫苗(HN1201-ΔgE株)和PRV活疫苗(Bartha-K61),免疫后第0、7、10、14、17、21、24和28天采血测定PRV gB抗体,并分别使用PRV流行毒株HN1201株和经典毒株闽A株测定免疫后第0、7、14、21和28天血清的中和抗体水平,于免疫后第28天分别使用HN1201株和闽A株攻毒并观察,之后测定体温,测定攻毒后第7和14天PRV gE抗体,及攻毒后0~8 d的排毒情况。结果显示,HN1201-ΔgE免疫组较Bartha-K61免疫组gB抗体和中和抗体产生早,且抗体水平较高。两个免疫组试验猪在攻毒后虽然均无明显临床症状,且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HC)组织中的病毒抗原均为阴性,但HN1201-ΔgE免疫组试验猪脏器未见任何病理损伤,Bartha-K61免疫组试验猪部分脏器具有病理损伤。与未免疫对照组相比,2个免疫组试验猪在HN1201株和闽A株攻毒后,gE抗体转阳时间晚且排毒率低,HN1201-ΔgE免疫组gE抗体水平整体均低于Bartha-K61免疫组,攻毒后排毒检测中,Bartha-K61免疫组于2个毒株攻毒后第3~5天可检测到排毒,而HN1201-ΔgE免疫组全程未检测到排毒。研究结果表明,灭活疫苗(HN1201-ΔgE株)对PRV流行毒株和经典毒株均可提供完全保护。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变异株疫苗的免疫机理和明确PRRSV变异株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各自的免疫特性,本实验分别采用PRRSV变异株(HuN4)活疫苗和PRRSV变异株(JXA1)灭活苗免疫PRRSV抗原和抗体阴性的健康断奶仔猪,免疫后21d用PRRSV变异株HuN4强毒攻毒,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PRRSV特异的抗体水平及TNF-α、IFN-α、IL-1、IL-6和CRP细胞因子水平,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病毒血症的发生和持续情况,并取主要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HuN4活疫苗组免疫后14d便可检测到PRRSV特异性抗体,攻毒后5d各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攻毒后21d病毒血症完全消失,免疫后各器官没有明显病理变化,攻毒后临床症状和各组织器官病理变化轻微;JXA1株灭活苗组免疫期间没有检测到PRRSV特异性抗体,攻毒后5d~9d各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攻毒后病毒血症持续存在,免疫后各器官有轻微病理变化,攻毒后临床症状和各组织器官病理变化比HuN4活疫苗组严重,但比对照组明显减轻。本实验表明,HuN4活疫苗能够快速有效的激发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在抵抗PRRSV变异株HuN4强毒攻毒时,临床症状明显优于JXA1灭活苗。  相似文献   

4.
利用猪圆环病毒病(PCVD)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二联灭活疫苗免疫4周龄仔猪,免疫后7、14、21、28d采血,测定免疫后血清中抗PRRSV、PCV中和抗体和ELISA抗体较价,并于免疫后28d分别用PRRSV和PCV2攻毒,攻毒后每日检测猪体温和观察临床症状,于攻毒后21d所有存活猪全部扑杀,分别对每头猪肺、肝、脾、淋巴结、心和血进行剖解病理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PRRSV和PCV2核酸检测,以确定该疫苗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猪于免疫后7d血清抗体开始检出,28d达到峰值,免疫后28dPRRSV和PCV2攻毒保护率均为100%(5/5)。  相似文献   

5.
30日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原和抗体阴性的仔猪,免疫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GDr180株)(WINSUN BIO),28天后连同非免疫对照组接种HP-PRRSV强毒,连续观察21天,监控仔猪临床症状和一周采集一次血液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攻毒后免疫组精神、食欲、体温正常,PRRSV的基因载量减少和病毒血症持续时间缩短,非免疫对照组精神沉郁、减食和废食,体温升高,并有咳嗽甚至死亡等临床症状,病毒血症持续至攻毒后21天。结果表明,PRRS GDr180株活疫苗接种可减少PRRSV传播和使仔猪产生对HP-PRRS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CH-1R致弱毒疫苗株和变异毒株灭活疫苗免疫接种40日龄~45日龄仔猪,免疫接种后4周,用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HuN-4变异株强毒攻毒,攻毒后21 d剖检,取主要器官作病理组织学观察和病毒抗原定位.结果显示变异毒株灭活疫苗免疫攻毒后导致的病理变化和病毒抗原分布程度均明显高于CH-1R弱毒疫苗免疫组.免疫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CH-1R 弱毒疫苗对HU-4株强毒免疫保护效果好于变异毒株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Nsp2Δ1882-2241缺失后弱化的高致病性PRRSV(TJM株)对宿主免疫学应答的刺激机理,本研究分析了免疫猪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及变化规律。将14头4周龄易感仔猪随机分为3组:第1组接种PRRSV TJM-F92株,为免疫组;第2组接种高致病性PRRSV TJ-F5毒株,为攻毒组;第3组不接种疫苗及病毒,为对照组。接种后28d,用TJ-F5毒株攻击试验猪,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PRRSV抗体、IL-2、IL-10、IL-12p40、TNF-α、IFN-α和IFN-β水平。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和攻毒组相比,免疫组猪IL-12p40水平持续上调,于免疫后28d受PRRSV强毒攻击后,其水平开始缓慢降低,但仍高于攻毒后的对照组。(2)免疫组IL-2水平在接种疫苗后的前21d内无明显升高且低于攻毒组,在受到强毒攻击后其IL-2水平却有明显升高。(3)免疫组IL-10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并在免疫14d后一直显著低于攻毒组(P〈0.01)。(4)免疫组接种疫苗后的前21d内,TNF-α水平保持稳定,28d明显上调。攻毒组TNF-α水平0~28d一直低于对照组,且在21d达到最低(P〈0.01)。免疫组在28d受强毒攻击后,其TNF-α水平下降且在攻毒7d时最为明显(P〈0.01),此后恢复到正常水平。(5)免疫组免疫后28d时IFN-α水平升高,在受到强毒攻击后再次显著降低(P〈0.01)。免疫组IFN-β水平一直低于对照组和攻毒组,不因强毒攻击而变化。以上结果提示,IL-12上调在PRRSV免疫保护中起明显作用;另外,上调TNF-α及下调IL-10都是基因缺失疫苗发挥效力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对猪乙型脑炎病毒(JEV,SA14-14-2株)在传代细胞上的繁殖培养特性及其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原性进行研究,确定猪JEV在细胞培养瓶中培养的关键技术参数及其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以Vero细胞培养病毒,通过接种时间、接毒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维持液pH、维持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7个条件的优化,将繁殖的病毒液冻融一次,采用病毒蚀斑数测定方法测定病毒滴度。按照优化好的条件繁殖一批毒液,经β-丙内酯灭活,与双相佐剂混合,制备成猪乙型脑炎灭活疫苗。两次免疫(间隔14d)接种乙型脑炎抗体阴性仔猪,首次免疫前(0d)、免疫后第7、14、21、28、35、42天采集血清,检测血清中和抗体。二免后第28天进行乙型脑炎P3强毒的攻击,攻毒前(0d)、攻毒后第1、2、3、5、7、9天采集血浆,攻毒后第14天剖杀免疫猪,采集脑组织,检测血浆和脑组织中JEV。结果显示,用细胞培养瓶进行培养,将Vero细胞培养至48h进行病毒接种,接种量为1 000PFU/mL,病毒吸附温度为37℃,吸附时间为90min,吸附后用pH 7.6~8.8维持液继续培养,培养温度为35℃,培养96h后收获毒液,冻融一次,可获得较高滴度的病毒。仔猪免疫制备的灭活疫苗后血清抗体水平迅速升高,血浆和脑组织中均未检测出JEV,免疫组试验猪能抵抗强毒攻击,可获得有效免疫保护。本试验结果为猪乙型脑炎疫苗的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利用不同佐剂制备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ADC30(NADC30-PRRSV)SY株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对由ISA201VG和ISA70VG佐剂分别制备的2种NADC30-PRRSV SY株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本研究选用35日龄PRRSV抗体和抗原均为阴性的健康仔猪15头,随机分为3组:ISA201VG免疫组、ISA70VG免疫组和未免疫攻毒组。免疫组首免107.0TCID50/头,间隔21 d后以相同剂量进行二次免疫,采用ELISA法检测PRRSV血清抗体,结果显示,免疫后第35 d,ISA70VG免疫组5头试验猪PRRSV抗体阳转率达100%,ISA201VG免疫组5头试验猪PRRSV抗体阳转率达40%。二免后14 d采用NADC30-PRRSV SY株攻击试验猪,攻毒剂量为1×10~(5.0)TCID_(50)/mL,检测各组猪体温度化,结果显示,ISA70VG免疫组试验猪从攻毒后第8 d起体温超过40℃,持续6 d;ISA201VG免疫组5头试验猪只有1头体温超过40℃;未免疫攻毒对照组5头猪攻毒后第11 d~13 d体温升至40℃持续3 d。各组猪增重检测显示,ISA70VG佐剂免疫组与未免疫感染对照组相比较,体重呈现负增长且体重减少均在5%以上,而ISA201VG与未免疫感染组相比较,体重呈现正增长且增长均在7%以上。对PRRSV感染后两个实验组肺组织病理观察均可见肺脏呈局限性间质性肺炎和淤血,并伴有血栓、部分肺泡隔增宽,支气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伴有间质性肺炎,但ISA70VG组比ISA201VG组组织病变更加严重。本实验表明ISA201VG佐剂效果更好,同时首次证实类NADC30-PRRSV(SY株)也能导致严重抗体依赖增强效应,不益作为疫苗株。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参虎败毒颗粒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作用,将20头PRRSV阴性仔猪随机平均分为4组,即提前药物处理感染组(A组)、感染同时药物处理组(B组)、无药物处理感染组(C组)和无药物处理不感染组(D组)。A和B组分别于攻毒前3 d和攻毒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参虎败毒颗粒(每头10 g·d-1),连续饲喂至攻毒后28 d,每日测量体温,在攻毒后第14天,每组随机处死仔猪1头,观察病理变化,RT-qPCR检测肺组织病毒载量,并在攻毒后第1、3、5、7、14、21、28、35天采全血和血清样品进行PRRSV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发现,A和B组仔猪体温在攻毒后第6天上升至40℃以上,第12天时恢复正常;C组仔猪体温在第5天上升至40℃以上,持续至试验结束仍未恢复。A、B组仔猪肺组织病变较轻,肺泡结构轻度损伤,支气管内有少量炎性渗出物,周围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C组仔猪肺组织病变严重,肺泡结构破坏严重,支气管内有大量炎性渗出物和炎性细胞浸润。A组在攻毒后3、5、7和14 d病毒载量极显著低于C组(P<0.01);B组在攻毒后3和5 d病毒载量极显著低于C组(P<0.01),第7和14天病毒载量显著低于C组(P<0.05)。A、B组PRRSV抗体在攻毒后第21天达到峰值,C组在28 d达到峰值。以上结果可知,参虎败毒颗粒能够显著减轻PRRSV造成的仔猪肺部病理损伤,降低病毒血症;添加药物可使PRRSV特异性抗体峰值提前,减少病毒血症持续时间,证明参虎败毒颗粒可用于预防或治疗PRRSV感染,降低PRRSV对仔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将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SY株)二联灭活疫苗与市售同类对照苗分不同剂量皮下注射接种30日龄SPF鸡,免疫后定期采血,分离血清,通过检测血清中ND和AI的HI抗体水平比较各组鸡抗体产生期、抗体高峰及免疫持续期,并进行不同血凝抗原检测HI抗体结果的对比。试验鸡血清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免疫鸡抗体产生期为免后2周内,免后8周和5周ND和AI的HI抗体滴度分别达到峰值,抗体至少可持续28周以上,两种灭活苗之间免疫效果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2.
为了查明昌吉地区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猪PRRSV的抗体阳性率及免疫合格率,分别采集了昌吉地区4个免疫了弱毒苗的规模化猪场,和3个免疫了灭活苗的规模化猪场血清共1 036份,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其抗体.经检测,4个免疫PRRS弱毒苗规模化猪场总阳性率为79.05%(468/592),平均KQ为49.63,标准差为39.41.3个免疫PRRS灭活苗规模化猪场总阳性率为62.61% (278/444),平均KQ为45.88,标准差为31.22.结果表明,在规模化养猪场使用灭活苗免疫预防PRRS感染作用不如弱毒苗,因此,建议临床应用中应选择弱毒苗为宜,结合检测结果、临床生产数据及猪场已采用猪PRRS免疫程序,建议商品猪在仔猪断奶后初免.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初免后1个月加强免疫一次,种母猪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以后每次配种前加强免疫一次,种公猪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以后每隔4~6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相似文献   

13.
选择17头28日龄的CSFV和PRRSV抗体均为阴性的仔猪,于试验的第1天和第14天分别对其进行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兔源)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Nsp2A1882—2241弱毒疫苗免疫。在免疫后的第28、42天采集外周血液,分析特异性抗体表达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评估猪瘟免疫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在CSF免疫后第28、42天,CSFV高抗组中的CD4^+、CD4^+/CD8^+、CD4^+CD8^+和CD4-CD8数目均比CSFV低抗组高,CD3^+和CD8^+细胞数量比CSFV低抗组低;PRRS高抗组中,CD4CD8-细胞含量高于PRRS低抗组;在CSF免疫后第28天,CSFV抗体产生较高(阳性比率为73.33%),PRRSV抗体产生较低(阳性比率仅为6.67%)。在CSF免疫后的第42天,CSF高抗组中PRRSV抗体阳性比率较CSF低抗组高8.33%。结果表明,CSFV特异性抗体产生高时能增加PRRSV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增加CD4^+细胞、CD4^+CD8^+细胞数量,提高机体免疫水平。CD3+和CD4CD8-细胞应答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试验应用ELISA检测方法对贵阳市3个未免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场和9个免疫猪场的后备母猪、生产母猪和5~10周龄断奶仔猪3个猪群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贵阳市3个未免疫猪场中2个有PRRSV感染,猪群抗体阳性率在0%-10%之间,平均阳性率为5%;9个免疫猪场猪群PRRSV抗体阳性率在65%~90%之间,平均阳性率为82.80%,未免疫猪场与免疫猪场猪群抗体平均阳性率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高致病性PRRSVNSP1蛋白的免疫作用,本研究将高致病性PRRSVNSP1重组腺病毒(rAd—NSP1)接种体外培养的猪肺泡细胞(PAM),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IFN-γ和IL-10水平,结果为rAd—NSP1接种PAM细胞72h后可显著降低细胞上清中IFN-γ的水平,而IL-10的含量显著提高。将rAd—NSP1接种无PRRSV感染的30日龄商品仔猪,分别检测其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和IFN-γ与IL-10的水平,结果显示,NSP1可显著减低淋巴细胞增殖和IFN-7的表达,同时诱导产生较强的IL-10反应。采用无PRRSV感染的30日龄商品仔猪免疫猪瘟疫苗后1周接种rAd—NSP1,结果猪瘟抗体的水平明显低于wtAd组(P〈0.05),证明高致病性PRRSVNSP1蛋白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45只6周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单次攻毒组(A组)、连续攻毒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各15只。A组于试验1 d先后接种PRRSV和PCV-2,B组于1,3,5 d接种PRRSV和PCV-2,C组于1 d接种MEM细胞培养液,各组于试验后7,14,21,28,35 d随机选3只采血后处死,采用体质量测定、抗体ELISA、荧光定量PCR、肉眼和显微病理观察等4项检测指标进行模型鉴定。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A组和B组小鼠体质量增率减慢;肺脏出现典型的间质性肺炎病变;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淋巴细胞坏死;脾脏淋巴细胞缺失,被膜散在出血;肝静脉淤血;抗体检测均呈阳性;荧光定量PCR检测证实,C组不存在病毒复制,A、B组小鼠被检组织均存在病毒复制,相对病毒含量在淋巴结中较其他组织差异显著(P0.01)。结果表明,试验已成功建立PRRSV和PCV-2共感染昆明小鼠疾病模型。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了芦荟多糖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免疫过程中对猪抗体的影响。试验选择35日龄二元杂交断奶试验猪,随机分为8组,选用高低两个剂量的芦荟多糖分别与PRRSV灭活苗、活疫苗联合使用,在免疫后的不同时段采血,进行PRRSV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芦荟多糖高低剂量在PRRSV灭活苗免疫的中后期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芦荟多糖组在免疫后第54 d抗体水平比对照组抗体高出73.5%;对于活疫苗,高剂量芦荟多糖能显著提高抗体水平,低剂量芦荟多糖对抗体的产生无显著作用(P>0.05)。试验结果显示,芦荟多糖联合PRRSV灭活苗免疫能显著提高抗体水平,但对活疫苗,只有高剂量芦荟多糖才能提高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不同时间段采集猪的血液样本,利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和细胞培养上清中IL-12、IL-10、TNF-α等3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分析猪双重免疫CSFV、PRRSV弱毒苗后血清和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IL-12在血清中的浓度显著高于细胞培养上清中的浓度(P〈O.01),在CSFV高抗体PRRSV高抗体组中28d采血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2的浓度高于14d采血的细胞培养上清中的浓度(P〈0.05)}IL-10血清中水平显著低于细胞培养上清中水平(P〈0.01),在CSFV高抗体PRRSV高抗体组中28d采血的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10浓度显著低于14d采血的细胞培养上清中的浓度(P〈0.01);TNF-α在血清中水平显著低于细胞培养上清中水平(P〈0.01),在3组中28d采血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浓度高于14d采血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浓度(P〈0.05)。结果表明,2种疫苗特异性抗体应答高时,IL-12水平显著上调,IL-10水平显著下调,提示上调IL-12及下调IL-10都是基因缺失疫苗发挥效力的潜在机制。TNF-α总体水平上升,但在血清中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9.
为了配合(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基因标记疫苗株(rHN4-Δ25+NP49株)的临床抗体鉴别诊断应用,本研究以标记疫苗中缺失的25个氨基酸多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对ELISA反应条件的优化,确定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500 ng/孔,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40,同时确定其阴阳性临界值S/P判定标准为0.15,批内和批间重复实验结果显示其变异系数均低于10%,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对临床血清检测结果显示与IDEXX试剂盒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4.84%,采用25 aa负标记ELISA方法检测HuN4-F112免疫猪血清,结果显示从免疫后21 d可检测25 aa特异性抗体,该抗体至少可持续存在126 d。本研究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为今后PRRSV基因工程标记弱毒疫苗株在临床鉴别诊断的应用提供了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