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是当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提高至关重要。根据产业结构演化理论和区位与租值理论,分析了广州市的产业结构现状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资源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就广州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城市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93-6594
叙述了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重要性,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武汉城市圈内产业结构,促进其整体经济发展,通过相关的数据对九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分析,找出武汉城市圈内产业结构存在三方面的问题。运用集聚机制中共享效应为其设计一条合理的发展路径,从公共品不可分割、多样化收益、专业化分工效益三方面的共享给出了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生平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西部地区二级城市合川产业结构状况的分析,发现合川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针对合川产业结构寻求一些调整对策,抓住发展机遇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5.
国际城市产业结构变动比较及其对北京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玺 《北京农学院学报》2010,25(1):53-56,72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纽约、东京、香港这些国际城市在其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通过这些城市产业结构与北京的对比,可以发现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及每个城市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的特点,进而更好地为调整北京的产业结构,促进首都经济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7—2020年安徽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从财政自主度、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三个维度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对安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对安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这一负向影响效应仅限于安徽再生型和成熟型的资源型城市,而对衰退型资源型城市的影响不显著。门槛回归结果显示,环境分权水平的提高能在一定程度上显著弱化财政分权对安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利影响。优化省内财政分权体制、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策略以及提升环境分权水平能进一步推动安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长三角地区内部的产业结构在逐渐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中小型城市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以嘉兴为例。嘉兴在产业的分工与协作中,功能定位不完善,导致产业结构升级不完全,缺乏优势行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嘉兴从自身优势出发,结合周边城市的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8.
金融发展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选取二线城市苏州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1990~2010年的相关年度数据,建立面板模型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在对比分析变截距模型与变系数模型回归结果的基础上,探讨金融发展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异质性,总结金融发展水平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发挥的作用,并对类似苏州的较发达二线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汉江生态经济带14个城市2010~2019年数据,运用PP-Topsis法测度区域内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区域内14个城市绿色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汉江生态经济带大部分城市绿色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都达到了中高等级协调的水平,但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依然是汉江生态经济带城市的主要问题;上下游之间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协同程度区别较大,呈现"上低下高"的空间特征;中下游地区协同发展效应凸显,而上游地区的协同发展程度较低。最后从着力调整产业、加强上游地区产业发展和推动区域对内合作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志良  谢敏萍  王得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352-3352,3424
分析了我国水资源概况和城市水资源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从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加强管理、开源节流、调整产业结构和控制污染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城市水资源永续利用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收敛的角度,运用动态面板数据对河南省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α收敛和β收敛的增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资源型和非资源型城市一直存在较大差距;成熟型资源城市即三门峡、鹤壁和平顶山收敛速度最快,其次是再生型城市洛阳和南阳,衰退型城市焦作和濮阳收敛速度最慢。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二产业主导着衰退型城市,再生型城市的第一产业收敛较快,第三产业收敛不存在;同时,由于投资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外资利用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2.
黄石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代表,存在农业环境破坏、资源枯竭和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集约型城市等方面提出了黄石市可持续发展的五点建议,为城市发展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邓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348-9350,9406
以六盘水钟山区为例,借助SPSS统计软件,运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六盘水市钟山区城市化对应产业结构演进支撑模型和产业结构演进对应城市化反馈模型,通过对模型结果分析,揭示了六盘水钟山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互动作用机理,以期为钟山区城市经济与产业发展及同类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1985年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指出:今年国家将大力帮助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和靠近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的农村,要逐步形成“贸工农”型生产结构。这是对农村发展商品生产和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上海郊区产业结构如何向“贸工农”型改变,这既涉及到对调整产业结构的理论认识问题,亦涉及  相似文献   

15.
从产业转换角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银川平原8个城市发展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银川平原城市的发展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替,是在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三大力量的推动和吸引下发展的,其中农业发展是初始动力,工业化是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后续动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银川平原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16.
浅议虎林市城乡结合部农村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任何一个农村与城市交合的部分都存在人多地少,产业结构复杂,即是一个充满机会却又极难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状态,虎林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对此为了进一步加快虎林市农村经济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对虎林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次调查选择在具有代表性的虎林镇桦南村进行的,采取问卷调查、察看现场、走访龙头企业和农户等  相似文献   

17.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解决当前城市存量土地严重不足的必然途径。本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建立四层指标评价体系,为了避免过分强调集约发展对环境造成破坏,特别增加了可持续利用因素层,通过对珠江三角洲九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测度,结果显示珠三角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水平呈现由经济地理中心向外围递减的特征,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城市地理区位、既定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旧城区改造和土地出让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吴丹  奚俊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162-1163,1199
从界定"全球城市"的内涵入手,指出经济因素为界定"全球城市"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全球城市"经济维度的指标体系,然后从宏观经济指标、产业结构指标、与跨国公司有关的指标及金融业指标等方面对上海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在经济方面上海同几座知名的"全球城市"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其中尤以产业结构与金融业为甚.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与乡村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不断加剧,地方省份经济的发展也必须面对和解决城乡收入不平衡问题。以安徽省为例,通过建立产业结构与城乡人均收入的模型,剖析产业结构对于城镇和农村收入的影响,分析城乡差距的现状,揭示扩大城乡差距的根本原因,着重分析了产业结构对于农村收入的影响。利用SPSS 14.0统计分析软件,用多元回归分析了三大产业结构对于收入的具体影响,得出第一产业对于提升农村收入的作用明显,第三产业对于城镇收入的作用较大等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为快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肇庆坚持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建设的指导方针,充分利用湾区城市间资源共享、互帮互助、合作共赢再结合肇庆自身条件及科技创新驱动推动肇庆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目标建设。重点分析了肇庆市产业结构现状和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肇庆市在湾区中的经济地位及其与湾区其他城市的差距,指出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本保障,科技创新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最后,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均衡城乡资源、稳固肇庆绿色旅游城市地位等方面,提出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肇庆城市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肇庆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