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采用SPSS定量研究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对保定农业生态园游客体验式旅游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影响游客满意度的相关要素中,基础设施体验因子中的景观完整性要素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旅游产品体验因子中的员工服务态度要素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在景区要素重要程度因子同其满意程度的对比分析中发现,园内管理及设施体验因子、旅游产品体验因子、景观要素体验因子3个因子满意度均值分别为3.64、3.25、3.70,明显低于相对应的重要程度均值4.13、3.54、3.87。对此,提出从加强特色以突出差异性、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游客管理、提高游客参与度、合理定价、加强宣传等方面入手促进保定市农业生态园建设的措施,以此提升保定市农业生态园游客体验式旅游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北京郊区采摘节是北京市民深受欢迎的一种农业节事活动,但采摘节游客的动机和满意度还鲜有研究.文章根据动机对游客进行聚类分析,以明确知道各类游客的主次动机,然后对不同类型的游客对采摘节的各个方面如环境、活动等的重视程度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研究,为采摘节的规划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游客满意度作为旅游业竞争力及游客需求的一项关键性指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林芝市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娱乐活动、导游服务、旅游商品等方面进行了游客满意度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林芝市旅游资源、旅游活动内容、旅游餐饮等满意度较高,对旅游交通、旅游商品满意度一般,据此提出了提升林芝市游客满意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湖南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游客问卷调查,以便利抽样的方式探讨游客旅游动机与旅游解说需求(解说媒体与解说主题)的相关关系,以指导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科普教育解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经因素分析得到学习体验、修身养性、价值营造和社会接触4个旅游动机,以及专业知识、民俗风情、人为活动与发展历程4个自然遗产地解说主题,然后利用聚类分析得到游憩积极型和游憩消极型两类旅游动机类型.研究发现,游客旅游动机与解说需求存在显著差异;游客动机类群与解说媒体中的定点解说、剧场解说、解说折页、解说多媒体、解说牌、陈列展示与非现场解说有显著性差异;而游客动机类型与专业知识、民俗风情和发展历程等解说主题之间需求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择年龄特征作为划分旅游者的标准,从而对其旅游动机进行分析。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不同年龄特征游客的旅游动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从而得出了年龄特征与旅游动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风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分析游客行前期望与实际感知的关系,有效改进景区建设,提升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满意度.该文以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运用SPSS统计软件,构建IPA(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分析模型,将游客的行前期望值与满意度进行分析比对.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满意程度较好.武夷山国家公园道路系统因子、景区自然系统因子为优势因子,景区服务质量因子为劣势因子.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景区的优化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7.
掌握游客信息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顺利开展十分必要。2002年春季,在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区分别采用访问、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游客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游客组成、意愿、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为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加强旅游产品宣传、旅游路线设计及建立游客宣传教育中心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研究了游客对佛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自然景观的需求及满意度,结果显示,本保护区游客以教育程度较高者、青壮年、机关事业单位及公司职员、收入较高者和省内游客为主体;游览动机主要为亲近大自然和观赏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游客对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最感兴趣,有几乎一半者在本区旅游超过3次,选择夏季旅游者为94.2%;对野生动物和植物认识1~5种的游客比例都最高;86.9%的游客希望观赏野生动物,92.0%的游客非常希望获得森林生态知识;认为野生动物资源、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和非常丰富的比例之和分别为84.0%和91.0%、认为不丰富和极不丰富的比例之和都不超过5.0%,对自然景观满意(41.0%)比例最高,非常不满意的比例(2.0%)最低,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之和为53.0%;本保护区生态旅游在大熊猫等野生动物以及森林等资源或景观方面具有优势,对社会与经济地位相对较高、热爱大自然、有野外生态旅游与探险偏好的旅游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本调查结果可以为佛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产品与线路设计、服务设施配置、宣传推介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选取广东东源县8个具有代表性旅游景区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各种因素,提出提升游客满意度的对策与建议,对旅游景区了解游客的需求和期望,提升景区综合管理水平与竞争力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其游憩价值进行量化评估,得出针对保护区资源的游憩价值人均支付意愿值为80元/年,总游憩价值为3 560万元/年。同时,通过对受访者特征与支付意愿和支付意愿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支付意愿与其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月收入水平、环境保护意识、景观满意度、周边旅游次数显著正相关;支付意愿值与其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月收入水平、旅游倾向、保护区了解程度和景观满意度显著水平上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游憩动机类型及差异,为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升级转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游憩动机进行实地调研,利用SPSS22.0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开展描述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均值计算、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使用AMOS21.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5个游憩动机均值表现为健康放松4.37>社会交往4.03>学习教育3.96>自我实现3.86>逃避压力3.79;不同学历游客在逃避压力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职业游客在学习教育、自我实现以及逃避压力动机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家庭年收入的游客在学习教育、社会交往及健康放松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康放松是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体验森林游憩活动的首要驱动因素,其次为社会交往、学习教育和自我实现,而逃避压力位居最后。在维护森林生态安全前提下,建议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森林康养、森林研学、森林度假、森林养老和森林体育等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2.
采用基于对象的分类方法与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对黑石顶自然保护区QuickBird遥感图像进行了分类,结合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聚集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对比分析了黑石顶自然保护区不同分类方法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基于对象的多尺度、多层次景观分析方法较传统的基于像元的景观分析方法更能体现实际的景观状况,并能够获得更准确的景观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封闭性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汶川县三江镇社区青少年学生自然教育活动后各项能力提升的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参加自然教育的活动次数和活动目的对孩子们学习、观察、动手、团队协作和社会交际能力提升的影响最为显著,自然教育能够显著地提升孩子们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的认知度.不足之处在于,当前卧龙自然保护区以"三江学堂"作为载体...  相似文献   

14.
采用3个不同地理种源的毛红椿种子开展不同贮藏方法对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毛红椿种子其发芽率有较大差异,按发芽率高低排序依次为:官山自然保护区>马头山自然保护区>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在不同时间和温度处理下进行种子贮藏,不同种源种子的发芽率有显著差异,其中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种源的种子在贮藏1 a后其种子发芽率仍保持较高,达到50%以上.以适当的低温进行种子贮藏有利于提高毛红椿种子潜在发芽率.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条件评价法(CVM),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游人及当地居民的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游人愿意以资金形式支付生态补偿的人数比例要高于居民,支付的资金总额也比当地居民的高6.32倍,反映出游人是旅游活动中更大的受益者,尤其是年龄大、收入高、出游次数多的游人,愿意支付更多的金额。当地居民虽然也是旅游受益者,但他们更愿意以劳动的方式来支付生态补偿,尤其是居住时间长和年轻的居民,更喜欢用劳动的方式来支付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6.
通过标本采集的方法对青木川自然保护区主要植物资源种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木川自然保护区拥有主要药用植物25种、油脂植物15种、芳香油植物12种、淀粉和糖类植物11种。调查表明,青木川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将会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7.
广东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东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共记录了野生种子植物1021种(含亚种),隶属133科513属;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成分以热带成分为主,区系热带性质明显;在科的分布区类型上,泛热带分布科占全部非世界分布科的57.58%,以泛热带分布占优势;在属的水平上,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占优势,共有344属,占全部非世界分布属的71.07%;中国特有属7属(占1.45%);该保护区与广东省惠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乳源瑶族自治县南岭自然保护区、梅县阴那山自然保护区和新丰县鲁古河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互为近缘区系,其中与南岭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相似性最大.  相似文献   

18.
2007年8月采用路线调查法对广西花贡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两栖动物17种,隶属11属5科1目;区系组成以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生态类型以陆栖静水型和流水型种类占优势。该保护区与同样地处桂西的澄碧河自然保护区、大王岭自然保护区、龙滩自然保护区、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群落相似系数较大,而与桂东北地区的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和桂林漓江风景区的两栖动物群落相似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现状分析,采用相对值法评价森林干扰度。评价结果显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干扰度值为6.48,勐腊、尚勇、勐养、勐仑、曼搞子保护区的森林干扰程度值分别为6.38、6.87、6.44、6.49、6.23;干扰程度总体处于"轻度干扰"状态。  相似文献   

20.
对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落叶木莲生长特性进行了调查,并采用RAPD-PCR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落叶木莲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落叶木莲的胸径一树高生长曲线为y=-0.0043X'+0.731X+0.7837;从UPGMA聚类基因图谱分析得出该区内落叶木莲具有遗传亲缘关系,推断该区内落叶木莲具有相近的起源,为研究该区内落叶木莲的起源及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