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综合利用龙眼和大豆这两种重要经济作物,以龙眼、大豆、奶粉为主要原料,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凝固型酸奶,即龙眼大豆复合酸奶。并就不同原料配比和不同发酵工艺参数对酸奶质量的影响情况分别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最终确定的该酸乳生产的最佳原料配比及发酵工艺参数为:豆浆量50%,奶粉添加量6%,接种量4%(L.b/S.t=1∶1),龙眼汁添加量10%,发酵时间4 h,发酵温度42℃,加糖量10%。文中还对按此最佳原料配比和发酵工艺参数制作的龙眼大豆酸乳质量进行了感官评价和理化检测,结果表明,该酸乳的各项感官与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以新鲜奇亚籽为试材,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奇亚籽多糖,用苯酚-硫酸法对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多糖最佳提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奇亚籽多糖的最佳提取方法为:料液比为1∶30(g∶mL)、浸提时间为2.5 h、浸提温度70℃,此条件下的下奇亚籽多糖的提取率为3.19%。将不同浓度的奇亚籽多糖添加到酸奶中,以酸奶感官评分和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奇亚籽多糖对酸奶持水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奇亚籽多糖可以显著提高酸奶持水力,并且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蔗糖添加量为8%、菌种接种量为7%、奇亚籽多糖添加量为0.5%。通过以上工艺制得的奇亚籽酸奶口感更佳。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林业育苗成本,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试验以樟子松为研究对象,进行盆栽试验。通过调节园土和菇渣体积比例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T1):田园土∶菇渣=2∶1(V/V)、(T2):田园土∶菇渣=1∶1(V/V)、(T3):田园土∶菇渣=1∶2(V/V)、(T4):菇渣,同时以田园土作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基质对樟子松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菇渣与田园土以不同比例混合后,能够显著促进樟子松幼苗的生长,增加干物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提升幼苗保护酶的活性。其中以田园土∶菇渣=1∶1(V/V)的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处理相比,该处理樟子松幼苗根长、表面积、粗根直径分别增加了20.35%、41.22%、11.57%;株高、地径和冠幅分别增加了21.45%、8.04%、27.06%,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同时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了22.26%、17.82%、21.0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并显著增加了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和干重,提升了樟子松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适合作为樟子松幼苗育苗基质推广。  相似文献   

4.
以松仁油微胶囊和牛乳为原料,制备凝固型酸奶。以pH值和感官评价分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松仁油微胶囊添加方式、微胶囊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稳定剂种类、稳定剂温度以及稳定剂添加量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并得出最加配方和工艺参数;松仁油微胶囊乳液添加量为0.05 g/mL,CMC添加量为0.15%,白砂糖添加量为8.5%,发酵剂添加量为3%,在38℃下发酵6 h,并在4℃下后熟24 h。以最优工艺条件制作松仁油微胶囊酸奶,进行贮藏稳定性试验,结果发现:添加松仁油微胶囊的酸奶在贮藏期内保持较好的pH值、粘度、持水力、乳酸菌活菌数量。研究制作的松仁油微胶囊不仅能提高酸奶营养价值,对酸奶保存期间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保持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乙酸乙酯萃取精制粗塔拉单宁,粗单宁、水、乙酸乙酯之比1∶1.5∶4(g∶mL∶mL),60℃下萃取30 min,其单宁得率为40.2%,单宁纯度80.4%,得率与纯度均偏低。用乙酸乙酯二次萃取其残留水相得率也偏低。对粗制的塔拉单宁用乙酸乙酯与S溶剂(体积比4∶1)混合溶剂进行精制,其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为m(粗单宁)∶V(水)∶V(混合溶剂)1∶1.5∶5(g∶mL∶mL),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3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产品得率68.2%,单宁纯度86.0%,单宁提取率87.7%,得率和纯度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沙棘汁为原料研究发酵工艺中各参数对沙棘冰酒品质的影响。通过L。(3)正交试验,得出制备沙棘冰酒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4℃,酵母接种量3(/V,10个/mL),pH3.6,发酵时间20d。在此条件下,沙棘冰酒的色泽、组织状态、滋味、口感均较理想,适合企业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传统酸奶的品种有凝固酸奶和搅拌型酸奶。凝固型酸奶组织状态呈凝固状态,搅拌型中含有破碎的酸奶凝固颗粒和风味食品颗粒,在2-10℃条件贮存时保质期仅为72小时,运输和销售应在冷藏条件下进行,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酸奶在常温下长期保存一般采用热处理,以杀灭酸奶中的微生物,从而保持酸奶新鲜,但不能保持乳酸菌群的活性。本发明的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酸奶制品,它呈流体,为稀奶油般的状态,无凝块,颗粒、组织状态均匀细腻,并且具有多种风味,在常温(25℃)条件下可保存1-6个月,尤其是可以在规定的保质期内使制品中的乳酸…  相似文献   

8.
白花柽柳的组培与快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花柽柳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以MS培养基添加1.0 mg/L6-BA+0.2 mg/L NAA+0.1 mg/L 2,4-D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出愈率达98.4%;以MS培养基添加1.5 mg/L6-BA+0.5 mg/L IBA诱导愈伤组织产生芽的效果最好,出芽率达45.0%。以MS培养基添加1.0 mg/L 6-BA+0.5 mg/L IBA直接诱导产生丛生芽的效果最好,出芽率达98.68%。以1/4 MS培养基诱导生根的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3%;以V沙子∶V草炭∶V珍珠岩=1∶1∶1的混合基质有利于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达80%。  相似文献   

9.
白僵菌生产工艺规范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白僵菌不同工艺技术生产菌粉产孢量比较研究 ,筛选出工艺规范化生产各环节的最优组合技术参数 ,提出二级液体 (7%麦皮煮出液 )和三级固体培养基 (麦皮∶谷壳 =9∶1)及其液固接种量 (1∶1)最适配方 ,并确定前 3d三级固体开放培养发酵最适温度为 18~ 2 2℃、相对湿度为 95 %~ 10 0 % ,还总结出以二级液体振荡培养 6 0h接种 ,三级固体发酵培养 7~10d ,可获得最优质的菌粉 ,平均含孢量达 2 0 0× 10 8个·g-1以上 ,缩短生产周期 1/3 ,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菌厂经济收益 ,为菌厂大量生产提供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5种配方基质进行香叶树育苗试验,结果表明,V(泥炭土)∶V(谷壳)∶V(珍珠岩)=7∶2∶1的基质配方,香叶树1 a苗龄苗木生长量最佳。对香叶树2~5 a龄苗木进行生长分析,结果表明,田间栽培的香叶树生长迅速,胸径年均生长量超过5 cm/a、树高年均生长量超过3 m/a,二者的生长速度均超过大多数的乡土阔叶树种。至5 a林龄时,胸径、树高的生长速度仍未有减缓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二乔刺槐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及适宜降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乔刺槐叶片在添加5 mg·L-16-BA的MS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在冻存液(MS+10%DMSO+0.5 mol·L-1蔗糖)中于4℃预冷2 h,置人程序降温仪以1℃·min-1的速率降温至-7℃停留1 h,再以0.1℃·min-1的冷却速率将样品冷却至-20℃,平衡1 h,接下来以0.3℃·min-1的冷却速率将样品冷却至-40℃投入液氮保存,是适宜的降温方法.液氮保存1天后以38℃温水浴解冻.解冻后将愈伤组织用液体培养基(MS+6-BA 5 mg·L-1+30 g·L-1蔗糖)洗涤后转入恢复培养基暗培养,14天后放于光照下培养.光培养3天后冻后愈伤组织上开始长出新生愈伤组织颗粒,成活率最高可达52%,新生愈伤组织可诱导成苗.  相似文献   

12.
应用7个球孢白僵菌菌株对橄榄蛀果虫———芒果小齿螟的致病力作了室内测定,并进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自竹绒野螟的BbCeFZ01菌株和思茅松毛虫的Bso6菌株有较强的致病力,在107个孢子.mL-1浓度下,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6%、88.9%。林间Bso6粉剂(含孢量2.7×1010孢子.g-菌1粉)防治效果最好,达96.5%;其次为Bso6菌株粉炮(125g菌粉.个-1)和BbCeFZ01水剂(1×107孢子.mL-1),效果分别为91.6%和87.8%。  相似文献   

13.
将干枸杞经浸泡打汁,干银耳泡发打碎后,与牛奶混合,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通过L9(33)正交试验,并且结合产品的综合评分,得出枸杞银耳酸奶的最佳配方:枸杞汁2%,银耳粒2%,绵白糖8%,脱脂奶粉2%,在42~43℃下发酵4~6h,酸奶色泽粉红均一、质地细腻柔滑、口味酸甜适中,且兼有枸杞特殊香味和银耳爽滑口感的具有保健功效的搅拌型枸杞银耳酸奶,是一种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开发潜力的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14.
以银杏根蘖苗为插条,使用不同浓度的ABT生根粉1号,分别采用粘浆法和速蘸法处理插条,进行银杏扦插繁殖试验设。结果表明:ABT生根粉1号500 mg.L-1速蘸处理的成活率达98.38%,比对照高37.59%;发根数量3~6条和7条以上的扦插苗达96%,是对照的5倍;2年生苗木平均高度为63.4 cm,高于对照36.34%。其次是ABT生根粉1号250mg.L-1速蘸处理的成活率为97.15%,比对照高35.87%;发根数量3~6条和7条以上的为80%,是对照的4倍;2年生苗木平均高度为60.0 cm,高于对照29.03%。  相似文献   

15.
在南京六合地区对3年生24个香橼优良单株半同胞家系子代进行抗寒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家系子代间抗寒性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田间观测-11℃自然低温下春江4#和香橼4#的抗寒性最强,受冻株率分别为86.67%和100%,平均受冻级别均为Ⅰ级,耐寒指数均为2.00;新世纪8#、春江7#和新世纪2#的抗寒性最差,受冻株率均为100%,平均受冻级别均达Ⅲ级,耐寒指数均大于3.00。室内抗寒力测定供试家系子代的半致死温度在-14.84℃~-7.05℃之间。春江4#和香橼4#的抗寒力最强,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4.84℃和-13.94℃;春江7#和新世纪2#的抗寒力最差,半致死温度分别为-7.91℃和-7.05℃。抗寒性评估结果一致。根据半致死温度,结合田间抗寒性观测,供试香橼家系子代抗寒性评估排序为春江4#>香橼4#>春江6#>春江5#>新世纪9#>新世纪10#>新世纪3#>香橼1#>新世纪7#>香橼7#>新世纪8#>香橼6#>香橼5#>春江3#>新世纪4#>新世纪6#>香橼2#>春江8#>新世纪5#>春江1#>新世纪1#>春江2#>春江7#>新世纪2#。  相似文献   

16.
17.
以乙醇-苯酚为液化剂,浓硫酸为催化剂,采用高温高压(3.8 MPa)的方法对竹粉进行了液化处理。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佳液化工艺条件为:在苯酚和竹粉质量比(酚固比)为1∶1、乙醇和竹粉质量比(醇固比)为18∶1,浓硫酸用量(以竹粉质量计)5%,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70 min时,液化率达98.5%。液化残渣的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分析(TG)结果证实了竹粉中化学组分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复合溶剂液化使芳环上有不同取代基的化合物形成,液化残渣主要由木质素及其衍生物构成;竹粉液体产物(生物质油)的GC-MS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油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包括酯、酚和酮等化合物,平台化合物乙酰丙酸乙酯GC含量为10.11%。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CO2(S-CO2)萃取用于测定食品中的总脂肪含量,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文中具体介绍了测定总脂肪的S-CO2萃取法,并对其测定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S-CO2萃取法用于全脂奶粉和营养奶粉总脂肪的测定,其浸提率分别为97.4%和98.4%。另外,S-CO2法萃取的总脂肪中主要脂肪酸种类及其含量与碱性乙醚萃取法相近。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猎物为食的六斑月瓢虫实验种群生命表显示,在30℃的条件下,用夹竹桃蚜喂养六斑月瓢虫,其实验种群数量以4.5637倍增长;而用橄榄星室木虱喂养六斑月瓢虫,其成虫不能产卵。在供试的4种人工饲料配方中,以啤酒酵母粉、桑蚕蛹粉、麦乳精、葡萄糖、胆固醇=3:4:1.5:1.5:0.1重量比配方饲养的瓢虫存活率和可产卵成虫比率最高,存活时间也最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