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玛瑙红樱桃避雨栽培提供依据,在避雨棚、避雨布和露地等3种栽培模式下对玛瑙红樱桃果实品质进行研究,对产量、商品果率和裂果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樱桃生产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避雨设施能够促进新梢和叶片生长,增加果实横纵径、单果重、可食率及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且避雨棚栽培模式优于避雨布栽培模式。避雨栽培降低了裂果率和病果率,提高了商品果率,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棚和避雨布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分别是露地栽培的1.9倍和1.4倍。  相似文献   

2.
雨水天气对辽宁樱桃产业影响较大,避雨栽培克服多雨条件下露地樱桃裂果率高、品质差等不利因素,同时阻断病害诱因,提高坐果率及果品商品性。本文介绍了大连露地不同产区避雨栽培模式及现状,并为辽宁甜樱桃避雨栽培产业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土壤水分状况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我国西南高寒山区春播马铃薯频繁出现的干旱问题,试验于2009-2010年设置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GMPM) 、绿肥聚垄栽培方式(GM) 、地膜覆盖栽培方式(PM) 、普通翻耕栽培方式(CK) 4个不同处理,研究其对马铃薯田间耕层土壤水分状况、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并用FLINT1模型对水分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翻耕栽培方式相比,播种后至封行前,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绿肥栽培方式和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田间土壤(0~21 cm)含水率比对照平均提高了12.93%,6.30%和10.88%。封行后,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和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田间土壤含水率比对照平均低6.35%和6.40%。FLINT1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地膜绿肥栽培方式和地膜栽培方式在马铃薯生长中后期有一定的水分胁迫。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马铃薯的块茎产量比对照增加25.6%,但是地膜覆盖栽培方式马铃薯的块茎产量比对照降低15.8%。 因此,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能显著地提高苗期耕层土壤含水率和马铃薯的块茎产量,地膜覆盖可采取前期覆膜、中后期撤膜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果桑大棚种植与露地栽植、大棚养蚕与室内养蚕和露地果桑园内套种桑枝黑木耳等立体种养技术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大10果桑用钢架大棚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在相同的种植密度下,果桑大棚种植总产果量比露地种植增产6.5%,桑椹成熟期比露地种植的提前13 d,由于上市早,价格高,收益可增加50%以上,同时可有效地推动果桑的休闲观光、生态采摘;果桑大棚养蚕与普通室内养蚕相比,上蔟、采茧时间均比在室内饲养提前,产茧量与产值均增加7.8%,有利于规模经营,节约劳动力;露地果桑园内套种黑木耳经济效益明显,每667 m2果桑园可摆放桑枝黑木耳菌棒7 500只,可收获干木耳1 125 kg,纯收益3.5万元以上。"桑椹采摘、大棚养蚕、桑枝种耳、菌糠作肥"这一立体种养模式,实现了桑叶、桑椹、桑枝及土地空间等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利用,大幅度提高了蚕农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据《山东农业科学》2016年第12期《避雨栽培对宿迁地区早熟桃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罗桂杰等)报道,为研究避雨栽培对宿迁地区早熟桃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3年生早熟桃品种"金陵黄露"为试验材料,选取生长健壮、长势一致的植株进行试验,以相同品种的露地栽培桃树(简称露地处理)为对照处  相似文献   

6.
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原上海农学院 )李向东老师试行欧亚种葡萄避雨栽培技术以来 ,南方地区发展欧亚种葡萄的势头很旺 ,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提子”热。笔者 1987年开始栽植巨峰葡萄 ,1994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余旦华研究员处引入 13个脱毒欧亚种葡萄进行栽植 ,1999年开始进行大棚避雨栽培 ,最近 3年又走访了南方不少地方 ,切身感受到南方发展欧亚种葡萄还存在很多问题 ,现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供各位专家商讨和读者参考。1 存在的问题1 1 栽培者方面的问题。一是舍不得投入 ,不搞避雨大棚栽培。在南方露地…  相似文献   

7.
不同栽培模式对当归产量及阿魏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当归产量及阿魏酸含量的影响,为筛选当归高效栽培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田小区试验,阴干称重测定当归产量;阿魏酸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结果:当归产量及阿魏酸含量均以大棚栽培为最高,其次为黑色地膜覆盖。结论: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及大棚栽培均有利于当归产量形成及阿魏酸积累。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果树》2021年第3期《避雨栽培对红阳猕猴桃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古咸彬等)报道,以露地和避雨栽培条件下的红阳猕猴桃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园地温湿度、植株光合作用、果实品质等指标,研究避雨栽培对猕猴桃生长微环境、叶片光合能力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揭示不同地膜覆盖栽培模式演替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为旱地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西北旱作区20世纪70年代至今不同阶段主推的窄膜、宽膜和全膜双垄沟播3种不同地膜覆盖栽培模式,以露地栽培为对照,测定不同栽培模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主要品质指标,播前和收获0~2 m土层土壤贮水量,结合玉米籽粒产量分析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播后120 d,窄膜、宽膜和全膜双垄沟播平均干物质积累量较露地分别提高5.5%、11.2%和21.9%;产量分别较露地增产12.1%、18.6%和31.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露地提高17.0%、24.1%和36.0%;玉米籽粒容重分别较露地增加2.7%、1.9%和1.8%;而平均蛋白质含量分别较露地降低0.17、0.14和0.22个百分点;不同覆盖栽培模式对玉米籽粒脂肪和淀粉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综合来看,随着旱地地膜玉米窄膜、宽膜和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演替,玉米抗旱增产能力逐步增强,但籽粒蛋白质含量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在仙居下各镇樱桃基地进行避雨防裂果试验。结果表明:樱桃盖膜避雨栽培可以延长花期,且盖膜时间越早,花期越长。充分说明避雨设施可显著提高樱桃的优质果率,大大降低樱桃的裂果率。  相似文献   

11.
冬春季节,温室栽培的西红柿常常出现畸形果,如尖顶果、桃形果、指形果、疤果、裂果、多心室等。畸形果会严重影响到西红柿的品质和产量,使其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在福建省科技厅立项支持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技术指导下,4月下旬,建宁县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猕猴桃避雨栽培项目。据悉,该项目通过搭建标准化大棚,有效避免猕猴桃受阴雨、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影响,提高猕猴桃种植水平、产量和质量,促进建宁县乃至福建猕猴桃产业发展。目前,该县溪口镇溪口村已完成猕猴桃大棚避雨栽培  相似文献   

13.
早熟柚设施栽培是以日光为热源,利用各种农用薄膜大棚、避雨顶棚、防风网等设施,提高品质、提早上市、减轻病虫害、调节劳力等,达到增加收入的栽培形式。根据浙江早熟柚良种的品种特性,确定设施栽培的目标为:使早熟抽成熟期提早到9月上中旬,比露地栽培成熟期提早15-20天,可溶性固形物达到12%以上,经半个月左右的留树或采后完熟,到中秋、国庆节上市,果实风味达到较佳的可食程度。对于有的品种(如玉环柚),明显减少采前裂果,相对裂果率减少50%以上。 设施栽培类型一是冬春保温型,12月中下旬至次年4月下旬覆盖,…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王博)城固县地处秦岭南麓,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果树栽培历史悠久。全县依托资源优势精选特色品种重点发展柑桔、猕猴桃、桃、葡萄等优质果品。2007年三合乡陈丁村开展大棚油桃一边倒技术种植试验,桃果5月初即可上市,成熟期比露地桃提前1个月,出园价16~20元/kg,平均每  相似文献   

15.
从果桑大棚设施建设、防冻保温系统设立、果桑园管理和桑园土鸡饲养等方面介绍了果桑设施栽培安全生产模式及技术.该技术模式的应用不反,不仅可以确保果桑树不受冻害,生长适当提早,还可以避雨和改善品质,有利于菌核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6.
<正>据《果树学报》2017年第1期《1-MCP和壳聚糖复合处理提高嵊州桃形李采后保鲜效果》(作者莫亿伟等)报道,嵊州桃形李成熟于夏季高温季节,果实采后极易失水软化,并且易于腐烂难以保鲜,为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壳聚糖涂膜及1-MCP和壳聚糖复合处理对其保鲜效果的影响。采收成熟的果实于当天直接运回,  相似文献   

17.
2019-2020年连续2年对引进的无核鲜食葡萄品种“火洲黑玉”、“火洲红玉”、“火洲紫玉”开展引种观察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均表现为生长势强,果肉硬脆等特点,“火洲黑玉”早熟,但极易裂果,不建议在南宁等地区推广种植,“火洲红玉”、“火洲紫玉”中熟,可在南宁及周边地区适当推广种植,适宜进行避雨大棚设施内栽培。  相似文献   

18.
正据《果树学报》2016年第1期《采前避雨栽培影响桃果实采后贮藏品质》(作者吴大军等)报道,桃果实的贮藏研究主要包括品质维持技术研发及调控机制分析,有关采前生产措施对于采后贮藏品质的报道相对较少。研究选取水蜜桃品种"湖景蜜露"Prunus persica L.Batsch Hujingmilu为材料,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开展避雨栽培桃果实在采  相似文献   

19.
1 病虫害种类 静海县是天津市金丝小枣主产区 ,枣树栽培历史悠久 ,全县枣树栽植面积 96 13 2hm2 ,年产量达 8786 7t。静海县枣树病害主要有枣锈病、浆果病、煤污病、缩果病和裂果病。虫害主要有枣尺蠖、龟蜡蚧、枣瘿蚊、黄刺蛾、扁刺蛾、红缘褐天牛、棉铃虫、食芽象甲、蚱蝉、甲口虫、截形叶螨和桃小食心虫。其中枣裂果病、桃小食心虫、枣尺蠖、龟蜡蚧、枣瘿蚊、黄刺蛾和截形叶螨等发生较严重。2 防治对策 加强栽培管理 :冬季或早春增施有机肥 ,生长季进行叶面喷肥。干旱时及时浇水。合理修剪 ,提高植株抗病虫能力。搞好冬季清园工…  相似文献   

20.
冬雪蜜桃是 1986年从青州蜜桃中选育出来的一个晚熟桃品种 ,在广西钦州地区成熟于 11月上中旬 ,据说是国内成熟期最晚的桃品种 ,且极耐贮运 ,普通室内可贮至元旦 ,低温冷库中可贮至春节。因该品种果实上市时间晚 ,全国许多地方都曾引种栽培。地处桂东北的资源、兴安及灵川等县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陆续引种了该品种。也许是由于该地区高温、多雨、光照少和冬季低温不足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许多果园出现产量低 ,果实品质差等现象。笔者结合几年来的观察 ,现就冬雪蜜桃在南方高温多雨少日照地区栽培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探讨。1 裂果问题 裂果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