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CIE L*a*b标准色度学系统,研究了不同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条件下复合制备的塑膜增强柚木、花梨、红栎3种柔性装饰薄木材色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对塑膜增强柔性薄木的表面变色和明度变化均有显著影响。热压时间一定,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柔性薄木的表面色差呈逐渐增大趋势,明度绝对增/减幅也呈增大趋势;当温度升至一定值后,其色差和明度变化相对稳定。热压时间对柔性薄木的变色也有一定影响,相同热压温度下,随着热压时间的延长,3种柔性薄木的表面色差均先增至最大后趋于平衡,但对应的时间峰值不同。研究结果可为塑膜增强柔性薄木表面修色处理和变色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基于FT-IR和XPS的热处理白蜡木材色变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蜡木(Fraxinus americana)为试材,在常压过热蒸汽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对热处理材和对照材的明度(L*)和色度(a*,b*)指标进行比较,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试材细胞壁化学组分的主要基团和元素变化进行分析,以探索热处理对木材材色的调节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增加,热处理材和对照材的总体色差不断增大,色差值与木材内部C和O元素的浓度比高度相关,表明热处理材的材色能较为准确地指示木材内部化学组分的变化。热处理材的明度指标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呈阶梯式下降,明度值的变化与木材中羧基的浓度线性相关,表明半纤维素是影响热处理材明度的主要因素。热处理材的色度指标变化规律没有明度指标显著,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a*值先增加后降低,试材的b*值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热处理使木素中的羰基等发色基团数量发生变化,是使热处理材的色度指标发生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采用过热蒸汽作为传热介质和保护气体,于160、180、200、220℃分别对圆盘豆木材进行热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后圆盘豆木材颜色发生明显变化。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木材明度L*下降,红绿色品指数a*变化不明显,黄蓝色品指数b*下降,色差△E*增大,木材表面颜色加深,并且木材径面色差值大于弦面及横截面色差值,表面色差值大于其内部色差值。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地区代表性商品材树种云南松和西南桦为试材,进行不同温度下的热处理,再将热处理材置于紫外光下辐照6周,检测其材色变化。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上升,处理材的色差增加;紫外光辐照下,热处理材的色差低于对照材,表明热处理可提高木材的颜色稳定性。热处理温度在200℃左右时,处理材的材色稳定性较优。  相似文献   

5.
以饱和蒸汽为保护介质,分别在热处理温度为180、195、210℃,热处理时间为40、100、160 min的条件下对赛黑桦木材进行缺氧高温改性处理,探讨改性处理工艺对赛黑桦材色空间分布以及光泽度的影响。采用CR-410色差测定仪和MG-268Plus光泽度测定仪对色空间参数L*、a*、b*和光泽度参数进行评定。结果表明:热处理后,赛黑桦试件的明度值L*、红绿轴色品指数a*、黄蓝轴色品指数b*降低,色差△E*增大,经180、195、210℃热处理的赛黑桦材色上可满足制作仿红木制品;不同的热处理工艺条件下,赛黑桦表面光泽度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热处理对毛竹竹材颜色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空气介质中对毛竹竹材进行热处理,探讨热处理温度(100~220℃)和时间(1~4 h)对竹材材色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竹材材色的明度L*、红绿轴色度指数a*和黄蓝轴色度指数b*均有显著影响;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热处理竹材的总体色差△E*加剧。  相似文献   

7.
热处理温度对不同树种木材材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热处理木材生产企业常用3种树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热处理温度对宏观材色、基本材色指数和色差的影响,分析树种对热处理温度反应存在的差异以及内在相关性。结果表明:相同处理条件下,不同树种材色变化存在显著差异,明度受处理温度影响规律性最为明显,是对热处理温度最为敏感的材色参数,对色差的影响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8.
选取4~6年生的毛竹竹片,采用高温热压处理,分别在不同的温度(180、210、240℃)和时间(5、10、15、20、30和60 min)工艺条件下,对竹片进行热处理实验,测定靠近竹青一侧与靠近竹黄一侧热处理前后颜色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热处理时间的延长,竹片表面明度L~*降低;明度的最低值为27.76,平均下降了68.12%。颜色在红绿色度轴上向偏红色方向发展,最大值为-119.7,相比处理前平均上升了68.14%;在黄蓝色度轴上最终向偏蓝色方向发展,最接近黄蓝色轴中心的值为6.26,黄度指数b~*在素材基础上平均降低了75.11%。色差ΔE~*逐渐增大,最大达到了263.06。热处理温度对颜色各项指标的影响比热处理时间更为显著,且相比于其他热处理方法而言,高温热压处理法使色差的增长更快速。热处理后,靠近竹黄一侧在各项指标中都比靠近竹青一侧发生了更大的变化,最终靠竹青侧与靠竹黄侧的色差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9.
热处理温度对橡胶木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70、185、200、215℃四种温度下,分别处理橡胶木3h,检测处理材的质量损失率、颜色、pH值等.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处理材的质量损失率、色差明显增大,材色加深,明度、pH值、平衡含水率下降.  相似文献   

10.
圆盘豆热处理材光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处理和氙灯照射对圆盘豆木材颜色的变化进行研究,以CIE(1976)L*a*b*表色系统表色,分析木材热处理前后、氙灯照射前后颜色变化。结果表明,热处理后木材颜色加深。随着氙灯照射时间延长,未处理材表面颜色逐渐加深,色差△E*逐渐增大。热处理材表面颜色变化不大,色差△E*值变化较小,这表明与未处理材相比,热处理材光稳定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