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黄瓜人工杂交制种纯度和产量是制约黄瓜制种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多年实践证明,影响黄瓜纯度的主要环节有四点:一是隔离区不合格:二是去杂不及时彻底;三是雄花摘除不及时;四是自交瓜清理不彻底。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有五点:一是亩株数,单株坐瓜数;二是授粉质量;三是病害控制程度;四是后期管理;五是适宜的收获期。  相似文献   

2.
杂交晚稻金优12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阐述了三系杂交晚稻金优12在湖北黄冈制种的适宜播期、播差期、插植方式和采用高产优质低耗技术管理肥水、科学喷施"920"、人工辅助授粉、及时防治病虫害、严格去杂保纯、适时收割措施对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杂交玉米制种高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杂优品种由于具有高产、抗性强等特点,近年来,在玉米种植区已成为生产上的主打品种。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结合人工辅助授粉措施能提高玉米杂交制种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制种玉米在昌吉地区的栽培技术,包括安全隔离、播种、去杂保纯、调节花期、母本去穗、辅助授粉、储藏等控制制种玉米纯度的措施,形成了昌吉地区杂交玉米制种纯度控制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从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培育壮秧、科学栽插、肥水管理、人工辅助授粉、去杂保纯等方面介绍了优质杂交晚稻金优38秋季高产制种关键技术,以达到制种产量高、种子外观品质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高产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多年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高产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集成省工节本、减少劳力投入、轻简高效、少风险、高利润的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体系,提出了杂交水稻机械制种的产量结构及产量指标、制种环境条件、机插苗育秧、机械整地、机械插秧、制种田间管理、花期调节、机械割叶、赤霉素使用、辅助授粉、去杂保纯、机械收获、纯度、发芽率检测等关键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三系杂交早稻新组合金优152在湖北黄冈春季和秋季制种的适时播差期和采用轻型肥水管理技术搭好丰产苗架、科学喷施“920”、人工辅助授粉等技术提高异交结实率、严格去杂保纯、及时防治病虫害提高制种产量的高产优质低耗技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黄瓜及其嫁接砧木的杂交制种技术,主要包括种株培育、定植、隔离去杂、肥水管理、打顶、授粉、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供黄瓜制种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山春 《吉林农业》2011,(6):153-153
砧木南瓜通过播种与育苗、定植及田间管理、授粉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科学管理,使得砧木南瓜在杂交制种上能够增加定植株数,增加坐瓜数,有效防病方面得到提高,从而砧木南瓜在制种的产量及质量上都能有所提高,使制种户经济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宁夏农林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根据宁夏引黄灌区的杂交西瓜制种条件与近年试验研究结果及制种实践,从隔离条件、选地与施肥、整地与覆膜、播种、苗期管理、授粉与选留瓜、坐瓜后的管理、采摘与掏种等方面摸索出了一套提高西瓜杂交制种质量及产量的配套栽培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杂交水稻分植法和混植法两种机械化制种模式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国内外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在水稻生产集约化程度、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重点解决父母本同时播种、花期相遇的难题;我国重点解决产业化制种基地和播种机械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两系法杂交小麦育种研究的现状,针对限制两系杂交小麦大面积生产应用的主要因素,从提高杂种优势幅度、保证制种纯度、降低杂交种生产成本、提高杂交F1的恢复度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并对两系杂种小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蝴蝶兰(Phalaenopsis hybrid)繁殖技术研究进展对其规模化发展的影响。[方法]提取了当前蝴蝶兰繁殖技术的3个主要渠道,并从繁殖技术的难易、成功率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种子胚培养、丛生芽诱导途径和原球茎诱导分化途径是实现蝴蝶兰工厂化生产的3个主要渠道,其繁殖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瓶颈,如丛生芽发生增殖技术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及原球茎诱导稳定性不足等。虽然胚培养技术较成熟,但有报道称胚培养所得的后代表现参差不齐,亲代优良性状的遗传稳定性不足,加之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化问题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等因素,使我国蝴蝶兰工厂化生产的道路变得较曲折。[结论]欲实现蝴蝶兰的规模化发展,其繁殖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从玉米杂种的生理、生化代谢特点和生物学表现进行研究,杂种优势表现的生理基础为,杂种的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高于亲本自交系,对生化指标的测定表明,杂交种生物学上比自交系耐热能力强。其次,对玉米各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包括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的遗传,了解各性状的遗传规律,可针对育种目标,选育优良自交系,进行杂交种生产,使杂种Fl表现出强大的杂种优势。再次,阐述玉米杂种优势固定方法,包括传统的固定方法,无性繁殖,无融合生殖,多倍体的应用,染色体易位的应用。最后对QTL在杂种优势预测和固定中的作用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
甜菜新品种“吉农单301”是以“吉农9013CMS”为母本,以“吉农4404”为父本杂交育成。区域试验根产量平均43161 kg,hm^2,比对照品种“HyB-13”高2.4%,含糖率16.37度,比对照高0.78度,产糖量6917kg,h0,比对照高7.12%;生产试验根产量平均41960kg/hm^2,比对照品种“HyB-13”高8.0%,含糖率平均16.25度,比对照高0.76度,产糖量平均6809kg/hm^2,比对照高13.3%。该品种于1998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产量高、抗病性强、含糖量高,适于吉林省甜菜产区及内蒙古、黑龙江等地部分甜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种子播种品质较常规种子低,表现在发芽率、成苗率较低,浸种催芽、播种育秧生产环节中技术难度较常规稻种子大.种子裂颖率、穗萌芽率、种子带菌率较高等是影响播种品质的主要因素.作者综述了杂交水稻种子裂颖的原因、裂颖种子的测定和分级方法、贮藏特性与种用价值;杂交水稻制种穗萌发芽的表现和影响因素.提出了控制裂颖和穗萌动发芽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三个粳型杂交水稻亲本皖恢9号、当选晚2号A和80—4A进行了分期播种试验和开花习性观察。结果表明,皖恢9号、当选晚2号A、80—4A的抽穗日数分别为100—106天、91—97天、93—98天,主茎叶片数分别为16±1叶、16±0.5叶、16±0.5叶,80—4A与皖恢9号的花时基本吻合,利于高产制种。当选晚2号A花时明显著落后于皖恢9号,不利于高产制种;气象因子及一些栽培措施对三亲本花时有所影响。本文还提出了当选晚2号A/皖恢9号、80—4A/皖恢9号制种的合理播期安排。  相似文献   

18.
不同成熟度玉米种子活力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玉米自交系48-2和杂交种正红311为材料,应用标准发芽试验法和电导率法研究了不同成熟度玉米种子的活力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种子成熟度的提高,种子活力指数显著提高,电导率则呈降低的趋势。繁殖自交系48-2亲本时,以授粉后50 d采收为佳;而生产正红311杂交种子,则授粉后45d收获即可。  相似文献   

19.
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1年对长治市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程度进行了调查,并对8份玉米杂交种和自交系进行了丝黑穗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①土壤环境中有无病原物及其数量多少是玉米发病及发病程度高低的直接原因;②玉米品种(系)间存在较大的发病差异,生产上有高抗玉米丝黑穗病的品种;③选用抗病品种是控制玉米丝黑穗病最根本、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添加面筋蛋白对BNS型杂交小麦面团粉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品质类型的2个常规小麦品种和2个BNS杂交小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添加面筋蛋白对杂交小麦面团粉质特性的影响,以期为面筋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杂交小麦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面筋蛋白添加量的增加,参试材料的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均逐渐增加,弱化度均逐渐降低;杂交小麦面团的上述粉质特性变化规律与常规小麦基本一致,面团筋力相近材料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可见,适度添加面筋蛋白可改善小麦粉的面团流变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