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我省水稻病害种类增多,危害日益严重,尤其是稻瘟病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造成了水稻生产病害重于虫害的新局面。据全省统计,七十年代以来,稻瘟病平均3—4年都有一次暴发流行,从1975—1986年十二年中,发生100万亩以上有四年,波动幅度为150—270万亩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省水稻稻瘟病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1980年发病面积仅77.2万亩,1985年发展到760万亩,其中早稻600万亩,晚稻160万亩,全年损失稻谷4亿斤。稻瘟病近几年如此加剧,原因固然很多,如品种、菌源、栽培管理、施肥水平,气候条件,防治好坏等等。但从各年发病因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常年种植水稻4600多万亩,以杂交稻为主,占水稻面积的91.3%。稻瘟病为本地水稻的重要病害,近几年发病面积不断扩大,由1989年的238.7万亩,扩大到1992年的683.5万亩;发病县由1989年的21个,到1992年已增至123个,危害损失由1989年的0.38亿公斤,增加到1992年的0.83亿公斤。稻瘟病已成为制约我省稻谷生产的重要因素,需要加强防治,现提出如下对策,供  相似文献   

4.
1992年广西水稻病虫的总体发生程度属中等、局部偏重年份.全年水稻病虫鼠害发生面积为8713.68万亩(次),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36.7%,比1991年减少8.2%;防治面积为8882.15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101.9%.若不实施人为防治,可造成稻谷产量损失185.68万吨,经防治后挽回损失155.70万吨.其中,虫害发生面积为5422.32万亩(次),占病虫鼠害发害发生面积的62.2%.1992年水稻病虫发生的总特点是:虫害重于病害,上半年重于下半年;主要病虫发生程度与1991年相比,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相对稳定;稻瘿蚊、稻瘟病、田鼠有所回升;稻飞虱、三化螟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则  相似文献   

5.
<正>随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属丘陵地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粮食比重较大,常年种植水稻11.33万hm2。稻瘟病是水稻上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其发生和危害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以2014年发生最为严重。现就随州市2014年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情况进行分析。1稻瘟病的发生特点1.1发生面积大、损失重统计显示今年我市稻瘟病的发生面积为3.05万hm2,全市各县市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  相似文献   

6.
对2014—2016年东北三省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特征、危害损失、变化趋势以及防控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纹枯病、稻瘟病、二化螟、负泥虫和稻秆潜蝇是目前东北地区最主要的病虫害。2014—2016年该地区水稻病虫草害的年均发生面积和防治面积分别是696.49万hm~2次和1 319.07万hm~2次,水稻病虫草害3年累计造成实际损失157.83万t,年均实际损失率是1.58%,防治后累计挽回损失911.13万t。目前主要的防治措施仍是化学防控,绿色防控还处于较薄弱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岑溪县推广种植杂交水稻自1975年开始,至1989年的15年间,双造杂交稻种植面积在12—16万亩的年份有1977—1981年,3—10万亩以下的有1982—1985年,20—31万亩的有1987—1989年(表1).而我县的稻瘟病、稻纹枯病和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其相关密切.本文将依次评述此三种病害在杂交稻上的发生为害情况及其控制策略,供商榷.一、稻瘟病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常年水稻播种面积320万亩左右,常年病虫发生面积600~800万亩次,大发生年份达1500万亩以上,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纹枯病、稻瘟病;某些年份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粘虫、细菌性基腐病等亦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成为获得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为了尽量减少农药用量,有效控制病虫危害,我市于1987年起研究试行病虫害总体测报技术,指导科学用药,提高病虫防治效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王少清 《植物保护》1989,15(3):40-41
水稻稻瘟病是我县历年早稻主要病害之一,80年代开始大面积种植杂交稻汕优2号以来,该病加剧,1984年早造叶瘟发生12.6万亩,穗瘟发生6.3万亩,损失稻谷113.27万公斤。是我县历史上发病面积最大,损失最重的1年。为此,1985年至1987年3年我县全面推广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获得显  相似文献   

10.
杨珊  聂祖平 《植物医生》2009,22(1):38-39
水稻是平塘县重要的粮食作物。约占粮食总产量的75%,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影响。水稻生长期高温高湿,穗期易受阴雨、低温、秋风危害,稻瘟病发生面积大,突发性强,来势猛。危害大,常年发生面积667hm^2,给水稻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农民增收。为了控制和减轻稻瘟病的危害,探索稻瘟病综合防治新措施。笔者在2007年进行了水稻多品种混播栽植抗稻瘟病试验。  相似文献   

11.
药液浸秧移栽防治本田叶瘟效果好唐韵(四川达县植保植检站,635002)我县是国家水稻商品粮基地,常年种植一季杂交中稻62.8万亩。近几年稻瘟病重又抬头,去年发生叶瘟16.6万亩,穗瘟27.1万亩。为了探索防治本田叶瘟新方法,去年在四川省植保站指导下,...  相似文献   

12.
三化螟是我县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年发生危害水稻面积为6.0—8.0万亩(次),危害损失粮食在50万公斤以上,如1987年仅上半年就发生2.4万亩(次),占早稻种植面积的60%,损失粮食18.4万公斤,即使轻发生的年份,年发生面积也在万亩以上,因此对三化螟发生期作准确预报,尤为重要.本文从气象条件的角度探讨三化螟蛾盛发高峰期的预报.三化螟蛾资料来自县植保站1978—1988年历年灯下发生期记载,该诱虫灯距离本站气象观测场以南约500米,气象资料使用本站地面气象观测记录.  相似文献   

13.
一、发生情况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ae′e)是我县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自八十年代以来,稻纵卷叶螟逐渐发生严重,成为常发性的主要迁飞性害虫,常年发生5—10万亩左右,以四代危害二晚最为严重。从1980年以后,大发生的频率很高,1980、1983、1985年都属大发生年,发生面积分别为19.485万亩,14.8万亩和20.93万亩,其中严重面积分别为8.4万亩、1.94万亩和2.15万亩,损失产量分别为485.9万斤、450万斤和49.5万斤,今年第四代稻纵卷叶螟在二晚田危害是近12年间(1977—1989年)最为严重的一年。全县二晚总面积32.1187万亩,发生面积24.007万亩,占总面积的74.7%,其中卷叶率为50%的面积  相似文献   

14.
小麦梭条花叶病(WSSMV)是春季小麦田中见病较早的一种新发生的土传病毒病。在我国长江、黄河中下游,西起四川、陕西,东至江浙和山东一带均有分布,危害逐年扩大。河南省信阳地区潢川县七十年代初为零星发病,没有引起重视,1975年发生5.4万亩,1977年扩大12万亩,到八十年代,历年均发生15—20万亩,一般田减产20—40%,最高田减产70—80%。特别是1991年发病35万亩,造成损失的有17万亩,绝收的有5万亩。1970—1991年累计发生面积210万亩,综合防治面积15万  相似文献   

15.
稻瘟病是咸宁市水稻上的主要病虫害之一,咸宁地处鄂南,属山区丘陵地带,年降雨量1500mm左右,降雨充沛,露雾重,非常有利稻瘟病的发生。近年来,稻瘟病年发生面积2.59万hm2~6.06万hm2次,自然损失3 765.5t~10 510.4t,其中穗颈稻瘟病发生面积1.11万hm2~2.68万hm2次,自然损失2452.6t~5855.6t。为抓好稻瘟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稻瘟病是我区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1986年全区稻瘟病发生面积478.7万亩次,损失稻谷3754.35万公斤.实践证明,以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是防治稻瘟病的经济有效措施.本组已报道过稻瘟病菌类型和分布影响水稻品种的抗性,品种的布局.也影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异及类型的组成.因此,有必要不间断地研究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变化和消长规律,为防治稻瘟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自1985年以来,笨蝗 Haplotropisbrunneriana Sauss.在河北省发生和危害越来越重,由山区丘陵到平原农区成为危害春苗的主要优势种。每年有150多万亩农田不同程度的受到危害,成灾面积达10万亩以上。发生密度一般的每平方米2—5头,高的达30头以上。为更好的开展防治,我们从1989  相似文献   

18.
王振庄 《植物保护》1991,17(1):47-48
河北省水稻种植面积187万多亩,冀东唐山、秦皇岛两市水稻面积达154万多亩,占总面积的82%。自1984年以来,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 Thunb)对水稻的危害逐年加重。1984年两市中华稻蝗发生面积(1头/m~2以上)为41.5万亩,1985年为52.95万亩,1986年上升为102万亩,1987年高达120.62万亩。二至三龄期虫口密度由3—5头/m~2上升为30—50头,局部最高密度达562头/m~2,田埂卵块最高密度62块/m~2,一铁铲能铲出蝗卵8块。昌黎县1986、1987连续两年在8月  相似文献   

19.
将乐县位于闽西北,处于北纬26°26′—27°04′,东经117°05′—117°40′,海拔138—1620.4米的山区。水稻面积20万亩,其中双季稻占66%。八十年代以来,我县螟虫种群发生了很大变化,二化螟上升为主要害虫之一,并出现了如下新的动态:1.二化螟取代了三化螟。七十年代三化螟是我县最主要害虫,年发生面积都在10万亩以上,八十年代以来,发生面积逐年下降,到了1988年只发生0.16万亩,1989年基本上不要防治。而二化螟在1980年发生2.8万亩,到了1988年上升为7.3万亩,增加62%。2.为害代次增加。七十年代二化螟常年发生三代,间或有少数四代的发生,以一代为主  相似文献   

20.
广西水稻年种植面积约3300万亩,近年水稻病虫发生为害呈逐年加重态势,年发生面积达9000万亩次,总体发生程度达4(5)级,尤其是稻瘟病和纹枯病的发生,给水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稻瘟病是广西水稻上发生为害仅次于水稻纹枯病的病害,全区总体发生程度一般为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近几年年发生面积在800多万亩次左右,约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4多。其发生特点是:(1)以历史病区和种植感病品种的稻区,特别是桂东北、桂东南及沿海地区局部稻田发生较重;(2)个别感病的优质稻、常规稻发病后,往往易造成落窝,产量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