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华北农学报》引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1986~1993年《华北农学报》发表的论文及其引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学报》刊登论文651篇,引文共3947篇,平均引文数为6.06篇,其中,中文占引文总数的60.07%,外文占39.93%。在引文中期刊占69.78%,图书和特种文献占30.22%。自引率较低。另外,对不同省、市、区所报道的重点统计分析表明,其选题新颖,具有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2.
《华北农学报》1986年创刊,由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西、内蒙古自治区等六省市农科院及农学会联合主办,为全国首家跨省、市、区多单位联办的农业学术刊物。本刊立足华北,面向全国和全世界。主要刊载农业各学科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以及科研简报,报道农业学术动态。主要服务于农业高等院校师生和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华北农学报》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CSCD核心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和中国农业核心期刊。2010年《华北农学报》影响因子达到1.410,被引频次5659次,基金论文比96%,学科排名全国第2位,成为全国有代表性的农业学术刊物。同时,《华北农学报》  相似文献   

3.
正《华北农学报》1986年创刊,由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西、内蒙古六省市区农科院、农学会联合主办,为全国首家跨省、市、区多单位联办的农业学术刊物。本刊立足华北,面向全国和全世界。主要刊载农作物、果树、水产、畜牧、资环、植保等农业基础学科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专论、综述、研究简报等,报道农业学术动态。主要服务于农业高等院校师生和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华北农学报》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CSCD核心库)、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和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在2014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名第2位,为我国有影响力的农业学术刊物。《华北农学报》多次荣获国家级及省级奖励:全  相似文献   

4.
正《华北农学报》1986年创刊,由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西、内蒙古六省市区农科院、农学会联合主办,为全国首家跨省、市、区多单位联办的农业学术刊物。本刊立足华北,面向全国和全世界。主要刊载农作物、果树、水产、畜牧、资环、植保等农业基础学科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专论、综述、研究简报等,报道农业学术动态。主要服务于农业高等院校师生和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华北农学报》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CSCD核心库)、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5.
《华北农学报》2016,(5):238-238
正《华北农学报》1986年创刊,由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西、内蒙古六省市区农科院、农学会联合主办,为全国首家跨省、市、区多单位联办的农业学术刊物。本刊立足华北,面向全国和全世界。主要刊载农作物、果树、水产、畜牧、资环、植保等农业基础学科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专论、综述、研究简报等,报道农业学术动态。主要服务于农业高等院校师生和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华北农学报》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CSCD核心库)、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6.
正《华北农学报》1986年创刊,由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西、内蒙古六省市区农科院、农学会联合主办,为全国首家跨省、市、区多单位联办的农业学术刊物。本刊立足华北,面向全国和全世界。主要刊载农作物、果树、水产、畜牧、资环、植保等农业基础学科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专论、综述、研究简报等,报道农业学术动态。主要服务于农业高等院校师生和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华北农学报》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CSCD核心库)、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7.
正《华北农学报》1986年创刊,由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西、内蒙古六省市区农科院、农学会联合主办,为全国首家跨省、市、区多单位联办的农业学术刊物。本刊立足华北,面向全国和全世界。主要刊载农作物、果树、水产、畜牧、资环、植保等农业基础学科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专论、综述、研究简报等,报道农业学术动态。主要服务于农业高等院校师生和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华北农学报》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CSCD核心库)、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8.
正《华北农学报》1986年创刊,由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西、内蒙古六省市区农科院、农学会联合主办,为全国首家跨省、市、区多单位联办的农业学术刊物。本刊立足华北,面向全国和全世界。主要刊载农作物、果树、水产、畜牧、资环、植保等农业基础学科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专论、综述、研究简报等,报道农业学术动态。主要服务于农业高等院校师生和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华北农学报》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CSCD核心库)、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9.
<正>《华北农学报》1986年创刊,由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西、内蒙古六省市区农科院、农学会联合主办,为全国首家跨省、市、区多单位联办的农业学术刊物。本刊立足华北,面向全国和全世界。主要刊载农作物、果树、水产、畜牧、资环、植保等农业基础学科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专论、综述、研究简报等,报道农业学术动态。主要服务于农业高等院校师生和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华北农学报》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CSCD核心库)、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0.
华北农学报     
正一、《华北农学报》简介《华北农学报》1986年创刊,由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西、内蒙古自治区等六省市农科院及农学会联合主办,为全国首家跨省、市、区多单位联办的农业学术刊物。《华北农学报》领导小组由六省市区农科院院长组成,河北省农科院院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其职责是把握学报的办刊方向及原则,领导全面工作。编辑部由六个编辑室组成,河北编辑室为总编室并负责学报的全面工作。本刊主要刊登农牧业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科技类期刊单篇论文被引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凤莲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0):338-340
摘 要: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总库为统计源,调查了农业科技栏目中582种农业科技期刊2003-2007年间刊登的641 587篇论文的被引频次,了解我国农业科技类期刊发表论文总体学术水平。结果表明:2003-2007年间被引用频次超过50次的文章共229篇,占0.038%,而未被引用的期刊占68.93%。刊登高被引频次(被引频次在30次及以上)论文较多的期刊多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农业部主管,中国行业协会主办的期刊。生态学方面论文引用频次较高。被引频次较高论文作者集中在高校,地方科研单位较少,数量最多的是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水产学报》和《中国水产科学》2002—2006年载文信息,对载文内容进行学科分类,试图探讨载文数量与水产科研热点学科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两刊在5年间的载文量共计1186篇,其中,以水产生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学科的论文发表量最多,为290篇,占总载文量的24.5%。水产生物病害与防治学科的论文发表量居第二位,为195篇,占总载文量的16.4%。水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学科,但论文发表量并不多,5年间在两刊中达到发表水平的文章只有21篇,占总载文量的1.8%。对于渔业环境与生态学科而言,由于作者投稿选择期刊较分散,分析结果与实际略有偏差。结论认为,期刊载文计量分析能够反映出热点学科中的优势学科的基本水平,也能发现热点学科中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的弱势学科。本研究旨在为学术期刊的组稿优化和学科凝炼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科研人员的论文策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近21年国内牡丹花期调控相关期刊论文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牡丹花期调控技术研究的特点和问题,以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源,检索到1991至2011年的195篇牡丹花期调控的论文,分别按时间、主题、作者、期刊、下载频次等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一是论文数量按年呈上升趋势,二是已探讨的部分主题仍需深入,许多技术细节处于空白;三是据普斯定律将24名作者列为该领域论文的核心作者,四是该领域论文合作率为69.23%,五是发表论文最多的单位为北京林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豫鲁京是该领域论文的主产地,高校和科研院所是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支撑单位,六是刊载该领域论文最多的三种期刊均属非核心期刊,七是该领域论文引用率53.85%,下载率99.49%,受国家级和省市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占总数的3.59%。  相似文献   

14.
To publish papers that have impact is indispensable for good scientists. It is frequently accepted that the impact factor (IF) of a journal reflects the likelihood of a paper to have impact. Many scientists may then attempt publishing their papers in journals with the highest possible IF. This is relevant for crop scientists as in many cases our hypotheses may be relevant to agronomy/agriculture but the product of our work may be published in the more basic plant science journals, which in general have higher IF than agronomic journals. To test whether agronomic journals may be better vehicles than plant science journals for crop physiological work, I did an analysis of my own publications (only “standard” papers, disregarding reviews) relating their annual citation rates against the IF of the journal in which they were published. The relationship was virtually inexistent, and my most frequently quoted papers were published in agronomic rather than in plant sciences journals. Conversely, restricting the analysis to the papers published within agronomic journals there wa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cord of citations of the papers and the IF of the journals, particularly if the analysis is restricted to the most quoted papers in each journal. I then analyzed the cases of three other well-recognized crop scientists, to check whether the findings with my results were exceptional, and in the three cases results were remarkably similar. Therefore, it seems that the journal IF might be a valuable criterion for choosing the best journal in which to publish our best contributions only when comparing within agronomic journals, but not within combinations of agronomy and plant science journals. This should be also taken into account in evaluation processes when comparing scientists working in related but not identical fields.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文献计量的水稻基因组学研究趋势以及热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李楠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5):184-193
为了探究国际水稻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目前的研究热点,给相关科研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基于Web of Science 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方法,对发文量排名前10 位的国家、研究机构、作者、载文期刊、学科以及高被引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 对高频关键词及核心作者构建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显示,共检索了68 个国家于1995—2014 年间发表的文献1537 篇,文献数量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尤其以中国发文量增长最为明显。发文量排名前5 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印度、法国;其中美国、中国、日本的文献总被引频次也位居全球前三甲。中国科学院、日本国家农业生物科学研究所、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康奈尔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是全球范围内该领域发文量大且文献被引频次较高的研究机构。核心作者统计结果显示,美国、日本、中国的高产活跃作者最多。高被引文献美国有8 篇,中国1 篇。综合结果表明,美国、以及亚洲的中国、日本在水稻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处于优势地位;研究热点是功能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中国蔬菜农药残留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了解中国蔬菜中农药残留的研究热点、概况及进展,以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检索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年度载文量、发文作者及主要产出机构、基金项目、下载量及被引频次等方面对1994—2013年间中国蔬菜中农药残留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这20年间发表的相关文献量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沈阳农业大学、潍坊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广东省深圳市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站、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研究或检测机构是中国蔬菜中农药残留研究的主体;目前中国蔬菜中农药残留研究热点是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该领域论文的下载率达到99.9%,表明蔬菜中农药残留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7.
基于Web of Science土壤酸杆菌研究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土壤酸杆菌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世界上研究最前沿的20个研究机构、研究作者、学术期刊、学科和国家进行了文献计量学统计,进而了解土壤酸杆菌研究概况和动态。结果显示:2007—2017年土壤酸杆菌研究论文数量共1289篇;文献产出量逐年增加,2016年文献数量最高;中国、美国、德国、巴西、西班牙文献数量居世界前5位,中国文献数量最多,为423篇;中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圣保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酸杆菌文献较多;最有学术影响力的核心作者来自中国,主要核心期刊是《Microbial Ecology》、《Plos One》、《FEMS Microbial Ecology》、《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主要学科是微生物、环境生态学、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农学、理学相关学科。综合来看,美国、德国以及中国在土壤酸杆菌研究领域处于优势地位;研究热点是微生物学和微生物生态学。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国内水产类科技期刊的基本现状和影响力水平,对《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2014—2016 年版中连续收录的17 种水产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即年指标、他引率、来源文献量、海外论文比和基金论文比共7项文献计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模型法评估17种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结果显示,2014—2016 年17 种水产科技期刊的总被引次数、即年指标、他引率和基金论文比等4 个指标呈上升趋势,来源文献量和影响因子基本保持不变,海外论文比呈下降趋势。17 种水产类科技期刊2016 年的平均学术影响力较2014 年增长8.98%,各刊发展趋势呈多样化;学术影响力位于前5 位的为《水产学报》、《中国水产科学》、《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水产科学》和《上海海洋大学学报》;学术影响力增长速度位于前3 位的是《南方水产科学》、《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和《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研究表明,2014—2016 年国内17 种水产科技期刊的主要计量指标和学术影响力呈总体上升、稳步发展趋势,但发展不均衡,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建议各刊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以质量为根本推动影响力提升,促进期刊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研究乡村振兴主题高被引论文的基本特征,为乡村振兴主题热点问题的筛选提供参考,检索2017年—2020年3月15日发表的“乡村振兴”主题的论文,按被引频次由高到低排序,选择排名前1%的共20篇高被引论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基本信息方面,20篇高被引论文均发表于2017—2018年,2018年的平均被引频次较高(176.1次)。(2)在基金支持方面,获国家级层面基金支持的论文最多(9篇),其次是研究院/校级(5个)。(3)在载文期刊方面,影响因子普遍较高(0.586~7.204),且主办单位以国家级、省部级居多,有较大知名度。(4)在作者概况方面,所在单位遍布北京、江西、浙江、四川、贵州、江苏、广东、湖北等多个省份,第一作者在高校任职的论文数最多(12篇),有16位作者的同主题累计发文量不少于2篇(占84.2%)。(5)在其他信息方面,2018年的论文数接近2017年的2倍,文章类型主要为理论分析类,不同文章的被引频次距平百分率变幅较大,标题为整句型或以名词开头的论文均为13篇(>50%);15篇论文的关键词数量为3~5个。研究结果有助于读者、作者、期刊了解当前“乡村振兴”主题研究的热点,通过后续追踪这些高被引作者、研究机构、期刊的产出情况,有助于“乡村振兴”主题研究新热点的挖掘。  相似文献   

20.
《作物学报》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前身可追溯到1919年1月创办的《中华农学会丛刊》,1962年改为现名《作物学报》。主要刊登农作物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生态、种质资源、谷物化学、贮藏加工以及与农作物有关的生物技术、生物数学、生物物理、农业气象等领域以第一手资料撰写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以及专题综述、评述等。读者对象是从事农作物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和具有同等水平的专业人士。《作物学报》从2001年起连续19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授予“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和2015年被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百强科技期刊”,2011年和2018年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2005年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8-2020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授予“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