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9个陆基围隔进行南美白对虾池塘不同密度(0g/m2、75g/m2、150g/m2)混养毛蚶实验,研究毛蚶对混养虾池的水质(总氮、氨氮、叶绿素α)、底质(总氮、总磷)及养殖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养毛蚶处理组底质总氮、总磷的积累量均低于对照组;毛蚶促进了水体氨氮的积累,降低了水体叶绿素含量;混养在带来毛蚶产量的同时不影响对虾产量,毛蚶密度为150g/m2的处理组养殖效益最佳。因此,滤食性贝类毛蚶对在虾池悬浮物和沉积物的摄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虾池有机物积累,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物质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推广虾贝混养新技术是目前一项提高虾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虾贝混养要根据海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才能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虾贝混养可形成虾贝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虾贝可以互为利用,互相促进,实现虾池中生态良性循环。在混养中,要注意贝苗的暂养、贝苗的入池规格、贝苗及虾苗的放养密度。虾贝混养对底质的要求不太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海水池塘蟹虾贝类的科学生态混养技术。应用蟹虾贝类自身产出天然饵料及池塘内蜉蝣生物为食物,进行生态养殖。并明确了海水池塘混养的优势,给出了海水池塘蟹虾贝类的投苗准备工作,提出海水池塘蟹虾贝类的科学混养管理及不同时期的管理要点,帮助渔业进行推广,提升渔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虾贝混养的原理是通过对虾与贝类生理、生态的不同进行养殖,利用贝类滤食特点,充分利用虾类残饵、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及微型病原体,有利于调节生态平衡、促进各品种生长、提高和净化水质,达到互利共生的目的,从而提高水域生产力,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在虾池内进行多种类优化养殖,已被广大养虾生产所重视.在秋冬季利用虾池进行日本对虾与花蛤混养得到迅速发展,经济效益显.现就虾池混养花蛤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以生态平衡的观点,综合近几年来海南、湛江、台湾等地虾池中混养江芳的试验结果,论述了虾池中栽培江蓠对提高对虾产量的重要性,说明了在虾池中混养江芳是提高对虾产量的有效措施,还提出了江蓠对虾池中起了增氧和清洁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罗非鱼与红螯虾同池混养技术华中农业大学(430070)方丽华尼罗罗非鱼生命力强,在各种养殖条件下均能迅速生长,是大众化的食用鱼。澳大利亚红螯虾生长快,容易繁殖,可在淡水中生长。将罗非鱼与红螯虾同池混养有许多优点,可以充分利用生产资金,这两个品种之间竞...  相似文献   

8.
利用虾池混养海参是综合开发利用虾池的一项主要措施。虾参混养的经济效益很高,一般每 667平方米 (1亩 )放 1.5厘米以上的海参苗 5000头,经过两年时间的精心管养,一般回捕率可达 20%以上, 667平方米产量可达 120~ 150公斤,仅海参一项 667平方米产值可达8000余元。搞好虾参混养应注意做好以下六项技术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虾池利用率,增进养殖效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区1万多亩虾池实施对虾与青蟹混养,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其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欧海金 《新农村》2010,(9):34-35
生态混养是一种模仿生物生态系统的科学水产养殖模式。在同一海水池塘中养殖蟹、虾与贝类,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域空间与池塘滩面,实现水中有虾、水底有蟹与泥中有贝类的全方位、立体化养殖模式。蟹虾贝混养,还可实现残饵与粪便肥水、有机碎屑与肥水培养的单细胞藻类供贝类滤食,并净化池塘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在同一池塘中、同一养殖周期内放养几种不同鱼种和不同规格的鱼,称为鱼类的混养.采用多鱼种混养可以立体利用水体空间,充分利用不同鱼种之间的促进作用,达到有效提高单位产量的目的.但也有人认为,混养不能根据鱼类营养需求配制相应的饲料进行强化喂养,因为鱼类生长速度慢,饲料利用率低,而且大小鱼之间争食矛盾突出, 降低了成活率,影响经济效益.大量实践证明,根据鱼类的生活习性、食性和池塘类型养鱼,是鱼类混养取得成功的关键.本文浅谈鱼塘混养应注意的几方面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惠恩举 《新农业》2005,(4):26-26
利用虾池混养海参是一种新的养殖技术和模式,是综合开发利用虾池的一项主要措施,值得大力推广。虾参混养的经济效益很高,一般每亩放1,5厘米以上的参苗5000头,经过两年的精心管养,一般回捕率可在20%以上,亩产量在120~150公斤,仅海参一项亩产值可达8000元。  相似文献   

13.
澳洲淡水龙虾是的大型名贵螯虾品种之一,其外观诱人、肉质鲜美,具有生长快、食性杂、抗病能力强、对不良环境有较强适应力、水体溶解氧要求不高等特点。2004年龙海市东泗乡与厦门育苗单位合作,在东泗乡西岭村利用改造后虾池,养殖澳洲淡水龙虾100多亩,当年5月上旬投放虾苗。11月中旬捕捞上市,上市龙虾规格85—120克之间,最大个体153克。除部分虾池因防逃设施出问题逃虾影响产量外。大部分虾池亩产都在200一250公斤之间。养殖期间未发生病害。养殖风险性小。若能解决规模化苗种生产技术关,该品种有一定养殖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4.
张时明  韦荣 《农家顾问》2009,(12):41-41
春季在蟹池混养青虾、鳜鱼等名贵鱼类,因蟹池环境好、病害轻,有利蟹和鱼类的生长,因而增重快,上市早,售价高,可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其混养过程及操作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大连普兰店市采访时了解到,1999年开始在虾池里混养河豚,一年就收入10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6.
海水围塘内贝类大量死亡俗称“倒塘”,是近年来海水养殖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不仅会造成严重的养殖损失,而且会严重污染围塘底(水)质,影响其他养殖品种的生长和效益。1.贝类死亡原因分析(1)围塘底质老化由于对围塘缺少整修、清淤,且因多种贝类与对虾、梭子蟹轮养、混养,使围塘底质长期处于老化和污染状态。大量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产生硫化氢、氨氮等有毒物质,对贝类产生毒害,或因有机物分解消耗大量氧气,使围塘底部呈缺氧状态,引起贝类窒息死亡。(2)苗种放养过多因养殖密度过大,过多的贝类使围塘水质变清,透明度增大,贝类处于饥饿…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挖掘水体的生产潜力,成鱼养殖多实行混养、密养和轮养。鲤鱼如与青鱼同池混养,因饵料易得,生长既快又好。常用的配比为每放养1 kg的青鱼鱼种,搭配放养全长13 cm左右的鲤鱼2~4尾。在混养密放的精养鱼池中,  相似文献   

18.
长竹蛏为海产经济贝类,分布在沿海潮间带的细沙上.过去仅限于自然海区采捕。产量低,井未引起人们高度的注意。90年代初,由于虾病问题,相当部分虾池闲置着,任凭海水自由进出,潮水带来了自然海区的长竹蛏幼体附着在虾池内,幸运者产值达15万元/公顷以上,这一偶然发现激发了人们对生产长竹蛙的热情,引起了笔者对长竹蛏的繁殖与生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在养虾过程中,为了摆脱传统单一的养虾模式制约海产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现状,进一步开发利用虾池生产潜力,从而提高养虾的经济效益,因此科学合理的利用虾池饲养珍贵的海产品已是当前渔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文章主要针对对虾与海参混养的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挖掘水体的生产潜力,成鱼养殖多实行混养、密养和轮养。鲤鱼如与青鱼同池混养,因饵料易得,生长既快又好。常用的配比为每放养1千克的青鱼鱼种,搭配放养全长13厘米左右的鲤鱼2—4尾。如与草鱼同池混养,每放养l千克的草鱼鱼种,只搭配体重50—100克的鲤鱼一尾。在混养密放的精养鱼池中,要使鱼类得到充足的饵料而快速生长,必须施肥繁殖天然饵料以及投喂人工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