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基于CiteSpace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的文献资料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1998—2018年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从发文量、发文国家、发文机构、关键词、作者群体、载文期刊及论文被引频次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探讨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态势。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修复研究文献数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中国、美国、西班牙、意大利、韩国等是外文文献发文量较多的国家;外文文献主要载文期刊有Chemosphere、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等,中文文献主要载文期刊有《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生态环境学报》等;在外文文献发文数量、论文被引频次方面,中国科研机构都占据重要地位,表明我国在该研究领域有着较强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从关键词出现频次及文献被引频次分析可知,土壤镉、铅、锌、铜的累积特征及修复是当前该领域主要研究内容,而植物修复及生物炭在土壤重金属修复研究中的应用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热点;修复机理研究、新型修复技术的研发、综合修复体系研究以及土壤重金属修复大田实践示范工作是未来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徐州市北郊土壤重金属污染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1991年和2003年徐州市北郊工业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作了对比分析,探讨了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2年来,该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水平分布,除了Cu污染有所减轻外,Cd、Pb、Zn、Cr污染都有不同程度加重,顺序是Cd>Pb>Zn>Cr,而且Cd普遍超标;垂直分布上逐渐递减的规律已受到扰动,个别元素有淋溶沉积现象。 相似文献
3.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危害性极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钝化修复是治理污染土壤较为实用的绿色经济策略之一。为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钝化修复研究现状,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21年土壤重金属钝化研究论文相关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在2000—2021年全球土壤重金属钝化领域的发文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Chemosphere、Journal of Hazadous Materials以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杂志刊发该领域的研究内容较多,国家级基金等是土壤重金属钝化研究领域的主要资助来源。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镉污染修复是重金属钝化修复领域较受重视的问题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单位是土壤重金属钝化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机构。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钝化材料修复污染土壤的机理,可同时修复多种重金属的新型钝化材料筛选,以及结合重金属低积累品种或栽培措施等方面,提高修复效果,降... 相似文献
4.
《世界农业》2016,(1)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来源数据库、年度载文量与期刊分布、高发文量期刊、核心作者群与主要产出机构、基金项目、下载量及被引频次、文章类型等方面对2005—2014年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4年1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来源数据库以学术期刊为主,占发文总量的60.2%。学术期刊统计结果中,1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数量及发文刊数逐年增加,下载量呈波动下降趋势,被引频次呈先下降后微弱上升趋势。整体而言,近10年研究分析类文章所占比例过少,而综述展望类文章所占比例过多,但发文趋势显示未来研究分析类文章不管是数量还是比例均有上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6.
7.
为深入了解土壤重金属修复研究现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以1999-2019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国内学术论文为对象,以SU=‘土壤重金属’AND SU=‘修复’为主题词,从年度发文量、基金来源、作者发文量、高被引论文以及关键词等方面对近20年土壤重金属修复领域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检索到1999-2019年有效文献共3 793篇,累计作者6 895人次;年度发文量呈飞速增长趋势,发文量居前3名的作者分别是周静、吴龙华、仇学亮;从基金来源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文量高达611篇;从高被引论文和关键词分析,植物修复是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热点,镉、铅污染土壤修复是研究重点,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某市公路两侧土壤垂直剖面处重金属Cu、Cr、Zn和Pb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垂直分布特征;运用内梅罗指数评价重金属的污染指数;并根据重金属的形态含量结果分析其对土壤的污染程度;利用SPSS对重金属形态和理化性质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理化性质对重金属形态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剖面重金属含量主要累积在土壤表层,重金属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减少趋势;对剖面土壤产生影响的Zn来自机动车轮胎磨损;Zn以残渣态为主,含量占总量的98.60%,活性态含量较低,占总量的1.40%,对生物有效性和潜在危害性较小;可交换态随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随土壤pH和阳离子交换量升高而增加,有机物结合态随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上升而递增,碳酸盐结合态仅随土壤pH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其植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部分城市农田土壤及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对土壤中与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进行了分析;还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以及该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对黄河洽川湿地进行样品采集,采用国标法消化,测定了湿地土壤中Pb、Cd、Cr、Cu、Zn和Mn的含量,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均方根综合污染指数和地积累污染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洽川湿地采样范围重金属总体污染情况比较严重,污染主要来自重金属Cd,其他重金属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2.
生物炭的土壤环境效应及其重金属修复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炭独特的理化性质使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一定的吸附能力和阳离子交换能力(CEC),同时还兼有使用成本低、技术原理简单、环境友好性突出等特点,不仅可解决土壤污染问题,还可以为农村过剩生物质处理提供解决途径,近年来生物炭在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方面的应用研究倍受关注。概述了生物炭的理化特性以及环境特性,着重介绍了生物炭在提高土壤 CEC、提升土壤 pH 值、增加土壤有机质(SOM)含量、提高微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环境效应与土壤重金属迁移性之间的关系;对今后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迁移性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在进一步研究中,不仅要对不同生物质原材料、制备条件下的生物炭进行对比研究,还要根据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具体情况(土壤自身理化条件、重金属种类、含量、形态),结合测土施肥的基本原理,对生物炭的土壤重金属修复能力进行长期、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粮食安全及人类的身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为了解我国东部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基于东部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采用半方差函数分析及克里金(Kriging)插值手段,通过内美罗(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和地累积指数等土壤重金属评价方法,对我国东部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砷(As)、铬(Cr)、镉(Cd)、汞(Hg)及铅(Pb)的污染概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重金属Hg污染最为严重,均值为中国土壤Hg元素背景值的2.8倍,近30%东部地区处于Hg中度污染水平;其次为Cd,均值为背景值的2倍,50%以上东部地区处于Cd污染警戒线,半方差分析结果显示Cd污染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强;广东省农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最为严重,内美罗综合污染指数高达0.854,克里金插值结果显示As、Cd、Hg及Pb的高值区域均在广东省有所分布。 相似文献
15.
16.
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广、毒性大,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在概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采集常德市武陵区3种典型土壤,对其镉、铅、镍、砷、铜、锌6种重金属进行检测,并分别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指数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南坪岗乡的红壤土污染最轻,仅有10%受到轻度污染。镉是武陵区土壤6种重金属元素中污染较为严重的,铅、砷和锌在3种典型的土壤中没有出现污染。 相似文献
18.
东北典型黑土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东北典型黑土区域,以黑龙江省黑土重金属为研究对象,通过布点采样、检测分析,研究其污染现状,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黑土土壤中砷(As)、镉(Cd)、钴(Co)、铬(Cr)、汞(Hg)、镍(Ni)、铅(Pb)7项土壤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均低于全国背景值。其相对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双鸭山、鸡西、佳木斯所属的三江平原地区,其他地区仅有个别元素重金属含量相对稍高。各元素平均单因子污染指数均<1,属于未污染。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评价方法对个样点污染情况进行评价,发现超标样点为6个,超标率为0.9%。超标样点主要受Ni、Hg、Cd 3种元素污染的影响。对典型黑土区矿产资源的开采可能是影响黑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另外,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和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水等,也是影响黑土土壤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