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延缓油脂酸败的发生,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黑豆皮花青素在葵花籽油中的抗氧化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黑豆皮花青素在添加量为0.04%、聚甘油酯的添加量为4%时,对葵花籽油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效果。在加速氧化进行至第8天时,葵花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仅为空白对照组的53.1%、79.1%。黑豆皮花青素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油脂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利用黑小豆种皮中的多酚资源,采用溶剂提取法对其总酚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总酚得率和总抗氧化能力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溶剂种类、浓度、料液比、温度、时间和pH等因素对提取液中总酚得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40(g∶mL)、温度80℃、pH 2.0、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黑小豆种皮提取液中总酚得率为89.13±0.73 mg·g~(-1),总抗氧化能力为14.56±0.53 U·mg~(-1),黄酮得率为33.59±0.82 mg·g~(-1),总花色苷得率为5.79±0.14 mg·g~(-1)。研究确定了黑小豆种皮中总酚的提取工艺,证实了其抗氧化活性,为黑小豆种皮中多酚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对羟基苯甲酸、间苯三酚、丁香酸、苯甲酸、咖啡酸和阿魏酸等6种酚酸类物质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线粒体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育苗基质栽培平邑甜茶幼苗,分别用50 mL浓度为0.8、4.0、20.0 mmol•L-1的6种酚酸类物质处理,测定平邑甜茶幼苗鲜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MPTP)开放程度、膜流动性、细胞色素Cyt c/a比值的变化。【结果】0.8、4.0、20.0 mmol•L-1的6种酚酸类物质均抑制了平邑甜茶植株生长,降低了SOD、POD、CAT活性;使线粒体MPTP开放程度增大,线粒体膜流动性降低,细胞色素Cyt c/a比值下降,使线粒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与其它处理比,20.0 mmol•L-1苯甲酸处理的抑制效果最显著。【结论】0.8、4.0、20.0 mmol•L-1的6种酚酸类物质都抑制了平邑甜茶抗氧化酶活性和线粒体功能,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苯甲酸比另外5种酚酸类物质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9种植物病原真菌和10种动物病原细菌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带药培养基涂布法,测定了银杏外种皮中酚酸类物质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酚酸类物质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活性,对柿角斑病菌、稻瘟病菌、梨锈病菌、玉米炭疽病菌、柑橘疮痂病菌、甘蔗凤梨病菌、西瓜枯萎病菌、梨褐斑病菌和香蕉炭疽病菌的EC50在0.665 7~19.558 0 g/L,对香蕉炭疽病菌活性最高,对稻瘟病菌活性最低。银杏外种皮酚酸类物质对10种动物病原细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对巨大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最高,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1.25 g/L。  相似文献   

5.
6.
酚酸类物质是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引起作物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酚酸类物质的研究是解决作物自毒胁迫最有力的理论支撑。本文重点对酚酸类物质的分离、提取、鉴定和生物合成途径,及酚酸类物质对作物生长、生理、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等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整理和归纳,以期为寻求作物连作障碍的防治措施和高效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浓度的两种酚酸类物质及其两者的混合物对野燕麦种子及幼苗进行处理,研究其对野燕麦发芽率、幼苗形态指标及其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酸类物质及其混合物可以显著延缓野燕麦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时间,降低最终的萌发率,对野燕麦幼苗的生理指标及干物质积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根系活力与叶绿素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使幼苗体内丙二醛的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核桃青皮80%乙醇提取物及其经大孔树脂HP-20分段后的各纯化部分的总酚含量,评价其各部分的抗氧化能力,并分析总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总酚含量,通过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核桃青皮提取物及其各纯化部分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性,其中Fr.2(20%甲醇洗脱部分)、Fr.3(40%甲醇洗脱部分)部分的IC50(半数抑制浓度)均高于VC(抗坏血酸),Fr.4(60%甲醇洗脱部分)和Ext.(80%乙醇提物部分)与VC相当,并且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结论]经过大孔树脂HP-20处理后的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其总酚的含量得到了富集,为进一步研究核桃青皮各部分的物质成分提供了依据。同时表明核桃青皮的提取物可以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医疗、化妆品、保健品等行业。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酚酸类物质对玉米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阿魏酸、对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酸、丁香酸、香草酸5种酚酸类物质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0.01,0.10,1,10,50和100 mg·L~(-1)的质量浓度对玉米进行处理,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的5种酚酸类物质处理后玉米幼苗株高、主根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等各项生长生理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5种酚酸类物质处理后玉米幼苗苗高、主根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活性和SOD活性均降低,0.01,0.1,1,10 mg·L~(-1)的对羟基苯甲酸处理玉米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对照间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0.1 mg·L~(-1)的对香豆酸处理玉米幼苗P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P0.05);阿魏酸、对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处理玉米幼苗CAT活性均降低;阿魏酸、对香豆酸、丁香酸处理玉米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对羟基苯甲酸处理降低。通过综合敏感指数可知,5种酚酸类物质对玉米幼苗抑制效应大小顺序为: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阿魏酸对香豆酸丁香酸。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出凉山地区抗氧化性能最佳的苦荞品种,为苦荞品种选育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凉山地区的19种苦荞为试验材料,将其种子粉碎后过40目筛,得到苦荞粉。提取苦荞粉中的自由酚和结合酚,并测定其中多酚、黄酮和芦丁的含量。[结果]苦荞总酚含量为5810.94~10255.01μmolGAeq/100gDW,自由酚含量为5683.50~10107.82μmolGAeq/100gDW,结合酚含量为56.14~268.27μmolGAeq/100gDW,其中自由酚含量占总酚的98%~99%;总黄酮含量为707.32~1187.58mgRUeq/100gDW;苦荞芦丁含量为638.91~1263.52mg/100gDW,芦丁含量对DPPH.(R2=0.816)和ABTS.+的清除能力(R2=0.763)均呈线性相关。[结论]晋苦2号芦丁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1.
发芽是提高种子生物活性成分和功能的一种极具前景的生物加工技术。本课题主要研究了发芽对黑小麦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多酚含量和组成的影响。总体上,发芽和未发芽黑小麦的结合性提取物比可溶性提取物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和总酚含量。另外,发芽3-8天显著提高黑小麦可溶性和结核性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总酚含量。在发芽黑小麦中,可溶性提取物可能富含多种黄酮化合物,而结合性提取物主要含有对香豆酸和阿魏酸两种酚酸。并且,这两种结合酚酸在发芽3-8天的过程中明显增加。上述结果表明,发芽能够提高黑小麦种子的抗氧化多酚水平;而且,具有较高抗氧化多酚含量的发芽黑小麦是抗氧化剂的一个天然来源,具有潜在的健康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红茶抗氧化机理,以福建省15种红茶为试材,对其生化成分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应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红茶生化成分与抗氧化活性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生化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差异较大;各生化成分对茶叶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为:多酚类物质〉茶黄素〉黄酮类物质〉水浸出物〉氨基酸;抗氧化能力为:政和大白〉福云6号〉菜茶〉金观音。  相似文献   

13.
茉莉红茶特征风味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茉莉红茶(二窨)窨制过程中主要风味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茶茶坯香气主要由苯甲醇(17.73%)、芳樟醇(16.17%)、乙酸苄酯(7.10%)、邻氨基苯甲酸甲酯(3.40%)、顺式-3-己烯醇苯甲酸酯(2.88%)及苯甲醛(2.23%)等组成。茉莉红茶香气主要由苯甲醇(23.77%)、芳樟醇(19.73%)、乙酸苄酯(18.66%)、水杨酸甲酯(3.84%)、邻氨基苯甲酸甲酯(3.60%)、顺式-3-己烯醇苯甲酸酯(3.27%)和α-法呢烯(2.05%)组成;与茶坯相比,窨制后的茉莉花茶香气总浓度增加了5倍多,其香气主要来源于窨制过程中茶坯吸附的茉莉鲜花香气。利用香气品质评价指数JTF对窨制红茶的香气品质进行评价,茉莉红茶的JTF指数(二窨:0.5;五窨:1.2)不低于同等窨次茉莉绿茶(三种二窨花茶:0.42、0.38、0.5;五窨:1.004)。研究表明以红茶为茶坯窨制而成的茉莉红茶香气品质不低于茉莉绿茶。窨制过程中,茶叶总多酚、总黄酮、没食子酸、可可碱、咖啡因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EGC、EGCG含量分别降低0.18%和0.17%;ECG含量上升0.09%。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不同品种葡萄柚(Citrus paradis Macfad.)的酚类物质组成及其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研究,为柑橘育种及葡萄柚资源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主栽的9个葡萄柚品种为材料,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法检测分析各品种果肉酚类物质的组成、含量与分布情况,用自由基清除(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radicals, DPPH)、铁离子还原(ferric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 FRAP)和自由基抗氧化(2,2'-azino-bis(3-ethylbenzthiozoline-6)-sulphonic acid, ABTS)3种方法对各品种果肉提取物的总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并使用相关系数法分析抗氧化能力与多酚含量的相关性。【结果】结果表明,供试葡萄柚总酚含量变异范围为6.93-21.18 mg·g-1 DW,‘四倍体马叙’葡萄柚的总酚含量最高;总黄酮含量变异范围为5.56-23.24 mg·g-1 DW,‘四倍体马叙’的总黄酮含量最高。葡萄柚中的黄烷酮以柚皮苷和新橙皮苷为主,柚皮苷含量变异范围为1 180.58-3 065.33 μg·g-1 DW,‘火焰’葡萄柚的柚皮苷含量最高,新橙皮苷含量变异范围为94.05-637.24 μg·g-1 DW,‘鸡尾’葡萄柚的新橙皮苷含量最高。多甲氧基黄酮以橘皮素为主,其变异范围在0.56-4.66 μg·g-1 DW之间,‘奥罗勃朗卡’的橘皮素含量最高。酚酸以没食子酸为主,其变异范围为60.42-385.53 μg·g-1 DW,‘四倍体马叙’没食子酸含量最高。‘鸡尾’含有丰富的圣草次苷(111.23 μg·g-1 DW),‘马叙’含有丰富的橙皮苷(130.90 μg·g-1 DW),‘火焰’‘瑞红’‘四倍体马叙’和‘红马叙’含有丰富的没食子酸(>300 μg·g-1 DW),‘鸡尾’含有丰富的绿原酸、咖啡酸和阿魏酸。供试葡萄柚的综合抗氧化指数(an overall antioxidant potency composite index, APCI)变异范围大,在36.70-97.50之间,除‘奥罗勃朗卡’和‘鸡尾’外,其他葡萄柚的APCI都比较高(>80)。柚皮苷、新橙皮苷、橙皮素、川陈皮素、橘皮素和绿原酸与果实抗氧化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中国主栽的9个葡萄柚品种多酚含量丰富,变异范围大,具有明显的组成和含量特点。柚皮苷、橘皮素和没食子酸是中国主栽葡萄柚的主要多酚类物质,各品种间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差异较大,抗氧化能力也有明显差异。‘火焰’‘瑞红’‘四倍体马叙’和‘红马叙’是没食子酸的良好来源,而‘鸡尾’是绿原酸、咖啡酸和阿魏酸的良好来源。总体上,在这些供试葡萄柚品种中,‘粉红汤姆逊’‘马叙’‘火焰’‘瑞红’‘四倍体马叙’和‘红马叙’不仅多酚含量极其丰富,而且抗氧化能力也高,是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天然抗氧化剂和保健食品及生物药品基料。  相似文献   

15.
采用FRAP、DPPH和ABTS 3种方法测定了8种市售茶类饮料的抗氧化活性并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其总酚含量。结果表明:8种茶类饮料在抗氧化活性和总酚含量方面是很好的抗氧化剂来源。在FRAP和ABTS试验中,绿茶饮料的抗氧化活性最强,TEAC平均值分别为5 878.66、7 266.99 μmol/L,红茶饮料的抗氧化活性最弱,TEAC平均值分别为2 748.40、3 478.71 μmol/L;在DPPH试验中,红茶饮料的抗氧化活性最强,VCEAC平均值为20 406.10 μmol/L,绿茶饮料的抗氧化活性最弱,VCEAC平均值为17 481.76μmol/L;总酚含量结果表明,绿茶饮料450.76 μg GAE/mL>乌龙茶饮料357.91 μg GAE/mL>红茶饮料247.83 μg GAE/mL。此外,试验结果显示,茶饮料的总酚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并不一定存在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6.
黑茶陈化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茶陈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重点阐述了"陈化"对黑茶感官品质及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在水分、氧气、光照、温度条件和微生物作用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黑茶的感官品质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主要品质成分、香气成分在陈化过程中均发生不同趋势、不同程度的变化,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黑茶的品质得到提高和改善,具有"越陈越香"的趋势。深入研究黑茶陈化的实质,对于促进黑茶理性消费、黑茶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保靖黄金茶红茶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保靖黄金茶群体品种一芽二、三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鲜叶为原料,利用红茶自动发酵机在28℃条件下进行不同发酵时间与不同保湿措施处理,对加工的红茶进行感官审评及儿茶素与茶黄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当发酵时间增加到240 min后,儿茶素向茶黄素转化趋势明显;其中感官审评得分最高的为经发酵240 min及盖布处理的茶样,茶汤颜色红匀明亮、口感醇厚,儿茶素与茶黄素的含量分别为38.650 4、13.493 5 mg/g。所有发酵进程中进行湿纱布覆盖保湿处理,其茶黄素含量均较未盖布处理茶样增加显著,茶汤亮度明显较亮,滋味更加浓厚。  相似文献   

18.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and the total phenolic contents of the water and/or ethanol extracts of the nine selected culinary spices from China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Both ethanol extracts and water extracts had high ability of 1, 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 radical scavenging, 2, 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ABTS) radical scavenging and 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 The ethanol extract of Sichuan pepper showed the highest ability of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The extract with the highest ABTS radical scavenging effect was that of ethanol extract of cinnamon. Both ethanol and water extracts of cinnamon possessed the high 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 with the values of 4 541.87 and 1 134.52 μmol of Fe(Ⅱ)/g. The extracts with high hydroxyl radical-mediated deoxyribose degradation were all the ethanol extracts as follows: cinnamon, bay leaf, Sichuan pepper, star anise and fennel. The extracts with high antioxidant activities also had the high contents of the phenols.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se spices might be potentially be used as natural antioxidants in food.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制出高茶黄素含量的大叶种红碎茶。[方法]以高茶黄素大叶种茶叶品种为原料,分别考察鲜叶嫩度、萎凋时间、发酵时间对红碎茶加工品质的影响,研制出茶黄素含量在1.2%以上,品质较高的高茶黄素红碎茶。[结果]高茶黄素含量的红碎茶对鲜叶原料的嫩度要求较高,以一芽二叶为最好,其次为一芽三叶;萎凋时间与茶黄素的含量呈曲线对应关系,萎凋时间以5 h为宜,其次为10h,萎凋的时间过长,会出现过多的茶黄素损耗;揉切发酵的全程时间要求较短,以45 min为佳,不宜超过79 min。[结论]研究可为高茶黄素红碎茶的研制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铝毒害被认为是酸性土壤中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子之一,试验以巨尾桉9号(Eucalyptus grandis×urophylla GLGU 9)组织培养苗为材料,探讨了5种外源酚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苯甲酸、阿魏酸和肉桂酸)对120 mg/L Al3+胁迫下桉树幼苗生长状况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l3+胁迫下,桉树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同时幼苗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而叶绿素含量降低;在加入外源酚酸后,桉树幼苗的叶绿素含量、CAT、PPO活性呈上升趋势,而SOD活性和MDA含量呈下降趋势。添加低浓度的外源酚酸后,铝胁迫得到明显缓解,可促进桉树幼苗的生长,均以10 mg/L的香草酸和苯甲酸处理的缓解效果最佳;高浓度的酚酸处理则抑制桉树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