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6个杏鲍菇菌株及其杂交子代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6个杏鲍菇菌株进行了酯酶同工酶酶谱检测,分析了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并用聚类的方法对菌株间的遗传差异进行了分析。通过单孢杂交育种,获得23个杂交组合,对杂交亲本和子代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比较,预测杂交子代杂种优势的强弱。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酶切和双酶切AFLP技术分别对5种不同蔷薇品种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比较了2种方法的多态性比率。单酶切采用10条人工设计的与接头序列相识别的AFLP选择性引物,用PstⅠ酶切,共获得108个AFLP标记,片段大小在100~2000 bp,得到33个多态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30.56%;双酶切采用25对双酶切AFLP引物,在50~600 bp扩增出清晰条带658条,得到182个多态位点,占总扩增带的27.6%。对多态性片段进行统计,计算出不同品种间的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结果表明:硕苞蔷薇同其它4种蔷薇的遗传距离偏远,且其它四种蔷薇的遗传距离均较近,这与蔷薇品种来源和培育史相符。该研究表明两种AFLP标记均可用于蔷薇品种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态性的检测,准确评价尚待和其它品种对比研究后确定。  相似文献   

3.
采用现代月季作母本,与我国优良的野生蔷薇资源——报春刺玫、单瓣黄刺玫、疏花蔷薇、复伞房蔷薇等进行种间远缘杂交,共得到20个杂交亲和的组合.对部分亲本的育性、倍性进行测定,并结合以往的杂交成果,分析了杂交亲和性与亲本育性、亲缘关系、倍性、环境等因素的关系,发现亲本可育不是影响杂交结实的决定性因素;疏花蔷薇与现代月季杂交,亲和性优于其他野生蔷薇;对杂交亲和的组合,将亲本更换成与其亲缘性关系相近的其他种进行杂交,易获得杂交种;4倍体和2倍体的亲本杂交出现3、4倍体的子代,其中无刺狗蔷薇×单瓣黄刺玫、无刺狗蔷薇×报春刺玫的杂交苗绝大部分为4倍体,由此提出二倍体野生资源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5种蔷薇遗传多态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苟本富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143-7144
[目的]研究AFLP标记在蔷薇遗传多态性方面的应用和5种不同蔷薇品种的遗传背景。[方法]应用10条人工设计的与接头序列相识别的AFLP选择性引物,用PstⅠ酶切,对5种蔷薇基因组DNA进行AFLP反应,分析不同蔷薇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结果]获得了108个AFLP标记,单引物获得的标记数在4~16,5种蔷薇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24(0.732~0.947),遗传距离为0.053~0.268。[结论]该研究为评价蔷薇的遗传稳定性提供了相关的参数。  相似文献   

5.
山刺玫,又名野玫瑰,是蔷薇科之蔷薇属的一种落叶小灌木山刺玫的成熟果实,有健运脾气、调理月经、消食、敛肺止咳等功效,通过文献查阅,对山刺玫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蔷薇作为园林观赏植物,在中国城市绿化中应用较为广泛,但目前应用的蔷薇品种较为混杂,尚无系统研究。本研究采用RAPD技术对部分蔷薇属植物进行亲缘关系的分析,旨在进一步明确蔷薇种、品种,为引种育种以及材料选择提供参考。对蔷薇属植物的2个种、1个变种、20个品种进行了RAPD分析,16个引物对供试蔷薇材料PCR扩增获得17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51条(86.3%)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态性。且不同花色系蔷薇属植物间的遗传多态性不同,白色系75.16%,粉红色系73.46%,黄色系37.50%。利用UPGMA法构建树状聚类图,蔷薇属植物的2个种、1个变种、20个品种在阂值为0.667处被分划为两大类群,这两大类群间的遗传距离较近,黄蔷薇与黄刺枚单独被划分为一个类群,与上述两类群间的遗传距离较远。聚类结果显示出了蔷薇的演化趋势:白色、单瓣是蔷薇较为原始的一个性状,花径大、重瓣性高是现代蔷薇栽培品种的性状,而部分粉红色半重瓣蔷薇则是从野生种到现代栽培品种的中间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7.
 蔷薇作为园林观赏植物,在中国城市绿化中应用较为广泛,但目前应用的蔷薇品种较为混杂,尚无系统研究。本研究采用RAPD技术对部分蔷薇属植物进行亲缘关系的分析,旨在进一步明确蔷薇种、品种,为引种育种以及材料选择提供参考。对蔷薇属植物的2个种、1个变种、20个品种进行了RAPD分析,16个引物对供试蔷薇材料PCR扩增获得17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51条(86.3%)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态性。且不同花色系蔷薇属植物间的遗传多态性不同,白色系75.16%,粉红色系73.46%,黄色系37.50%。利用UPGMA法构建树状聚类图,蔷薇属植物的2个种、1个变种、20个品种在阈值为0.667处被分划为两大类群,这两大类群间的遗传距离较近,黄蔷薇与黄刺枚单独被划分为一个类群,与上述两类群间的遗传距离较远。聚类结果显示出了蔷薇的演化趋势:白色、单瓣是蔷薇较为原始的一个性状,花径大、重瓣性高是现代蔷薇栽培品种的性状,而部分粉红色半重瓣蔷薇则是从野生种到现代栽培品种的中间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8.
云南峨眉蔷薇天然群体的表型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数量上分析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 Rolfe)天然居群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的变异,对分布在云南的9个峨眉蔷薇天然居群的11个表型性状进行了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1个性状群体间和群体内的F值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峨眉蔷薇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着极其丰富的变异.11个性状群体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73.55 %,群体间变异(50.65 %)大于群体内变异(17.81 %),说明群体间变异是峨眉蔷薇表型性状的主要变异来源.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天然群体可以划分为3类,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关系与群体采种点的生态地理位关系基本上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蔷薇属植物不同杂交组合的结实特性,为月季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个蔷薇种及25个现代月季品种为亲本材料,进行种与品种间杂交、品种间杂交和品种自交,比较不同杂交组合的结实率,筛选高亲和性月季杂交组合.[结果]以蔷薇和法国蔷薇为父本与现代月季杂交的杂交组合均可获得一定的结实率,而以粉团蔷薇、七姊妹和软条七蔷薇为父本,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均为0.其中,遗产×法国蔷薇和遗产×蔷薇的杂交亲和性较高,结实率分别为40.00%和35.00%.50个品种间杂交组合中,光谱♀×杏花村♂、光谱♀×大游行♂、遗产♀×南海♂、绯扇♀×月季夫人♂和绯扇♀×西方大地♂的杂交亲和性较高,结实率分别为51.67%、53.33%、41.67%、56.67%和58.33%;10个品种的自交结果表明,贾博士的纪念自交结实率最高,达63.33%.[结论]蔷薇和法国蔷微与现代月季杂交、现代月季品种间杂交及现代月季品种自交的结实性及杂交亲和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蔷薇和法国蔷薇与现代月季杂交的结实率较高,可作为现代月季杂交育种的父本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川滇蔷薇种内的表型变异程度以及基于形态的种下分类系统是否真实反映了其遗传变异,用2个单拷贝核基因(GAPDH和ncp GS)和43个形态特征对川滇蔷薇(来自横断山地区的38个居群及来自安徽的1个居群)进行亲缘关系研究,同时研究其表型多样性和表型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川滇蔷薇是横断山地区的特有种,安徽没有川滇蔷薇分布。分子和形态聚类中川滇蔷薇的居群并没有严格地按照地理距离或4个变种的种下分类系统进行聚类,说明川滇蔷薇的变种不是独立的演化单元,而是对横断山地区复杂多变的生境条件的表型可塑性反应。27个直接数量性状在居群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66.36%,说明居群间的变异是川滇蔷薇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张增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188-6189
[目的]探讨影响玫瑰(Rosa rugosa Thunb.)花柱半离体培养的关键因素。[方法]以1份野生玫瑰(珲春)、2个栽培玫瑰品种(紫枝玫瑰R.rugosa‘Zizhi’,重瓣玫瑰R.rugosa‘Chongban’)及2个月季品种(红帽子月季R.chinensis‘Red Hat’,粉和平月季R.chinen-sis‘Pink Peace’)为材料,对比分析水培花枝与露地花枝2种材料及5月中旬及6月中旬2个栽培时间对玫瑰花柱半立体培养的影响。[结果]水培花枝的花和露地自然开花的花对花柱半离体培养的结果影响不显著;5月份的花柱半离体培养结果显著优于6月份的。[结论]该研究可为克服玫瑰与月季种间杂交不亲和、花柱半离体培养技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22份国产玫瑰资源的自交亲和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明玫瑰(Rosa rugosa Thunb.)自交亲和性状况,为玫瑰及以玫瑰为母本的月季、蔷薇等重要蔷薇属观赏植物的杂交育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统计分析田间坐果率及平均种子数与荧光显微观察花粉管生长状况相结合的方法。【结果】(1)所有试验材料开花当天及开花前4 d的自交坐果率均为零,且花粉管只能伸长到花柱上部1/3处;(2)蕾期授粉能够一定程度地提高玫瑰的自交亲和性,其中开花前2 d授粉效果最好;(3)蕾期自交坐果率及平均种子数与其自由授粉坐果率及平均种子数显著正相关。【结论】(1)玫瑰普遍具有配子体型完全自交不亲和性;(2)蕾期授粉可提高玫瑰自交亲和性,但效果因授粉时期不同和品种不同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王晓娜  蒋红卫  曹瑞  章林  陈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883-15884
[目的]比较研究野生玫瑰(Rosa rugosa Thunb.)与栽培种重瓣红玫瑰(R.rugosa cv.′Plena′)染色体的核型。[方法]记述了吉林省珲春地区野生玫瑰的形态特征、分布状况、物候期及野生玫瑰果营养成分、变异类型,并对野生玫瑰与栽培种重瓣红玫瑰进行体细胞染色体比较分析。[结果]野生种为2n=14,栽培种为二倍体与多倍体的混杂体。[结论]该研究可以为育种工作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香料玫瑰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将香料玫瑰品种保加利亚玫瑰(Rosa damascena Mill)、摩洛哥玫瑰(Rosa centifolia L.)、苦水玫瑰(R.sertata×R.rugosa Yu et Ku)以及玫红玫瑰引入江西省,通过4年的栽培试验和观察,以上品种均能在江西省正常开花,保加利亚玫瑰的生长势达到或超过在北方种植的。除苦水玫瑰需防止38℃以上高温危害外,其它品种均能适应江西省的自然气候。  相似文献   

15.
对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校园内11种落叶灌木进行了滞尘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滞尘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滞尘量相差4倍以上;金银忍冬、山楂叶悬钩子、毛樱桃、玫瑰、天目琼花是校园绿化中优良的滞尘植物。  相似文献   

16.
宋金枝  杨允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204-5205,5222
[目的]进行红刺玫花构件结构及其生长规律的研究。[方法]采用大样本、随机取样方法分析长白山区红刺玫花构件结构和不同时间条件下红刺玫花构件的生长规律。[结果]在不同时间红刺玫花生物量与花构件生物量之间以及花构件组分生物量之间均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程度最佳的均为线性函数,并且b值均不相同,说明在不同时间红刺玫花构件生物量随着花生物量的增加在增长速度上均存在着差异;花蕊和花托之和生物量随着花被生物量的增加在增长速度上也存在着差异;均存在表型可塑性,但相同的函数变化蕴涵着不同时间它们具有相同的形成规律。[结论]该研究可为红刺玫的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以及栽培、建植红刺玫人工和半人工灌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行红刺玫花构件结构及其生长规律的研究。[方法]采用大样本、随机取样方法分析长白山区红刺玫花构件结构和不同时间条件下红刺玫花构件的生长规律。[结果]在不同时间红刺玫花径大小与花生物量、花被生物量、花蕊和花托之和生物量之间均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程度最佳的均为线性函数,并且b值都不同;都存在表型可塑性,但相同的函数变化蕴涵着不同时间它们具有相同的形成规律。[结论]该研究可为红刺玫的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以及栽培、建植红刺玫人工和半人工灌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樊爱萍  刘卫  吴荣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336-8338
[目的]优化微提取玫瑰花(Rosa rugosa Thunb)红色素的工艺。[方法]以云南高原食用玫瑰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微波提取工艺。[结果]微波提取玫瑰花色素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为560 W,提取时间为35 s,料液比为1∶5,提取溶剂为40%乙醇。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玫瑰花红色素提取率达到81.6%,提取收率达到3.6%。[结论]微波提取技术可较好地提取玫瑰红色素。  相似文献   

19.
以现代月季品种(2n =4x =28)为母本,玫瑰品种(2n =2x =14)为父本设4 个组合进行杂交,获得杂交后代13 个。综合利用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倍性检测、核型分析以及SSR 分子标记对其中的7 个杂交后代进行了杂种 鉴定。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多具备父母本的中间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和核型分析均表明7 个杂交后 代为三倍体(2n =3x =21),核型特征多介于父母本之间,以1A 型为主;11 对SSR 引物扩增结果发现7 个杂交后代 均含有父母本的特异性条带。从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标记数据证明杂交后代整合了现代月季和玫瑰的遗传物质 和表型特征,确定为真杂种,为利用玫瑰改良现代月季品种提供了新的种质材料。本研究结果也证明,流式细胞术 可以作为不同倍性蔷薇属植物杂交后代的快速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RGAs已经在很多植物中得到分离与克隆,它往往是R基因或者是R基因的一部分。为了分离与鉴定与月季抗黑斑病相关的RGAs,在转录组数据基础上,设计简并引物6对,从现代月季、疏花蔷薇、‘白玫瑰’上分离克隆了 NBS-LRR-RGAs,挑取750个克隆进行序列分析。从系统发育树可以看出:所克隆的RGAs与已克隆的其他植物的R基因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分为non-TIR-NBS-RGAs和TIR-NBS-RGAs 2个大类,10个进化枝,其中所克隆得到的non-TIR-NBS-RGAs的比例远大于TIR-NBS-RGAs的比例;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所克隆的RGAs均含有完整的NBS结构域P-Loop、kinase-2、kinase-3a和GLPL;通过进化树对不同家族的6个 RGAs 的表达分析可看出,它们都不同程度、不同时间地参与了抗病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