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多功能保水剂对作物抗旱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试验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多功能抗旱保水剂对玉米、大豆、小麦和花生成苗率及干物持积累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多功能抗旱保水剂能够促进作物种子发芽,在一定干旱条件下能提高作物的成苗率,增加玉米、大豆、小麦和花生的干物质积累量,其效果优于单功能保水剂。  相似文献   

2.
不同保水剂处理对甜菜发芽及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保水剂及用量对甜菜种子发芽及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保水剂中以旱地龙抗旱保水剂对甜菜种子发芽和成苗作用显著,而且以百粒种子(1.35 g)用旱地龙抗旱保水剂0.090 g效果优于其他处理,对甜菜苗期生长促进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抗旱保水剂在浅山小麦、豌豆上拌种的试验效果分析,总结出了抗旱保水剂在浅山小麦、豌豆上的增产机理,为今后发展旱作农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1.拌种把凝胶型抗旱保水剂用水稀释 3倍,加入需要拌种的种子中,边加边搅拌,直到拌匀,堆闷 4~5小时,种子无粘连即可播种,播种后浇透水.每 0.5公斤抗旱保水剂拌种量如下表(表中为推荐用量,具体操作过程中,保水剂用量可视种粒大小及种子表面光滑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5.
保水剂对玉米、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试验研究了保水剂对玉米、小麦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对玉米、小麦种子萌发过程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但能提高幼苗的单株鲜重、株高及简化活力指数,适宜的保水剂质量浓度玉米为4.0g/L、小麦为6.7g/L.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21,(13)
通过集中连片抗旱抗逆技术集成与综合应用,改善旱地保水保肥能力,提高旱作小麦抗旱抗逆能力,示范推广保水剂、抗旱剂、有机肥、叶面肥等抗旱抗逆技术,提高旱作小麦产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抗旱保水剂对小麦和杨树生长的持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抗旱保水剂对小麦和杨树的持续效应,结果表明,保水剂具有保持和提高土壤含水量的作用,能够促进小麦根系和植株生长,使千粒质量增加0.8~5.2 g,当季小麦增产18.9%,第二季增产8.9%;保水剂使杨树的3年胸径比对照增加40%~66%,株高和树冠也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保水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以来,山西省屯留县在小麦、玉米、花生等多种农作物上应用保水剂,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小麦一般增产5—30%,岗坡地增产47.8—72.2%;花生增产60.3%,甘薯增产20.7—92.6%。保水剂的用量为种子量的1—3%,先将其缓慢倒入适量水中,边倒边搅拌,使成为均匀的糊状,再倒入种子,充分拌匀,使种子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包衣,晾干,用手搓匀后即可播种。玉米、花生等大粒种子可随拌随种。红薯苗或其它苗木,用1%浓度的保水剂蘸根后移栽。保水  相似文献   

9.
化学调控技术在农业抗旱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就我国大部分干旱地区而言,降水少以及降水分布不均是造成干旱的根本原因,另外强大的水分蒸腾更加剧了干旱的严重性。以属于半湿润易旱区旱情较轻的渭北旱原为例,其平均年降水550~710mm,其中夏秋两季降水占全年总降水的70%以上,冬春降水不及全年的30%;年蒸发量800~1 000mm,大大超过降水量,干燥度达1.5左右。水分状况的恶劣已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化学物质调控技术进行土壤有限降水的保持,降低作物蒸腾强度以及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吸水性树脂及其应用 高吸水性树脂又称保水剂,为一类新型高分子聚合物,它能迅速吸收并保持相当于自身重量几百倍甚至更多的水而被用于农业抗旱。土壤施用保水剂,可以对季节性降水进行有效保持及较长时间供给作物水分,并且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调节土壤固、液、气三相比例,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种子保水剂包衣处理及作为幼苗保水剂蘸根处理,通过对周围土壤及空气中水分的吸收有助于作物根系微环境水分条件的改善。水分条件的好转促进了作物生长发育使产量提高。试验表明,小麦、玉米、豌豆、扁豆、胡麻、糜子等作物种子用保水剂包膜后,可明显促进发芽,出苗快,出苗率高,根系发达,小麦增产6%~13%,豌豆增产8%~9%,胡麻、糜子等增产10%以上。苗木、蔬菜等作物幼苗用保水剂蘸根处理后,可明显提高移栽成活率。保水剂的施用,除以上方法外,在种子造粒、组配发芽床及栽培床、流体播种等方面也已得到一定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抗旱保水剂及其用量对高粱保水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不同抗旱保水剂及其用量对高粱保水性能及产量的影响,采用陕西杨凌抗旱保水剂和河北唐山抗旱保水剂1~2 kg/667m2在高粱上试验.结果表明,陕西杨凌抗旱保水剂保水效果优于河北唐山抗旱保水剂,且以陕西杨凌抗旱保水剂施2 kg/667m2对高粱土壤保水效果较好;高粱产量以处理3(陕西杨凌抗旱保水剂施2 kg/667m2)最高,为346.4 kg/667m2,较对照增产13.2%.  相似文献   

11.
以自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含硼高吸水性树脂为试验材料,通过油菜育苗试验,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探究不同添加量下,含硼高吸水性树脂是否可以有效改善育苗基质理化性质、提高保水性能和促进油菜幼苗的生长。结果表明:随着含硼高吸水性树脂添加量的增加,各处理组的基质容重逐渐减小、总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逐渐增大、通气孔隙度先增大后减小、pH逐渐增大、EC值逐渐增大、有效硼含量逐渐升高;同时,随着育苗时间的延长,不同处理组基质相对含水率与含硼高吸水性树脂添加量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在适宜添加量范围内,含硼高吸水性树脂施用量的增加,能够促进油菜幼苗生长,而当施用量过大时将阻碍油菜幼苗正常生长。含硼高吸水性树脂适宜添加量范围为育苗基质质量的0.3%左右。  相似文献   

12.
水分胁迫条件下磷素营养对小麦抗旱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蕊  张富平  郝艳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313-3314,3316
综述了水分胁迫条件下,施用磷肥对小麦抗旱性影响的研究进展情况,并且分析了施用磷肥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机理.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磷作为一种营养物质,能显著促进小麦的根系发育,改善植株的水分状况,增加束缚水的含量,提高膜的稳定性和耐脱水能力及渗透调节能力,维持小麦生长过程的正常进行,提高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从而增强了小麦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小麦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3.
用乙醇和氯仿从骆驼蓬生长期的地上部分,提取出的醇溶物,脂溶物及水溶物,分别对小麦、玉米进行浸泡处理后,以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的植物生长量为指标,测定各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结果是:凡经处理的作物种子,其幼苗的生长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小麦的生长率是醇溶物和水溶物处理最为显著,前者可使根系的生长率达91.03%,叶片达23.02%。后者可使根系生长率达68.99%,叶片达17.04%;而玉米的生长率是脂溶物和醇溶物处理最为显著,前者根系的生长率达35.36%,叶片达28.48%,后者根系达27.94%,叶片达30.88%。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是与处理液的化学性质,浓度以及萌发的时间相关,醇溶物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比水溶物和脂溶物强;低浓度的脂溶物和水溶物对种子萌发不显示抑制作用,高浓度的各提取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随萌发时间的延长即不再表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小录  王瀚  何九军  张珍  赵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885-12887
[目的]研究银杏叶水提物对小麦种子萌发率、幼苗根长和苗高等方面的影响。[方法]以蒸馏水处理小麦种子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银杏叶水提液对小麦生长影响的变化规律,并运用效应指数(RI)和平均效应指数(RM)对小麦幼苗生长进行总体评价。[结果]随着银杏水提液处理浓度的增加,小麦种子萌发率、幼苗根长和苗高以及小麦鲜重均明显受抑制,其中对小麦根长的影响强度最大(MR=-5.187);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幼苗干重表现为增加趋势,但趋势不太明显;对各指标影响的强度依次为:根长〉苗高〉鲜重〉干重。[结论]银杏叶水提液对小麦生长的化感作用总体表现为抑制作用,且在较高浓度下抑制作用更强。在复合种植的生产实践中,要充分考虑种间化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自然降水、土壤水分状况及小麦生育期需水情况等角度,研究了干旱对昆明市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小麦种植过程中防旱、抗旱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用统计学和农业气象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干旱对小麦生长发育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除播种到三叶期与多年平均值一致外,其余发育期提前了9~26d,在小麦生长关键期拔节—抽穗期,缺水严重,致使小麦植株矮小,有效分蘖减少,不能正常抽穗结实,严重影响产量。干旱对昆明小麦生长发育影响严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系列有效的防旱、抗旱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木薯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合成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木薯淀粉合成高吸水性树脂。[方法]以木薯淀粉和丙烯酸单体为原料,过硫酸铵-亚硫酸钠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得淀粉基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淀粉与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中和度和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产品吸水率的影响。[结果]得出产品在室温下1 h内吸去离子水1 844 g/g、0.9%NaCl盐水224 g/g。[结论]该研究为以木薯淀粉与丙烯酸为原料制备高吸水树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旱地麦田休闲期覆盖的增产效果,探索旱地小麦休闲期覆盖保水技术途径,为促进旱地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0-2013年在山西省闻喜县邱家岭村以冬小麦品种运旱20410为试验材料,设休闲期深翻后覆盖与不覆盖2个处理,测定休闲期和小麦各生育时期土壤水分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研究休闲期覆盖对麦田土壤水分积耗规律和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休闲期覆盖后播种期3 m内土壤蓄水量提高,丰水年提高47 mm,平水年提高55 mm,欠水年提高63 mm,且欠水年更有利于土壤水分蓄保于深层。休闲期覆盖后土壤蓄水效率显著提高,丰水年提高35%,平水年提高48%,欠水年提高101%,且蓄水效果至开花期仍显著。休闲期覆盖后生育期耗水量虽显著增加,但休闲期耗水量显著降低,因而周年总耗水量无明显变化。休闲期覆盖后拔节前耗水比例显著降低,拔节后耗水量及日平均耗水量显著增加,拔节后耗水比例增加,尤其在欠水年休闲期覆盖对生育后期耗水有较大调控作用。休闲期覆盖后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均显著提高,其中对穗数影响最大,尤其在欠水年提高了19%,且欠水年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也较大,最终丰水年产量提高30%,平水年提高35%,欠水年提高50%。此外,在休闲期覆盖条件下,各生育阶段的耗水量与产量均密切相关,尤其是拔节后的耗水量。结果还表明,休闲期覆盖处理,每多蓄1 mm播种期土壤水分可增产17-26 kg·hm-2,每多消耗1 mm生育期土壤水分可增产22-26 kg·hm-2,且降水生产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提高,尤其欠水年更能高效用水。【结论】休闲期覆盖有利于蓄积休闲期降水直至开花期;有利于实现降水周年调控,减少生育前期耗水,增加生育中后期耗水;有利于优化产量构成因素,尤其穗数,提高产量,最终实现降水的高效利用。在欠水年,休闲期覆盖的蓄水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在人工盆栽条件下,对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进行播种前种子PDJ(10-5M)浸种处理和返青期不同水分处理(75%and45%),调查了拔节期不同小麦基因型生长反应,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和PDJ对小麦生理影响因品系和测试指标不同而有显著差异。水分胁迫可显著降低四种小麦植株表现型性状和生物量,从而抑制植物生长,而进行PDJ处理后可以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减弱水分胁迫的抑制效应。正常水分情况下PDJ可以促进根系生长,而地上部生长对PDJ不敏感。  相似文献   

19.
水分胁迫对小麦幼苗根系生长和生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以小麦“徐州25”为材料,采用盆栽种植,研究了水分胁迫对小麦根系生长及生理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胚芽鞘和主胚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适度的水分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对苗期小麦根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使根冠比增加,根系活力增大;但重度水分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5%)抑制根系的生长,根系活力下降;水分胁迫并使苗期小麦的脯氨酸含量上升、细胞膜的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20.
孙忠鹏  王岩  张弘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094-12095
[目的]重点阐述了一种高磷型大量元素液体水溶肥的制造方法.[方法]以硝酸钾、磷酸二氢钾、尿素、磷酸脲等较常规的原料,在常压、接近常温的条件下生产,并以水培7d的苗期小麦为作物进行肥效试验.[结果]该种液体肥能够在小麦苗期对小麦根茎等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水溶性肥料日益受到重视,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