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繁殖蕨菜的繁殖方式有2种,即有性繁殖(孢子繁殖)和无性繁殖(根茎分株繁殖)。在生产上多采用无性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枝条繁殖和丛芽繁殖方式扩繁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 L.)草坪,对两种繁殖方式下匍匐翦股颖草坪的成坪效果及生产成本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匍匐翦股颖通过枝条繁殖方式进行扩繁的草坪成坪质量较好,成坪时间较短,生长速度较快,而且草坪颜色、均匀度、密度等也优于丛芽繁殖方式.枝条繁殖方式在60 d内草坪密度达到200枝/100 cm2,而丛芽繁殖则需要70 d以上;草坪盖度达到90%时,枝条繁殖方式比丛芽繁殖方式短10 d左右.枝条繁殖方式使用剪草机械剪切匍匐翦股颖的地上枝条进行扩繁,可以节省大量人工,减少了人力成本,而且可以不破坏原种源草坪,是比较理想的一种营养繁殖方式.  相似文献   

3.
沈峰 《现代农业科技》2023,(10):119-121+132
枫香是我国乡土树种之一,适应能力强,在宣城市广泛分布。本文结合宣城地区实际,对枫香苗木培育技术(包括播种育苗1种有性繁殖育苗方式以及分株繁殖和插条繁殖2种无性繁殖育苗方式)进行了总结,并就枫香造林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枫香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美蕊花的植物学植物学特征特性、生态习性等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其观赏利用价值,分别介绍了播种繁殖和茎扦插2种繁殖方式。提出了养护管理技术,为促进美蕊花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果树的插扦繁殖方法主要有硬枝繁殖与绿枝繁殖2大类。近年来绿枝繁殖在果树生产上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因为用绿枝插扦繁殖生根容易,成活率高,可增加繁殖系数和提前出圃。绿枝繁殖的最好时期是7-8月。绿枝繁殖无论是插扦或是嫁接,枝条只留半片叶,利于正常的光合作用,减少蒸腾作用。半叶法绿枝繁殖主要有2种方式。  相似文献   

6.
植物胎生繁殖的方式有种子胎生和营养体胎生2种类型.新疆胎生植物有10种(含亚种),隶属于5科7属,全部属于营养体胎生.介绍了它们的种类、形态、生境、分布和用途.植物的胎生繁殖丰富了植物繁殖的途径,有利于种群的传播扩散和数量的增加,增强了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正>5饲养管理骆驼饲养有放牧、棚圈和厩舍饲养两种方式。终年天然草场放牧是养驼的主要方式。5.1驼群组成根据草场类型、水源、劳力、用途、年龄、性别等分为繁殖群和非繁殖群。繁殖群由3~4岁种母驼、1~2岁驼羔和种公驼组成,每群在100峰左右。其中种母驼30~40峰,种公驼1~2峰,骑乘或役用骟驼2~3峰,其余为1~2岁驼羔。非繁殖群由骟驼、3~4岁公驼及空怀母驼组成,每群100~120峰。  相似文献   

8.
新疆胎生植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胎生繁殖的方式有种子胎生和营养体胎生2种类型。新疆胎生植物有10种(含亚种),隶属于5科7属,全部属于营养体胎生。介绍了它们的种类、形态、生境、分布和用途。植物的胎生繁殖丰富了植物繁殖的途径,有利于种群的传播扩散和数量的增加,增强了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对古浪县沙拐枣种子和1~2年生沙拐枣插穗繁殖进行了不同的预处理,根据保存率的对比结果对2种繁殖方式最佳预处理后的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沙拐枣种子采用PEG-6000最佳浓度预处理后,节省成本41 731.2元/hm2;沙拐枣插条采用最佳处理后,节省成本18 555元/hm2。  相似文献   

10.
卓根 《北京农业》2007,(8):29-29
果树的插扦繁殖方法主要有硬枝繁殖与绿枝繁殖2大类。近年来绿枝繁殖在果树生产上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因为用绿枝插扦繁殖生根容易。成活率高,可增加繁殖系数和提前出圃。绿枝繁殖的最好时期是7—8月。绿枝繁殖无论是插扦或是嫁接,枝条只留半片叶,利于正常的光合作用.减少蒸腾作用。半叶法绿枝繁殖主要有2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
阔叶箬竹分株繁殖和埋鞭繁殖技术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扩大阔叶箬竹种群数量和栽培范围,对阔叶箬竹繁殖方法进行了研究。测量了分株繁殖和埋鞭繁殖2种方法下的生长指标变化并比较分析了2种繁殖方式。结果表明,采用分株方法繁殖时,秆数对阔叶箬竹的成活率、新竹高度、叶片数、叶长、叶宽和出笋数都有显著性影响。采用3秆·丛-1的分株繁殖方式相比1秆·丛-1和5秆·丛-1成活率更高,植株生长状况更好。采用埋鞭方法繁殖时,鞭长对阔叶箬竹的成活率和新竹高度有显著性影响,而对其叶片数、叶长、叶宽以及出笋数没有显著性影响。采用10 cm鞭段长度的埋鞭繁殖方式相比5 cm和20 cm鞭段长度成活率更高,植株生长状况更好。相同养护条件下,埋鞭繁殖成活率稍高于分株繁殖,而分株繁殖的竹苗比埋鞭繁殖的株高更高并且出笋数也更多。这些数据可为今后阔叶箬竹的产业化生产提供重要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绞股蓝是富含人参皂苷类物质的药食两用植物,其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和组织培养。综述了绞股蓝的3种繁殖方式及其相应的育苗技术。自然营养繁殖和人工营养繁殖(地下茎分株、地上茎和叶的扦插及藤蔓压条)是绞股蓝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有性繁殖即用种子进行繁殖,组织培养主要包括以茎尖、茎段和花芽为外植体的组培方式。绞股蓝的育苗技术为绞股蓝人工栽培提供了充足的种苗。  相似文献   

13.
采用"稻田土"、"黄心土"2种基质进行石松的分株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分株繁殖平均成活率67.22%,最高达90.48%,分株繁殖是石松可行的繁殖方式;"稻田土"与"黄心土"分株繁殖成活率无显著差异,但"稻田土"基质苗木生长情况较好,"稻田土"是石松分株繁殖的适宜基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欧洲水仙的繁殖技术,为欧洲水仙的种质资源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系统介绍欧洲水仙的4种主要的繁殖方式:侧球繁殖、鳞片繁殖、双鳞片繁殖以及组织培养繁殖,并对4种繁殖方式进行简单比较。[结果]鳞片扦插方法操作较简单,但繁殖材料易污染腐烂,且扦插用材料较组织培养多,繁殖系数低。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快速繁殖,环境相对容易控制,污染率低,且所需材料少,繁殖系数高。[结论]组织培养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水仙的繁殖速度。  相似文献   

15.
河南外来入侵植物及防除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报道了河南外来入侵植物 13科 2 6属 30种 ,分别介绍了其中分布广、危害大的 18种植物的识别特征、繁殖方式、生境、河南分布现状、危害、控制及防除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综述了番石榴的繁殖技术,番石榴的繁殖技术有实生苗繁殖、压条繁殖、嫁接繁殖、扦抽繁殖四种方式,开展对番石榴繁殖技术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引进优良栽培品种及改造野生类型,而且对开发、利用攀西番石榴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盐碱地区域化种植耐盐植物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盐碱地上人工区域化种植翅碱蓬、柽柳、芦苇和甘草这4种耐盐植物,根据植物不同生长习性选择不同的种植方式,翅碱蓬和甘草使用种子繁殖,柽柳采用扦插繁殖,芦苇采用地下茎切段繁殖,通过2 ̄3年的种植,计算各自的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4种耐盐植物都具有较高的效益,其中翅碱蓬的效益最大,经济效益达12.6万元/hm 2左右,证明在盐碱地上种植耐盐植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西番莲是一种果汁型热带水果,具有独特的香味和酸甜的口感。近年来,西番莲产业逐渐复苏,种苗需求日益增加。西番莲种苗繁育主要有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方式。种子繁殖繁育系数高,但会发生性状分离;扦插繁殖虽然能保持母本优良性状,但繁育系数不高,且易携带病毒病害。因此,生产上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种苗繁育方式。围绕西番莲两种繁殖方式的影响因素,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就今后西番莲种苗繁育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西番莲种苗繁育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秋海棠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其叶、花和果实都具有优良的观赏价值。为促进秋海棠产业发展,介绍了秋海棠4种常见的繁殖方式,且比较各种方式的优缺点,并重点介绍了其中的叶片扦插繁殖方式,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在一个由土著燕鸥占据的繁殖岛上,进入一种新的燕鸥定居,由此产生的种间竞争是否会改变它们的资源利用模式、巢址选择偏好和繁殖生态等。为此,我们于2019年,研究了乌屿岛粉红燕鸥,褐翅燕鸥和大凤头燕鸥的巢址选择偏好和繁殖生态,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新的种间竞争如何影响到它们巢址选择和繁殖生态。结果显示:(1)大凤头燕鸥占据了粉红燕鸥的巢址,迫使粉红燕鸥侵占褐翅燕鸥的巢区,出现粉红燕鸥和褐翅燕鸥最佳巢址重叠的现象;(2)在大凤头燕鸥的竞争压力下,褐翅燕鸥倾向于低密度的繁殖方式,而粉红燕鸥则偏向于高密度的繁殖方式;(3)大凤头燕鸥进入后,粉红燕鸥平均窝卵数由1.17±0.07增加到1.76±0.43,有2枚卵的巢占比由1/6增加到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