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欧盟水产品安全卫生标准对我国罗非鱼出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罗非鱼出口欧盟数量的增加,欧盟对我国出口的罗非鱼质量安全标准更加严格,研究和掌握欧盟的水产品安全卫生标准,比较我国国家标准与欧盟的差距,分析欧盟水产品安全卫生标准对我国罗非鱼出口的影响,提出企业和政府的应对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罗非鱼的质量安全,增加罗非鱼出口欧盟的数量。  相似文献   

2.
我国罗非鱼出口欧盟市场的特征、障碍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罗非鱼出口欧盟市场的特征,分析了制约我国罗非鱼出口欧盟市场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拓展我国罗非鱼出口欧盟市场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罗非鱼产业的发展及进出口贸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罗非鱼产业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罗非鱼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项对策:建立有效的水产品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注重罗非鱼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发展区域优势,建立罗非鱼优势水产品出口基地;分散出口市场,化解罗非鱼出口的市场风险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严重。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对出口农产品种类,所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贸易引力模型,以河南省主要出口农产品类别蔬菜为例,选取1999年至2019年我国对美国、日本、欧盟蔬菜出口额,蔬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数量及相关控制变量,实证检验影响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技术性贸易壁垒类型——农药残留限量技术标准对蔬菜出口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1.进口国蔬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严格对蔬菜出口具有负向作用,标准数量每增加1%,蔬菜出口值将下降0.318%,而中国蔬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严格对蔬菜出口具有积极作用。2.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短期对我国蔬菜出口具有抑制作用,但是长期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前瞻性提出政策制定建议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出口的鲜葱经常遭遇国外技术壁垒困扰这一问题,对我国大葱各生长期使用农药的风险和关键控制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和欧盟的残留限量标准数量多且严格,就我国大葱上常见的使用农药来说,日本限量指标采用"一律标准"的有15项,占28.3%;欧盟采用"一律标准"的有9项,采用0.01 mg/kg以及0.05 mg/kg以下的限量作为标准的共有22项,分别占17.0%和41.5%;而马来西亚采用的限量标准只有6项且限量宽泛。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将我国常用农药分为推荐使用、避免使用和限制使用3种,我国出口企业在实际生产中应将防治用药的选择作为重要的关键控制点,从而规避风险。同时对大葱上农药的使用提出了建议,提供了防治大葱主要病虫害且限量指标相对宽泛的农药种类和安全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紫苏是我国和浙江省的特色农产品,具有良好的国际市场.通过对欧盟、日本、韩国等主要出口目标国家/地区对紫苏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比较研究,提出我国紫苏生产用药的对策建议,为紫苏的生产出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罗非鱼出口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罗非鱼养殖生产国和出口贸易国,罗非鱼在水产品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全面掌握中国罗非鱼出口市场结构状况,应用出口市场集中率、出口市场集中度指数、出口多样性指数和出口均匀度指数等分析工具,对2002-2012年中国罗非鱼出口市场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罗非鱼出口市场结构比较集中,出口市场结构风险较大,但中国罗非鱼出口市场结构呈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岳冬冬  李旭君  耿瑞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11):2335-2341
[目的]测算我国出口美国罗非鱼产品贸易的环境效应,为制定新时期我国对美出口罗非鱼产品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贸易—环境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分析我国对美出口罗非鱼产品对环境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并提出罗非鱼养殖、出口贸易方面的对策建议.[结果]我国对美出口罗非鱼产品的环境影响效应包括正向的出口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表示当前罗非鱼出口规模扩大增加了环境污染;出口冻罗非鱼产品的环境影响效应小于罗非鱼鱼片,即罗非鱼出口产品结构加剧了环境污染效应;同时罗非鱼苗种繁育技术尚未发挥减少环境污染的正效应.[建议]提高罗非鱼等水产品进口规模,降低规模效应影响程度;提高冻罗非鱼出口量,调整结构效应影响程度;提高罗非鱼良种率,改善技术效应影响程度;构建罗非鱼产业绿色发展体系,多环节管控污染源.  相似文献   

9.
我国与欧盟水产品安全卫生标准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水产品生产大国。欧盟是我国水产品四大出口市场之一。我国水产品对欧盟出口贸易具有“双集中”的特点:首先。出口水产品品种集中。鱼片和虾类两大类产品的贸易金额占出口欧盟贸易总额的76%;其次。水产品出口地区分布集中。出口欧盟居前4位的山东青岛、浙江(主要是舟山和宁波)、江苏、辽宁大连4个地区的出口贸易金额占全国贸易总额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罗非鱼产业标准化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罗非鱼养殖,年产量已超过200万吨。近十年来我国的罗非鱼产量以平均每年9%左右的速度递增,居世界第一,是我国优势出口水产品之一。为了了解罗非鱼产业标准化现状,调查现行标准在这个行业的适用性,利用到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罗非鱼主产区进行实地走访、资料收集和发放调查表等调研手段,考察了我国罗非鱼生产、流通全过程。了解了养殖水质、种质、鱼苗及亲本、饲料选择与投喂、病害防治与用药、运输装备的清洁卫生及加工与包装存在着的潜在危害。研究了现行标准实际应用情况,利用对比和分析的方法梳理了缺失及需要修订的标准。在分析和研究了先进国家所采用的健康养殖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前提下,结合我国罗非鱼产业实际需求和科研现状,建议制定4项标准,修订6项标准,为规范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中日之间水产品贸易关系一直十分密切,并且互为对方最大的贸易伙伴。然而近年来,其贸易量却出现了下降趋势。为促进水产品贸易的恢复,两国都进行了诸多研究。通过总结中日水产品贸易的发展历程、背景,并分析两国采取的贸易措施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日间的水产品贸易经历了扩大期、成长期、减少期三个阶段。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生产量与消费量的变化、水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以及食品安全标准的强化等。对于中日之间水产品贸易量下降的现象,我国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法律及食品安全标准的强化和出口管理体系的完善等。此外我国与日本开展了食品安全推进会,以有效应对两国水产品贸易中出现的问题。上述管理措施对于两国水产品贸易量的下降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然而其中尚存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要实现中日水产品贸易的恢复,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Contemporary regulation of food safety incorporates principles of quality management and systemic performance objectives that used to characterize private standards. Conversely, private standards are covering ground that used to be the realm of regulation. The nature of the two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ndistinguishable. The case study of the Ugandan fish export industry highlights how management methods borrowed from private standards can be applied to public regulation to achieve seemingly conflicting objectives. In the late 1990s, the EU imposed repeated bans on fish imported from Uganda on the basis of food safety concerns. However, the EU did not provide scientific proof that the fish were actually “unsafe.” Rather, the poor performance of Uganda’s regulatory and monitoring system was used as justification. Only by fixing “the system” (of regulations and inspections) and performing the ritual of laboratory testing for all consignments for export to the EU did the Ugandan industry regain its status as a “safe” source of fish. Yet, gaps and inconsistencies abound in the current Ugandan fish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Some operations are by necessity carried out as “rituals of verification.” Given the importance of microbiological tests and laboratories in the compliance system, “alchemic rituals” provide an appropriate metaphor. These rituals are part and parcel of a model that reassures the EU fish-eating public that all is under control in Uganda from boat to point of export. As a consequence, actual non-compliance from boat to landing site allows the fishery to survive as an artisanal operation. Stefano Ponte is Senior Researcher at the Danish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Copenhagen.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role of standards, regulation and quality conventions in the governance of agro-food value chains,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Africa. He is co-author of Trading Down: Africa, Value Chain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e Coffee Paradox: Global Markets, Commodity Trade and the Elusive Promise of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是中国农业大省,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连续十二年来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以水产品、蔬菜、水果、畜产品和食用油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市场主要有日本、东盟、韩国、美国和欧盟。出口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山东省农产品整体具有较强竞争力,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贸易互补性强。在山东省五大主要出口农产品中,水产品和畜产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水果和食用油籽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水果、蔬菜、水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畜产品和食用油籽国际竞争力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福建省水产品生产与出口现状,运用资源禀赋系数分析其在水产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研究,指出质量安全、水产品深加工力度不足、技术性贸易壁垒、贴牌出口、原料和用工等是影响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大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实施品牌战略等提升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我国传统出口水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中质量安全信息传递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追溯体系在出口水产品供应链的养殖、加工、仓储、运输4个环节质量安全信息传递中的具体应用,得出基于可追溯体系的出口水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在质量安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增强供应链整体信息的可见度、加强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信息沟通、降低检验成本、有效整合成员企业的内外部供应链等优势,最后提出了建立出口水产品可追溯体系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完善食用菌中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保障国内食用菌安全并促进出口贸易,对2016—2020年中国食用菌出口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的受阻情况及原因进行梳理,对比分析中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的食用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结果表明:2016—2020年,中国出口上述贸易国(地区)的食用菌被召回/扣留共计385批次,其中农药残留超标引起的占38%,原因主要是部分农药中国未制定残留限量标准或制定的残留限量标准与上述贸易国(地区)的农药种类和限量值不一致。从出口受阻及标准对比分析中国食用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主要存在以下2个问题:一是中国食用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与实际生产用药不相符。7种登记的农药有效成分只有5种制定了相应的残留限量标准,而制定了残留限量标准的其他63种农药在食用菌上没有登记。2016—2020年,明确标明因为农药残留超标被扣留/召回的食用菌,涉及的农药共35种,中国仅制定了其中10种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二是中国制定的残留限量标准的农药种类、限量值与上述贸易国(地区)仍有差距。中国对食用菌已制定残留限量标准的农药有68种,虽然总数上超过CAC和美国且完全覆盖CAC,但是仍然有4种农药美国有残留限量要求而中国并未制定。此外,中国制定的食用菌残留限量标准的农药种类数量远少于欧盟和日本。中国与欧盟相比,并未区分栽培食用菌和野生食用菌,但是欧盟第一次未在食用菌的残留限量标准方面全覆盖中国。中国与上述贸易国(地区)的农药残留限量值也存在差异,部分限量值比上述贸易国(地区)宽松。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福建省22家重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问卷调查,详细考察了国外SPS措施对福建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SPS措施已成为除汇率外影响福建省农产品出口的最重要因素;福建水产品、茶叶和蔬菜受到SPS措施的影响较大;日本和欧盟的SPS措施对福建省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冲击较大;企业受SPS措施影响的原因,既有国内外标准差异过大、国外标准过高、信息不对称等外因,也有企业出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较低这一内因,等等。在调研基础上,从政府、协会和企业等层面提出了应对SPS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滕宏林  方荣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31-19133
采用1998-2009年的数据,并根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广东省水产品出口贸易与渔业经济增长之间长期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水产品出口贸易与渔业经济增长均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二者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即水产品出口是渔业经济增长的原因,而渔业经济增长并不是水产品出口的原因。最后就如何提高广东水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