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
[目的]研究不同外源物质复配对低温冷害下番茄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影响。[方法]以‘中杂9号’番茄为试验材料,叶面喷施5–氨基乙酰丙酸(ALA)+海藻酸钠寡糖(AOS)、ALA+褪黑素(MT)、ALA+纳米二氧化硅(NPs),以喷施蒸馏水对照,研究不同外源物质复配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物量、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含量、活性氧水平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ALA+AOS处理能更显著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高耐冷性;ALA+MT处理能更有效的提高SOD、POD、CAT活性,提高清除活性氧能力;ALA+NPs处理能更好提高植物生物量和根系活力,提高植物抗寒能力。[结论]综合来看,上述外源物质复配组合均能显著提高低温冷害下番茄幼苗渗透性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活性氧积累,缓解膜脂过氧化伤害,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进而增强番茄对低温胁迫的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亚低温及不同硝铵配比对番茄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通过合理施肥调控番茄抵御亚低温危害提供参考。【方法】以番茄为材料,采用温室水培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常温(15~25℃)和亚低温(8~15℃)下营养液中NO-3-N/NH+4-N比例分别为100/0,75/25,50/50,25/75和0/100时对温室番茄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与常温条件相比,亚低温使番茄幼苗叶片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使番茄植株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不论在亚低温还是在常温下,NO-3-N/NH+4-N比例为75/25时植株的抗寒性最强,此后随NH+4-N比例的增大抗寒性减弱。【结论】亚低温条件下,NO-3-N/NH+4-N比例为75/25时最有利于提高番茄植株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4.
高温胁迫对25个油茶品种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探索高温条件下油茶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规律,以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油茶种质资源圃中25个油茶优良品种为材料,对成年大树的水培枝条进行常温对照、40℃和45℃等3种温度处理,处理时间8h,并测定了其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常温对照相比,40℃、45℃高温胁迫后,25个油茶品种的可溶性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增加63.29%、77.88%,游离脯氨酸平均含量分别增加40.82%、83.97%,可溶性糖平均含量分别增加56.57%、147.26%;油茶品种间上述各指标在同一温度胁迫下差异极显著。由此可见,高温胁迫使油茶品种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升高,且不同油茶品种间存在显著的耐热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番茄幼苗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对Cd-Pb复合的响应与耐受机理,采用沙培方法研究了Cd、Pb单一和复合污染对番茄幼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d、Pb单一处理可使番茄幼苗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Cd的影响明显大于Pb.Cd-Pb复合处理对番茄可溶性糖含量的联合作用小于其... 相似文献
6.
PEG6000渗透胁迫对藜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藜的耐旱机理,为藜的人工栽培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藜幼苗长到六叶期时,浓度分别为0、5%、10%、20%的PEG6000进行渗透胁迫处理,分别处理01、、35、、7和9 d后从植株上部第3~5叶片功能叶片进行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在5%PEG胁迫下,藜幼苗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缓慢增加,相对含水量(RWC)下降较小,在10%、20%PEG胁迫下,可溶性蛋白质、甜菜碱含量先升后降,RWC下降幅度较大。10%PEG胁迫的第5天藜幼苗叶片RWC降到62%,叶片开始萎焉;20%PEG胁迫的第3天RWC降到61.9%,叶片开始出现萎焉现象,第7天RWC降到48.6%,叶片干黄。5%、10%2、0%PEG胁迫到第7天时藜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分别是对照的7.64、10.92、9.4倍。[结论]藜对适度的渗透胁迫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高浓度、长时间的PEG渗透胁迫会对藜造成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渗透调节物质与抗寒性的关系,对不同枣品种进行抗寒性评价,本文选取灵武长枣、早脆王、金矮三号、清涧圆枣、京六零、六月鲜等6个枣品种,研究当年生枝条的渗透调节物质在自然降温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6个枣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总体呈增加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淀粉含量总体呈平缓上升的趋势。除此以外还利用Fuzzy数学隶属函数综合评判法比较了六个不同枣品种的抗寒性,得出六种枣树的抗寒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早脆王>灵武长枣>六月鲜>清涧圆枣>京六零>金矮三号。该研究结果可为榆林地区选育抗性较好的红枣品种和大规模引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24-表油菜素内酯对低温胁迫下葡萄幼苗抗氧化系统 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外源EBR(24-表油菜素内酯)对低温胁迫下葡萄幼苗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方法】以欧亚种(Vitis vinifera L.)鲜食葡萄品种‘紫脆无核’营养袋扦插苗为试材,分别在4℃和0℃低温条件下,研究外源EBR对葡萄幼苗4种抗氧化酶活性(CAT、SOD、POD及APX)、超氧阴离子( )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两种低温胁迫条件下,外源EBR处理均使葡萄叶片抗氧化酶CAT、POD、SOD及APX活性升高,且总体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同时也使葡萄叶片抗氧化物质GSH及AsA含量升高,在4℃和0℃条件下,GSH平均含量较对照分别升高5.4%及7.8%,AsA含量分别升高8.8%及13.0%;EBR处理使叶片 及MDA含量降低, 平均较对照分别降低28.5%及17.3%,MDA含量分别降低6.8%及7.5%;EBR处理明显提高了葡萄幼苗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平均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8.4%和59.1%、3.5%和5.2%及18.6%和25.0%。【结论】在低温胁迫下,外源EBR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减少了活性氧(ROS)的积累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产生,增强了葡萄幼苗耐低温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低温胁迫对茄子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别在25 ℃、15 ℃、10 ℃不同温度处理下,研究了低温胁迫对茄子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上升;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热稳定蛋白质含量也呈上升的趋势.随着胁迫时间延长, SOD、 POD活性,O-2·产生速率逐渐上升;MDA及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蛋白和热稳定蛋白质含量则呈下降趋势;CAT活性变化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100mmol/L NaCl胁迫对嫁接茄子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嫁接苗生长受抑制程度显著低于自根苗;嫁接苗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及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上升,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自根苗;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显著增加,嫁接苗含量显著低于自根苗。以上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嫁接苗有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较低的氧化损伤,从而增强茄子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1.
12.
高温胁迫对不同类型黄瓜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5个不同类型黄瓜自交系幼苗在高温胁迫(昼温38℃/夜温28℃,昼温42℃/夜温32℃)下的热害指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最大荧光(Fm)、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P)、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可变荧光下降比值(Rfd)和光系统Ⅰ激发能分配系数(α)均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初始荧光Fo、光系统Ⅱ激发能压力(1-qP)、光系统Ⅱ激发能分配系数(β)和光系统Ⅰ和Ⅱ间激发能分配的不平衡性(β/α-1)则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在38℃高温下迅速上升,42℃高温下则急剧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Yield、ETR与热害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可以作为黄瓜幼苗期耐热鉴定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3.
14.
高温胁迫对两个仙客来品种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昼22℃/夜17℃处理为对照,昼35℃/夜27℃的温度对2个仙客来品种(1011和1051)进行高温胁迫处理,测定了高温胁迫对仙客来叶片中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2个仙客来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减弱,1011品种减幅小于1051品种;1011品种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增强,1051品种除POD活性有所增强外,CAT和APX活性均减弱;1011品种抗坏血酸(A sA)含量升高,而1051品种下降。上述结果说明,1011品种较1051品种具有较高的酶性和非酶性活性氧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紫红长茄为材料,采用营养钵种植法,设4种不同浓度的褪黑素(MT)溶液(50、100、150、200μmol/L),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处理,喷施茄子幼苗叶片,再将茄子幼苗进行高温胁迫,通过测定茄子幼苗的光合参数以及POD、SOD等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外源褪黑素对高温胁迫下茄子幼苗的光合作用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MT能有效提高高温胁迫下茄子幼苗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能力,当MT浓度为150μmol/L时,茄子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69 mg/g和12.14μmol/(m2·s),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喷施各浓度的MT均能显著提高茄子幼苗抗氧化酶POD、SOD、CAT活性,当MT浓度为150μmol/L时,SOD、CAT活性最高,分别为256.31、41.80 U/g,且与MT浓度为200μmol/L时的SOD、CA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喷施各浓度的MT均能显著降低MDA含量,当MT浓度为150μmol/L时,MDA含量最低,为16.71 nmol/g。喷施外源MT能提高茄子对高温胁迫的抵抗力,且浓度为150μmol/L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叶榄仁幼苗对盐碱环境的适应机理,为盐碱土地改良及耐盐碱小叶榄仁苗木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NaCl胁迫2年生小叶榄仁盆栽实生幼苗,30 d后测定其株高增量、地径增量、叶面积、生物量(干重和鲜重)及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等指标,分析盐胁迫对其生长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盐胁迫浓度的升高,小叶榄仁幼苗的株高增量、地径增量、叶面积和生物量均明显低于对照(CK),在0.6%~1.0%盐胁迫下,小叶榄仁幼苗生长严重受阻;可溶性糖含量随盐浓度的升高呈递增趋势,在0.8%盐胁迫下达最大值后迅速下降,0.8%是可溶性糖含量累积的临界盐浓度;脯氨酸和MDA含量随盐浓度的升高总体上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在1.0%高盐胁迫下达最大值,且与CK差异显著(P<0.05,下同),0.8%盐胁迫下脯氨酸开始发挥抗盐作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小叶榄仁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与脯氨酸含量和干重呈显著正相关,脯氨酸含量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盐胁迫会引起小叶榄仁幼苗株高、地径、叶面积和生物量等生长指标下降,0.8%是胁迫小叶榄仁幼苗渗透性调节物质含量发生变化的临界盐浓度;小叶榄仁幼苗能在0.2%~0.4%盐胁迫环境下良好生长,可作为低盐土壤环境改良树种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7.
18.
淹水胁迫对嫁接甜椒幼苗几种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淹水胁迫对嫁接甜椒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淹水胁迫时间延长,嫁接甜椒苗丙二醛(MDA)含量和O2-·生成速率增加,嫁接苗含量显著低于自根苗;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表现上升的趋势,以上指标嫁接苗均高于自根苗。由此可知,淹水胁迫下嫁接苗有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较低的氧化损伤,从而增强甜椒的耐淹水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等渗盐胁迫下外源亚精胺(Spd)对番茄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法,以盐敏感型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材料,以150mmol/L NaCl和100mmol/L Ca(NO_3)_2模拟等渗盐胁迫环境,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1/2倍Hoagland营养液+叶面喷水;单独NaCl处理.150mmol/L NaCl溶液+叶面喷水;单独Ca(NO_3)_2处理.100mmol/L Ca(NO_3)_2溶液+叶面喷水;NaCl+Spd处理.150mmol/L NaCl溶液+叶面喷0.25mmol/L Spd;Ca(NO_3)_2+Spd处理.100mmol/L Ca(NO_3)_2溶液+叶面喷0.25mmol/L Spd,研究等渗盐胁迫下外源Spd对番茄幼苗生物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含量,相对质膜透性及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等渗NaCl、Ca(NO_3)_2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物量和SOD、POD、CAT、APX活性均显著降低,相对质膜透性、MDA、O_2~(-·)和H_2O_2含量均显著增加。与单独NaCl或Ca(NO_3)_2胁迫相比,2种盐胁迫下再喷施Spd后明显增加了番茄幼苗生物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相对质膜透性、MDA、O_2~(-·)和H_2O_2含量,且外源Spd对NaCl胁迫的调控效应更为显著。【结论】外源Spd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增强番茄幼苗清除体内活性氧(ROS)及降低膜透性的能力,缓解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番茄抗盐性。单独Ca(NO_3)_2胁迫下植物受到的氧化伤害程度低于单独NaCl胁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