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猪蓝耳病疫苗防疫是减轻猪蓝耳病发生的重要手段,采取什么样的疫苗防疫方案最科学,这需要通过试验来论证。本文通过对国产普通灭活疫苗(CH 1a株)、国产弱毒疫苗(CH–1R株)、猪高致病性灭活疫苗(NVDC-JXA1)三种疫苗进行防疫试验,经过对6个免疫猪场218份进行血清疫苗防疫,得出结论:弱毒疫苗比灭活疫苗防疫效果要高,提高综合防治措施,才是最根本的防治猪蓝耳病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通过相同饲养条件下的35日龄仔猪分别使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与灭活苗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首免,并分别在首免当日、28日、58日检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结果发现,使用弱毒疫苗免疫的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抗体上升速度和抗体水平均优于使用灭活苗的猪。试验结果表明弱毒灭活苗可在接种后21-28日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4个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的地区应该首先考虑使用弱毒活疫苗。  相似文献   

3.
设3组猪群,分别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灭活疫苗、生理盐水,结果发现,3组猪群均能获得有效的抗体,首次注射28 d后3组猪群均被疫苗感染;二次注射28 d后,3组猪群体内抗原转阴率均大于90%,证实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与灭活疫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同时发现弱毒疫苗具有很强的水平传播感染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搞清不同厂家生产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的应用效果差异,为正确选用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提供试验依据,试验对珠海市最常用的三个厂家生产的高致病性蓝耳病NVDC-JXAI灭活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免疫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三种供试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均未引起供试猪发生过敏反应和采食量变化等不良反应;三种供试灭活疫苗经2次免疫后,均能提高抗体水平,其中供试疫苗Ⅲ在首次免疫后即能有效产生抗体,而供试疫苗Ⅰ和供试疫苗Ⅱ在首次免疫后不能有效产生抗体.表明供试疫苗Ⅲ能使机体快速有效地产生抗体,免疫效果最好,可作为珠海市高致病性蓝耳病预防接种的首选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猪群免疫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俗称蓝耳病)弱毒疫苗之间不同组合抗体效长关系,通过对灌南县某规模猪场进行为期半年的猪瘟、蓝耳病抗体水平监测,表明两种组合猪蓝耳病弱毒苗不能对该场的蓝耳病起到保护作用,不能有效的控制蓝耳野毒感染,同时由于猪蓝耳病弱毒苗的使用反而造成了猪瘟抗体水平的偏低。  相似文献   

6.
正大兴区猪蓝耳病免疫主要使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JXA1-R株)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NVDC-JXA1株)。本实验选用未免疫过任何疫苗的断奶仔猪60头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猪分为3组,每组20头;按免疫程序依次注射弱毒苗、灭活苗和生理盐水。实验猪免疫后每隔半个月采样称重一次,共三个月。样品采用间接ELISA的方法诊断和定量检测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抗体。通结果如下:与猪繁  相似文献   

7.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俗称蓝耳病,是由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该病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其感染宿主唯一,且常常继发其他病原感染。PRRS发病时间间隔为2~37d,一般为5d左右,任何年龄、品种猪只均可发病。猪对很多PRRSV的感染途径敏感,包括口腔、鼻腔、肌肉、腹腔和生殖道。该病传染性高,并且只要有10个或者更少的病毒粒子,就可发生PRRS。疫苗免疫是预防PRRS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有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可供使用。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有效防控研究正在许多科研机构深入开展,能引起猪体对PRRSV产生保护性抗体的免疫原性基因的筛选、改造和利用等相关研究正加紧进行,以期研制一种安全高效的PRRS疫苗。  相似文献   

8.
浅谈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特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毒的归属及生物学特性、感染途径、采取科学饲养管理模式,免疫接种、药物预防、消毒灭源、规范补栏、疫情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推荐免疫方案及免疫注意事项等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1 疫苗的选择 根据当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类型,和易感动物的品种,适时地选择疫苗。免疫所用疫苗必须是取得在农业部批准文号的产品,目前所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由省市站统一供应。近几年所用疫苗主要是扬州优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灭活疫苗(NVDC—JXA1株)。  相似文献   

10.
由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RRS)灭活疫苗的免疫程序与目前通行的猪瘟(CSF)及猪口蹄疫(FMD)疫苗的免疫程序在时间上发生重叠,为探讨口蹄疫O型灭火苗、猪瘟活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火苗三种疫苗相互间是否会产生干扰及免疫副反应,为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数据支持,本实验室利用有效可靠资源开展了相关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禽霍乱-新城疫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联合防制禽霍乱和新城疫提供条件。[方法]将禽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1502强毒株与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弱毒株混合,制备成5批合格的二联油乳剂灭活苗,用于鸡、鸭和鹅的田间安全性和免疫保护试验。[结果]田间安全性试验表明,免疫鸡、鸭和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鸡的田间免疫效力试验表明,7~14日龄雏鸡和60~90日龄青年鸡免疫3周后新城疫血凝抑制(ND-HI)抗体效价均比对照组高2~3 log2,可持续4个月以上,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攻毒保护率均达到75.0%以上,免疫效力可持续6个月;鸭和鹅的田间免疫效力试验表明,接种3周后免疫组ND-HI抗体效价均≥4.2 log2,对照组均≤2 log2;鸭、鹅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攻毒保护率分别在75.0%和62.5%以上。[结论]该二联苗免疫禽类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禽霍乱、新城疫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鸭和鹅等水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禽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接种固体培养基收获的菌液与鸡新城疫病毒弱毒株La Sota接种易感鸡胚收获的感染鸡胚液混合,用甲醛溶液灭活后制备成5批二联油乳剂灭活苗,用于鸭和鹅的安全性及免疫效力试验。[结果]5批二联苗对鸭和鹅的安全性试验表明,免疫鸭和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免疫效力试验表明,免疫后3周,鸭和鹅的新城疫血凝抑制抗体效价均≥4 log2,新城疫攻毒保护率均为100%,禽霍乱攻毒保护率为66.7%~83.3%。[结论]该二联苗用于免疫鸭和鹅安全可靠,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孙荡  高歌  周胜  鲍梦雅  茅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03-10905
[目的]为临床上构建PRRSV的拮抗性小肽及相关疫苗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NCBI上国内分离的PRRSV毒株(FJ175688.1)Nsp2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并对其组分、理化性质、跨膜结构域、二级结构、糖基化位点、磷酸化位点和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预测。[结果]Nsp2含有7段的跨膜区域,二级结构中自由卷曲含量最高(57.64%),同时含有4个糖基化位点和76个磷酸化位点。综合分析表明,Nsp2具有大量的抗原决定簇。[结论]通过对Nsp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为PRRSV疫苗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用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分别对10头母猪进行免疫.选择20头后代,在20日龄、30日龄、40日龄时分别采集血样进行跟踪监测.结果PRRS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15%、5%和35%、20%、5%.显示用两种疫苗免疫的母猪后代体内获得性母源抗体水平均不高,且持续时间较短.因此,仅靠对母猪进行免疫难以预防PRRSV的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地区牛口蹄疫O型Asia-Ⅰ型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应用液相阻断ELISA法检测492份口蹄疫O型Asia-Ⅰ型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免疫牛群对牛口蹄疫O型的平均免疫合格率为97.6%,对Asia-Ⅰ型的平均免疫合格率为97.7%.[结论]牛口蹄疫O型Asia-Ⅰ型双价灭活疫苗可以使免疫牛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16.
王新卫  张书松  孟少杰  王泽霖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460-1461,1471
[目的]为了检测自制的ND-IB二联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方法]用自制ND-IB二联苗与相应的NDI、B单苗及不同来源的ND-IB二联苗免疫鸡群,以HI方法检测其抗体。[结果]自制ND-IB二联苗与相应的NDI、B单苗的免疫抗体水平相当,且二联苗中的2种成分彼此没有干扰;自制二联疫苗的免疫效果总体要优于进口的新-支二联疫苗;自制二联苗与国产苗的免疫效果相同。[结论]该研究为生产一种新型廉价新-支二联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鸡毒支原体灭活抗原超滤浓缩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生产鸡毒支原体灭活疫苗的抗原浓缩工艺。[方法]采用Millipore中型盒式超滤系统对鸡毒支原体灭活抗原进行超滤浓缩试验,并利用紫外光度法测定不同倍数浓缩滤液的吸光度变化。[结果]消毒液高压灭菌后无细菌污染,超滤仪回流液循环后、抗原浓缩前后均无细菌污染。瑞氏染色后发现,除尾液样品中无支原体外,其他样品中均可见形态不规则、蓝色的支原体菌体。使用100K超滤膜堆浓缩后,支原体抗原无泄漏。溶液的吸光度随着浓缩倍数的增加而上升。原液浓缩5、10、15倍后,吸光度分别增加了0.718、1.2815和1.4645。[结论]此次试验建立了适合于鸡毒支原体抗原超滤浓缩的生产工艺流程,为鸡毒支原体疫苗及其多联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鸽瘟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有效控制鸽瘟的发生。[方法]利用分离到的鸽I型副粘病毒研制了油乳剂灭活疫苗。[结果]该疫苗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疫苗注射后1周就可检测到HI抗体,3周后HI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并可持续6个月;从免疫保护试验看,免疫后14 d,用强毒攻击,保护率达100%,而对照组,10只鸽全部死亡。[结论]应用鸽瘟油乳剂灭活疫苗能有效预防鸽瘟,且比使用鸡新城疫疫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猪瘟与高致病性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及病原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诊断由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伪狂犬病毒(PRV)引发的猪疫病,并分析病原。[方法]采集福建某猪场发病猪的组织器官,提取病毒DNA或RNA,PCR检测病毒感染。采用ELISA方法检测CSFV、PRRSV和PRV的感染情况。[结果]测序分析和ELISA结果表明,猪场存在PRRSV、CSFV、PRV3种病毒感染。[结论]该次猪病疫情主要是由CSFV和高致病性PRRSV混合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