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2.
农田灌溉中节水与养水的哲理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阐述了节水灌溉的内涵,辨证地分析了节水灌溉对地下水一的影响,提出了不同水源条件下节水与养水所采以的相应措施。认为我国目前推广节水灌溉工作中,应把涵养水源和水结合真情为,以确保农业持续发展中维持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为了修补漏水的管道、壳体、阀门等设备,而不使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停止正常运行,我们采用带水粘接补漏技术,效果不错。其粘接剂是以环氧树脂为基本原料,它具有粘接性能好、固化速度快、安全可靠、施用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绿色生态、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其应用日渐广泛。随着应用和机理研究的深入,传统湿地在运行过程中也涌现出各种问题。文章概述了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工艺原理、类型,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结果显示: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NH+4-N、TN、COD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2.9%、59.1%、65.1%和76.0%,出水基本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污染物的去除率受季节和温度的影响,其中,NH+4-N、TN和COD的去除率受季节变化影响显著,而TP的去除率受季节变化影响不明显.以石膏作为人工湿地的添加剂可有效弥补因基质净化能力降低而导致TP去除率下降的缺陷,强化了人工湿地对TP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生活污水的处理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是现阶段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不仅投资较少,而且效果显著,对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蔡长举  孙成文  付杰 《节水灌溉》2016,(11):124-126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综合反映灌区节水改造、管理水平及气候土壤条件的一项重要指标。测算分析方法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水利部推荐的首尾测算法。但由于贵州省灌区基础设施配套薄弱,灌区基本无量水设施,基础数据收集困难。为此,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结合贵州省多年以来的测算分析经验,自主研发了贵州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监测系统,该系统由灌区渠首取水量监测模块、田间用水量监测模块及数据接收平台3部分组成。通过在贵州省内选取马场、小箐、大坝3个灌区进行推广试验,采用首尾测算法计算得出上述3灌区201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0.445、0.461、0.438。  相似文献   

8.
"灌溉-排水-人工湿地"系统生态环境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灌溉-排水-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与传统水田排水系统对比试验,分析评价两种出水模式下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水田-排水-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的生态环境效应明显好于传统水田排水系统,前者出水的NH<'+><,4>-N、COD、TN、TP等有机物明显低于后者."灌溉-排水-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对周围生态产生的主要是正面效应.此生态净化系统使水资源得以重复利用,可减少氮、磷流失,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对当地水资源匮乏的现象起到缓解作用,对当地农户节约用水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修补漏水的管道、壳体、阀门等设备,而不使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停止正常运行,我们采用带水粘接补漏技术,效果不错。其粘接剂是以环氧树脂为基本原料,它具有粘接性能好、固化速度快、安全可靠、施用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小试装置研究了表面流人工湿地对人工模拟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及相关运行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中的COD,TN,TP均有较好的综合净化能力,对各种污染物指标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COD 75%,TN 75%,TP 73%,其中COD和TN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分别需3 d和4 d的表观停留时间,TP要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则需6 d的表观停留时间。而且,湿地植物对TN和TP的去除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关键是农田水利建设。通过介绍海口市秀英区旱涝保收标准农田示范项目的背景,对水资源平衡进行分析,对灌排工程进行设计,以期为旱涝保收标准农田示范项目的灌排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田水利与排灌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发展农田水利的技术要求和从事排灌事业的基本依据;简述了有待石拓的污水灌溉和生物排水以及可以更科学地指导排灌技术的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理论。  相似文献   

13.
水体溶解氧指标的优劣对生态净化技术去除有机物、营养盐等污染指标有着显著影响.本研究在盐城市龙冈镇境内蟒蛇河南岸设计构建了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中试系统,通过长期研究表明:中试采取的前段曝气+中部跌水+后段增设沉水植物模式,对蟒蛇河原水DO的改善效果显著,出水的DO在夏、秋、冬、春季分别达到7.02、10.38、10.98、11.43 mg/L,平均提升率分别为384.1%、147.7%、31.0%、23.0%;跌水增氧效果与跌水高度显著相关,跌水高度越高,增氧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南方重金属超标水灌溉已成为农田生态系统重金属输入最主要来源。【目的】从源头治理农田灌溉水的重金属Cd污染。【方法】选取梭鱼草、狐尾藻、轮叶黑藻共3种湿地植物作为材料,构建了沉砂池+生态塘+表面流湿地+吸附池系统,探究了系统底泥含Cd量及有机质量的变化与3种湿地植物体内的Cd质量浓度变化趋势及富集转运系数。【结果】①该湿地系统底泥中含Cd量随水流方向呈现递减趋势,各个采样点Cd质量浓度随时间推移而增加,底泥中含Cd量变化范围为1.15~38.58 mg/kg。②底泥有机质量随水流沿程呈缓慢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最高为13.9 g/kg。3种湿地植物中,梭鱼草地下部含Cd量较高,最高达125.88 mg/kg,地上部最高达9.16 mg/kg,狐尾藻、轮叶黑藻体内质量浓度最高分别达到32.55、6.94 mg/kg。③梭鱼草的富集与转运系数范围分别为8.24~34.96、0.036~0.176,说明梭鱼草中大部分Cd固定于根部,向上转运较少。【结论】3种植物中梭鱼草具有较高的农田灌溉水中Cd净化潜力。  相似文献   

15.
张万顺  乔飞  彭虹  李兰涛  张斌 《节水灌溉》2005,(5):15-16,19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和营养物质质量守恒定律,考虑作物生长过程中农田水循环和氮,磷循环特征,建立农田灌溉退水水量水质模型,模拟农田灌溉退水的营养物质浓度,以分析灌溉退水水质的变化幅度。应用该模型对引江济汉工程东荆河灌区农田各水期灌溉退水的氮、磷浓度进行估算,得到与实际情况相一致的数值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研究农田灌溉退水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宁夏银南灌区湿地季节性变化明显,受灌溉水的影响极大,随着节水灌溉等缓解水资源矛盾措施的实施,湿地已经出现萎缩,这必然加大农田排水中氮磷等化合物的含量.从湿地功能的角度出发,结合湿地的成因、概况、湿地与农田的关系,阐述湿地存在的必要性,并建议在目前水资源紧缺情况下给湿地留出一定的水量,为恢复湿地功能、发挥湿地效益提供前提,也为减少农业非点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年农田灌溉科技发展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年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农田灌溉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章从农田灌溉科技事业、农田灌溉的基础理论研究、高效井灌技术、节水灌溉研究示范与推广、农业水管理体制、农田水管理6个方面对20年农田灌溉科学技术的成就作了回顾  相似文献   

18.
黑土洼潜流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效果总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4—2009年黑土洼人工湿地水质长期监测资料,对人工湿地整体系统以及潜流湿地中3个不同净化区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各项水质去除率平均达到40%以上,水质由进水Ⅴ—劣Ⅴ类水质,达到出水水质Ⅲ—Ⅳ类,整体水质净化效果较为明显;人工湿地在常温期(6月1日—10月15日)的水质净化效果要优于过渡期(3月15日—6月1日)和低温期(10月15日—3月15日);在潜流人工湿地的3个净化区中,Ⅰ区水质净化效果最好,其次为Ⅱ区和Ⅲ区;此外,在潜流湿地单元中,一级植物碎石床净化水质,总体上达到总去除率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通过3年的植物试验、覆盖度试验、水力负荷试验、水力停留时间试验,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水质指标值所占权重,对华北地区潜流人工湿地系统运行方案进行了研究,以期最大限度获得潜流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水质净化能力,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得出常温运行期、低温运行期和过渡期的较优方案,可供中国北方地区潜流人工湿地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农田灌溉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农田灌溉决策支持系统是基于农田灌溉用水管理的复杂性和实时性,结合江苏省山市安镇农田灌溉管理的具体情况研制的。系统根据采集的土壤墒情、作物旱情、水源水情等信息,进行计算、分析、决策,作出灌溉预报,确定精确的灌溉时间和最佳灌溉水量,利用决策结果对灌溉设备进行自动控制与监测,从而达到高效、节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