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8月31日,中山口岸从日本的旧履带式挖掘机上截获1粒杂草种子,经中山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植检实验室鉴定,并经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植检室复核,确认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有害生物——意大利苍耳(Xanthinm italicum Moretti)。  相似文献   

2.
2007年7月16日,中山检验检疫局小榄办事处从日本进口的废塑料中截获活体皮蠹害虫,经中山局技术中心植检实验室鉴定和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张生芳研究员复核认为痔皮蠹Dermestes haemorrhoidalis Kuster。  相似文献   

3.
管维 《植物检疫》2007,21(2):131-132,F0002
2006年6月12日,中山检验检疫局在查验从中国台湾进口的车床设备时,发现木质包装未加施IPP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的标志,并带有羽化虫孔,经过认真检查,在集装箱内共发现4头活体天牛成虫,解剖木材时又发现1头蛹和3头老熟幼虫,经中山局技术中心植检实验室检疫人员饲养和鉴定,  相似文献   

4.
2006年9月6日,湖北宜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从德国汉堡进境的木板实施现场检疫中发现3头蜗牛,及时送往省局技术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进行鉴定,经福建局周卫川复核鉴定为危险性有害生物——花园葱蜗牛(cepnea hortensis Muller),该蜗牛曾在进境的石材木包装上有所报道,花园葱蜗牛为杂食性害虫,以各种绿色植物为食,常危害各类瓜果蔬菜和花卉,同时传播目前正在全国暴发流行的广州管圆线虫,引发人类嗜酸性脑膜炎。可随种苗和交通工具进入我国,在我国定殖的可能性大。上述货物已作熏蒸处理。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2月,江苏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对一批来自澳大利亚的进口绵羊毛进行现场检疫时,检出大量软体动物,经南通局植检实验室形态鉴定后,送至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食中心实验室复核,确认为检疫性软体动物——地中海白蜗牛(Cernuella virgata),这是我国口岸首次从进境绵羊毛中截获该检疫性软体动物。地中海白蜗牛(即普通白蜗牛)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肺螺亚纲(Pulmonata),柄眼目(Stylommatopgora),湿螺科(Hygromiidae),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和西欧地区,非洲西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月,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对来自荷兰的宝莲灯(Medinilla magnifica)盆花进行检验时,检出活体蜗牛,经形态鉴定及分子比对,并由福建局周卫川研究员复核,确认为检疫性软体动物散大蜗牛(Helix aspersa Müller)。这是北京口岸首次检出,也是全国口岸首次从进境盆花货物中截获该检疫性软体动物。散大蜗牛起源于欧洲地中海沿岸国家,分布于太平洋地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土耳其和黑海  相似文献   

7.
2010年7月,宁波北仑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马来西亚进境的木质包装中截获到一种检疫性有害生物,经北仑局技术中心植检实验室鉴定,并经宁波局技术中心植检实验室复核,确定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  相似文献   

8.
王章根  房华  管维 《植物检疫》2005,19(3):131-131
2004年11月中山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在检获进口木质包装的线虫分离实验中,分离到大量的活体伞滑刃属线虫,经华南农业大学廖金铃教授复核鉴定为小角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corneolus).经查询,对小角伞滑刃线虫还处于研究、认识阶段,在我国的分布和危害情况还不甚了解,在我国口岸属首次截获.目前,伞滑刃线虫属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许多学者对该属线虫正在积极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9.
江阴检验检疫局于2011年11月14日、11月30日以及2012年1月9日截获了大量的软体动物,同期,我们3次送样于福建检验检疫局,经福建局技术中心周卫川研究员鉴定为普通白蜗牛(Cernuella virgata)。据鉴定专家介绍,普通白蜗牛在进境粮谷中被大量发现尚属首次。为此国家局发布"关于严防普通白蜗牛传入的警示通报"(质检动函[2012]66号文)。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0月,张家港检验检疫局检疫人员在对一批来自莫桑比克的集装箱原木实施检疫时,截获了海湾玛瑙螺(Achatina bayaona Morelet,1866)。现将该种蜗牛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以供检疫鉴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1月16日,宝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科的检验检疫员到宝安辖区内某塑胶制品厂监管检疫时,在工厂的边角堆放的进境旧木垫板中发现有大量的活白蚁,经深圳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有关专家鉴定,确认为我国禁止进境的二类植物检疫危险性害虫  相似文献   

12.
2006年4月24日,中山检验检疫局中山港办事处检验检疫人员在对来自莫桑比克的斯图崖豆木进行检疫时,现场发现原木虫孔众多,解刨木材后共抓获102头活体成虫,通过形态学及解剖学鉴定并经专家复核,确定为国内尚未分布的棕异翅长蠹[Hetrobostrychus brunneus(Murray)]。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8月,东莞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人员在对美国进口的一船散装高粱进行现场检疫时,发现有高粱种子发霉。发霉的高粱种子经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检验,发现并鉴定出澳大利亚弯孢霉菌(Curvularia australiensis(TsudaUeyama)),这是我国口岸首次截获该种危险性病原菌。澳大利亚弯孢霉菌属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tes)丝孢目(Hyphomycetales)暗  相似文献   

14.
云浮口岸全国首次截获欧洲纵坑切梢小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8年2月,云浮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对一批来自土耳其的大理石荒料查验时,在木质包装上截获多头小蠹虫,经广东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专家通过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确认该虫为Tomicus destruens(Wollaston,1865)。因其尚无中文名,根据其拉丁文原意及形态特征,命名其中文名为欧洲纵坑切梢小蠹,后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动植物检验检疫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查询,为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2月,深圳盐田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在对一批泰国进境橡胶木进行检疫时发现虫样,经深圳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植物检疫人员初步鉴定为此前尚未截获的长小蠹属(非中国种)新记录种,标本寄送江苏局国家林木检疫重点实验室专家再次鉴定,并经国外权威专家复核确认其为检疫性害虫双刺长小蠹(Platypus insulindicus Schedl),为全国口岸首次截获该检疫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6.
2002年深圳口岸木质包装检疫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一直坚持将进境木质包装疫情检出率作为提高检验检疫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各口岸与动植食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密切配合 ,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 ,努力提高疫情截获率。 2 0 0 2年动植食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共接受各口岸局送检木质包装样品 5891批 ,共检出松材线虫 53批。1 关于出口国证书在送检样品中 ,有处理证书和声明的1 577批。在日本有处理证书和声明的 50 5批样品中 ,有 1 92批分离出活体线虫 ,带线虫率为 38 0 2 % ;从日本进境木质包装中截获30批松材线虫 ,其都有日本官方的热处理证书。在美国有处理证书和声…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月和3月广州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分别截获来自尼日利亚旅客携带的金叶树(Chrysophyllum sp)果实,经实验室检查发现有实蝇幼虫为害,进一步室内培养羽化出成虫,经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植检室有关专家鉴定为一种重要的检疫性害虫葡萄腊实蝇(Ceratitis (Pardalas-pis) ditissimma (Miuuro)),为全国口岸首次截获。  相似文献   

18.
2006年9月9日,湖北宜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从德国汉堡进境的木板中发现1头活的蜗牛,经福建局周卫川复核鉴定为危险性有害生的—盖罩大蜗牛(HelixpomatiaLinnaeus)。该属蜗牛以各种绿色植物为食,是农业、园艺上的重要害虫。美国对该属的许多种类实施检疫,我国尚无分布报道。该蜗  相似文献   

19.
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于2011年12月19日对印度进境的仙娜叶(番泻叶)(260包,26t)实施检疫,检获2种杂草,经本局植检实验室初步鉴定后,送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植检实验室复核鉴定,确定其中1种为进境植物危险性杂草——美洲蒺藜草(Cenchrus ciliaris L.),属汕头口岸首次截获,另一种为国家进境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0月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从美国进境的生菜种子中截获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 wilt vi-rus,TSWV),这是我国首次在生菜种子中截获该病毒。广州检验检疫局对该批种子实施了监督销毁处理。TSWV属于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A2类检疫性有害生物,同时也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