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国内外为保持家禽体质健康、减少疾病、提高产蛋量、保护环境等作了广泛的研究。近十年来,经测定产蛋量每年平均增加3个,50%产蛋日龄每年提早一天,饲料转化率改善0.03,这些成绩的取得除育种因素外,与各种配套管理与新技术的采用是分不开的,现将各种先进技术仅作简略介绍。一、在鸡舍建筑和内部设备方面1.密闭式饲养是方向。过去,商品蛋鸡均饲养在开放式鸡舍内,现在则采用密闭式无窗鸡舍,完全人工光照和纵向通风新技术,这与普通开放式鸡舍相比,有以下特点:(1)通风换气定向化:纵向通风有固定在鸡舍二端的进风口和出风…  相似文献   

2.
夏季来临.如果鸡舍通风不良,温度过高,将会影响种鸡的生产性能。结合生产实际,现就夏季鸡舍通风应注意的问题.与同行交流。通风的目的:夏季是为了降温。要求鸡舍有最大通风量.并且最大通风量是最小通风量的十倍。使用纵向通风。春秋季节通风是为了换气和降温,使用混合通风。通风要保证鸡舍内空气质量良好.鸡舍内昼夜温差和前后温差均匀一致,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保鸡群达到最佳降温效果,进鸡之前就应对鸡舍的纵向通风系统做好各项维护工作。如果在进鸡后或者鸡群上市前,鸡舍的通风系统还需要维护,它的降温效果就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为了消除鸡舍纵向通风系统的各种潜在问题和隐患,进鸡之前必须对鸡舍的纵向通风系统做好下列维护保养工作。  相似文献   

4.
夏季蛋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改善舍内外环境,以减轻热应激的程度 1.1加强通风 良好的通风是保证鸡舍内环境的重要措施。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下,对于密闭式鸡舍,最好采用纵向通风方式。纵向通风鸡舍内气流分布均匀,基本不出现气流死角,新鲜空气能较充分地利用,气流速度较高,一般在0.5米/秒以上,有利于鸡体散热。对于开放式鸡舍,当舍温超过27℃时,可将鸡舍所有门窗全部打开,让横向气流穿过鸡舍,可取得较好的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5.
再谈我国工厂化养鸡场的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谈我国工厂化养鸡场的技术改造李保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00083)近几年来,随着鸡舍纵向通风系统在我国不同类型鸡舍中的应用试验成功,各地的工厂化养鸡纷纷开始了鸡舍通风系统的技术改造。不仅北方密闭式鸡舍的原横向通风型式在逐步改造成纵向通风型式,而且南...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寒冷,在鸡舍通风管理的过程中,通风与保温的矛盾突出。在协调两者之问的矛盾时,应明确以保证最小通风量为前提,无论鸡舍环境温度有多低,都必须保证鸡舍最小有效通风量。  相似文献   

7.
鸡舍的通风换气,是鸡舍环境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通风是鸡舍防热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大通风,可以排出鸡舍产生的热能,不使其在鸡舍积累而导致舍温升高;同时,较快的气流速度,使鸡感到舒适,可以缓和高温对鸡群的不良影响。而换气是指在鸡舍密闭的情况下,引进舍外新鲜空气,排出舍内的污浊空气,以改善鸡舍空气环境质量。一.鸡舍的夏季通风夏季通风,也称通风降温,它主要包括:(1)借助空气的流动,排出鸡舍内多余的热量;(2)在鸡体周围形成气流,以促进鸡的对流散热。鸡实际感受到的温度受环境中湿度、风速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
安装有通风设施的鸡舍,要增加风机的运转时间,在进风口挂湿帘以降低鸡舍温度。自然通风的鸡舍要打开所有通风口,达到最大限度的通风。  相似文献   

9.
随着集约化养鸡业的发展,高密度大规模饲养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鸡舍通风不良,往往造成舍内高温、高湿、高浓度有害气体污染了整个鸡舍。长此下去使鸡体质下降,逐渐诱发各种疾病,使死亡率增高,经济效益降低。为了改变目前的这种状况,现就鸡舍通风的问题做一浅析。 一、存在的问题 据我们对73户个体养鸡户鸡舍通风情况的调查,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是73%的个体养鸡户鸡舍没有通风设备及通风口,舍内通  相似文献   

10.
鸡舍的通风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舍内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到鸡生产性能的发挥,也影响到禽产品的质量,舍内通风则是调控鸡舍内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对禽产品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很有必要对我国目前鸡舍的通风状况进行讨论,以利于生产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1鸡舍通风的作用鸡舍的通风,首先是要让新鲜的空气进入鸡舍,使鸡只随时能呼吸到充足的新鲜空气;其次是通过通风来调节室内的温、湿度;第三是要把鸡舍内的有害气体与有害物质排出舍外。应该被排除的物质主要有:①鸡只呼吸所排出的气体与水分,②机体消化道所排出的有害气体,③鸡粪所散发出的有害气体,④…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每年秋、冬季节来临之际,蛋(肉)鸡养殖企业(场)均面临鸡舍环境控制管理的巨大挑战。因为人秋以后,天气逐渐转凉,鸡舍通风开始由纵向通风向过渡式通风转变,需要根据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目标温度和通风量。而进入冬季后,气温降至最低,开始进入最小通风阶段,需要协调好冬季鸡舍保温和通风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鸡舍的通风换气,是鸡舍环境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通风是鸡舍防热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大通风,可以排出鸡舍产生的热能,不使其在鸡舍积累而导致舍温升高;同时,较快的气流速度,使鸡感到舒适,可以缓和高温对鸡群的不良影响。而换气是指在鸡舍密闭的情况下,引进舍外新鲜空气,排出舍内的污浊空气,以改善鸡舍空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3.
鸡舍通风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论是夏季还是冬季,大多数鸡场都面临着通风的问题,如果鸡舍通风不良,将会影响种鸡的生产性能。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位于纵向通风鸡舍前半部分的鸡群和后半部分的鸡群生产性能有明显的差异,实际上是由于鸡舍内前后段的温度差异所造成。要保证鸡舍内空气质量良好,鸡舍内昼夜温差和前后温差均匀一致(一般要求温差低于2℃为宜),必须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14.
1防暑降温
  鸡在10~28℃温度范围内的产蛋性能没有明显变化,但当温度高于30℃时,产蛋率和受精率都会下降。因此,要做好通风、降温和隔热。1.1通风纵向负压通风可以有效降低鸡舍的温度,消灭和克服鸡舍内的通风死角,防止风速小、不均匀的现象。另外,合理调整鸡舍两侧窗户打开的大小,可防止通风短路。  相似文献   

15.
冬春季节密闭式鸡舍的通风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通风方式及在鸡舍环境控制中的调控作用 随着养鸡事业的发展,我国鸡舍通风方式也从20世纪80年代以自然通风为主的鸡舍发展到现在全密闭鸡舍横向与纵向自由转换通风,通风系统模式的改进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自然通风:不借助机械动力进行的通风,对外界环境依赖较大.②横向通风:横向通风又有正压通风和负压通风两种,正压通风是鸡舍侧墙上的风扇将外面的新鲜空气吹入鸡舍,舍内的气体在正压的作用下从窗子或排风口排出,这种通风方式对于控制进入鸡舍的空气质量比较方便,否则使用的不多;负压通风是鸡舍侧墙上的风扇将鸡舍内空气排出产生负压,使舍外新鲜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这种通风方式现在多用于鸡舍冬季最小通风.③纵向(负压)通风:鸡舍一端安装水帘,另一端安排风扇进行负压排风.这种有蒸发降温系统的纵向通风系统适用于夏季鸡舍最大通风.④混合通风:除有蒸发降温系统的纵向通风外在鸡舍侧墙安装一定数量的进风口,鸡舍中部安装1~2台供冬季最小通风使用的排风扇,根据季节的需要可以进行横向与纵向通风的转换,有条件还可以由电脑对风门开关的大小和横、纵向的通风模式转换进行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6.
纵向通风方式由于比传统的横向通风方式具有更高的通风效率、气流速度,更低的噪音,加上污浊空气便于集中消毒、相邻鸡舍之间交叉污染少而在近20年来的鸡舍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缺少纵向通风设计的技术规范,加上不同企业鸡舍的建筑有很大差异,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设计人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对蛋鸡舍内空气环境的影响,试验选择2栋相同类型的蛋鸡舍,分别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方式,测定鸡舍内空气环境指标。结果表明:自然通风鸡舍内的风速显著低于机械通风的鸡舍(P0.05),CO2浓度显著高于机械通风的鸡舍(P0.05);自然通风鸡舍内的温度、相对湿度、NH3浓度高于机械通风鸡舍,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自然通风鸡舍各指标每天的变化幅度均大于机械通风鸡舍,自然通风鸡舍内空气环境不稳定。说明机械通风能够较好地改善空气环境,自然通风鸡舍在外界风速较低时有必要开启风机实行机械通风。  相似文献   

18.
种鸡舍通风的主要目的是排出鸡舍内的有害气体、改善鸡舍的空气质量,同时排出鸡舍内多余的热量和降低鸡舍内湿度,并提供足够的氧气。如果鸡舍的通风系统设计的不合理,鸡舍的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大规模集约化鸡舍笼养鸡的模式下,控制密闭鸡舍的通风换气,尤其是季节转换时的通风换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系到鸡舍的温度、湿度,还着鸡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为此,本文介绍了季节转换对鸡舍通风的要求;从最小通风、纵向通风、过渡通风3个方面简述了鸡舍季节转换时的通风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夏季来临,如果鸡舍通风不良,温度过高,将会影响种鸡的生产性能。结合生产实际,现就夏季鸡舍通风应注意的问题,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