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三农"问题与城市化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可知,水平低、发展慢、地区分布不合理、城市功能不足,是我国城市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产生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本文认为加快城市化步伐、走多元化的城市化道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提出了加快城市化步伐的基本思路。指出“二元城市化”是我国城市化的实现方式,强调“城市化农村”是我国城市化的应有主题。  相似文献   

2.
巴西农村城市化的特点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强  董启锦  史磊 《新农村》2006,(7):22-22
1·巴西农村城市化的特点巴西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很高,就其城市化发展过程而言,下列特点是引人注目的。(1)巴西的城市化大多是产业发展引导的,是经济集中发展的产物从巴西城市化进程可以看出,巴西的城市往往是由一些产业中心演变而来的,每一项新的产业,特别是出口产业的出现,总会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综合性标志,加快城市化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必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多样化的城市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林亮 《新农村》2001,(9):2-2
1.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从而产生聚合效应,节省资源,节省耕地,节约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投资费用,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信息交流、商品流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农业生产实行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更快增长。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建设的是农村,应结合各地农村的不同实际来建,而不是要把农村变成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成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长远战略和根本目标,就是因为它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并不是盲目地要把大多数农村地区变成城市,把大多数农村人口变成  相似文献   

6.
不同国家受本国经济、历史、文化、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和模式各具特色.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早在1851年,就已有580多座城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4%,初步实现了早期城市化.其独特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一直为世界各国研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8.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小城镇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已有5.6万个小城镇,小城镇中乡镇企业产值占全国的60%以上。小城镇已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现实选择和实现农村富裕文明的根本出路。针对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规划工作不适应、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区域特色、精神文明滞后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加强规划、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建立多元投资机制、搞好配套改革等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9.
日本城市化模式及其农业与农村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强 《世界农业》2002,(7):28-30
一、日本农村城市化的特点日本的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起来的,开始于明治维新时期,其城市化的主要特点:1.高度集中城市化模式日本城市化是一种人口从农村及小城镇地区向太平洋沿岸城市移动的过程,日本三大都市中心分别是东京、大板、名古屋。东京是最大的都市区,目前1.26亿日本人口中的25%生活在东京的23个行政区及其周围,1998年三大都市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6.8%。集中性还表现在城市国土空间分布上的高度集中。日本的10大城市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而且7个分布在从东京到大阪的东海道都市带内。2…  相似文献   

10.
11.
城市化弱质与中国农村过剩人口转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化是农村过剩人口转移的最终出路。中国农村过剩人口转移的状况最终取决于城市化的进程与水平,而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弱质状况导致了农村过剩人口转移受阻。要加快农村过剩人口转移,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改变城市化弱质的状况,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与质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现状分析,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城市化建设是解决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难题的唯一出路和以大中城市为龙头带动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思路,并从可持续发展、产业升级、制度创新和市场培育等方面提出加速城市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异地城市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的本质含义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基础上的现代城市文明的形成,城市化的方式可分为本地城市化与异地城市化,异地城市化是落后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思路。异地城市化的主要障碍是对农民工的就业与教育歧视,发展异地城市化的主要对策就是对农民工实施“国民待遇原则”。  相似文献   

14.
贫困地区风俗习惯对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俗习惯作为非正式约束的制度构成要素,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过一定的作用。目前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风俗习惯现状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对农村城镇化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要从多方面考虑移风易俗,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王建芬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401-8403
探讨了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发展缓慢的原因,并提出了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广东茂名农村妇女健身状况,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自编问卷对茂名地区的1668名农村妇女的健身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茂名农村妇女健康自评结果基本呈正态分布,为了增进健康,茂名农村妇女大多选择保证睡眠和改善饮食的方式,其次选择生活规律和补充营养,只有23.02%的妇女选择健身来增进健康,还有8.63%的妇女选择求神拜佛来增进健康。不想和一点都不想健身的人数比例都比认为健身不重要和一点都不重要的多。有85.24%的茂名农村妇女达不到每周健身3次的标准;每次健身时间达到30min以上者的比例仅有17.21%;有28.69%的茂名农村妇女运动强度达到体育人口的标准。健身意识不强、传统观念的束缚是阻碍农村妇女健身的主观因素,没时间、经济水平低下、场地设施匮乏和没人指导是影响农村妇女健身活动的主要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生态农村工程: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新思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我国人多地少、小农经营和过分城市偏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果。当前“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小生产与大市场相矛盾、农民收入和就业率低、农民负担沉重、农民没有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本文从农村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角度出发,通过将农村自然生态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融为一体,提出“生态农村”的概念,进而对建设生态农村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8.
实地考察了十堰市周边地区农村庭院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剖析其产生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下乡工作要坚持把符合农民愿望、满足农民需求作为文化下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重点,体现地方特色,关注民生,不断创新文化下乡的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