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T、D、P(特定电磁波谱),目前虽已广泛试用于兽医临床,尤其是外科疾病方面。但其效果仍说法不一,难以确定。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由于疾病的发病病因、病情不一,且发病时间和条件不尽相同,无法进行对比治疗试验,特别是某些外科疾病,开始可能是无菌性的损伤,到后来可能发展为  相似文献   

2.
我们应用特定电磁波(简称T.D.P)治疗乳牛慢性前胃弛缓,分三组,药物组、T.D.P 药物组及T.D.P组进行试验性治疗。应用医用T.D.P,电源电压220V,功率为250w,波长为0.55~50微米,试验治疗效果报告如下。一、试验病例选择对门诊具有前胃弛缓症状的乳牛,首先进行牛结核病、牛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高鸟甲素对犬围术期血清β-内啡肽(β-EP)、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了解犬术后镇痛、调节免疫、减少应激的方法与途径,选取健康本地犬20只,随机均分为4组(A、B、C、D组),分别进行耳廓部分切除术。A组和B组在麻醉前分别于肌肉注射高鸟甲素注射液0.4、0.8mg/kg;C组在麻醉前于肌肉注射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2mL;D组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各组动物分别于术前(T1)、术毕(T2)、术后4h(T3)、术后12h(T4)、术后24h(T5)无茵采集外周血液,测定血清中pEP、IL-2的含量,分析统计各数值的变化。结果显示,术后各组犬的血清β-EP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B组只在T2和T3与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而A、C、D组术后各时间点β-EP含量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各组犬的血清IL-2含量在T1后都有下降,并于T3后开始上升;B组在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且变化幅度最小;A组只在T3和T4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C、D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结果表明,高鸟甲素能够有效抑制犬术后血清俨EP升高和IL-2降低的幅度,可以作为动物临床镇痛的有效药物使用,在本试验设定的剂量中,运用高鸟甲素0.8mg/kg对犬术后镇痛、调节免疫、抗应激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荧光检测法对重庆市某奶牛场10头蹄病患牛和10头临床健康奶牛血清中维生素A、D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旨在了解该牛场奶牛蹄病的发生与血清中维生素A、D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蹄病患牛血清中维生素A、D含量分别为19.73±2.98μg/DL、1 830.09±46.41μg/DL,而临床健康奶牛血清中维生素A、D含量分别为29.30±0.99μg/DL、2 223.13±95.46μg/DL。蹄病患牛血清中维生素A、D水平均极显著低于临床健康组(P0.01)。检测结果表明:血清中维生素A、D水平过低可能是导致该奶牛场蹄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家畜地方病、群发病将是今后普通病的重点,而骨质代谢病则是地方性群发病中的多发病,纤维性骨营养不良是马骡等家畜的常见病。过去对纤维性骨营养不良的治疗,多以补钙为主,维生素D为辅,并配合其它疗法。关于补钙问题曾有过不少研究,成书都有记载,而维生素D在对纤维性骨营养不良病畜的治疗中,需不需要补给,什么时候补给,补多少,研究甚少,临床应用也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为探索维生素D对纤维性骨营养不良病畜的诊断与治疗等问题,我们进行了此实验。  相似文献   

6.
(一)非特异无反应性T 细胞功能对许多种抗原的非特异无反应性,可以作为所谓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一个结果而在临床上发生。人的非特异无反应性,也可以由营养不良、细菌感染、肿瘤侵袭,或用X 射线或对免疫功能有直接作用的药物处理而继发。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能影响细胞免疫的疾病,是那些有原发性T 细胞功能缺陷的疾病,后者可以是单独发生,也可能是由于 T 细胞缺陷的结果。这些疾病包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D缺乏为佝偻病、骨软症、纤维性骨营养不良、趴窝病等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兽医临床上,对维生素D的检测手段及其正常值尚无记载。临床上多以检测血清钙、磷和硷性磷酸酶来诊断钙、磷代谢障碍性疾病,并推测维生素D是否缺乏。但维生素D与钙、磷和硷性磷酸酶的相互关系如何也无报导。本实验建立了维生素D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刘刚 《中国饲料》2021,1(10):42-45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D3对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肌肉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35?d断奶、平均初始体重为(893.48±8.06)g的肉兔12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不添加维生素D3的基础日粮,T1和T2组分别饲料基础日粮+400和800?IU/kg维生素D3的日粮,试验分为35~49?d和50~63?d两个阶段共4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1和T2组肉兔35~63?d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3.43%和3.0%(P<0.05),而T2组肉兔35~49?d料重比较对照组和T1组分别显著降低7.66%和7.29%(P<0.05),同时T2组肉兔35~63?d料重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2.92%(P<0.05)。T1和T2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4.37%和12.81%(P<0.05),T1组有机物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0.24%(P<0.05)。此外,T1和T2组氮摄入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0.4%和9.25%(P<0.05)。与对照组相比,T1和T2组血清磷浓度分别显著提高27.07%和23.68%(P<0.05)。结论:日粮补充400~800?IU/kg维生素D3提高了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磷浓度,其中800?IU/kg维生素D3可以使35~63?d肉兔饲料效率达到最佳。 [关键词]维生素D3|肉兔|生长性能|养分消化|血液指标  相似文献   

9.
通过同时分别添食家蚕细菌性肠道病、中肠型脓病、浓核病和微粒子病病原给家蚕,比较四种蚕病的发病过程、病蚕中肠病变、病原胚种传染情况和药物治疗效果。发现四种蚕病都有蚕体群体发育不齐的现象,细菌性肠道病发病时间最早,但发病较轻的蚕体有病情自愈的现象;浓核病发病过程最长,与对照差异也最大;中肠型脓病中肠后端呈乳白色;只有微粒子病对家蚕有胚种传染:只有细菌性肠道病对抗生素治疗有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对SPF雏鸡外周血液的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其细胞周期素D1、p27表达的影响。将80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CCK-8、RT-qPCR、Western Blot等方法对雏鸡外周血液上述被检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REV感染SPF雏鸡后,其外周血液中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雏鸡,且p27mRNA水平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雏鸡;病毒感染后期Cyclin D1mRNA表达及其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雏鸡,然而p27转录显著低于对照组雏鸡(P0.05)。REV感染SPF雏鸡导致的血液T、B细胞增殖能力下降、Cyclin D1mRNA转录及其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p27mRNA转录下降与REV感染所致的雏鸡免疫机能下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旨在用岭南黄羽肉鸡进行试验,研究不同光照周期对肉鸡抗应激、免疫和胫骨特性的影响。选用360只0日龄黄羽肉公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4个处理组分别为4种光照制度,即连续光照(23h光照:1h黑暗,23L:1D)、短光照(16L:8D)、短光照间歇(12L:3D:2L:3D:2L:2D)和模拟自然光照,试验期63d。结果,自然光照组63日龄鸡的总抗氧化能力(P=0.08)、新城疫抗体效价(P=0.07)和法氏囊指数(P=0.06)比其他3个组有提高的趋势;3个短光照组42日龄鸡的肌酸激酶水平比连续光照组有降低的趋势(P=0.09);短光照间歇组21日龄鸡的胸腺指数(P=0.06)、21(P=0.09)和42日龄鸡(P=0.06)的T淋巴细胞阳性率有大于其他光照组的趋势;其他指标不受光照制度的影响(P0.05)。这些结果说明,岭南黄羽肉鸡生产中采取自然光照或短光照间歇更有利于其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发挥,从而更有利于其健康。  相似文献   

12.
3种诱食剂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二甲基-β-丙酸噻亭(Dimethyl-β-propiothetine,DMPT)和酶解乌贼粉(Enzymatic Squid Powder,ESP)3种诱食剂对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 1818)的鱼体成分、生长速度、血清生化指标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饲喂基础饲料的组别设为对照组(C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TMAO诱食剂的设为T组,添加量梯度为0.05%(T1)、0.10%(T2)、0.15%(T3)和0.20%(T4);基础饲料中添加DMPT诱食剂的设为D组,添加量梯度为0.01%(D1)、0.02%(D2)、0.03%(D3)和0.04%(D4);基础饲料中添加ESP诱食剂的设为E组,添加量梯度为0.3%(E1)、0.5%(E2)、0.7%(E3)和0.9%(E4),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与C组比较,各试验组的斑点叉尾鮰鱼体水分及干物质中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含量和灰分(Ash)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与C组比较,E1的特定生长率(SGR)上升8.43%(P0.05);T组中T4的饲料系数(FCR)升高了17.65%(P0.05),D组中的D4的FCR升高了16.81%(P0.05);T组的T3、T4及D组和E组的肥满度(CF)均显著下降(P0.05);T组的T1、T3和T4的脏体比(VSI)显著下降(P0.05),且D组的D2、D3和D4及E组的E1、E3和E4亦是如此(P0.05)。(3)与C组比较,T、D组和E组斑点叉尾鮰血清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胆固醇(CHOL)和三酰甘油(TG)无显著性差异(P0.05);D4和E4的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提高(P0.05),E1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性提高(P0.05)。(4)与C组比较,E组中E3、E4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组T1、T2、T3和T4的斑点叉尾鮰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D组的D1、D2和D4及E组的E2和E3亦是如此(P0.05)。综上所述,3种诱食剂能不同程度的提高斑点叉尾鮰的摄食量,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进而促进其生长。斑点叉尾鮰饲料中TMAO、DMPT和ESP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0.10%、0.04%和0.3%。  相似文献   

13.
目前,鸡病流行比较猖獗,前期以各种呼吸道病混合感染为主;同时200多天的新母鸡产蛋率急剧下降,由9成多降到5成左右;近期,鸡病的流行上又出现了新的特点,有相当数量的发病鸡出现新城疫继发大肠杆菌病或者慢性呼吸道病。本文对近期鸡病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做了具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讨同/异质型乳酸菌对全株青贮玉米发酵特征、营养品质及微生物的影响,为改善青贮玉米青贮的发酵特性,提高其营养品质和有氧稳定性开辟新途径。试验采用真空袋法调制全株青贮玉米,添加不同的乳酸菌菌剂发酵全株青贮玉米,处理分别为:不添加任何菌剂(CK);复合同质型乳酸菌菌剂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T),添加量为1∶1,1×105 cfu/g;异质型乳酸菌菌剂布氏乳杆菌(Y),添加量为4×105 cfu/g和复合同、异质型乳酸菌(T+Y)。通过对4个处理发酵第60天发酵特性、营养品质、微生物含量以及开袋第5天有氧稳定性、微生物含量和CO2产气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发酵第60天各指标按大小排序,pH为T+Y>T>CK>Y(P=0.001),乳酸含量为T+Y>Y>T>CK(P=0.095),氨态氮含量为T+Y>Y>T>CK(P=0.011),乙酸含量为Y>T+Y>CK>T(P=0.032),酵母菌数量为T+Y>T>Y>CK(P=0.023),霉菌数量为T+Y>T>Y>CK(P=0.028),干物质含量为T+Y>T>Y>CK(P=0.020),可溶性糖含量为CK>T+Y>Y>T(P=0.190),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Y>CK>T+Y>T(P=0.001),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CK>T>Y>T+Y(P=0.730),粗灰分含量为T+Y>T>Y>CK(P=0.030),对于好氧细菌、乳酸菌数量、粗蛋白、酸性洗涤木质素、淀粉、粗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开袋第5天各指标按大小排序pH为T+Y>T>CK>Y(P=0.001),CO2产气量为CK>T>Y>T+Y(P=0.007),霉菌数量为T+Y>Y>T>CK(P=0.001),有氧稳定性为Y>T+Y>CK>T(P=0.021),对于好氧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各处理按优劣排序为Y(0.652)>T+Y(0.528)>CK(0.492)>T(0.441)。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压强对快速氨化秸秆中4-甲基咪唑含量及羔羊育肥生产性能、血液常规指标及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月龄、体重相近的16只公羔羊随机分为4组,A组(饲喂未处理秸秆)为对照组,B组秸秆经0.15 MPa氨化,C组秸秆经0.20 MPa氨化,D组秸秆经0.25 MPa氨化,测定4-甲基咪唑含量;同时,测定羔羊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血常规、激素水平等指标。结果表明:B、C、D组氨化秸秆中4-甲基咪唑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组间羔羊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4组间血液常规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60,90天时4组间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差异不显著(P0.05);30天时,D组T3、T4、TSH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说明不同压强能使秸秆中4-甲基咪唑含量显著提高,但对羔羊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血常规、后期激素水平等指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羊肠毒血症是一种对绵羊尤其是哺乳和育成羔羊危害性较大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病羊发病突然,死亡率高.本文首先分析了D型产气荚膜梭菌病原特点,然后对羊肠毒血症的流行特点、病羊发病症状和解剖特点进行概述,并从临床鉴别和实验室方法概述羊肠毒血症的诊断方法,最后提出治疗和预防措施,以期为羊场羊肠毒血症的综合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5,(7):98-101
为了研究米尔贝肟对犬蠕形螨的临床疗效,通过对照、平行试验,将15只临床自然感染犬蠕形螨病犬分为5组,每组3只。A组:伊维菌素组(药物对照组):每天单次口服0.5 mg/kg;B至D组为米尔贝肟组(试验组):每天分别单次口服0.5、1.5和2.5 mg/kg(临床推荐剂量的1、3、5倍);E组:犬蠕形螨病组(未用药对照组)。其中,伊维菌素组由0.1 mg/kg开始逐日加到指定剂量并延续。试验持续4个月。结果:米尔贝肟和伊维菌素对犬蠕形螨都有效,临床症状均有缓解。但A组在治疗第3个月出现治愈犬,试验结束时治愈率达67%,B、C和D组在治疗第2个月便有犬治愈,试验结束时B组治愈率为67%,C、D组治愈率100%。在给药期间,犬各项生理指标未见明显变化。本研究为探寻治疗犬蠕形螨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缓解了目前国内治疗犬蠕形螨病药物局限且毒副作用较大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α-半乳糖苷酶对爱拔益加(AA)肉鸡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激素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AA肉鸡360羽,随机分成6个处理,处理A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正对照处理),处理B在基础饲粮水平上降低代谢能0.21MJ/kg(负对照处理),处理C、处理D、处理E、处理F分别在负对照处理基础上添加75mg/kg、150mg/kg、300mg/kg、600mg/kg的α-半乳糖苷酶制剂。结果表明:(1)处理E较其它各处理有提高21日龄试鸡胸肌率、瘦肉率及降低腹脂率的趋势;处理D较正、负对照处理对42日龄AA肉鸡胸肌率有明显提高作用(P0.05),同时处理D较正对照处理对42日龄试鸡瘦肉率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2)饲粮中添加α-半乳糖苷酶对42日龄AA肉鸡血清球蛋白含量影响显著(P0.05),以处理F最高。(3)处理F试鸡42日龄血清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处理A、处理B、处理C和处理D(P0.05),同时处理F试鸡42日龄血清T3含量及T3/T4均显著高于负对照处理和处理E(P0.05),而与处理D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本试验条件下AA肉鸡生长前期(1~21日龄)在基础饲粮降低0.21 MJ/kg代谢能的基础上,添加75mg/kg的α-半乳糖苷酶制剂即可达到与饲喂基础饲粮试鸡相当甚至稍优的效果;在试鸡生长后期(22~42日龄)在基础饲粮降低0.21 MJ/kg代谢能的基础上,添加150mg/kg的α-半乳糖苷酶制剂较适宜。  相似文献   

19.
猪佝偻病、骨软病是由维生素D缺乏或钙磷比例失调,以致骨组织发生病理变化而引起,临床上以病猪不愿起立及运动,跛行,骨骼变形以及生长发育受阻甚至瘫痪、死亡为特征,该病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阐述了其发病原因、机理、特点及防治方法,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以处于围产期的68头奶牛(以健康经产牛为对照组,患酮病、脂肪肝、胎衣不下牛为试验组)为研究对象,在奶牛产前第15,8,1天和产后第1,8,15,22天分别采集颈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四碘甲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碘(I)的含量。结果表明:健康的经产牛围产期血清中T4、T3、TSH、I均呈现波浪式动态变化,最高值分别出现在产前第1天、产后第22天、产后第1天、产前第15天;TSH最低值出现在产前第15天,其他检测指标最低值出现在产后第1天。患酮病的奶牛和患脂肪肝的奶牛围产期处于缺碘状态,其产后甲状腺机能出现减退;患脂肪肝期间同时伴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胎衣不下的奶牛围产期碘含量低于正常值,其产犊前后伴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奶牛血清中T4与TSH、T3、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9,0.535,0.691;T3与TSH、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02,0.4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