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旱地玉米免耕系统土壤养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994-1995年对旱地玉米没耕作系统土壤磷、钾进行了研究,并对6年的玉米产量作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在6年的试验地上,免耕覆盖后,0-20cm土层速效磷比常规耕作玉米种植区平均低63.88%,加大磷肥用量是免耕覆盖持续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土壤速效钾玉米种植区免耕覆盖0-20cm土层比常规耕作平均高25.64%,20-50cm土层基本无差异速效外的增加既是高产的基础,也是提高作物抗旱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1994 ̄1995年对旱地玉米不同耕作系统土壤有机质,氮和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6年的试验地上,免疫耕覆盖比常规耕作0 ̄5cm土壤有机质平均高0.55个百分点,土壤pH值低0.19,硝态氮玉米田低30.35%,休闲田高30.37%,铵态氮玉米田0 ̄20cm土层低58.3%,休闲田低5.57%,水解氮玉米田0 ̄20cm,低4.97%,休闲田差别不大。20 ̄50cm硝态氮,铵态氮和水解氮免疫耕覆盖  相似文献   

3.
该文针对湘北红壤旱土季节性干旱现状,以防旱避旱节水栽培为中心,通过试验与示范总结提出了湘北红壤丘岗旱地玉米节水避旱丰产栽培配套措施:①选用早熟耐旱紧凑型品种;②适期早播,一般以3月下旬播种为宜;③保温育苗移栽可早播早栽,争季节,节水避旱;④抗旱节水覆盖栽培具有避旱防旱保水保肥丰产效果;⑤旱坡土等高筑梯土,改土培肥,综合运用玉米密肥调控技术可实现玉米高产。  相似文献   

4.
麦茬处理方式对土壤蒸发及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大田2年3点的试验,研究了麦茬处理方式(平茬、立茬、除茬)对夏玉米田土壤蒸发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茬有利于提高土壤含水量、抑制土壤蒸发,提高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在河西内陆河灌区采用储水灌溉结合留茬覆盖免耕技术的试验研究表明:留茬覆盖免耕在夏季和冬季休闲期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储水定额;留茬覆盖免耕依据气温和春小麦生育期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调温效应,留茬覆盖免耕产生的“增温效应”和“降温效应”在土壤表层表现突出;对春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和散黑穗病调查发现,留茬覆盖免耕和秸秆还田处理对这3种病害的发生几乎没有影响;随储水定额的增加,条锈病发病减轻,散黑穗病发病加重,对春小麦白粉病影响不大;不同处理对春小麦产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玉米红白轴单倍体育种选择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份玉米自交系轴色按白×红或红×白方式组配了8个组合为基础材料,进行本地诱导、海南自然加倍试验。模型拟合度检验结果表明,5份材料单倍体红轴结实株数与白轴结实株数比例符合1∶1模型,3份材料不符合1∶1模型,说明红轴单倍体存在结实性遗传优势效应,红轴显性基因与结实性基因不同程度连锁。相关分析表明,红轴单倍体植株能显著增强结实性。  相似文献   

7.
黑土区机械对玉米和大豆地压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小四轮拖拉机对黑土区玉米和大豆地不同压实程度实验,测定土壤机械阻力及其在整个生育期的变化规律,来探讨小四轮拖拉机对玉米和大豆地的压实危害。结果表明碾压3次以上,对土壤有显著的压实作用,产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遵义县玉米氮磷钾肥配施效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清遵义县地旱地土壤养分状况、供肥特性,确定合理的氮、磷、钾养分搭配及数量,探索主要肥料的吸收利用率,达到节本增效,为玉米大面积生产进行“测土配方”提供合理的科学施肥依据,特作玉米“3414”肥料田间试验,以指导玉米科学施肥。  相似文献   

9.
坡地玉米凹型覆膜种植的保水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9年和2000年作者在昆明市寻甸县王家箐流域坡地进行了五种耕种方式的玉米试验。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凸型覆膜一样,凹型覆膜同样能保持土壤水分,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产量。覆膜处理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表现为 :晴天覆膜处理土壤水分含量高于裸地,阴天二者差异缩小,雨后覆膜处理土壤水分含量低于裸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覆膜与不覆膜之间土壤水分含量差异缩小。传统的凸型覆膜种植下雨时雨水汇集行向增大坡耕地径流,凹型覆膜种植能减轻坡地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0.
若干玉米胚乳突变体基因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涛  刘纪麟 《作物学报》1997,23(6):753-758
对5个玉米单隐性胚乳突变体、3个双隐性胚乳突变体的可溶性糖(还原糖、蔗糖)、水溶性多糖、淀粉、粗蛋白、赖氨酸含量测定,并对突变体种子结构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玉米胚乳突主体的基因效应及其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1.
冷凉区旱地玉米微垄覆膜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冷凉区旱地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凉两大主要限制因子,于2016年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山西省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阳曲县河村,采用地膜半覆盖模式,设置5种不同覆膜起垄高度处理,进行了冷凉区旱地玉米微垄覆膜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垄高每增加5cm,玉米苗期垄侧播种行8cm日平均地温降低0.3℃;当覆膜垄高从0cm增加到5和10cm时,膜侧播种行0~20cm土壤含水量分别极显著(P<0.01)增加3.6和5.3个百分点;覆膜垄高每增加10cm,玉米拔节期推迟1d,抽雄吐丝期相应推迟1d;覆膜垄高5cm处理的经济产量极显著(P<0.01)高于垄高15cm、垄高20cm和地膜平铺处理,与垄高10cm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覆膜垄高5和10cm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地膜平铺和垄高20cm处理,平均较地膜平铺和垄高20cm处理分别提高2.1和2.2kg/(hm 2·mm),增幅分别为6.8%和7.2%。研究认为,微垄覆膜(垄高5~10cm)可以协调垄高增加引起的增温和微集水之间的矛盾,同时兼顾地膜覆盖增温、保墒和微集水效应,增产增效,是冷凉区旱地玉米适宜的地膜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典型滨海盐碱地区,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玉米需肥特性、施肥效应及土壤供肥能力,以期为滨海盐碱地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玉米籽粒养分含量平均为:N 1.224%,P2 O50.480%,K2 O 0.377%;秸秆养分含量平均为:N 0.820%,P2 O50.142%,K2 O 2.552%;生产100 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平均为:N 1.92 kg,P2 O50.60 kg,K2 O 2.55 kg。肥料增产率高低顺序为氮肥(44.39%)>磷肥(13.79%)>钾肥(6.55%);每千克氮、磷、钾肥可分别增产9.44,8.38,2.83 kg籽粒;玉米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19.96%,5.60%,30.64%。通过建立玉米施肥效应模型,获得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经济施肥量为氮(N)348.5 kg/hm2、磷(P2O5)133.6 kg/hm2、钾(K2O)19.1 kg/hm2。本试验条件下土壤氮、磷、钾养分校正系数分别为52.06%,190.30%,32.67%;氮、磷、钾肥相对产量分别为69.26%,87.88%,93.85%,土壤养分丰缺程度氮处于低水平,磷、钾处于中等水平,高低顺序为钾肥>磷肥>氮肥。因此,滨海盐碱地区玉米施肥应重视氮、磷肥的施用,不施或少施钾肥,即可获得高产并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纬度和海拔对西南春玉米区中熟玉米品种生育期的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霍仕平  晏庆九 《作物学报》1995,21(3):380-384
本文对我国西南地区不同纬度、不同海拔的8个中熟玉米品种主要生育阶段的时间变化与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表明从出苗至抽雄、出苗至抽丝、抽丝至成熟、播种至成熟的时间随纬度和海拔升高明显延长。当海拔高度不变,纬度每升高1°,生育期分别平均延长 2.1±0.050、2.3±0.076、1.1±0.025、3.9±0.073天;纬度不变,海拔每升高lOOm,抽丝至成熟和播种至成熟分别平均延长1.4±0.110天和2.1±0.089天,但对延长出苗至抽雄和出苗至抽丝的时间的效应,年际间变化很大,变异系数分别为25.5%和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提升麦茬复播谷子品质及防倒技术,2017—2019年在山西临汾采用裂区、随机区组方法分别开展了多效唑(PP333)不同叶龄期的不同喷施浓度、不同生育期微喷灌量对麦茬复播谷子品质及矮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叶龄期喷施不同浓度PP333、不同生育期微喷灌量对麦茬复播谷子蛋白质及其3类氨基酸、脂肪、淀粉、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PP333在8叶期以1.2%浓度喷施可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8种必需氨基酸、4种半必需氨基酸、3种非必需氨基酸平均含量;除色氨酸性状外,蛋白质及其他14种氨基酸含量在0.8%~1.2%浓度范围喷施PP333均优于清水喷施(对照);4叶期以1.0%、0.8%浓度喷施PP333分别有利于脂肪、淀粉含量的提高。随微喷灌水量的增加蛋白质含量及其8种必需氨基酸、4种半必需氨基酸、3种非必需氨基酸平均含量基本呈现下降趋势,除半胱氨酸、色氨酸性状外,蛋白质、3类氨基酸平均含量及其13种氨基酸含量、脂肪含量均以生育期微喷灌量0.0...  相似文献   

15.
李志军 《耕作与栽培》2003,(1):40-40,50
干旱是限制陇东旱作冬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采用膜沟方式栽培,可克服自然降水利用率低。土壤保墒保湿效果差。地力退化等弊端,使土壤含水率提高0.51-3.17个百分点,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明显提高。冬小麦单产较常规覆膜栽培和传统平播栽培分别增加899.1kg/hm^2和1331.25kg/hm^2。增产率分别为25.9%和43.7%。  相似文献   

16.
不同玉米品种基因型氮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京郊5个夏播玉米品种氮肥效应研究,明确了各个 品种对化肥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目前大面积种植的唐坑5号是一个对化肥不敏感型品种。在中低肥力水平上稳产性能较好,但在高肥力条件下,获得更高的产量却比较困难,为了获得玉米的高产高效率,选用对比化肥比较敏感的品种较为适宜的,对京郊现有的夏播玉米品种进行了更新换代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作物持续高产下科学施用磷肥提供依据,采用1978年以来土壤有效磷变化的大数据分析、不同时段磷肥定位试验、大面积磷肥产量效应试验等方法分析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有效磷变化、土壤和肥料磷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为22.43 mg/kg,表现为太行山山麓平原﹥冲积平原。1996—1999年,太行山山麓平原、冲积平原区供试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为15.09,11.90 mg/kg,冬小麦P2O5用量180 kg/hm2时土壤供磷能力:冬小麦分别为83.9%,75.8%,夏玉米分别为83.3%,89.7%。冬小麦秸秆还田下,土壤磷收支表观平衡分别为盈余52.8%,55.4%。2010—2012年,太行山山麓平原土壤有效磷27.22 mg/kg,冬小麦、夏玉米P2O5用量分别为108,60 kg/hm2时土壤供磷能力:冬小麦为84.6%,夏玉米为90.1%。小麦秸秆不还田下,土壤磷收支表观平衡:冬小麦盈余6.7%,夏玉米亏缺4...  相似文献   

18.
对北方旱地覆膜玉米高产栽培最佳播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佳播期,是北方旱地覆膜玉米高产栽培中关键技术措施之一。通过对北方干旱、半干旱生态类型区自然资源的分析,提出了综合应用地膜的增温、保墒效应,对覆膜玉米适时早播的理论基础和生产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适时早播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赣榆县地处江苏省沿海地区,针对其气候特点施行夏玉米免耕栽培技术。1985年全县种植夏玉米7.1万亩,免耕面积占92%。据试验免耕比耕翻种植一般每亩增产12.6~15.1%,亩成本下降1.50元,节省柴油1.2公斤,亩经济效益增加19~22元。  相似文献   

20.
倒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特别是大风多雨年份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品种高产特性的发挥。为了研究玉米倒伏后及时进行扶植 ,是否能够减少损失 ,我们于 2 0 0 1年 8月在暴风雨袭击造成玉米倒伏的情况下进行了试验研究。1 试验设计2 0 0 1年 8月 2 1日我市遭受暴风雨袭击造成玉米倒伏 ,8月 2 2日进行趁墒扶植试验。试验地设在乐陵市郭家街道办事处杜家村 ,土壤质地为中壤 ,地力水平较高。该地块播前开沟 ,造墒点种 ,行距 5 0cm ,品种为掖单 1 9,供试面积 0 .2 7hm2 ,整个生育期间田间管理均按常规进行。本试验按生育期早、晚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