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引进无角陶塞特和波德代与我市饲养的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杂一代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和肉用特征.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与小尾寒羊比较,陶寒杂交F1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比小尾寒羊提高21.9%,1月龄、3月龄、6月龄和8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5.7%、23.6%、20.1%和21.4%,初生至8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7.9%;6月龄平均体高增加14.4%,体长增加18.7%,胸围增加30.2%,管围增加11.3%;8月龄胴体重提高38.21%,净肉重提高47.09%.波寒杂交F1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比小尾寒羊提高20.0%,1月龄、3月龄、6月龄和8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9.2%、26.3%、23.1%和28.6%,初生至8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29.2%;6月龄平均体高增加13.7%,体长增加17.5%,胸围增加28.0%,管围增加10.7%;8月龄胴体重提高47.07%,净肉重提高58.5%.  相似文献   

2.
引进无角陶塞特、波德代、萨福克与张掖市本地饲养的蒙古羊进行杂交改良,杂一代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与蒙古羊比较,陶蒙杂交F1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比蒙古羊提高24.6%,1月龄、3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2.5%、16.1%和13.3%,初生至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2.0%;6月龄平均体高增加14.3%,体长增加17.1%,胸围增加27.19/6,管围增加16.6%;6月龄胴体重提高29.92%,净肉重提高37.82%。波蒙杂交F1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比蒙古羊提高22.2%,1月龄、3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3.0%、23.3%和15.3%,初生至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4.5%;6月龄平均体高增加19.7%,体长增加19.7%,胸围增加30.9%,管围增加17.0%;6月龄胴体重提高33.88%,净肉重提高43.17%。萨蒙杂交F1公母平均初生重比蒙古羊提高21.3%,1月龄、3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6.7%、15.2%和11.6%,初生至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0.4%;6月龄平均体高增加47.8%,体长增加33.5%,胸围增加49.0%,管围增加26.8%;6月龄胴体重提高31.04%,净肉重提高42.02%。  相似文献   

3.
引进无角陶塞特、波德代、萨福克与张掖市本地饲养的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杂一代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和肉用特征。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与小尾寒羊比较,陶寒杂交Fl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比小尾寒羊提高20.5%,1月龄、3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提高21.4%、14.4%和14.5%,初生至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4.5%;6月龄平均体高增加13.3%,体长增加16.7%,胸围增加19.1%,管围增加10.7%;6月龄胴体重提高38.21%,净肉重提高47.09%。波寒杂交Fl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比小尾寒羊提高17.7%,1月龄、3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9.1%、20.8%和16.0%,初生至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6.0%;6月龄平均体高增加14.5%,体长增加16.1%,胸围增加17.8%,管围增加10.7%;6月龄胴体重提高47.07%,净肉重提高58.52%。萨寒杂交Fl公母平均初生重比小尾寒羊提高14.0%,1月龄、3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2.8%、13.3%和14.4%,初生至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4.4%;6月龄平均体高增加31.5%,体长增加17.6%,胸围增加19.2%,管围增加11.4%;6月龄胴体重提高45.36%,净肉重提高57.64%。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南非肉用美利奴羊杂交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效果,试验选用南非肉用美利奴种公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羊杂交F1代羔羊20只(南甘杂交试验组)与20只甘肃高山细毛羊(纯繁对照组),在相同舍饲条件下,测定分析两组F1代生长发育、屠宰指标及产毛性能。结果表明:南甘F1代羔羊初生重、2月龄体重、6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P0.05);南甘F1代羔羊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均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P0.05),且杂交一代公羔最高;南甘F1公羔胴体脂肪含量(GR)值为1.53 cm,眼肌面积达11.95 cm2。研究表明,南非肉用美利奴羊杂交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效果较佳,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与提高天祝县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毛肉生产性能,2011年9月引入7只南非肉用美利奴种公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进行杂交试验,并对杂交F1组和甘肃高山细毛羊纯繁对照组所产后代的初生重、1月龄重、3月龄重、6月龄重进行了跟踪测定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杂交F1初生重~6月龄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变异系数15.99%;引入的种公羊在人工授精中,1次射精量0.6~1.3 mL,精子密度13亿~23亿个/mL,平均活力0.65,均达到标准要求。由此可见,高寒牧区引入南非肉用美利奴羊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是一项提升天祝县养殖效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天祝县高寒牧区羔羊杂交生产和出栏时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天祝县高寒牧区优质羔羊生产的杂交模式和出栏时间,以特克塞尔×甘肃高山细毛羊杂种一代、无角陶赛特×甘肃高山细毛羊杂种一代、白萨福克×甘肃高山细毛羊杂种一代(分别简称特甘细、陶甘细、白萨甘细)和甘肃高山细毛羊纯繁羊只(简称甘高细)作为试验对象,观测4个组合羊只的周岁前体重(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重和周岁重)及断奶、6月龄和周岁时的屠宰性能。结果表明,特甘细的周岁前体重、全期平均日增重和哺乳期平均日增重均最大。羔羊的日增重在断奶前后差异很大,在哺乳期,特甘细、陶甘细、白萨甘细和甘高细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18.29g、180.17g、187.62g和156.59g,断奶后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5.16g、32.34g、29.18g和30.87g;在断奶、6月龄和周岁3个时期,特甘细的胴体重和屠宰率均高于其余3个群体。比较不同时期屠宰率和胴体重的结果发现,3个屠宰时期中羔羊的断奶屠宰率最高。6月龄时(断奶后70d),特甘细、陶甘细、白萨甘细和甘高细的胴体重分别仅比断奶胴体重增加了0.33kg、0.36kg、0.19kg和0.09kg;周岁时(断奶后255d),上述群体的胴体重分别仅比断奶胴体重增加了1.08kg、1.68kg、1.69kg和1.75kg。因此,断奶后70d(6月龄)和255d(周岁)的饲养期内,羔羊的产肉量增加十分有限,是对草场和人力资源的无效损耗。在天祝县高寒牧区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特克塞尔是甘肃高山细毛羊肉用性能杂交改良的最优父本,断奶时期(110d)是羔羊的最佳出栏时间。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藏绵羊的生产性能,利用白萨福克羊与藏绵羊进行杂交,测定了白-藏F1代羊和藏绵羊的各年龄段的体重体尺指标、屠宰性能、产肉性能及肉质指标等。结果表明:白-藏F1代公、母羊的初生重、6月龄体重、12月龄体重和日增重均有极显著提高(P<0. 01),6~12月龄日增重相对0~6月龄日增重有所下降;初生重、6月龄体重和0~6月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藏绵羊(P<0. 01); 6月龄时体高、体长、胸围、管围都有所增加(P>0. 05),胸围增大最明显(P<0. 01); 12月龄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均比母本藏绵羊有显著增加(P<0. 01)。白-藏F1代羊与藏绵羊相比,胴体重提高12. 36%,净肉重提高13. 28%,净肉率提高6. 02%,屠宰率提高7. 50%,差异均显著(P<0. 05); GR值高于藏绵羊,差异极显著(P<0. 01)。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杂交效果,试验分4组(I组:南非肉用美利奴羊×甘肃高山细毛羊♀F1(简称南甘F1)公羔;II组:南甘F1母羔;III组:甘肃高山细毛羊公羔;IV组: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羔)对其6月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南甘F1羔羊宰前重、胴体重、净肉重、骨重均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且杂交一代公羔最高(P0.01);南甘F1公羔GR值和眼肌面积分别达1.67 cm和11.56 cm2;甘肃高山细毛羊公羔肉色评分最高,其次为南甘F1公羔,且显著高于南甘F1母羔和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羔(P0.05);失水率、p H1值、p H24值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南甘F1公羔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羔(P0.05),其他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羔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杂交一代公羔和甘肃高山细毛羊公羔(P0.05)。综上所述,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后代羔羊肉用性能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波杂、道杂一代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试验结果表明波杂(波德代×当地细毛羊)F1和道杂(无角道塞特×当地细毛羊)F1的初生重、1~4月龄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等显著高于当地羊(P<0.01).经对4月龄羔羊屠宰测定表明,杂种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均显著高于当地羊(P<0.01),每只杂种羊比土种羊增收92.82元.  相似文献   

10.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与兴安细毛羊杂交一代产肉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为父本,改良兴安细毛羊的产肉性能,通过德兴F1杂交后代产肉性能的测定,增重效果极显著,德兴F1杂交后代肉质鲜嫩上膘快,在自然放牧条件下,6月龄平均日增重达225g,达到德国肉用美利奴品种标准;6月龄公羔较兴安细毛羊公羔体重高5.7kg,提高了14.18%;18月龄体重高4.4kg,提高7.93%,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显著(P<0.01);胴体重较兴安细毛羊6月龄和18月龄分别高4.1kg和4.09kg,分别提高25.03%和16.21%,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净肉重较兴安细毛羊6月龄和18月龄分别高4.13kg和3.74kg,分别提高33.71%和17.98%,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杜泊羊、特克塞尔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对比试验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结果表明:杜寒F1的初生重比小尾寒羊提高19.61%(P<0.05),比特寒F1提高29.41%(P<0.01).初产母羊杜寒F1的产羔率比父本杜泊羊高49个百分点(P<0.01).3月龄断奶杜寒F1和特寒F1的体长、胸宽、胸深和管围也大于小尾寒羊,二者育肥阶段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37.49%和31.3%(P<0.01);饲料报酬提高34.55%和31.24%(P<0.01).经屠宰测定,杜寒F1和特寒F1的屠宰率分别比小尾寒羊高3.2个百分点和4.2个百分点;胴体净肉率杜寒F1>小尾寒羊>特寒F1;肉质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每只育肥羊杜寒F1比小尾寒羊增收104.3元,比特寒F1羊多增收11.9元,特寒F1羊比小尾寒羊增收92.4元.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杜寒F1、杜寒F2、萨寒F1、陶寒F1以及小尾寒羊共54只(3月龄断奶公羔),按对等原则分组,每组10~12只。研究探讨同一营养水平条件下,全颗粒料饲喂,对不同杂交育肥羔羊产肉力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杜寒F1平均日增重313g,饲料报酬5.17:1,比小尾寒羊分别提高12.59%和10.71%;比萨寒F1提高14.23%和12.82%;比陶寒F1提高10.99%和l6.34%(P〈0.05);比杜寒F2高出11.79%和3.7%。杜寒F1、杜寒F2、萨寒F1和陶寒F1屠宰率分别比小厄枣羊提高1.8、5.9、1.5和2.5百分点;净肉率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4.6、4.2、3.1和3.1百分点。杜寒F1、杜寒F2和陶寒F1眼肌面积均大于小尾寒羊(P〈0.05);大理石纹萨寒F1〉杜寒F1〉杜寒F2〉陶寒F1〉小尾寒羊。肌肉的剪切值则杜寒F2〈陶寒F1〈杜寒F1〈小尾寒羊〈萨寒F1。饲养1只杜寒F1与杜寒F2肥羔羊,按试验期平均增重25kg计算,比小尾寒羊增收26元和12.75元。  相似文献   

13.
对欧拉羊与山谷型藏羊杂交试验组和山谷型藏羊本交对照组所产的后代进行了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的体重跟踪测定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欧山杂交F1代公、母羊初生~3月龄,3~6月龄,6~12月龄、12~18月龄日增重分别比同期对照组后代日增重均快,差异极显著(P﹤0.01),并且随着月龄的增加,日增重降低。说明欧山杂交后代的生长速度在初生至12月龄增长速度快,而12~18月龄的增长速度减慢,适宜羔羊肉生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澳洲白绵羊和黑杜泊羊与湖羊开展杂交试验,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进行观测,筛选适合临夏地区肉羊最佳杂交组合,促进临夏肉羊生产提质增效,加快推进肉羊产业高产、优质、高效健康发展。实验结果表明:产羔率湖羊>黑杜湖F1>澳湖F1,繁殖成活率澳湖F1>黑杜湖F1>湖羊;羔羊初生重三个组合之间差异均不显著(t<0.05),三月龄六月龄重澳湖F1与湖羊、黑杜湖F1与湖羊差异极显著(t>0.01);杂交羔羊出生时体高、体长均不显著(t<0.05),黑杜湖F1与澳湖F1两个杂交组合的胸围与湖羊之间差异极显著(t>0.01);三月龄两个杂交组合管围与湖羊之间差异极显著(t>0.01);六月龄体高黑杜湖F1与湖羊差异不显著(t<0.05),澳湖F1与湖羊差异显著(t>0.05),体长三个组合之间差异均不显著(t>0.05),胸围和管围澳湖F1与黑杜湖F1两个杂交组合与湖羊之间差异均为显著(t>0.05)。  相似文献   

15.
16.
Sheep     
  相似文献   

17.
为从形态学角度理解内分泌调节过程,揭示抑制素对绵羊卵巢调节作用机制,对多浪羊和卡拉库尔羊卵巢中抑制素分布进行免疫组化SP方法定位。分别选取相邻的5张连续切片,电镜观察,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多浪羊、卡拉库尔羊抑制素阳性物质主要见于膜细胞和细胞间质。多浪羊与卡拉库尔羊在其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中抑制素的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原始卵泡和成熟卵泡(P0.05),且抑制素水平在腔前卵泡之前达到高峰,随后下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欧山F1和山谷型藏羊羔羊进行屠宰试验,结果得出:9月龄欧山F1羔羊宰前平均活重为38.25 kg,比本地山谷型藏羊羔羊宰前平均活重高10.17 kg,差异极显著(P<0.01)。欧山F1羔羊胴体重和屠宰率分别为15.14 kg和39.58%,比对照组高4.58 kg(P<0.01)和1.96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欧山F1羔羊净肉率、后腿比例和腰肉比例分别为29.65%、38.18%和12.99%,高于山谷型藏羊4.01、7.78和2.68个百分点;欧山F1羔羊GR值和眼肌面积分别为8.23 mm和12.74 cm2,高于山谷型藏羊1.48 mm和4.38 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