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刺孢吸水链霉菌北京变种(即农抗120产生菌)发酵代谢产物具有多种成份,脂溶性成份是其中一类活性物质。作者采用溶媒提取法,一次性提取收率超过50%。分离纯化后的纯品(A)的紫外、红外光谱图与Anisomycin相同。(B)为四烯类物质。(A)对水稻纹枯病等几种作物病原真菌,在平皿中抑菌测定有很高活性  相似文献   

2.
李昆华  黄运霞 《广西植保》1994,(2):23-23,30
害极灭防治柑桔潜叶蛾田间药效试验李华,黄运霞,黄荣瑞(广西农科院植保所)害极灭(Agrimec)是美国默沙东药厂生产的一种全新的广谱杀螨、杀虫剂,其主要活性成份是从土壤微生物Streptomycesavermititis提取出来的天然产物──爱比菌素...  相似文献   

3.
农药残留分析中的提取新技术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介绍了近些年来, 农药残留检测分析中的加速溶剂提取法(ASE) 、微波加热提取法(MAE)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SFE)、微型固相提取法(SPME) 等一些新的提取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光活化除草剂ALA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活化除草剂ALA作用机理初探闫宏涛,李汉杰,王邦法(西北大学化学系西安710069)δ—氨基乙酰丙酸(δ—aminolevulinicacid,简称ALA)具有光活化除草活性,是近年来国际上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光活化农药。它可选择性地杀除农田杂草,被...  相似文献   

5.
冰凝结活性菌对仓虫抗低温力的削弱Abstr.Entomol.24(7):A13~16在实验室试验中,作为谷物致干冷剂而使用的冰凝结活性菌Pseudomonassyringae(310号菌株),可使谷物冰凝结活性增强,同时也引起锈赤扁谷盗Cryptol...  相似文献   

6.
寄主植物对桃蚜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1995~1996年研究了寄主植物对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羧酸酯酶(Car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诱导作用。在试验的甘蓝、茄子和桃树3种寄主植物中,取食甘蓝的桃蚜种群CarE和AChE活性最高,取食茄子和桃树的桃蚜种群CarE活性没有明显不同,而AChE活性取食茄子的桃蚜种群明显高于取食桃树的种群。CarE与底物的亲和力是桃树>茄子>甘蓝,而AChE与底物的亲和力则是甘蓝>茄子>桃树。AChE与毒扁豆碱的双分子速率常数(Ki)值大小顺序为甘蓝>桃树>茄子  相似文献   

7.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 P E G( M W 6000)对当年生绵刺嫩枝进行渗透胁迫处理,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物( S O D)、过氧化氢酶( C A T)的活性和丙二醛( M D 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绵刺嫩枝在渗透份胁大于- 2.0 M Pa 迫条件下,能维持较高的 S O D 活性,脂质过氧化作用较弱,膜系统基本完整; 渗透胁迫小于- 2.0 M Pa。 S O D 活性明显下降,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膜透性增加。 M D A 含量与 S O D 活性呈负相关关系(r= - 094217); C A T 的活性随渗透胁迫强度增大而逐渐增强,达到一个峰值(- 2.5 M Pa)后,呈现下降趋势。说明绵刺嫩枝中 C A T 和 S O D 活性具很强的抗水分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8.
梨中AVERMECTIN B1残留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检测梨中Avermectin B1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以结合物4″-O-(单)琥珀酰Avermectin B1-BSA免疫家兔,制备特异性针对Avermectin B1的多克隆抗体。梨样本经甲醇提取后用ELISA检测。在6.0 ̄60mg/kg添加浓度范围内,Avermectin B1的回收率为86% ̄105%,变异系数(CV)为4% ̄8%。样本检测限为0.1mg/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大蒜根系分泌物粗提物及其四种成份对烟蚜的影响,分析大蒜在烟田套种生态系统中对烟蚜的控制作用,在室内利用固体琼脂培养法培养、分离了大蒜根系分泌物粗提物,并测定了该分泌物粗提物及其四种成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6-二异丙基苯酚、二烯丙基二硫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对烟蚜的忌避、触杀等生物活性。大蒜根系分泌物粗提物对烟蚜有显著的忌避、触杀活性。大蒜根系分泌物粗提物为4 g/mL时,对烟蚜的忌避活性较好,忌避率在75.93%~80.56%,且对烟蚜的触杀活性也较好,其死亡率在92.22%~96.67%。大蒜根系分泌物4种成份对烟蚜也有显著的忌避、触杀活性。2,6-二异丙基苯酚对烟蚜的忌避活性较好,其忌避率在93.65%~100.0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2,6-二异丙基苯酚对烟蚜触杀活性较好,其死亡率在83.33%~92.22%。4种成份对烟蚜的忌避活性由强至弱顺序为2,6-二异丙基苯酚,二烯丙基二硫,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6-二叔丁基对甲酚;而触杀活性由强至弱顺序为2,6-二异丙基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6-二叔丁基对甲酚,二烯丙基二硫。以上结果表明,大蒜根系分泌物粗提物及其4种成份对烟蚜均具显著的忌避、触杀作用,这为研制含大蒜根系分泌物或其4种成份的植物保护剂和间作套种大蒜等绿色防控措施防控烟蚜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天丰素的有效成份是油菜素内酯(简称表-BR),具有良好抑制植物某些酶的活性,除能抑制植物氧化酶与水解酶的活性外,还能增强植物呼吸和调节内源激素的平衡,提高植物的免疫功能和起到抗逆性作用;促进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转、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使植物组织保...  相似文献   

11.
冰核活性微生物对昆虫耐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核活性微生物对昆虫耐寒性的影响马巨法,胡国文程家安(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浙江农业大学)Angell在1982年报道,纯净小水滴在—10~—20℃不能结冰,有时在—39℃时亦不结冰。Franks(1985)认为在生物体中常有异源催化物质...  相似文献   

12.
抗生素农药──爱福丁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生素农药──爱福丁研究及应用曹玉信(北京农业大学新技术开发总公司,100094)爱福丁(齐螨素)是阿弗链霉菌(Streptomycesavermitilis)发酵提取的抗生素杀虫、杀螨、杀线虫剂,国际通用名为爱比菌素,应用于农药注册的商品名有AVI...  相似文献   

13.
分别用浓度为0、-0.5、-1.0、-1.5和-2.0MPa的PEG(6000)处理梭幼苗12h,测定体内SOD、CAT和POD活性,MDA和蛋白质含量以及膜透性。结果表明:D 渗透胁迫小于-1.5MPa情况下,梭梭幼苗具有较高的SOD活性,CAT和POD活性随渗透胁迫加强而升高;MDA含量和膜透性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表明梭纪苗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4.
游离氨基酸含量与茶树抗螨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茶树新梢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与茶树品种对茶橙瘿螨(Acaphylla theae)的抗性关系。抗性品种游离氨基酸总量以及茶氨酸(Thea)、谷氨酸(Glu)、丙氨酸(Ala)、甘氨酸(Gly)、天冬氨酸(Asp)、丝氨酸(Ser)、缬氨酸(Val)等的含量显著蒿于感性品种。抗性品种新梢中与氨基酸合成有关的谷氨酸脱氢酶(GDH)和苯丙氨酸解氨酸(PAL)的活性分别是感性品种的2.3倍和3.2倍,  相似文献   

15.
(反,反)-8,10-十二碳双烯醛(E8,E10-12:Ald)是槐小卷蛾性信息素的次要活性组分。单组分E8,E10-12:Ald对槐小卷雄蛾没有引诱作用,但作为增效剂,在性信息素两个主要成分中加入E8,E10-12:Ald能显著提高林间诱蛾活性,3个组分的最佳活性配比为2∶3∶1。  相似文献   

16.
生物农药螨虫素的毒力增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农药螨虫素的毒力增效研究芮昌辉,赵永巧,范贤林,茹李军,赵建周,魏岑(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北京100094)生物农药螨虫素(又名齐墩螨素、害极灭)最早是从日本土壤微生物Streptomycesavermi-tilis的发酵培养液中提取的,通用名为Ab...  相似文献   

17.
新型杀虫杀线剂──米乐尔戴美源(广东省江门市农业局植保站,529000)米乐尔(MIRAL)是瑞士汽巴嘉基有限公司农药部新开发的一种新型广谱杀虫杀线剂,有效成分为异丙基三唑硫磷(在中国登记推广使用剂型是3%颗粒剂)。其杀虫机理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干...  相似文献   

18.
到1998年世界对农药的需求将达到340亿美元世界对农药(如除草剂、杀虫剂等)中活性成份的需求将以每年4.4%的速度增长,到1998年总价值将超过340亿美元。根据美国Freedonia集团公司的工业分析学家LuciYoung的分析,这些增长是由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室内(25±1℃,RH70%)条件下,研究了桃蚜 Myzus persicae不同溶剂提取液对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行为的反应。结果表明,桃蚜虫体用水研磨的浆液、用水或95%乙醇研磨提取的滤液,均含有很强的活性物质,而且用乙醇提取的滤液活性更强。其中桃蚜虫体用水研磨的浆液对南方小花蝽行为有很显著的影响。南方小花蝽对提取的活性物质均表现有明显的滞留和调转行为。  相似文献   

20.
对分别属于玉米大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turcicum)1号和2号生理小种的致病毒素进行硅胶TL层析、薄层扫描和生物监测的结果发现,两个小种的毒性组分不同。2号小种可分离到I(Rf0.50)、Ⅱ(Rf0.36)、Ⅲ(Rf0.67)、Ⅳ(Rf0.80)、Ⅴ(Rf0.13)、Ⅵ(Rf0.25)6种组分,而1号小种最多可分离到除Ⅳ以外的其它5种组分,这些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紫外吸收。对在200~360nm有明显紫外吸收的4种组分(Ⅰ、Ⅱ、Ⅲ、Ⅳ)的生物监测结果表明,只有组分Ⅲ对带Ht1基因和不带Ht1基因的Oh43和B372对玉米自交系不具任何致病活性,组分Ⅰ、Ⅱ对不带Ht1基因的玉米自交系具有致病活性,而对带Ht1基因的玉米自交系却无毒性。值得重视的是组分Ⅳ的致病特性与组分Ⅰ、Ⅱ正好相反,即对带Ht1基因的玉米自交系具有致病活性,却对不带Ht1基因的玉米自交系没有致病作用。结论指出,Ht-毒素的TLC组分Ⅰ、Ⅱ、Ⅳ玉米斑菌诱致玉米发病的主要活性成份,其中组分Ⅳ是2号小种与Ht1基因玉米互作的特异性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