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制定合理的繁殖计划.依据各场实际情况和饲养管理水平,可按常规的繁殖方法,即在仔兔断奶之后配种,断奶时间以35~42日龄为宜,每年繁殖4~5胎.  相似文献   

2.
选用年龄、体重、生产性能相近的普通级实验用新西兰母兔60只,平均分成A、B、C3组。A组于产后2~3d内,B组于产后12~15d内,C组于断奶后1~2d内配种。结果显示:母兔于断奶后配种,其受胎率最高,而产后12~15d配种的母兔受胎率最低;普通级实验母兔若进行频密繁殖时,不能连续进行,否则会影响生产兔的繁殖性能及生产兔本身的健康。从试验结果可知采用频密繁殖与正常繁殖配种交替进行的方式,可显著提高母兔年产仔兔数。  相似文献   

3.
一个养猪场要提高其经济效益 ,就必须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一般来说 ,1头母猪 1年内能生产 2~2 .2 5胎 ,18~ 2 1.5头断奶仔猪。根据一年来的生产数据统计 ,我们 PIC扩繁场平均每头母猪每胎产仔达12 .6头。我们能达到这种水平 ,本人认为除选择优良品种外 ,掌握母猪适宜配种时间是相当重要的一点 ,要作好适宜配种工作必须掌握以下几点。1 掌握精卵最佳结合时间 公母猪交配后 ,精子和卵子是在输卵管的上端结合。母猪排卵一般是在发情开始后 2 4~ 36 h,持续排卵时间一般为 10~ 15h。输卵管中卵子仅在 8~ 12 h内保持有受精能力 :精子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整理甘肃省某猪产业标准化示范种猪场(可繁殖母猪1 200头)297头长大二元母猪的繁殖记录,主要研究了长大二元母猪不同胎次与断奶配种间隔,配种分娩率,产仔数和产仔重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长大二元母猪不同胎次对断奶配种间隔有显著影响,且断奶配种间隔随胎次呈现规律性变化,其中第2和3胎的断奶配种间隔最长平均为7.35d和7.36d,其他胎次都在5d左右变化。配种分娩率第1胎和第6胎最低(80%和77.27%),而第2、3、4、5胎和6胎以上分娩率都在96%以上。长大二元母猪初生重第4胎窝均重最大(17.47kg/窝),在第1胎最小(14.30kg/窝),在第2、3、4、5胎窝均重都较高。由这些结果得出长大二元母猪的理想繁殖胎次应在第2~5胎。  相似文献   

5.
母猪繁殖障碍调查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母猪的繁殖障碍是指母猪暂时或长期地停止繁殖,或发生障碍状态,它包括子宫炎、断奶后不发情、配种后不受胎、乳房炎等。随着现代集约化养猪的发展,母猪繁殖障碍发病率有走高趋势。一般来说,每一头母猪一年产2~2.25胎,产18~22.5头断奶仔猪的指标是令人满...  相似文献   

6.
二元杂种母猪胎次、断奶至配种间隔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武  庞冲  吴珍芳 《养猪》2006,(6):15-16
此研究以广东省某猪场长大和大长二元杂种母猪1461条完整的发情配种记录和产仔记录为材料,对母猪胎次、断奶至配种间隔与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第1胎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最长为12.12d,随着胎次增加逐渐缩短;第3胎母猪窝产活仔数最多为10.50头,初生窝重最大为14.72kg,2~5胎都维持较高水平,且差异不显著;在排除繁殖障碍等疾病的前提下,断奶至配种间隔较长的母猪繁殖性能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7.
胎次和配种季节对PIC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胎次和配种季节对PIC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根据陕西省某PIC父母代良种猪繁育场2007~2009年繁殖母猪生产资料,分别选取607头和692头繁殖母猪生产资料(剔除有寄养仔猪的繁殖母猪),统计其不同胎次和配种季节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仔猪初生窝重、初生个体均重和断奶率等繁殖性能。结果表明:胎次和配种季节对PIC母猪繁殖性能均有显著影响(P<0.05);母猪1~3胎繁殖性能随胎次呈增加趋势,第3胎达到高峰,第6胎后繁殖性能逐渐下降;同时,PIC母猪的繁殖性能以秋季配种时最好,冬季次之,夏季最差。PIC母猪的最佳繁殖胎次为第2~6胎次,适宜配种季节为秋季和冬季。  相似文献   

8.
选用健康成年的德国白兔母兔,分别在产后12小时~2天,产后10~14天及仔兔断奶后配种,观察其繁殖成绩。结果表明:仔兔断奶后配种的母兔,其受胎率、活产仔数、初生窝重表现较高;产后10~14天配种,受胎率最低;而产后12小时~天配种,死胎数量高,初生窝重小,母兔体况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9.
繁殖管理是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奶牛只有经配种、妊娠、产犊后才能产奶?奶牛理想的繁殖周期是1年产1胎,即胎间距365d,减去60d干奶期,一胎的正常泌乳天数为305d。奶牛适宜的胎间距范围为340~390d,适宜的泌乳期为280~330d,产后适宜的配种妊娠时间为60~110d。胎间距过短,影响当胎产奶量,胎间距过长,影响终生产奶量。因此,搞好奶牛的繁殖管理对提高产奶量和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繁殖管理是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奶牛只有经配种、妊娠、产犊后才能产奶.奶牛理想的繁殖周期是1年产1胎,即胎间距365 d,减去60 d干奶期,一胎的正常泌乳天数为305 d.奶牛适宜的胎间距范围为340~390 d,适宜的泌乳期为280~330 d,产后适宜的配种妊娠时间为60~110 d.胎间距过短,影响当胎产奶量,胎间距过长,影响终生产奶量.因此,搞好奶牛的繁殖管理对提高产奶量和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蛋氨酸铁螯合物对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国清  潘珂 《饲料工业》1999,20(7):17-19
蛋氨酸铁螯合物对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的试验研究表明,蛋氨酸铁螯合物组比硫酸亚铁组,初产母猪首次配种受胎率平均提高72%,胎产活仔数平均增加037头,初产死胎率平均降低21%,断奶仔猪成活率平均提高29%,断奶至产后发情配种的间隔时间平均缩短135d;第2胎~第8胎的经产母猪的胎产死胎率降低71%~29.6%,断奶仔猪成活率相对降低31%~6.2%;饲喂蛋氨酸铁螯合物的母猪体况变化平稳,直至第8胎的仔猪仍具有较高的育成率。结果表明,在母猪日粮中应用蛋氨酸铁螯合物替代硫酸亚铁,对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在养兔实践中,如能正确掌握并运用重复配种、双重配种、频密配种这三大技巧,可使每只母兔年繁殖8~10胎,产仔50~60只,养兔效益较之一般繁殖水平至少提高50%以上。现将此三大配种技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外界气温低,日照时间短,青饲料缺乏,肉兔商品生产多采用年产4胎、40-50日龄断奶、冬季基本上不繁殖的方案,因此母兔的利用率很低。有些农户采用频密繁殖技术,但由于掌握不好仔兔的早期断奶和管理方法,死亡率较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北方地区肉兔繁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广西扬翔农牧有限责任公司某种猪场2007~2011年间4 944条美系大白母猪纯繁生产记录,分析了美系大白母猪不同胎次、不同配种季节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美系大白母猪繁殖性能以3~7胎次较好,第4胎最好,8胎以后开始有所下降。其中在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指标上,4、6胎次与10、12胎次差异显著;初生窝重上,第4胎与10、11、12胎之间差异显著;断奶仔猪数上,以第3~6胎最多,其中第3、4、5、6、13胎与第12胎之间差异差异。另外,冬季配种的繁殖性能优于其他配种季节。其中春、秋、冬季配种在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指标上与夏季配种差异显著,春、秋、冬三季之间差异不显著;初生窝重、断奶窝仔数上,冬季配种与春、夏、秋季配种之间差异显著;个体重上,冬季配种与夏、秋季配种差异显著;断奶窝重上,春季配种与夏、秋、冬季配种差异显著,夏、秋、冬季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虽然小尾寒羊终年发情,但也必须周密地安排繁殖计划,合理地确定配种时间,以提高繁殖率,做到一年两胎,两年三胎。1 科学地安排配种。 小尾寒羊怀胎天数平均为148.33天,产后40多天多数母羊可发情配种,这样可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小尾寒羊春秋两季发情较集中,所以一年两胎可在3~4月份配种,8~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杜洛克母猪678窝次的生产繁殖成绩为研究对象,分析断奶至配种间隔时间对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71.53%的杜洛克母猪在断奶后0-7天发情配种,平均间隔时间为4.64天,平均分娩胎次为3.54胎,产活仔数、总产仔数、断奶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哺乳成活率都与最高组未形成显著差异。杜洛克母猪繁殖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偏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关强度有大有小。其中,断奶至配种间隔天数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母猪的断奶至配种间隔的时间是母猪一个繁殖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时间长短不但影响母猪的年产胎数,同时也制约着下一产的产仔数。本文通过对法系长白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与下一产的产仔数及与母猪胎龄、产仔季节之关系统计分析,阐明了提高法系长白母猪生产水平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北方肉免商品生产,多采用年产4胎,40~50日龄断奶,冬季基本上不繁殖,因此,母兔的利用率很低。有些农户采用频密繁殖技术,但由于掌握不好仔兔的早期断奶和管理方法,死亡率较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肉兔繁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长白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时间与下一产的产仔数之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母猪的断奶至配种间隔的时间是母猪一个繁殖周期的组成部分 ,它的时间长短不但影响母猪的年产胎数 ,同时也制约着下一产的产仔数。本文通过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时间与下一产的产仔 (活 )数及与母猪胎龄、产仔季节之关系统计分析 ,阐明提高母猪生产水平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1 资料来源江苏淮阴江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2 0 0 0年长白母猪的繁殖与配种记录 ,共 1 85胎 ;母猪哺乳期 2 8天。统计母猪胎龄 ,断奶时间 ,下一产的配种日期 ,产仔(活 )数 ,进行分析。2 统计结果2 1  1 85胎长白母猪的断奶至配种间隔的平均时间为 7 45± 4 5 6天。最长…  相似文献   

20.
胎次、配种季节对大约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胎次、配种季节对大约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运用SPSS 16.0软件对753窝大约克纯种母猪的产仔数、出生窝重和断奶窝重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产总仔数第8胎最高(15.25头),与第1胎差异显著(P<0.05),总的呈现随胎次增加而上升的趋势。大约克母猪春季和冬季配种产总仔数与秋季差异显著(P<0.05);冬季配种母猪的出生窝重、断奶均重、断奶窝重均高于其他三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