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稻田养鱼的环境条件(l)水源、水质。水源必须充足,排注水方便,不受旱、涝影响。水质良好,无污染,应符合GBI1607标准。(2)土壤。以土质肥沃,保水力强,pH值呈中性至微碱性的壤土、粘土为好,尤以高度熟化、高肥力。灌水后能起浆、干涸后不板结、保水保肥力强的稻田为最理想。2.养鱼稻田的准备(1)加高加国田埂。饲养鱼种的稻田,田埂应加高至0.5-0.7米,饲养食用鱼的稻田田埂应加高至0.7-l米,田埂的宽度0.4-05米,并捶打结实,不塌不漏。(2)开设鱼溜、鱼沟。鱼溜是指在养鱼稻田的田边或中…  相似文献   

2.
标准化稻田养鱼,就是在稻田内挖沟、鱼稻同存、稻鱼并收的一种养鱼技术。1严格选址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涨水不淹,枯水不干,水质清  相似文献   

3.
据1990年土壤普查结果,龙岩市年亩产稻谷400公斤以下的中低产田有6566666公顷,占总耕地的494%,其中低产田类包括冷、烂、锈、渍田及沙漏田,面积约占30%。这些田类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渍水。近年来,连城等县利用中低产田发展稻田养鱼,建立起高效的稻鱼共生或稻鱼轮作生态模式,形成稻鱼互相促进的良性系统,平均每007公顷增产稻谷一成以上,增收鲜鱼约50千克,收到很好的成效。1 稻鱼共生,低效变高效 11 增产稻谷,提高品质 低产田稻田养鱼,稻鱼共生相互促进,可增加稻谷产量,提高稻…  相似文献   

4.
巧妙地利用冬闲田养鱼,既可提高稻田的利用率,又可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减少稻田病虫害,节约农药、化肥支出,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入高等诸多优点,是冬季农民增收的极好途径,值得推广。现将冬闲田养鱼相关技术简要介绍如下。1整田用于养鱼的冬闲田,宜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蓄水性能好的田块。晚稻收割后,将稻田翻犁一次,不必耙碎。并将田埂加固、抬高,保证蓄水70~80cm。在田中间开挖出″井″字形鱼沟,在进水口开出1m左右深度的鱼巢,保证鱼沟、鱼巢相通,在进、排水口处设置拦鱼网具防逃。然后,每亩施生石灰50~60kg,以杀菌消…  相似文献   

5.
1稻田准备要选择水源条件好、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保水性好、耕作层较深的稻田或连片面积较大的低洼田,耕作层浅的沙田和漏水田则不宜选用。稻田的水源和土质要好,保证在养鱼后不会缺水,在雨季  相似文献   

6.
内江市委、市政府近几年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水土资源优势,其中突出的一个项目是在稻田内实施稻、鱼、萍\果、菜的优化组合模式。本文主要论述稻田的基本工程建设,稻、鱼、萍、果、菜种植、养殖技术及其生态经济系统优化组合后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一、稻田的基本工程建设1.养鱼稻田的基本条件水质好、水源好,能保水、能排洪\并设有排除鱼的底部污水的设施。2.基本工程建设①鱼幽:在田阴蔽处开深正~贝.5米,占总田面积的5o~8O的鱼幽(1亩8O,2亩6%,3亩5%)。用石板或条石\砖、水泥板等护壁,幽埂高出田…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鱼技术(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是指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鱼,以提高稻田生产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稻田养鱼好处很多,不仅可以为社会增加水产品供应,使农民收入有明显增长,而且可以促进水稻增产,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稻田养鱼具有悠久历史,在2000年前陕西的汉中、四川的成都已很盛行。目前,我国稻田养鱼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赋予了新的内含,由过去传统的方式、依靠天然饵料养,发展到人工投饵养鱼;由平板式稻田粗放养鱼,逐步地形成了多种形式的稻田养鱼模式;从单纯稻田养鱼向养殖名特优方向发展。近几年我国稻田养鱼面积不断扩大,单产和效益不断提高。在许多农村地区,发展稻田养鱼已成为广大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门路。我国现有水稻田3.26亿亩,适于稻田养鱼的约1亿亩,目前实际利用的不到2000万亩,占可养面积不到五分之一,发展稻田养鱼具有很大的潜力。为了促进稻田养殖高新技术的推广,本刊将在介绍完稻田养鱼实用新技术之后,陆续向读者介绍稻田养殖河蟹、鳌、牛蛙、黄鳝等技术。  相似文献   

8.
稻田养殖革胡子鲶,既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又可增产增收,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现将该技术的主要措施介绍如下:1稻田的选择与改造养殖革胡子鲶的稻田,应选在光照充足、水质良好、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防洪条件好的地方。在养鱼前,对田埂可结合种稻整地加以修整,田埂要加高至40~50cm,加宽至30cm,并夯实。在稻田内要开挖鱼沟和鱼坑,鱼沟宽100cm,深50~80cm,在稻田中呈“田”或“井”字型,要求沟沟相通,并在各交叉点上挖深100cm,面积6~10m2的鱼坑。稻田中鱼坑鱼沟的面积以不少于稻田总面积的5%~8%为宜。在稻田的进、排水口还要安装…  相似文献   

9.
在水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养鸭水体实现养鱼高产,根据部分养鸭户的养鱼经验,本人在曹溪水塘、西破陈破、市山麻鸭原种场和南城新吸等4个点,进行不同密度养鸭池塘和非养鸭池塘养鱼生产对照试验,现总结报告如下:回他辞条件曹溪水塘2口,面积3亩;西破陈破2口,面积3亩;市山麻鸭原种场2口,1.5亩;南城新破1口,3亩。各点池塘底质平整,过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每口塘都配有增氧机,曹溪水塘、陈破两点养的是半番鸭,市山麻鸭场养的是山麻鸭,各点的具体情况见表1。2鱼种放养各点都以放养罗非鱼为主,搭配混…  相似文献   

10.
怎样妙用人粪尿养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不仅能促进稻谷生产,提高产量,又能增收水产品,提高经济效益,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下面介绍几种稻田养鱼的方式和技术要点。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 (一)平田式 此种方式要求加高加固田埂,田埂高50~70厘米,顶宽50厘米左右。田内开挖鱼沟或鱼溜,沟深30~50厘米,沟的上面宽30~50厘米。沟的设置形式为在稻  相似文献   

11.
1 当前养鱼的一般情况 1.1 水源与水质状况(以湖北省为例) 湖北省历史上被称为千湖之省,水面积非常宽阔,又是长江流经之地,还有大量的人工建造的水库。对我们发展养鱼业,其水质条件都是很好的,完全符合开展淡水高产养鱼要求的水质标准。但全省有1000多万亩可养水面,每亩平均产量仅50多kg,所养殖品种80%是鲢鳙鱼,肉质差,市场价格低,渔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启珍  夏村 《湖南饲料》2001,(3):30-30
夏天,由于稻田水体较浅,水温过高,加上鱼类排泄物剧增,水质易污染并导致缺氧,稍有疏忽就会出现鱼类的大批死亡,给稻田养鱼造成损失。为确保稻田养鱼安全度夏,必须抓好以下五项措施: 一、经常疏通鱼沟、鱼溜夏季,由于鱼类的摄食量增大,残饵、排泄物过多,加上鱼类的活动量大,鱼沟、鱼溜极易被堵塞,使沟、溜内的水位降低,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为此,在夏季应每3~  相似文献   

13.
利用冬闲稻田养鱼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可减少禾苗病虫害,减少下一年的农药、化肥支出.还可在春季裁禾时免耕,节省人工,获得稻鱼双丰收.自2001年开始,江西省峡江县农业(水产)局连续3年推广冬闲稻田养鱼168公顷,通过稻田工程改造、科学放养和管理,平均0.067公顷产商品鱼181千克,0.067公顷获纯利698元,投入产出比为1:1.8,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笔者认为,要搞好冬闲稻田养鱼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稻田养鱼是指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鱼,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生产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稻田养鱼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稻田中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资源,使之转化为稻和鱼,以提高稻田生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稻、鱼结合,有利于改善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近几年来,笔者所在的乡镇稻田养鱼发展迅速。实践证明,稻田养鱼是对稻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在不额外增加耕地面积的情况下,既可增产粮食,生产水产品,也可减少病虫害,少施化肥和农药,还可增加农民的收入,丰富菜篮子,一举多得。实施稻田养鱼成败的关键技术之一就在于把握好稻田养鱼时的施肥与打药技术,笔者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稻田养鱼时其施肥与打药技术应把握好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蒋艾青 《饲料工业》2004,25(7):45-47
进行工程化养殖的稻田,除具备稻田养鱼的基本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土壤以保水保肥力强的粘土、土壤为好)外,须对原有稻田进行改造,主要工程有加高加固田埂,挖深扩宽沟凼,硬化田凼四壁,建设高标准“田凼沟式”稻田养鱼工程。田埂要求加高到0.5m,有条件的可用红砖、水泥板护坡,也可用三合  相似文献   

16.
标准化稻田养鱼,就是在稻田内挖沟、鱼稻同存、稻鱼并收的一种养鱼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上淡水养鱼最发达国家之一,内陆水域面积达3亿多亩,稻田养鱼面积有1000多万亩,淡水鱼产量居世界首位。 近些年来,在实践中,我国总结出淡水养鱼“八字经”(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和稻田养鱼经验,以及中草药防治鱼病方药,为淡水养鱼作出了贡献。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草药防治鱼病方药,更为当今世界瞩目。 目前淡水养鱼存在的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需求食鱼量增大,而且对售出鱼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新鲜活力度是最起码的要求,并对鱼体色、肉味和有无使用化药一抗生素等提出了更高的指标。普遍不愿购买曾用过抗生素、激素、化药等的鱼,以防影响人  相似文献   

18.
稻田生态养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是利用水田既种稻又养鱼的一种方式。是将种植业和养殖业巧妙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充分利用稻、鱼之间的共生关系,使原来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稻田养鱼的目的是用现代化生物学技术使稻谷增产,同时发展养鱼,使单位面积的收入增加,从而达到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2003年,我们在旺隆镇新春村选择集中连片、  相似文献   

19.
冬闲养鱼,是利用晚稻田里割后至翌年春早稻生长前稻田休闲期养鱼,一般是以养成鱼和鱼种为多。冬闲稻田长时间积水,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丰富,可成为鱼的好饵料,很适合养鱼。利用冬闲田养鱼能为池塘、河沟等培养大规格鱼种;能清除田间杂草,吃掉害虫;能增加  相似文献   

20.
五、鱼种放养 1、放养品种:过去稻田养鱼只是养鲤鱼、鲫鱼和草鱼等少量品种,目前已发展到放养罗非鱼、鲢鱼、鳙鱼、鳊鱼、鲶鱼等品种。不同地区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放养品种。 2、放养时间:传统放养法,放养时间一般是在水稻栽5天左右秧苗返青后直接将鱼苗鱼种放入稻田饲养。现在的高产养鱼稻田,均开挖有较大的鱼坑、鱼凼,为延长鱼类生长期,要求初春时节即灌水放鱼,先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