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哺乳仔猪的药物保健 (一)哺乳仔猪常见多发的疫病种类哺乳仔猪出生后,主要发生的疫病有仔猪红痢,黄痢、白痢、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病、伪狂犬病、慢性猪瘟,葡萄球菌病及猪球虫病等。但发病最多,死亡率高的还是大肠杆菌病与伪狂犬病(农村多发生,因其母猪未免疫)。  相似文献   

2.
正出生3~5日龄内高死亡率的哺乳仔猪腹泻病自2001年初至今不断地发生,因其病因的复杂性和误诊及滥用药物,造成诸多规模化养殖场哺乳仔猪的高死亡率,严重影响着养殖效益。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饲养、临床经验,和大家共同探讨仔猪肝源性腹泻病的病因和预防保健方法。1病症及流行病学1.1流行病学腹泻只发生在哺乳仔猪,具有连续多批次发生的特点,可以连续发生半年之久。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哺乳仔猪的保健方案,试验选取同一栋产房中32窝健康哺乳仔猪282头,体重达1.5kg,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16窝。试验组:出生当天口服0.5%拜有利(恩诺沙星)1mL/头,肌注10%科特壮(布他磷+维生素B12)1mL/头;第3d,补铁和肌注5%拜有利(恩诺沙星)0.5mL/头;第5d,口服5%百球清(妥...  相似文献   

4.
养猪生产中,最大的损失是发生在猪出生至断奶期间。造成这种损失的一个基本原因就是仔猪出生时免疫力低下而导致易感肠道疾病。新生仔猪免疫力低下的原因有几个方面:1)在子宫内,胎儿发育期不能从母体获得母源抗体,而在出生后通过吸吮初乳才获得一定的免疫保护。2)新生仔猪出生后,肠道的发育程度对母源抗体的吸收及其个体的免疫状况都有很大的关系;新生仔猪吸收初乳免疫球蛋白(Ig)最多的时期是吮乳后的4~12小时,而后,由于“肠关闭”(gutclosure)而吸收迅速减少;在哺乳和吸收良好的条件下,新生仔猪的血清抗体可在出生后3小…  相似文献   

5.
哺乳仔猪大批死亡的病因与防制阮世超(广东省畜牧发展总公司广州510000)近年,哺乳仔猪腹泻流行面越来越广,已引起养猪界的重视。本病主要发生于冬春季节,其死亡率高达56%~89%以上。损失严重。现把某集约化猪场发生哺乳仔猪腹泻其经过与结果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用健康母猪及所产仔猪,随机分为4组,各组按照保健方案给药,并持续观察至断奶后7天,以增重和发病率为指标,观察10%恩诺沙星注射液对哺乳及断奶仔猪预防保健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和药物对照Ⅰ组在试验结束的净增重显著高于药物对照Ⅱ组(P〈0.05),试验组和药物对照Ⅰ组的发病率显著低于药物对照Ⅱ组(P〈0.05),而两个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该试验为10%恩诺沙星注射液作为仔猪保健用药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仔猪补铁效果观察周昌贵,李真银(四川省江津市农牧渔业局,632260)仔猪出生时,其体内的铁储存量约40~50mg左右。由于母乳含铁量较少,在哺乳吃料前常发生缺铁性贫血。严重影响仔猪生长发育。为此,我们对仔猪进行补铁效果的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一)试...  相似文献   

8.
哺乳期间,母猪和仔猪发生的疾病比较简单,但却会造成很大的死亡损失,原因是仔猪过于脆弱,发病后病情发展快,往往来不及治疗或治疗效果不好,所以在哺乳期间做好母仔的保健异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猪群疾病防控工作中,除了做好疫苗免疫预防、疫病检疫与检测、科学饲养管理、落实生物安全措施、控制生态环境外,还应根据猪不同阶段生理与疫病流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保健预防。1哺乳仔猪新生仔猪生理特征。无母源抗体,抗疾病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差,体内能源贮备有限;易发生贫血;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保健与健康培育技术。一是注意保温。仔猪适宜环境温度,出生后6h以内为34~36℃,1~3日龄  相似文献   

10.
由于哺乳仔猪的体质较弱,在饲养过程中,以下4种疾病经常发生。建议饲养户积极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确保哺乳仔猪的健康生长。 1仔猪低血糖病 仔猪低血糖病常发生于出生1-4天的仔猪,往往造成全窝或部分仔猪发生急性死亡。其特征是血糖含量比同龄健康仔猪低3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1.
哺乳仔猪即从出生到断奶前的仔猪,该阶段是幼猪培育过程当中最关键的一个阶段。仔猪出生后其所在的生存环境,无论温度、营养获取、生命的延续,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常易导致哺乳期仔猪发生死亡,做好饲养管理是哺乳仔猪成活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从哺乳仔猪生理特点、死亡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1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一般新出生仔猪都具有以下几方面生理特点,也是造成成活率低的原因之一。1.1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虽然仔猪体重较小,不足成年猪体重的1%,但出生后其生长发育非常快,利用养分能力非常强,如新出生仔猪  相似文献   

12.
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程伯连,叶成亮湖北省襄阳县襄北养殖场(441116)哺乳仔猪腹泻是综合症,系指哺乳期间仔猪发生以腹泻为临床症状特征的一类疾病。在许多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腹泻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和危害。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场在防治哺...  相似文献   

13.
(一)哺乳仔猪的药物保健 1.预防腹泻的方案.(1)仔猪出生后1日龄与4日龄,每头各肌注排疫肽(高免球蛋白)1次,每次每头0.25毫升;或者肌注倍康肽(猪白细胞介素~4,三仪公司研发),每次每头0.25毫升,可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力.  相似文献   

14.
<正>仔猪腹泻性疾病是仔猪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疾病。如果不能做出及时的合理治疗和预防措施则会导致猪场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特别是在出生一星期之内的仔猪,如不注意管理,仔猪下痢的现象就会出现,对整个猪场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猪场规模越大,发生此病造成的损失越大。规模化猪场发生此病多数表现在哺乳仔猪,尤其是刚出生的仔猪,病猪在出生2~3天后先有呕吐症状,然后呈水样腹泻、迅速消瘦、脱水死亡,任何药物处理都收不到  相似文献   

15.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叫仔猪葡萄球菌皮炎。此病常发生在哺乳仔猪(多发生于3~5日龄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仔猪渗出性皮炎,虽然死亡率较低,但可造成30%左右的仔猪在断奶时被淘汰。  相似文献   

16.
一、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从出生到断奶阶段(4~5周)的仔猪称为哺乳仔猪。仔猪出生后,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通过胎盘进行气体交换、摄取营养和排出废物,转化为自行呼吸、采食和排泄。仔猪在母体子宫内生活条件相当稳定,而到出生后直接受自然条件和人为环境的影响。同时,由于哺乳仔猪生长发育快和生理上不成熟,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就会影响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养好哺乳仔猪的目的是使仔猪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许多规模养猪场以哺乳仔猪和保育猪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不断上升,由于病因复杂,治愈率较低,而且仔猪发病后生长缓慢,给规模养猪场造成了一定损失.为了有效探讨和减少该病的发生,笔者所在猪场对哺乳仔猪应用得米先进行三针保健,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哺乳仔猪从出生到断乳一般要经过"出生关、补料关、断奶关"三关。寻求最佳的饲养管理方法,尽量减少此阶段仔猪损失。从而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年产仔数,提高仔猪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1出生关资料统计表明,出生仔猪1周内死亡率为7.5%,而头3d占第1  相似文献   

19.
益生素防治仔猪下痢及对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分别选择哺乳仔猪211头,断乳仔猪54头,下痢猪106进行分组,分别进行三次试验,结果表明,益生素对预防哺乳仔猪下痢效果极显著,下痢率低于对照组22.1%(P〈0.01)试验未哺乳仔猪头均增重比对照组高0.49公斤,差异显著(P〈0.05)。对下痢哺乳仔猪一次性投药治愈率达96.3%,与使用诺氟沙星治疗的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断奶仔猪增重及预防下痢作用均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仔猪包括哺乳仔猪与断奶仔猪,仔猪具有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等特点,降低哺乳仔猪的死亡率及提高断奶重、断奶窝重、缩短仔猪体重达25kg的时间是养猪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安全接产是减少仔猪出生死亡的有效措施;搞好猪群保健与疫病防制尤为重要;做好消毒和免疫工作,同时与良好的饲养管理相结合,才能产生好的免疫应答反应;提高仔猪初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