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的优点1.1早结果、早丰产用矮化中间砧进行的矮化密植栽培,比乔化密植栽培可提早1~2年结果,早丰产2~3年,一般栽后3年挂果,4年667m2产1000~2850kg,3~4年就能回收前期全部投资,并有盈余,5年生以前667m2平均产量是乔化砧的2.2~27.0倍。矮化砧4~5年进入盛果期,667  相似文献   

2.
<正>1栽植要点1.1园地选择矮化苹果树根系浅,对立地条件要求高,一般应选择土壤肥沃、理化性状好的地块建园。1)地势。平地、丘陵、山地均可建立矮化密植苹果园,理想的园地是地势稍高、通风、光照充沛的缓坡地带。山地需修建梯田及采取水土保持设施和灌溉设施。尽量避免在低洼地建立矮密苹果园。2)土壤。矮密栽培,由于根系较浅,所以既不能抵抗长期土壤干旱,又不能长期忍受土壤多湿。理想的土壤为黏壤土,最好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的果树生产和科学研究工作,在“四人帮”及其辽宁的死党和党羽推行的所谓“杂耍论”的毒害下,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农业生产“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长期得不到落实,致使全省果树树势衰弱,腐烂病严重,产量上升慢,增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科研工作更是迟迟不前。打倒“四人帮”,果树生产得解放。在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指引下,当前辽宁省的果树生  相似文献   

4.
5.
现代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我国苹果栽培历史阶段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借鉴欧洲苹果栽培的经验,在山东省胶东地区进行现代化苹果矮化砧苹果苗密植栽培模式试验研究。采用优质2年生带分枝的矮化自根砧M9T337苹果苗建园,株行距1m×3.5m;根据土壤养分分析改良土壤;施用配制的有机质肥;结合叶分析进行追肥;行间生草;微灌设施灌水;高纺锤形整形修剪。栽植第2、3年666.7m2产量,嘎拉分别超过686kg和2146kg;富士分别超过1040kg和2853kg;澳洲青苹分别是593.3kg和2660kg;红将军较低,分别是290kg和920kg;而基砧海棠、矮化中间砧SH上的烟富3号尚未有产量。条件相同相似地区可参考进行现代苹果矮化模式栽培。  相似文献   

6.
<正>宁夏引黄灌区地处宁夏银川平原和卫宁平原,属中温带干旱区,光热资源丰富,温差较大,年均气温8~9 ℃,≥10 ℃的积温3 200~3 400 ℃,无霜期164 d。土层深厚,排灌条件便利,是宁夏适宜生产苹果的优生区之一。1 建园苹果建园宜选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具备灌溉条件、无工业建筑及其它污染的地方,以壤土或砂壤土为宜,土层深厚、含盐量小于0.2%,pH值≤8.5、地下水位低于1.5 m以上。栽植密度。  相似文献   

7.
<正> 萌是日本用嘎拉与富士杂交育成的苹果新品种,我们引进该品种,并于1997~2001年探讨了矮化密植栽培技术。1 试验园环境条件 试验园建在山东省临朐县五井镇西井村,当地年平均气温12.4℃,年无霜期196天,平均年降水量680 mm,平均年日照时数2 558小时。试验园土壤为沙壤土,面积1.2 hm2,1997年建园,苹果苗高1.3 m、基部粗1 cm,基砧为山定子,中间砧为M26,定植行株距3 m×2 m。主栽品种为萌,授粉品种为嘎拉,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配置比例为4∶1。苗木定植后第3、4、5年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575、2 174、3 125 kg。  相似文献   

8.
梁兴 《北方果树》2016,(4):29-30
正京、津、冀老苹果产区现有的苹果园80%以上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发展的,主要是以乔砧密植早期丰产修剪为主的老果园,现在大多已进入结果后期和衰老期,面临着群体郁闭、树体衰弱和生产力下降的问题。乔砧果树结果晚,早期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修剪技术要求高;成龄果园易郁闭,通风透光条件差,容易发生病虫害;行间通行、生产操作极其不便,难以机械操作,果园用工量大,是发达国家8~10倍;随着  相似文献   

9.
1997年开始进行藤牧1号苹果矮密栽培技术试验。试验园面积0.8hm^2。采用优质壮苗,起垄栽植,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轻剪缓放,冬夏结合,严格疏果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栽后第3年全部结果,第4—7年666.7m^2产量分别为1360kg、1526kg、1850kg和2260kg,果品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0.
苹果一直以来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的一种水果,为了能够提升苹果产量以及品质,重点对苹果树栽培技术进行优化,矮化苹果树栽培技术在苹果生产过程中有了广泛应用。矮化苹果树树体矮小,管理难度较小,在目前苹果树栽培中是一种常用的栽培技术手段。相对于传统苹果栽培模式,矮化密植栽培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减少成本投入,提升苹果品质以及生产效益。但是在矮化密植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较多,部分农户由于掌握不到位,在栽培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难以充分发挥矮化密植技术的优势。基于此,对苹果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苹果是一种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果树,在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相较于传统栽培技术,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能有效提高单位面积内果实的产量,实现高产、丰产和稳产。从矮化密植的品种选择、植前规划、密度控制、定干修剪和水肥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管理技术要点,并分析了提高产量、缩减生产周期、提高土地利用率、便于生产管理、增强群体效应等方面的优势,旨在为果农应用此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金世纪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的苹果早熟新品种,2009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陕西省富平县栽培试验表明,矮化中间砧栽培金世纪苹果,采用细长纺锤形整形,第3年开始结果,第5年进入丰产期,第9年累计净收入为62.84万元/hm2。  相似文献   

14.
正香椿,又名香椿头、香椿芽,是香椿树的嫩芽,早春上市的树生蔬菜,被称为"树上蔬菜"。早春时节,香椿树吐出嫩红的芽叶——香椿芽,这就是人们称为时令名品的野蔬,俗称香椿头,民间俗语说:"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生木质。"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香椿不仅风味独特,诱人食欲,而且营养价值较高,除了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钾、钙、镁元素,维生素B族的含量在蔬菜中也是名列前茅。还富含磷、胡萝卜素、铁、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5.
苹果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是当前苹果树栽培技术体系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有利于现代集约化栽培,使单位面积的苹果生产效益提高,产量增加,以达到优质丰产的目的。详细介绍了苹果树矮化密植栽培中品种选择、合理密植、控冠及辅助授粉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姜国立 《北方园艺》2011,(16):82-83
香椿的嫩芽和幼叶以其营养丰富、质脆多汁、香气浓郁、美味可口而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香椿芽作为高档蔬菜需要量日渐增多,特别是香椿采芽时,恰值鲜莱生产淡季,就更受人们的欢迎.因此,香椿芽生产已成为热门,逐渐向园艺化生产发展,其势方兴未艾.为满足社会的需要,香椿矮化密植栽培应运而生,正在各地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17.
王帅 《北方果树》2021,(5):30-32
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苹果种植效益下滑,以后苹果由谁来种已成为苹果产业面临的现实问题.世界苹果生产先进国家的经验表明,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近年来这一观念渐入人心,得到社会和广大果农的高度认同.主要表现在苹果建园模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为机械作业创造条件的宽行窄株密植种植方式已成主要建园方式,特别是企业制果园及农场型果园基本上都以矮化密植种植为主.但由于建园成本较高,受投资能力限制,矮化密植苹果在我国发展是比较缓慢的,生产中所占的份额也是比较小的.近年来随着栽培技术的成熟,在苹果产区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苹果矮化密植栽培,但矮化密植与乔砧稀植在栽培上有很大区别,生产管理只有适应其生物学特性,认真落实各项措施,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根据矮化苹果生物学特性及矮化栽培在我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农户需注意以下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矮化中间砧(矮砧)苹果繁殖技术和丘陵大面积矮砧苹果丰产栽培技术,辽宁省葫芦岛市前所果树农场果树研究所(现改名为葫芦岛市果树科学研究所)与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自1973年至1989年共同主持了原农垦部、农牧渔业部农垦局下达的“苹果矮化砧木的引种和繁殖利用及矮化栽培技术的研究”、“矮化苹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矮化密植栽培的苹果树生长健壮,树体小,树形紧凑,结果早,而且产量高。矮化密植有利于苹果园集约化管理、机械化作业。1品种选择苹果树矮化密植栽培一定要选择与栽培密度相适应的苹果树品种,这样有利于早结果,能达到优质丰产的目的。1)选择短枝型苹果品种。短枝型苹果品种是指树冠矮小、树体矮化、密生短枝,并且以短果枝结果为主的矮型突变品种。常见的短枝型苹果品种有:元帅系苹果新红星、首红、超红、瓦  相似文献   

20.
枣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几大枣产区一直采用传统的稀植大冠栽培技术,存在进入盛果期晚、单位面积产量低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状况,就要选育矮化枣品种,运用矮化密植丰产技术。定植后4~5年就进入盛果期。为此,我们自1990年在山西省果树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开始选育矮化枣品种,研究相应的管理技术,筛选出一批矮化品种,经生产试验取得了明显成效,并且推广到全国30多个县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