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典型稻作区,对田间害鼠数量进行了逐月监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田间鼠害防治试验。试验利用自制的蛇形管毒饵站,采用毒饵消耗量和夹夜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溴敌隆对田间害鼠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经过20d灭杀,处理区害鼠数量随时间呈持续下降趋势,而对照区害鼠数量随时间呈持续上升趋势。试验开始阶段,处理区害鼠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到试验结束时,处理区害鼠数量低于对照。夹捕结果表明,以对照区鼠密度为标准,防治效果达到82.3%。如果考虑到试验开始时处理区鼠密度高于对照区,防治效果应当更好。  相似文献   

2.
为缓解鼠类的抗药性和减轻杀鼠剂的生态风险问题,笔者研究了每月定期布放鼠夹捕鼠后农田鼠密度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农作物的害鼠发生程度,探讨器械捕鼠防控害鼠的可行性。器械灭鼠后试验区的鼠密度消长趋势呈W形,与化学灭鼠后鼠密度的恢复动态相吻合;在水稻害鼠高峰期,器械捕鼠试验区的年均鼠密度控制在(3.54±0.86)%,早稻和晚稻的害鼠率分别为(0.36±0.02)%和(0.45±0.04)%,与杀鼠剂灭鼠的效果无显著差异。表明定期的持续捕杀能够显著降低鼠类的发生数量和农作物的害鼠程度。  相似文献   

3.
利用笼捕和夹捕相结合的方法,对万柏林生态区害鼠种类及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害鼠发生严重,笼捕率高达46.94%,夹捕率可达28.43%。根据捕获结果,结合现场勘察可以确定至少有6种不同的害鼠在万柏林生态区发生危害,分别为社鼠、岩松鼠、花鼠、褐家鼠、小家鼠和棕色田鼠,其优势鼠种为岩松鼠和社鼠。笼捕法和夹捕法捕获的害鼠种类及捕获效果存在一定差异。笼捕法对岩松鼠的捕获效果较好;夹捕法对社鼠的捕获效果较好,对岩松鼠、花鼠的效果较差。经田间试验,0.005%的溴敌隆毒饵对万柏林区害鼠种群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可以用于大范围内的灭鼠。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田鼠害日益猖獗。为寻求治理对策,荆州市植保站鼠情监测站在荆州的太湖港农场建立固定的鼠情监测点。监测点按《湖北省农村鼠害测报调查与统计分析规程》的要求设置样方大小,每月6~9日定时布放鼠夹,室内和农田每夜各布夹100个,晚放晨收。用生花生米作为诱饵。每天将所捕获的害鼠集中经药物消毒处理后,进行鼠群分类和鼠龄分析,并对雌鼠进行解剖。观察记载受孕情况,对所获取的数据按《规程》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1 害鼠发生特点  1)害鼠密度开始回落。本市农村(农田)害鼠自1991年起开始上升,综合密度…  相似文献   

5.
农田害鼠简易测报办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4年开始设立二个鼠情监测点,并在每年2、3月份对全市各区进行农田害鼠的种类、密度调查,农田共放标准鼠夹41775夹次,捕鼠1710只,平均鼠密度4.09%,其中黑线姬鼠1343只,占78.54%。常年除对大小麦、早晚稻各生育期鼠害进行调查外,1986~1989年重点抓好10月中下旬晚稻成熟期的穗害率调查,全市10个区4年共调查431块田,平均穗被害率0.712%。通过6年较系统的调查研究,现将农田害鼠简易测报办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灵山县2005~2014年农区鼠情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灵山县农区鼠类隶属1目(啮齿目)1科(鼠科)7种,其中褐家鼠、黄胸鼠为农宅区害鼠优势种,捕获数分别占农宅区总鼠数的83.91%和10.14%,合计占94.05%;农田区优势种为黄毛鼠,分别占稻田、旱地耕作区总鼠数的79.7%和76.25%,合计占78.37%.褐家鼠、黄胸鼠、黄毛鼠是当地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旱地耕作区混合鼠种种群数量显著高于农宅和稻田,2012年起农区害鼠打破休整期转入密度恢复态势.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设施保护地害鼠监测及持续控制方法,于2014—2018年在北京市平谷区开展设施蔬菜园区TBS控鼠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线形TBS和封闭式TBS对害鼠均有防控效果,且在鼠密度较低的情况下,可用于鼠害监测。2015年应用封闭式TBS后,试验园区鼠密度得到很好控制。鼠害明显减轻,2016—2018年夹捕法调查显示园区内灭鼠效果达到100%。受周边环境影响,封闭式TBS不同方位捕鼠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广东省典型作物种植区害鼠群落结构状况,采用夹夜法对分布在省内5地(市)的代表性样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黄毛鼠、小家鼠是省内作物种植区优势密度鼠种,板齿鼠为次优势密度鼠种;黄毛鼠、板齿鼠是省内作物种植区的两种优势生物量害鼠;褐家鼠和黄胸鼠等家栖鼠在作物种植区的密度及生物量也有明显升高.分析调查结果,黄毛鼠、板齿鼠依然是本省作物种植区主要害鼠鼠种.在防控中必须重点针对其生物学习性研究持续治理对策.同时,要密切注意害鼠群落中家栖鼠密度变化,及时调整防控策略,以全面做好农业鼠害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异色瓢虫对核桃蚜虫的田间控害作用,开展了不同天敌水平和不同猎物密度下异色瓢虫对两种核桃蚜虫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核桃蚜虫的初始密度相同时,短期内其种群数量均随着异色瓢虫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在无天敌的对照组,核桃全斑蚜种群峰值随初始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到达峰值的时间随着初始密度的增加而缩短。益害比与防治效果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种群增长率与防治效果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投放异色瓢虫5 d后,益害比分别在1∶575、1∶777和1∶613以上时,异色瓢虫可有效控制核桃黑斑蚜、核桃全斑蚜和混合蚜虫(种群增长率r≤0),此时效果分别在70.85%、61.13%和57.32%以上。随着时间推移,异色瓢虫对蚜虫的控制效果持续提高,投放1~2头异色瓢虫15 d以上时,对不同初始密度蚜虫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0.2%莪术醇饵剂在新疆干旱半干旱农田应用的可行性,2022年4月至7月, 在新疆博州温泉县进行了该药防治害鼠试验。施药在3个试验点(即3个重复)进行, 在害鼠繁殖高峰期前施药, 投放药饵后30、60 d和90 d调查防控效果。结果显示:3个试验区域的结果趋势相似, 校正灭效基本维持在50%以上。与空白对照区相比, 优势鼠种灰仓鼠与根田鼠试验投饵区的雌鼠怀孕率明显下降, 小家鼠、灰仓鼠平均胎仔数明显降低, 小家鼠、灰仓鼠和根田鼠施药区域的鼠类个体的亚成体比例与对照区域明显下降, 说明该药剂对当地害鼠的繁殖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可达到控制害鼠数量的目的, 适口性也较好, 可以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