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语言文字艺术更是源远流长。因此,继承和发展我们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民族责任。汉语是我们的民族语言。必须认真学好.而识字则是学好汉语的基础和前提,更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同时,汉字也是儿童学习、思维和认识事物的工具。因此,学好汉字能使每个学生终生受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乐学"思想今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自古至今,在绵延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前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乐学"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它接近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快乐教学"的思想.古代一些教育家、思想家,对它有许多精辟论述,儒家在这一领域更是有过许多宝贵建树,提出许多重要思想.于今,对"乐学"思想进行历史性考察,并辩证分析其利弊得失,对我们实施快乐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梁娟  叶漪 《安徽农业科学》2015,(4):252-253,270
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保证了侗族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积极作用.主要探讨了侗族生计资源配置、乡规民约、传统习惯与禁忌等侗族传统文化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以期为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代以来的农诗研究,目前来说,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尤其关于农业诗、农村诗、农民诗的研究,更是少人问津.通过对中国历代农诗的研究,可以突显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传承我们民族的灿烂文化,有效利用中国文学中的"诗教"传统,实现"三农"的角色转换,走向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是一个富有智慧和创新精神的民族。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人们创新的思想和内容。今天,在举国上下倡导和实施创新的时候,正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创新精神的负面影响,克服创新活动中某些文化障碍,无疑将更加有利于推动创新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肃南县是甘肃独有、全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一线,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境内居住着裕固、汉、藏、蒙等15个民族。裕固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游牧文化,裕固人热情豪放、能歌善舞、民族风情独特浓郁。  相似文献   

7.
习俗是社会发展中长期沿袭下来的习惯、礼节、风俗等的总和,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语言文化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国在民族文化传统方面与俄罗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民族习俗也有诸多的不同.对在日常俄语教学中常出现的部分汉俄民族文化习俗之差异与融合进行阐释与对比分析,学习、了解并掌握一定的中俄民族习俗知识,既能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和素养,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使之既熟悉外国文化又深深扎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为其今后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今天我们非常需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弘扬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大学语文主要是通过具体生动、潜移默化的艺术化教学,来塑造学生的品格,使他们接受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学语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则是大学语文课的一个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北京农业》2014,(5):4-5
我国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历史,加上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巨大差异,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其中的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是农耕文化中的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而"人"则是延续这股根脉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冈底斯山的南麓,有一个叫“山南”的地方,是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区。山南是藏民族的摇篮,也是藏文化的发祥地。山南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别致的风情、众多的古迹、优越的环境、丰富的资源、美丽的风光为世界所瞩目。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汉语书面语的记录符号,是形音义的统一体。纵观近几年的识字教学,本人认为要想掌握汉语的物质载体——汉字,就必须了解汉字背后蕴含的汉字文化。一、汉字文化简介汉字文化是中国人的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特征的外在表现,它和汉语是紧密相连的。汉语本身既是一种  相似文献   

12.
《农家科技》2014,(5):82-82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中国便具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今天在强调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重温礼仪教育依然应该同步而行。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作为民族文化典型分支代表的民族音乐更是绚丽多姿、百花齐放。民族音乐是我国各族人民伟大的智慧结晶,是在漫长而悠久的民族发展历史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民谣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五个部分概述了少数民族民谣音乐。只有深入了解与研究少数民族民谣的价值与内涵,注入强大民族凝聚力的中国音乐才会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4.
《北京农业》2014,(5):56-59
中国的各民族,大多为农耕民族,农耕文化悠久和丰富。各民族的农事活动,既是农作的劳动过程,又体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色。人类的历史太悠久,我们生活在这长期积累之后,只要把历史视为思想资源而不是精神负担,就可以有足够的智慧在人类经验的基础上对各类文明取长补短,从农耕文化中汲取重要的思想资源。市民体验京西稻文化京西稻是上庄镇的优质绿色五谷农产品,  相似文献   

15.
广西位于我国的南疆,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广西南部地区,发现了一批文化独特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出土了大批的铲形石器(暂名石铲)。这些石铲数量众多,形制多样,分布地域广阔,造型美观独特,制作技术精良,为其它省区所罕见,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这些石铲遗存的发现,引起了我国考古和民族学界的关注,它为我们探讨新石器时代晚期桂南地区农业发展情况,提供了珍  相似文献   

16.
南昌市主城区古树名木保护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名木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和稀有、名贵树种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统称古树名木。古树名木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是自然景观中的艺术品,是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民族灿烂的文化。古树下可以荡涤污秽、纯洁心灵、美育精神,陶冶性格,是高尚的精神享受,美好的文明教育。古树不但是活着的古  相似文献   

17.
我校的汉语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我们的汉语教学。特别是,近几年实施了国家HSK以后,对我们的汉语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要想搞好汉语教学,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必须针对存在的弊端和问题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为此笔者就这个问题加以探讨。1 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 特殊的环境和条件我校的民族生源大部分来自南疆的广大农村、牧区,南疆又是维吾尔族、柯尔克孜等到少数民族居集地,文化、交通、经济比较落后,民族学生入校的成绩一般都不高,汉语水平也较低。而我校的实际情况是,汉族教职工占绝大多数,民族教职工极少,民族学生…  相似文献   

18.
形声字研究     
形声字是现代汉字的主体,其表音、表义规律是汉字教学的重要依据.形声字是在形象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苻(声旁)组合而成,本文力图从形声字的构造特点出发,探讨了形声字与汉语教学的关系,提出了汉字教学中有关形声字教学的若干建议,帮助广大汉语或语文教师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1.前言自古生息在我国云贵高原和四川部分地区的布依族,约有人口250多万,位居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第十位(7),它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民族文化的古老民族。  相似文献   

20.
汉语委婉语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协调人际关系、促进感情交流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现实中的委婉语和网络中的委婉语进行分析,阐述汉语委婉语对于和谐语言环境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