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粮食生产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首先分析了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国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淮海流域和东北三省三大粮食主产区1979—2003年间不同作物在不同区域的单产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总结了五大粮食作物不同区域的优势表现。最后提出发挥中国粮食主产区比较优势,提高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分析了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提高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现代农业“十化”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世界性重大问题,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及专家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早在1974年11月联合国根据不结盟首脑会议的倡议在罗马召开了联合国世界粮食会议,形成  相似文献   

4.
销区大省广东粮食安全问题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洪凯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2):96-99,103
本文从粮食的生产、流通、储备,分析广东省的粮食安全问题,对广东近期粮食安全的目标、供求进行了预测和评价;提出了广东省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即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适度扩大储备规模,合理调整粮食储备品种结构,完善市场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5.
湖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湖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合湖北粮食生产实际,提出了保护和提高湖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的评估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浙江省耕地地力详查后确定的耕地地力等级、每一个等级的理论产量以及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和复种情况,对浙江省现有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评估,其结果浙江省现有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1 000万t左右.针对浙江省粮食生产实际,提出了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温州市粮食生产、销售、供应呈现出“三低二大一高”的趋紧现象,粮食安全形势严峻。作者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粮食储备体系、建立新型粮食购销协作机制、建立完备的粮食质量监测体系、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方面,对温州市如何构建粮食安全体系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作为粮食大省,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通过几条口岸可出口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但在粮食增收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如何让垦区农民在提升产量的同时拓展销售途径。因此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就成为必经之路。积极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是增加种粮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针对黑龙江省现今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黑龙江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构建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河南农业》2004,(10):4-6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工作的方针政策,高度重视农业发展,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1998年以来粮食面积稳定在900万公顷左右,总产基本稳定在4000万吨以上,其中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466.7万公顷以上,产量已连续8年超过2000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去年以来,按照中央提出的恢复发展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0.
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十一五”期间,要围绕5000亿千克的目标,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提高资源保障、物质装备、科技支撑、抗御风险和政策支持等5个方面的能力,努力构建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长效机制。要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继续组织实施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力争到2007年建设5000万亩标准粮田,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0亿千克;2008~2010年再新建标准粮田1亿亩,  相似文献   

11.
<正>1关于粮食补贴政策增量粮食补贴资金要向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倾斜实行粮食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提高了种粮农民的收入,稳定了粮食的生产面积,提高了粮食的产量,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土地抛荒在一些产粮区仍然存在,而且种粮面积还在逐  相似文献   

12.
从今年开始,农业部将全力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力争“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50亿公斤,粮食单产提高1个百分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000亿公斤。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指出了粮食供求既受商品价值规律的支配,又受宏观调控和政府干预的影响,确保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存地的问题,同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指出了粮食供求既受商品价值规律的支配,又受宏观调控和政府干预的影响,确保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存地的问题,同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稳定甘肃省粮食产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根据1979~2008年甘肃省粮食总产量和增长率等资料,运用回归模型分析了甘肃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甘肃省粮食生产始终呈现曲折徘徊、波动式增长的趋势;根据2000~2008年甘肃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影响甘肃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受灾面积、粮食单产、成灾面积等;结合甘肃省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甘肃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加强先进技术应用与推广,加强政府的指导作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农田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6.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粮食作物生产潜力,是研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总结了粮食作物生产潜力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从光、温、水、气候、土壤等因素的机理性研究到农业模型以及主流的统计分析模型的研究脉络和存在的问题与模型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17.
影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付文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56-5058,5061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是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目前影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很多:粮食生产资源减少,环境条件恶化;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贡献率偏低;市场风险加大,政策扶持不力。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护和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扶持制度;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增强粮食生产科技含量等,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8.
提高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途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南省是产粮大省,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途径研究为河南省粮食生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全国粮食生产也有借鉴意义。通过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现状与动态进行分析,显示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呈现上升态势。2010年粮食总产5437万t,是1978年粮食总产2097.40万t的2.5倍。粮食总产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单产的提高,近十年来河南粮食总产的增长主要靠小麦、玉米产量的增长实现的。在分析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与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挖掘中低产田增产潜力;加强科技集成能力和转化能力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强化粮食生产政策保障,稳定持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河池市农业资源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人口与耕地、粮食的矛盾是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大障碍,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笔者通过综合分析评价河池市现实的农业资源和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要素,进行了潜在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同时提出保护和提高河池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除国家在政策和财政上继续支持粮食生产外,应优化粮食生产的区域布局,保护好基本资源,优化耕地利用结构;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大力改造中低产田;要实行科技兴农,推广应用粮食生产新技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我国农业已进入新阶段,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是当前和整个新阶段农业的中心任务.长期以来,由于粮食生产受传统计划经济增长方式的约束,一方面农业资源配置对粮食增长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在粮食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制定的保障粮食安全措施难以落实实施.因此,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要切实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种粮积极性,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提高粮食品质为重点,加大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要重点关注粮食生产潜力的增长和安全规则的制定,增强对粮食生产宏观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