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市1997年引进日光温室茄子嫁接栽培技术,通过近几年的示范、推广,面积已发展到2000亩,一般亩产量达5000~10 000千克,亩产值达2.50万元,居其他蔬菜之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二苠茄是中卫市城区日光温室茄子的主栽品种,几乎占到日光温室茄子面积的90%以上。从近几年中卫市城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来看,二苠茄嫁接后进行大茬种植,经济效益始终名列榜首,年平均亩收入1.3万元,最高亩产量曾达到1.5万公斤,收入达到2万元左右。但因栽培管理技术不当,有的亩产仅0.5万公斤,所以高标准的栽培管理技术是提高嫁接二苠茄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继中 《新农业》2008,(1):15-15
倪国军在喀左县东哨乡东台子村建棚12栋,采取冷暖结合的模式,即温室6栋,冷棚6栋,设施面积10.3亩,年获产值13万元,纯收入达到8万元。2004年倪国军投资8万元,兴建温室6栋,总面积5亩。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这6栋棚全部进行冬春茬嫁接茄子生产,并注重优质农家肥及化肥的应用。采用大垄双行,膜下软管微喷模式化栽培技术措施,于当年8月中旬种植布利塔茄子新品种8000株,第二年7月份拉秧,总产茄子60吨,获产值10万元,当年就收回了全部的建棚投资。  相似文献   

4.
杨建军 《新农业》2006,(10):15-15
朝阳市劳动模范张玉贤靠建“四位一体”大棚发了家,致了富,成了羊角沟乡烧锅杖子村的典型,而且还把致富的经验技术传给了周围的群众,带领当地群众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2000年张玉贤办理了5万元贷款,按照统一的规划设计建起了2栋160延长米的“四位一体”日光温室大棚和5个冷棚。60米长的温室用一半养猪48头,年收入4万元。100米长的温室搞嫁接茄子生产(品种为安德烈和布利塔),收入1.3万元。5个冷棚葡萄、西瓜生产,单棚收入4000元,冷棚收入近2万元。2005年保护地种养业收入7.3万元。靠发展“四位一体”保护地走上了致富路的张玉贤心系群众,毫无…  相似文献   

5.
<正>朝阳市是设施农业大市,截至到2013年末,全市设施农业生产占地面积185万亩,有日光温室75万栋,塑料大棚(冷棚)7.6万栋;实现总产量523万吨、产值156亿元,其中设施蔬菜实现产量503万吨、产值128亿元。建有年育苗能力5000万株以上的高标准育苗中心11处,新建设施农业标准园3处。1设施农业机械的基本现状总的来说朝阳市设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较低,农  相似文献   

6.
正朝阳市是设施农业大市,截至到2013年末,全市设施农业生产占地面积185万亩,有日光温室75万栋,塑料大棚(冷棚)7.6万栋;实现总产量523万t、产值156亿元,其中设施蔬菜实现产量503万吨、产值128亿元。建有年育苗能力5000万株以上的高标准育苗中心11处,新建设施农业标准园3处。1设施农业机械的基本现状总的来说朝阳市设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较低,农  相似文献   

7.
景泰县日光温室茄子一大茬栽培始于1998年,1999年栽培面积达3.33 hm2,最高产量达12万kg/hm2,最高产值达3.0万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吉林农业》2016,(4):48
正近年来,辽宁省高度重视设施蔬菜生产,加大投入、加强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015年,全省设施蔬菜面积超过1000万亩,日光温室面积达到780万亩、位居全国第一。强化政策推动,实现设施蔬菜产业跨越发展。从2008年开始,辽宁省政府启动了1000万亩设施农业建设工程,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8亿元用于设施小区建设补助。在整体推进的同时,2010年省政府专项安排10亿元资金,支持朝阳市实施100万亩设  相似文献   

9.
<正> 近几年,我省日光温室茄子发展快,产量高,效益好。但随着连作重茬的次数增多,黄萎病日趋严重,已成为日光温室茄子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为加速日光温室茄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使菜农尽快掌握生产技术,降低茄子生产成本、增加产量、提高效益。1995年我们在全省8个省市县联合进行了嫁接茄子防止黄萎病的专题研究。采取试验、示范、推广同步进行,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完整成熟的栽培技术,1998年全省各地推广嫁接茄子 0.87 hm~2,占日光温室冬春茬茄子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台县园艺站开展了大面积日光温室秋冬茬茄子套种黄瓜试验示范,弥补了嫁接茄子苗期过长,开花结果延迟的不足,使黄瓜、茄子的产量和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2006—2007年度在巷道乡、宣化镇、合黎乡、南华镇示范种植面积达到39hm^2,黄瓜平均产量为3.975万kg/hm^2、产值为5.9625万元/hm^2,茄子平均产量为8.250万kg/hm^2、产值为17.5725万元/hm^2,合计平均产值达23.5350万元/hm^2,效益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日光温室主要以种植蔬菜为主,连年种植和环境相对封闭造成连作障碍和病虫害加剧,降低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本文通过对芳草湖农场日光温室越冬蔬菜种植效益与常规蔬菜种植效益对比后,从育苗嫁接、定植技术、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茄子采收方面,对日光温室越冬茄子种植技术进行总结,系统阐述北疆日光温室越冬茄子嫁接栽培技术,以期为北疆地区日光温室茄子的越冬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随着"两高一优"农业的迅速发展,我地区设施农业生产取得了可喜成果,茄子已成为本地日光温室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但由于温室的常年栽培、重茬等原因,病虫害发生普遍,特别是茄子黄枯萎病,给温室茄子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新型高性能保温设施建造形成规模,西安地区日光温室冬春茬茄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近几年由于连作重茬栽培,棚室茄子黄萎病等土传病害发生严重,有些年份给菜农造成毁灭性的损失。采用茄子嫁接技术栽培,茄子植株生长旺盛,生育期延长,耐低温性、抗病性均有  相似文献   

14.
对日光温室茄子嫁接育苗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嫁接茄子比自根茄平均株高增加85 cm,单果重增加62 g,单株茄果数增加8.6个,提早上市32天,抗枯、黄萎病,666.7m2产值增加13 939.86元,增长133.15%。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日光温室茄子发展快,产量高,效益好。但随着连作重茬的次数增多,黄萎病日趋严重,已成为日光温室茄子发展一大制约因素。为加速日光温室茄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使菜农尽快掌握生产技术,降低茄子生产成本、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笔者进行了嫁接茄子防止黄萎病的研究。采取试验、示范、推广同步进行,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完整成熟的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迅速发展,使茄子基本实现了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靖远县的日光温室茄子栽培起步于1996年,最高产量达15万kg/hm2,最高产值达60万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日光温室茄子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茄子嫁接从根本上解决了土传病的危害,通过嫁接,对茄子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根结丝线虫病达到了高抗。2008年吐鲁番鄯善县大棚温室种植表现良好,尤其一年种植多年收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9年试验示范推广,茄子产量10t/666.7m2,收入1.8万元/666.7m2,2010年平茬产量12t/666.7m2,收入2.4万元/666.7m2,2011年再次平茬,截止2012年元月10日生长良好,产量6t/666.7m2,单价2元/kg,收入1.2万元/666.7m2,预计  相似文献   

18.
古浪县引黄灌区日光温室嫁接茄子多年生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 2 0 0 2年在古浪县引黄灌区日光温室进行的嫁接茄子多年生栽培技术的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 ,二年生嫁接茄子较当年嫁接茄子结果期早 30 d,增产 2 2 .0 %。三年生和二年生嫁接茄子产量相当。并总结出日光温室嫁接茄子多年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我镇大棚设施栽培起步较早,二十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施万元千斤粮耕作模式,提出了前茬大棚经济作物亩收入1万元,后茬水稻亩产500kg的要求,经多年探索、示范、推广,在魏塘镇城南村的20亩竹架大棚,采用该模式已获得了成功。到2005年全镇大棚设施栽培面积增加到21088亩,大棚茄子亩产量4000~5000kg,亩收入达1万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现就大棚茄子早熟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番茄是中国设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据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番茄设施栽培面积已经超过1000万亩(67万hm^2),其中日光温室番茄582万亩(38.8万hm^2,占日光温室总面积的25%),塑料大棚番茄543万亩(36.2万hm^2,占塑料大棚总面积的14%)。因此,番茄的产量已经基本满足人们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