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法治建设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国法治建设大局,必须予以重视。但是农村法治建设必然面临现实局限,农民法律意识相对落后、涉农法律制度不健全、村民自治制度的偏失、农村法律服务的缺位等等都制约着农村法治化发展。因此应从加强立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完善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等方面着手,加快推进农村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我国实施"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的最后一年,农村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村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但是当前农村普法宣传教育中还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有些问题已经影响着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传统“礼法”文化内容广泛,在我国农村乡风乡俗中,作为农村的传统治理方式延续至今。就目前新农村法治建设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农村法制体系不健全,政府普法不到位等方面。立足传统,把“礼法”与现代法治有机结合,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提高农民法律自觉意识、完善农村立法、促进普法互动,从而完善新农村民主法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政法快讯     
《农家致富》2015,(2):52
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法治建设农业部近日强调,要从完善农业立法,强化农业执法,进一步整合完善执法体系,加快构建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农业行政执法体制,加强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等方面推进农业农村法治建设。我国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将再选择8~10个省份开展整省试点,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三农”问题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法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根本保障。法治“三农”的基本目标就是依法保障农民的各项权利和自由,促进社会的总体水平。而该目标的实现与农民包括县乡干部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是分不开的。当前我国农民法律意识逐渐提高,农村现有的条件和农民对法律知识的渴求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基本矛盾,乡村普法的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其中和政府的扶持、资金的支持密不可分。加大普法宣传和增加多渠道,普法宣传形式也是群众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法制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京郊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法律问题和农民的法律新需求。法制建设面临着立法不充分、"普法"需要深入化、司法所职能过多等问题。为此,必须持久地加强地方性立法,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发挥基层司法所的职能,认真贯彻执行人民调解法律制度,重视村级法律服务机构的建设,迈向社会主义的法治时代。  相似文献   

7.
2015年10月29日,湖南省农民学法用法知识竞赛决赛在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举行.活动由中共湖南省委法治办、省司法厅、省农业委员会主办,资阳区人民政府承办,农业部政法司刘德萍处长等相关领导出席. “法治进乡村、培育新农民”是农民学法用法知识竞赛的主题,也是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的新尝试,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法律素养,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竞赛从2015年5月份启动,通过层层选拔,最终有12支代表队参加决赛.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背景下,农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农村政务、经济、思想文化和内外部环境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法治文化的建设与培育提上了日程。“一五”计划颁布实施以来,我国虽开展了多年的农村法制教育,但由于诸多因素,在农村法治建设和农村普法工作中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探讨了河北省乡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乡村法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进乡村法治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环。本文在对“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的内容要求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从成员培训、选树典型、活动形式、监督机制等方面梳理出相关对策建议,包括加大成员培训力度、提高成员法律素质,建立健全激励政策、育好“领头羊”,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增加“法律明白人”的职业认同感,推进村级法律事务及时公开、促进“法律明白人”监督机制更加健全。  相似文献   

10.
法治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当前法治乡村建设法工作存在着立法不完善、干部法治能力不强、法律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完善立法、提高基层干部执法能力和普法宣传等措施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加强新农村法治建设是实现农村全面综合治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在新农村法治建设上取得了重大进步,在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城乡法律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地方性涉农法律法规不健全、基层司法水平较低等问题,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北京新农村法治建设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加强新农村法治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农民的法律意识是农村法治化进程中的重要精神因素,它与农村社会的持续和稳定发展息息相关,对于提高全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加快立法进程、开展普法宣教活动、净化农村执法环境、重视农村教育事业、加快农村市场经济建设步伐5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法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到2025年农业农村法治建设的总体目标,并从完善农业农村法律规范体系、提高农业执法监管能力、提升农业农村普法实效、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强化农业农村部门依法治理能力5个方面,提出了强化重点领域立法、严格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等15项重点举措。《意见》强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健全法治建设工作领导机制,  相似文献   

14.
袁珂 《现代农业研究》2019,(12):146-14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中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国农村经历了四十年的 农村普法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在发展进程中依然存在着多种问题。经过实地调研本 文选择了民生、环保及普法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对农村民生保障制度的建设、乡村旅游环 境的保护以及农村基层法律普法服务工作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化不断深入之下,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为提高综合国力,加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成为大势所趋,相应的法治保障建设也必不可少。对乡村振兴法治价值进行分析,并以重庆市城口县为例,探究该县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成因,主要受思想意识、普法经费、法律完善性等因素影响,当地出现村民学法用法能力弱、干部执法不规范、普法宣传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乡村法治建设发展。对此,可通过完善乡村振兴法律、规范干部选拔、创新普法方式等手段,使涉农基本法地位得以确定,执法监督与普法宣传得到全面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慈溪市农业局在依法治市普法教育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三农”工作中心,全面贯彻落实普法宣传教育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切合本市实际的农业普法新路子,普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代“三治融合”治理体系之下,涉农法律人才的引入和培养是支撑乡村法治建设的核心之措,也是拓宽乡村法治的新路径之一。我国农村地区正面临着人才需求与供给长期性失衡、乡村环境不佳以及乡村法律人才专业素养与实践脱节等诸多现实困境,因此若想吸引法律人才自愿、自主返乡支持法治建设,应着重改善和加强法律人才的思想建设、素质建设以及高校的教育建设。  相似文献   

18.
普法教育要注重形式多样化姚臻我国在改革开放到现在十五年的时间里,制定各种法律已有一百多部,为了普及这些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达到预防违法犯罪的目的,国家还分别组织了“一五”普法和“二五”普法,明年还要进行“三五”普法,可以说我国的法制建设成就是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正>"十三五"期间,江苏农垦岗埠农场将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抓稳定促发展的立场之本,强抓法治文化"四个着力",取得显著效果。一、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2016年5月以来,农场成立了全民普法教育委员会,普法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制定了三年普法教育计划表,按计划进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实行和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教育责任,一级对一级负责,在实行管理、服务过程中,结合自身  相似文献   

20.
杜秀予 《乡村科技》2023,(12):31-34
农村“厕所革命”事关民生福祉,“十四五”时期,各级政府仍将以“厕所革命”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通过调研海南省Y市农村“厕所革命”现状,分析发现Y市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在参与性、责任性、法治性、透明性及可持续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提升农户主动性、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加强普法宣传和教育、丰富信息公开内容和渠道、建立科学长效管护机制等建议,以进一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顺利实施,从而更好地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